第812章 實在太努力了

朱儀只是例行與欽差會面,並沒談什麼太有營養的事情。

張延齡倒是知道,現在的他只能算是權貴的代表,還不能成爲權貴本身,以他的資歷和地位,在民間商賈那兒還算有點兒號召力……但在成國公這樣的累世勳臣面前,說話份量終歸還是有些低了。

當天入夜後,秦昭帶着她找人設計好的應天府銀號發展計劃書,前來見張延齡。

“妾身來時聽聞,成國公親自來此相見。”秦昭笑着說道,“看來二公子在南京城,也可呼風喚雨,讓官府配合您做事。”

張延齡道:“秦當家說錯了……朱公爺只是來打個照面,說配合未免太過了,很可能只是虛以委蛇。

“我要做的事,真不需要官府從旁協助,他們對我最大的幫助,是不找麻煩就可。”

秦昭道:“南京官場與京師終歸有所不同,這裡的權貴,地位最顯赫的便是南京兵部和守備衙門……”

“嗯。”

張延齡打斷秦昭的話,頷首道,“南京官場圍繞軍事服務,南六部作爲儲備的中樞衙門,大多數時候只是擺設,不過我此行,還有個目的,就是把隨同蔣琮南下完成交接後下獄的錢能提審一下,順帶從他身上獲取一些消息和渠道……”

前南京守備太監錢能,是樑芳的人。

樑芳倒臺前後,錢能被調回京城閒置,因其背景雄厚,朝野都篤定他能平穩落地,事實上錢能本人也是如此認爲的。

朱佑樘登基後,任命昔日東宮常侍蔣琮爲南京守備太監,下旨讓錢能陪同蔣琮前往南京履職,錢能欣然應允。

結果到了南京三個月,平穩過度順利執掌權柄的蔣琮,突然翻臉,拿出聖旨將錢能下獄,當然實際上做得並沒有那麼過分,不過找了個幽靜的院子軟禁起來罷了。

直至現在,錢能在南京的影響力仍舊不弱。

秦昭問道:“那位錢公公,勢力可不小,您要提審他的話,只怕他的黨羽會對您不利!畢竟之前樑公公被扳倒,令尊在背後出了不少力,錢能和其黨羽對此甚是忌憚。”

“不怕。”

張延齡笑道,“其實我要的,就是市舶司的一些資料,還有人脈渠道。尤其是那些曾經有過海外生活經驗的人,我需要通過他們把南洋的市場打開,因爲我們的商品不但要賣到華夏各地,連南洋也不能例外。”

秦昭詫異地問道:“只爲做生意?”

“也不全是。”

張延齡再道,“因爲咱還需要從南洋進購很多貨物,必須得有相應的人手來負責協調。而錢能在南京執掌軍務多年,市舶司的事務他十分嫺熟,導致遠洋貿易方面,有不少人才爲其所用。”

此時的張延齡爲了能儘快開拓南洋市場,並將南洋、西洋的特產帶回來,有時候不得不劍走偏鋒。

錢能雖是樑芳黨羽,但對於皇室來說,同樣都是家奴,是奉命做事的,不能說一棍子直接打其打死。

或者說,作爲樑芳手下,錢能只是公務上有所隸屬,在皇室看來,這些家奴不至於要造反,就算犯下過錯,許多時候都可以通過小懲大誡的方式,略作懲罰後便將其重新啓用。

如果上來就治罪,那以後這羣太監只會變本加厲,爲了防止被皇室清算,對皇室的忠誠度將大打折扣。

現在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覃昌幾起幾落,就是這種獎懲制度的明證。

秦昭道:“那……是否需要徽商幫您聯絡?”

