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

榮國府,鳳姐院。

那日王熙鳳收到家中太太來信,對幫忙收藏甄家大房財物,一直有些拿不定主意。

她自小長在豪門大族雲集的金陵,見多了世家敗落之際,藏匿金銀以圖後路的典故。

所以對這樣的事情,並不覺得突兀和離奇。

她聽過許多傳聞,這些自知敗落的世家,最終都是在劫難逃。

或是滿門無存,血脈斷絕,或是發配邊塞,客死他鄉。

他們事先藏匿的金銀財物,多半都會成爲無頭公案,最終白白便宜納藏之人。

也正是這樣的認知,讓王熙鳳生出一些貪婪覬覦之心……

……

王熙鳳雖是金陵王家長房嫡女,但她的父親才能平庸,一輩子一事無成,遠不如叔叔王子騰出色。

所以王熙鳳父親那一房,從來都是過得不太得意,甚至被族人多有輕視。

她又是生來要強的性子,在這種寂寞旁落的氛圍中長大,反而壓抑出更多的慾望和渴望。

她從小就愛親近利害強勢的姑姑,王家上代的嫡長女,如今榮國府二房的王夫人。

她最終也是靠着王夫人的撮合,才能嫁入神京賈家,成爲榮國府長房長孫媳婦。

這也是王熙鳳剛入賈家之時,能得到王夫人信任倚重,讓她替自己代管府邸的原因。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因爲賈琮的崛起,榮國府大房和二房會發生巨大變故。

當賈璉獲罪發配,失去承爵世子身份,王熙鳳在賈家的地位,也隨之跌至谷底。

王夫人因二房獲得承爵希望,終於向這個一貫器重的內侄女,露出真實面目和爪牙。

只是王夫人高興太早,事情最終峰迴路轉,大房賈琮繼承榮國爵位,王熙鳳跌至谷底重新翻身。

經過這一番起伏變故,這對昔日同聲共氣的姑侄,撕破臉皮,分道揚鑣。

雖然眼下王熙鳳有賈琮撐腰,重新掌管榮國家務,她依然是昔日威風八面的璉二奶奶

但賈璉徹底敗落,已經讓她形同活寡,她還能真的和以前一樣?

一個見過黑暗的女人,心中多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某種對於未來的不確定,衍生而出的恐慌和不安感。

就像是一個溺水得救的人,內心深處總忘記不了窒息的恐懼,總要下意識抓住更多的依靠和憑仗。

如今賈琮身負雙爵,官威隆重,王熙鳳在家門權勢上,可不敢有半點奢望。

於是內心不安的渴望,更多寄託到對錢財的嚮往。

王熙鳳知道甄家在金陵的豪富,對甄半城的名號更是如雷貫耳。

所以甄家大房防身立命的十幾箱財寶,其中份量必定十分驚人。

只怕能抵得上大半座榮國府,不得不讓王熙鳳動心……

在旁人眼裡,大房繼承榮國府爵位家業,王熙鳳得以重新執掌榮國府,必定是志得意滿,別無所求。

只有一直守在王熙鳳身邊的平兒,明瞭自己奶奶經歷波折之後,對於錢財似乎愈發炙熱……

但是,王熙鳳雖覬覦甄家大房的財貨,卻也沒到喪心病狂,不顧一切的地步。

或許,她對自己眼下的境況,還算比較滿意,並不想因爲此事而受到影響,所以心中還存些許謹慎。

而且,在賈璉入獄獲罪之後,賈琮曾告誡過她,將放印子錢和包攬訴訟之事及時斬斷,以免招致禍患。

王熙鳳從此事上面,也能估摸出賈琮的心思,沾惹甄家大房財貨之事,他必不會贊成……

正因爲這些糾結的念頭,讓王熙鳳對甄家之事,有些舉棋不定。

如今薛姨媽正提起南邊之事,讓她想起薛家在金陵的根底,比起賈家和王家,可是愈發深厚。

自然比自己閡於內宅的孃家太太,要知道更多金陵城內的根底……

……

平兒聽奶奶突然問姨太太這等話語,她也是心思聰慧之人,自然一下就猜到她的心思。

正在和寶釵說話的五兒,聽到王熙鳳說起金陵甄家,一時也留意起來。

因爲金陵甄家二房三姑娘,可是差點就和她的三爺成了姻緣。

雖最終宮中賜婚未成,但三爺和甄家卻有了淵源,如今王熙鳳突然提起甄家,不由得五兒不留意。

薛姨媽聽了王熙鳳的問話,微微一愣,說道:“鳳丫頭,你怎麼突然打聽起甄家的事?”

