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才略可謀國

第183章 才略可謀國

嘉昭帝似早習慣了賈琮的奇異之處,只是聽了他這一番話,神情也爲之一振,目光流露出遐想之思。

“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承事郎之言甚合朕意,其中網羅西夷能人,篩選教授火器匠師的做法,確有可行之道。”

又問賈琮道:“眼下兵部正在籌建五軍火器營,於火器建營可有建言?”

賈琮又將自己對火器營編制、軍規、裝備、彈藥、訓練考覈、殺陣協配等想法,選扼要之處闡述。

一旁的忠靖侯史鼎已聽得張大了嘴巴。

賈琮這一番火器營方略,旁人聽了可能只會覺得奇思妙想,怪誕繁雜。

但這一個月的時間,史鼎每日都專注沉浸選拔兵將、訓練火槍等實務中。

對於如何籌建火器營,他比兵部尚書顧延魁有更多實操上的體會,對賈琮這等言論,也比旁人感觸更深。

賈琮所提建營方略中,其中幾點他也曾想到過。

卻遠遠沒有賈琮如此體系全面,他隱約意識到,賈琮剛纔講述諸般奇妙方略,絕不像是憑空遐想而出,倒更像是深通實務,千錘百煉而來。

可這又怎麼可能,他不過是個孩子,連軍營都沒進過,只怕連火槍都沒摸過幾次,怎麼會說出如此細密妥帖的火器建營韜略。

“聖上,微臣近日專注於操練火槍兵,其中有諸般心得體會,但也有不少關隘爲難之處,方纔承事郎所言大有丘壑,讓微臣也頗有收穫。”

史鼎是個武將,心中沒有文臣那麼多彎彎繞繞,賈琮說起來還是他的晚輩,這話可不是什麼場面話,確是肺腑之言。

嘉昭帝自然是知道史鼎的性情,賈琮之言能得到這位軍中宿將的認可,可見方纔所說確爲中肯切實之論。

嘉昭帝笑道:“朕也沒想到,這火器建營方略,到了承事郎口中,竟能生髮出如此繁複縝密的諸般套路,讓人耳目一新。

看來今日讓你來諮政奏對,倒是找對了人。”

賈琮又說道:“昨日臣接到聖上入宮奏對的口諭,便連夜將火器建營的拙見寫成奏章,方纔所言都含在其中,請聖上御覽。”

嘉昭帝目光一亮,昨日宮中傳旨已近日落時分,時間如此倉促,他卻已爲奏對做了如此充分準備。

小小年紀,處事這等老道勤勉,實已有幹臣能臣的風範。

一旁的郭霖將賈琮的奏章接過,呈到嘉昭帝御前。

首先入眼的是那筆俊雅出衆的書法,然後便是密密麻麻,條目清晰的各項方略詳述。

方纔他奏對之言果然都在奏章之中,而且敘述講解更加詳盡細緻。

奏章中還提到建立專門的火器監司,主責招募西夷技師,培植火器軍匠,研發改進火器等事務。

嘉昭帝精於政務,看過的各類奏章不計其數,各類文官所寫奏章都是駢四儷六,文辭華美,言之有物部分不過十之三四。

這曾讓極端務實的嘉昭帝不厭其煩,朝野之中也有微詞,都說當今聖上有少文之瑕。

因此賈琮這份邏輯縝密,毫無粉飾,極致實操的奏章,可以說極對嘉昭帝的胃口。

而其中內容從建司、育人、制器、建軍、練兵、後勤等皆有詳細論述,簡直就是火器建軍的典範之文。

即便以嘉昭帝這樣於政事上見識深湛之人,也看得心潮澎湃。

但是看到奏章的最後,卻是畫着幾幅火槍的圖樣,上面還詳細標註文字。

便問道:“承事郎,這幾幅圖樣是何意?”