“無須。”

張延齡擺手道,“多謝秦當家的好意,可涉及到出海等事,商賈最好不要直接參與進來。要等商品從海外帶回,朝廷進行嚴格甄別後,才能決定是否有部分可以流入市場。”

“妾身明白了。”

秦昭是個聰明人。

她當然知道張延齡矚目的從來都不是阿堵物。

因爲張延齡背後的靠山是皇帝,而皇帝想賺錢是一方面,更大的企圖卻是想要富國強兵。

商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僅僅是把皇宮體系生產出來的東西,還有權力資源進行變現。

秦昭轉換話題,問道:“不知二公子幾時動身前往徽州府?徽州商賈已做好萬全的準備,隨時迎接您。同時還準備請您遊覽黃山!看是否能從中找到一些仙居之所,或對您煉製丹藥有所幫助。”

張延齡笑道:“我哪裡會煉製什麼丹藥?不過徽州府,將在我從浙江回來後,轉道前去。”

秦昭面帶期許之色:“到時妾身必當陪同在旁。”

在這件事上,秦昭有着自己的小算盤。

跟着張延齡出現在徽州,以後她就是張延齡在徽商中的話事人,有資格代表徽商與朝廷進行談判和拉扯。

而在政策扶持上,她將會擁有比別人更得天獨厚的優勢。

至於張延齡是否能得到徽商的認可……

這種擔心,在秦昭這裡看來,純屬多餘。

只要張延齡能持續爲皇帝做事,生產製造出大批市面上沒有的東西,還能在全國各地大張旗鼓地開礦,並將礦山分包出去,還能在海運和對外掠奪上提供大批財貨,那徽商就有用武之地,不得不歸附。

商人始終是逐利的。

不能說張延齡這裡有大生意做,有源源不斷的利潤賺,他們偏往別處靠。

且還因爲鹽稅改革是由張巒操盤,而張延齡身負皇命,監督鹽廠生產,使得張二國舅這裡有着徽商最大的命門所在,也就是獲取鹽引以及鹽場支鹽的掌控權。

張延齡道:“接下來的日子,秦當家準備作甚?”

“錢莊籌備已基本就緒,接下來就是裝修和訓練員工,這些都可按部就班完成。而海防以及海運等事宜,不是妾身一介草民能夠參與的。”秦昭道,“妾身想先回趟徽州,提前做好安排。等二公子過去時,以便沿途做迎接和引介。”

“好!”

張延齡點頭道,“那我們就徽州府見。”

……

……

這邊張延齡見過秦昭,並沒有歇息,因爲當晚還有客人來訪。

卻是龐頃。 李孜省聽說張延齡南下,沒到徐州見他時,就料到張延齡肩負皇命另有差事。

李孜省自己抽不開身趕來南京,就由龐頃代表他來見,同時也是爲探尋張延齡南下的真正目的,以及下一步幫李孜省運籌錢糧等事宜。

龐頃一路風塵僕僕而來。

剛到就把一份薄禮送上,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據說是李孜省隨身攜帶的一方玉石。

“保平安之用。”

龐頃解釋道。

張延齡看了眼打開的禮盒,只見裡面裝着的是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玉牌,也就笑納了。這時代翡翠可不怎麼值錢,市面上流行的是和田玉,翡翠在珠寶玉器中佔有的比重很少,此時更多是作爲個人收藏而存在。

張延齡稍微解釋了一下:“之所以半道沒去徐州,乃是時間太過緊急,出海的船隻已經回來了,分成了幾批,第一批抵達的是應天府的龍江港,我得第一時間到位,避免遺失掉一些好東西。

“據悉此番出海遇到了些波折,有船隊比預期回來得晚許多,不過眼下倒還算風平浪靜,至少第二批寧波港的船隊很快就將抵達。若全都安然無恙,接下來我還打算根據此番出海的情況,改進一下海船,以便於後續繼續遠洋。”

龐頃關切地問道:“可有得到什麼靈丹妙藥?”

“出海並非是爲搜尋仙藥。”

張延齡解釋道,“更多是爲搜索海外的優質礦產,比如哪兒有金山,哪兒有銀山,哪兒又有銅山,在地圖上標註好後再拿一些樣本回來,還有便是一些……農作物。如果一切順利,或許會爲大明帶來千萬兩白銀的收入。”

龐頃心想,畫餅這事兒,我家道爺天天打樣,無須你在我面前照葫蘆畫瓢。

我只想知道,你嘴裡的這麼大一筆銀子,到底能分到我們這邊多少?