王熙鳳笑道:“正好家中太太來往書信,湊巧提起甄家的事情。

加上甄家可是差點嫁了閨女給三弟,兩家多少有些情分,自然對他家的事關心些。”

薛姨媽嘆道:“最近甄家的事情,在金陵鬧得沸沸揚揚,也怪不得大嫂子都聽到風聲。”

王熙鳳說道:“姑媽是知道家裡太太,她一向都是安居內宅,不大管外頭的事。

她雖在信中提起甄家的事情,不過也是簡單閒話幾句,並不清楚其中根底究竟。

姑媽在金陵人面廣闊,必定是知道其中來由的,不知這甄家如今到底是什麼情形?”

薛姨媽說道:“因我家在金陵還有不少生意,幾家店鋪掌櫃每月都要上報賬目,來往書信。

且這些店鋪和甄家都有生意往來,兩家的管事夥計經常走動,所以對甄家的事情,比旁人更清楚些。

甄家的事情從源頭上講,還得到去年八九月的時候,甄家大房長子甄世文,被錦衣衛查出私運火槍。

而且事情還不止於此,最後還查到甄世文甚至牽扯火槍私造,那可是殺頭造反的大罪!”

王熙鳳聽到造反兩字,唬得臉色不禁微微一白。

薛姨媽繼續說道:“正當官府要拿問甄世文,沒成想他突然被人殺死了,聽着怪嚇人的。

官府查了許久都沒找到兇手,這事情也就成了無頭公案,現今都還懸在那裡。

算當時的日子,琮哥兒正好在金陵辦差,他必定也是知道這檔子事的。”

王熙鳳聽了薛姨媽這番話,心裡已開始害怕。

她實在沒有想到,私藏金銀的甄家大房,居然出了這麼多嚇人的事情。

又是造反又是殺人,怎麼聽都是險得很。

如今又這般不遠千里,生生把家底送到神京收藏,明擺着是做了最壞的打算,自己難道要沾惹進去?

……

王熙鳳問道:“姑媽,既然那大房公子死了,火槍案子不就死無對證,怎麼甄家現下還這麼狼狽?”

薛姨媽說道:“世上哪有這麼輕巧的事,自從琮哥兒靠着火槍的厲害,在遼東平定了女真。

皇上對火槍這物事,可是極其看重,民間私造火槍,是形如謀反的死罪。

甄家大房少爺牽扯私造火槍,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悄無聲息就沒了。

再說私造火槍這麼大的事,甄家少爺一個人也辦不成,必定還是有同謀的,朝廷豈能輕易放過。

只是甄家少爺突然死了,官府也沒找到實證,皇上又顧及甄老太妃的情面,纔沒有馬上發落甄家。

只是去年冬末,金陵來了位錦衣衛王千戶,是個極厲害的人物,到任之後就翻查甄家的案子。

那會子宮裡的甄老太妃昇天,甄家從此沒了庇佑。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朝中無人,人走茶涼。

那姓王的千戶沒用多久時間,就把甄家少爺舊案查出許多底細。

他還藉故封了甄家多處店鋪,連甄家大院都被錦衣衛闖入搜查。

甄家大老爺可是正三品高官,在金陵城很有威望,即便如此,還被錦衣衛叫去問話,丟盡了顏面。

如今金陵城中傳言,甄家是江南大族,又有甄半城的匪號,家中更是金銀如山。

他家的人要是作亂,只怕整個江南都會不安定。

皇上要拿甄家開刀治罪,以儆效尤,防着以後有人還敢私造火槍,對朝廷生出不敬之心。

我們幾個店鋪掌櫃來信,多少都提起這件事,現在市面上都傳得沸沸揚揚。

都說甄家必要被抄家治罪,說不得還會死無葬身之地!”