“啓稟聖上,臣在金陵時曾率寧王火槍隊圍剿東瀛浪人,近距離觀看過魯密銃的擊發過程,察覺其存在不足之處。

如能加長槍管,加重槍身,精煉槍管鋼材,火槍的射程和精準度還能提高,另外還可以給槍身加上鋼刺,可以兼用近身肉搏。

不過這不過是臣的推演之論,需要經過火器匠人的實施,才能確定其實效。”

原先這一番火器建營方略,其體系縝密,發常人未有之想,已足以讓嘉昭帝、史鼎、顧延魁等人震撼驚豔。

沒想到賈琮連火槍改進制器之學,都在奏章中涉及到,並且有詳細的圖像和操作描述。

這可不是收到宮中口諭,一夜之間就能倉促想出的,而是他早在金陵參與魯密銃實戰,就已心有揣摩,可見其用心之深。

這時兵部尚書顧延魁突然說道:“啓稟聖上,承事郎精通火器之法,乃罕見幹練之才,臣請聖上恩准,準承事郎入兵部觀政。”

這話一出,嘉昭帝和史鼎聽了都是一驚,史鼎更是心中懊悔,居然被這顧老兒搶先了一步。

其實剛纔他聽得賈琮講述建營練兵之法,早就有所心動。

顧延魁所言觀政,歷來只用於進士。

大周在進士及第之後,銓補官職之前,會將人派至各衙門揣摩歷練,便於授官後更好履職。

而賈琮不過一個秀才,照慣例是沒有觀政的資格。

但這世上既然有天選之才,自然也可以有例外之法。

賈琮先提三段擊之法,如今又寫出如此完備的火器建營方略,足以證明他在這方面有特殊之才。

所以顧延魁提出讓他入兵部觀政,也並不算突兀之舉。

這時忠靖侯史鼎也說道:“聖上,承事郎方纔之言,說明他有領軍將兵之才略,且又是榮國武勳將門之後。

臣奏請聖上準其入五軍營,助微臣協理火器營,不出數年,臣必定爲聖上帶出一員軍中智將。”

顧延魁一聽這話,已經有些花白的眉毛一挑,說道:“忠靖侯此言差矣,人人都知賈承事郎走科舉之路,是聞名江南的文選之才,

入官衙理政纔是正途,如何能隨你入軍營做大頭兵,那成何體統!”

端坐御案後的嘉昭帝,見兩位大臣居然當面搶起人來,也有些愕然。

不過以賈琮在火器統籌與建軍方略上的見識,顧延魁和史鼎有此等想法也不算奇怪。

忠靖侯史鼎兩眼一瞪,正待分辨,卻聽賈琮說道:“啓稟聖上,臣很感激兩位大人眷顧,只是臣年幼識淺,正當讀書之年。

意欲潛心經卷,以待秋闈,兩位大人有專事差遣,臣義必不容辭。”

對於賈琮來說,目前只是秀才之身,過早邁入仕途,耽擱了進學之路,長遠來看並不是好事情。

以自己業師柳靜庵的看法,也不會建議自己過早介入朝堂糾葛,以免根基不穩,受人裹挾覬覦,新枝早折,生出不測。

而且以他這個年齡定位,在這種時候,還等着兩位大臣爭執,做觀虎之勢,等着做官,吃相難看,未免有些悚人眼目了。

不管於公於私,出言推辭纔是正理。

嘉昭帝微一思索,果然說道:“承事郎也才志學之年,有讀書之念,也是人之常情,且功名未晉,此事先且暫議。”

但顧延魁和史鼎都是嘉昭帝的近臣,對皇帝的性情多少有些瞭解,都已聽出皇帝對他們的提議有些心動。

只是賈琮過於年輕,秀才之身再加進士優榮,只怕引起朝野非議。

他們方纔上奏加賈琮觀政協理之職,也確是想借用他在火器方面的卓識。

但十三少年便能授予這等關鍵實職,以嘉昭帝的嚴謹縝密,以及國朝官吏規制,他們也都知道多半會被駁回。

但是有了這等諫言在先,事後要借用賈琮之能,不管是兵部方略參議,還是火器營諸事諮問,就都變得順理成章。

這纔是他們這種官場老饕的真正用意,顯然嘉昭帝也是知道其中伎倆,左右都是爲了國事,不去點破罷了。

嘉昭帝突然話鋒一轉,對賈琮問道:“昨日傳聖內侍回奏,如今你竟進不得榮國府,在客棧安身?”