龐頃最關心的莫過於張延齡能否及早給治河調撥經費了。

而張延齡自然也知道龐頃來此的目的,他要做的就是穩住對方,讓其知曉,目前的困難得由李孜省自己去面對。

“龐先生,我就直說了吧。”

張延齡神色嚴肅,道,“秋糧入庫之前,朝廷的開銷會非常大,既要訓練新軍,還要鑄造火器,此外官員俸祿、築城鋪路、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等也需要撥付相應款項,一時間抽調不出錢糧。

“如果只是一次增補幾千上萬兩銀子,我想對治河沒太大的幫助……”

龐頃屈指一算,爲難道:“可是,距離秋糧入庫……至少還得三個月。”

張延齡點頭道:“等秋收後,北方正式進入到農閒時節,黃河改道也進入加速期。可以這麼說,如果李尚書那邊若因爲缺少錢糧而無法將工程推進的話,完全可以先把前期準備工作做好。”

“何解?”

龐頃一臉茫然地問道。

“就是說,把只有付出錢糧才能解決的問題先排除在外,做好治河大決戰的前期準備工作。”

張延齡大致進行解釋,道,“地方官府要溝通好,役夫以及僱請的民夫,提前招募妥當,只等秋天錢糧調撥下來後就可以開展後續工程。甚至可以在農忙結束後便開始,畢竟中途只需要半個月左右時間,錢糧就能調度到位。”

龐頃道:“那……要是錢糧調撥不下來,一切豈不是……”

張延齡道:“治河都已經推進到現在,沒有理由完不成。且來年黃河流域將會有大水災,若吾父所料不差的話,明年五月河南開封府黃沙岡、蘇村野場、沿裹堤、蓮池高門岡、王馬頭、紅船灣等六處將先行決堤,隨後又有五處決堤……

“屆時中原沃野千里將盡成澤國,禍及五六百萬民衆,饑荒瘟疫遍野,民不聊生。誰都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發生。

“如果你家道爺能提前把黃河治理好,善莫大焉,家父對此非常上心,怎麼可能會不全力支持呢?”

這邊龐頃對於張延齡的話依然是嗤之以鼻,心想,你父親是啥水平,誰不知道啊?這些預測應該是你做出的吧?聽起來挺玄乎,連具體時間以及在哪兒決堤都知道,問題是事情還沒發生,誰知道真假呢?

咱都是自己人,你壓根兒就不用在我面前拿喬!

你父親是否上心,真的管用麼?他還天天從你身上動歪腦筋,想要擠出錢糧來交給道爺呢,關鍵是你給嗎?

一切不還得看你的意思?

你這會兒推出你父親,感覺就是在敷衍我!

張延齡笑道:“這件事,我張家是跟陛下打過包票的,秋收之後必定能把足夠多的錢糧調動到位,請龐先生務必相信我。”

龐頃道:“畢竟原定計劃是三年內完成,此時趕工都未必能在來年開春之前完成全部工程,況且中間還要停一段時間,就怕到時候來不及。

“若真如張先生所言,來年五月水災發生,在那之前黃河兩岸所有民夫都得被調去保護河堤,一旦真的決口,勢必造成大批百姓死傷,到那時……更沒心思治河了。”

“所以龐先生的意思,現在李尚書那邊已進退不得?”張延齡故作驚訝之色,撫着下巴沉吟起來,“不能夠啊,以李尚書的才智和爲官的經驗,如果說在地方上連統籌和調度的能力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

龐頃心想,你這是給我家道爺戴高帽,順帶掩蓋你們父子倆不作爲?

張延齡道:“之前能調度的,我已經悉數調過去了,那可是在朝廷最缺錢糧的時候給付的,一分一文都沒走戶部的賬,對於這一點龐先生應該知悉吧?”

“嗯。”

龐頃點頭道,“道爺對令父子的幫助,感激涕零。”

張延齡笑道:“咱本就是一同來做好這件事,不存在誰感激誰的問題。接下來還有二十萬兩的錢糧,會從商賈那邊籌措到位,還有就是通過地方府庫進行徵募,對於這些情況我也提前跟李尚書打過招呼。”

“正在進行。”

龐頃道,“但杯水車薪,開銷比預期的更大。道爺爲此殫精竭慮,長期駐紮在河堤上,已經有兩個月沒下來了。”

張延齡道:“李尚書那邊很辛苦嗎?我可是聽說,沿岸府縣官員被他折騰得不輕啊。”

“……”

龐頃瞬間感覺到,自己跟張延齡的段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自己剛見到李孜省那要死不活的模樣,還以爲自己這個主人轉性了,後來才弄明白李孜省是在算計沿河官員。

而張延齡從來就沒踏足過治河第一線,只是靠一些小道消息,就能明白李孜省是在做什麼……

這充分說明,張家人對治河之事並不是漠不關心,而是一直都在盯着。

龐頃心想,道爺啊道爺,你說你那麼努力付出做什麼?

你但凡鬆懈些,這邊張家人還會覺得你很辛苦,此消彼長之下就會主動替你多籌謀……結果你那麼努力,反倒讓張家人覺得河堤上有你親自出馬就夠了,人家就不想做事,讓你自行解決!

如此一來,你也給了我很大的壓力,讓我在張家人跟前談判時,顯得很被動啊。

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560章 問診(求月票)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第778章 吹過的牛總會實現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635章 扯皮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第561章 算誰的(求月票)第704章 場面人298.第298章 老子考覈兒子第759章 不甘人下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第752章 豎子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590章 好人言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第2章 龍兄虎弟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716章 焦點348.第348章 已到變局時第705章 格局第486章 爭議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297.第297章 畫餅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351.第351章 上眼藥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第721章 攻擊點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728章 老好人的節操第475章 “父慈子孝”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806章 龍生兩子,各有不同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753章 軟腳蝦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227.第227章 互毆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第48章 “遠大志向”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765章 有事就找張國丈第600章 驢脾氣第645章 又使壞第787章 熱兵器是主流第540章 給爲父爭口氣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第702章 公與私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第33章 遷徙第679章 重壓第504章 情難自己第713章 狡獪84.第84章 看走眼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第790章 收放自如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第34章 趕赴京城第541章 裝上癮了(求月票)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105.第105章 喜婚無喜(第六更求訂閱)第474章 狐狸窩第466章 保護費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711章 贏得人心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789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253.第253章 作孽啊第2章 龍兄虎弟第701章 試探第5章 徽州來客第810章 最難破格之人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66章 通信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
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560章 問診(求月票)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第778章 吹過的牛總會實現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635章 扯皮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第561章 算誰的(求月票)第704章 場面人298.第298章 老子考覈兒子第759章 不甘人下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第752章 豎子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590章 好人言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第2章 龍兄虎弟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716章 焦點348.第348章 已到變局時第705章 格局第486章 爭議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297.第297章 畫餅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351.第351章 上眼藥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第721章 攻擊點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728章 老好人的節操第475章 “父慈子孝”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806章 龍生兩子,各有不同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753章 軟腳蝦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227.第227章 互毆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第48章 “遠大志向”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765章 有事就找張國丈第600章 驢脾氣第645章 又使壞第787章 熱兵器是主流第540章 給爲父爭口氣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第702章 公與私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第33章 遷徙第679章 重壓第504章 情難自己第713章 狡獪84.第84章 看走眼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第790章 收放自如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第34章 趕赴京城第541章 裝上癮了(求月票)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105.第105章 喜婚無喜(第六更求訂閱)第474章 狐狸窩第466章 保護費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711章 贏得人心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789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253.第253章 作孽啊第2章 龍兄虎弟第701章 試探第5章 徽州來客第810章 最難破格之人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66章 通信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