一旁的顧延魁和史鼎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看了過來,聽聖上突然問和奏議無關的話題,心中有些怪異。

難進府門,客棧安身,怎麼聽着像是這少年被趕出了家門。

第608章 親疏多情殤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235章 入冊內務府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274章 家主的傳承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487章 古琴隱身世第269章 昭告斬覬覦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801章 伴君走天涯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284章 雄關顯疑雲第761章 登仙賞雪宴第172章 餘孽隱危機第658章 冠蓋盛京華第565章 鴛盟得覓處第376章 綠玉品嬌芳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十五章 心經第127章 抹額胭脂紅第七十四章 不進榮慶堂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478章 奪情謀恩典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一百零二章 皓腕欺勝雪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491章 禍事從口出第653章 雙喜臨門庭第500章 上書請世勳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146章 東瀛倭刀術第402章 姻事溝壑深第718章 西東各情事第700章 大禍從天降第705章 眉顰晚浴香第131章 翠眉染朱脣第611章 書齋恣意狂第588章 策論言世情第362章 心術爲孤臣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390章 江濤伴妙音第224章 禍亂起蕭牆第十章 回信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654章 及第各榮寵第310章 何當寧國主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612章 私情促姻緣第八章 王府來人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707章 房闈多香軟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八十九章 宮闈傳密辛第175章 此心隨君歸第743章 夜宴卜花籤(一)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175章 此心隨君歸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四十六章 賈赦鞭撻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613章 會榜證人心第129章 逃不過宿命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527章 金玉皆良緣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150章 揚州見如海第143章 賜直奏之權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648章 難爲深情郎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456章 何以謀天下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759章 俏語榮慶堂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441章 姻緣皆命數第539章 鴛盟存真假第184章 恩遇藏秘辛第805章 閨閣慕瓊玉第198章 情義分真僞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385章 夜航擁情殤第786章 雪夜同榻香
第608章 親疏多情殤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235章 入冊內務府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274章 家主的傳承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487章 古琴隱身世第269章 昭告斬覬覦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801章 伴君走天涯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284章 雄關顯疑雲第761章 登仙賞雪宴第172章 餘孽隱危機第658章 冠蓋盛京華第565章 鴛盟得覓處第376章 綠玉品嬌芳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十五章 心經第127章 抹額胭脂紅第七十四章 不進榮慶堂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478章 奪情謀恩典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一百零二章 皓腕欺勝雪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491章 禍事從口出第653章 雙喜臨門庭第500章 上書請世勳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146章 東瀛倭刀術第402章 姻事溝壑深第718章 西東各情事第700章 大禍從天降第705章 眉顰晚浴香第131章 翠眉染朱脣第611章 書齋恣意狂第588章 策論言世情第362章 心術爲孤臣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390章 江濤伴妙音第224章 禍亂起蕭牆第十章 回信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654章 及第各榮寵第310章 何當寧國主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612章 私情促姻緣第八章 王府來人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707章 房闈多香軟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八十九章 宮闈傳密辛第175章 此心隨君歸第743章 夜宴卜花籤(一)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175章 此心隨君歸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四十六章 賈赦鞭撻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613章 會榜證人心第129章 逃不過宿命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527章 金玉皆良緣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150章 揚州見如海第143章 賜直奏之權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648章 難爲深情郎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456章 何以謀天下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759章 俏語榮慶堂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441章 姻緣皆命數第539章 鴛盟存真假第184章 恩遇藏秘辛第805章 閨閣慕瓊玉第198章 情義分真僞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385章 夜航擁情殤第786章 雪夜同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