王熙鳳聽了這話,臉上微微發白,原本以爲甄家最多罷官,如今聽着離滅門都不遠了。

按着自己姑媽的說法,甄家這是犯了宮裡的忌諱,被當今皇帝盯上了。

此時她心中已有些埋怨母親,太太人在金陵住着,多半是沒搞清楚這些底細。

不然她也不會在信裡輕描淡寫幾句,就讓自己幫甄家辦事……

……

一旁五兒聽了薛姨媽這話,俏臉也變了顏色。

心中想着甄姑娘前些日子離京,算日子必已回到金陵,甄家要被抄家滅門,她豈不是也要遭殃。

五兒是賈琮的貼心丫鬟,別人不知道賈琮的心思,她可是一清二楚的。

這位甄姑娘差點就和三爺做了夫妻,雖然兩人姻緣未成,可卻結下實在的淵源。 甄姑娘對三爺極爲用心,三爺但凡有喜事,甄姑娘都會精心備禮到祝。

三爺常穿的一件袍子,聽說是三爺離開金陵的時候,甄姑娘親手給他做的。

姑娘家給爺們做針線衣服,那可是非同尋常,即便沒有宮中賜婚,三爺和這位甄姑娘也不簡單。

那天三爺送甄姑娘離京,一去就去了大半天,那得說多少體己話……

五兒覺得姨太太今天說的事情,自己回去一定要告訴三爺,讓他心裡有數,或許還能幫上甄姑娘。

……

薛姨媽說道:“我們這樣的人家,又不爲討生活餬口,手頭銀子掙多掙少,不是大不了的事。

凡事無功無過,安安穩穩,這纔是長遠之計。

我前幾日就已給金陵各店鋪掌櫃去信,讓他們儘快了結和甄家的生意,不要留下什麼首尾牽扯。

即便和甄家生意往來之間,有些款子一時收不回來,也就不要了,就當是破財消災。

這種要命時候,要和他們家糾纏不清,說不得就要受連累,給自家惹出大禍,那可是不值當!”

原本薛姨媽母女來看望王熙鳳,一幫人只是閒扯嘮嗑。

沒想到王熙鳳話題引到金陵甄家,引得薛姨媽說出這番驚悚的言語。

聽得在場的寶釵等年輕姑娘,心中都有些緊張害怕。

平兒聽着這些話,倒覺得姨太太這些話,說的正是時候,一雙盈盈妙目不時打量王熙鳳的神情。

她見自己奶奶聽了這些話,臉色已有些發白,平兒不禁鬆了口氣。

希望自己奶奶就此知道里頭風險,萬不可招惹甄家大房的事。

不然真的因此惹出禍事,只怕會連累到三爺……

……

薛姨媽見自己閒話一通,王熙鳳不知爲何臉色有些不好。

問道:“鳳丫頭,你氣色怎麼有些不好,可是坐久了累到。

我也是過來人,你這個時候可是要萬事小心,要坐久膩味了,就去牀上歪着好好休息。

閒話我們也說了,我們就不吵着你了,明日再來看你。

還有一件事,大嫂子怎突然來信提起甄家的事,你可寫信告訴你娘,這個時候可別和甄家往來。

即便金陵各家有些老交情,也不要趕這時候往上湊,免得惹上是非……”

王熙鳳有些心不在焉的胡亂應了,等到薛姨媽和寶釵都走了,五兒因午後無事也回了東府。

等到房間裡只剩下她們兩人之時,平兒說道:“奶奶,方纔姨太太的話,說的都很在理。

甄家的事情聽着險得很,他們家大房那十幾箱東西,可是燙手的山芋。

我就覺得奇怪,他們家不是有兩個姑娘嫁到神京,我知道的就有一個北靜王妃。

甄家大太太不找自己姑娘藏箱子,怎麼單單看上我們家了?”

王熙鳳沉吟片刻,說道:“我懂你意思,你給林之孝家的傳話,讓她和她男人這幾日盯緊門戶。

如果甄家的人上門拜訪,不要輕易放入府中,等回了我再做道理。”

……

薛姨媽和寶釵剛剛出鳳姐院子,寶釵臉上若有所思。

她本就是細膩聰慧之人,想起方纔王熙鳳問話的神情,總覺得有些不尋常。

說道:“媽,你沒有覺得奇怪嗎,鳳姐姐是有意提到甄家,像是特地打聽他們家的消息。”

薛姨媽說道:“我自然聽出這個意思,我那嫂子可不是精明人,多半她在金陵和甄家有了來往。

不然不會大老遠來信,特意提到甄家的事,鳳丫頭還因此留了心思,特地拐彎向我打聽。

說不得這其中必定有事,我方纔有意將事情說的險些,讓鳳丫頭知道其中輕重。

不過我也沒有一味瞎說,從金陵傳來的消息,甄家這次只怕要倒大黴的。

賈家不要輕易沾惹上,這纔是正道理,不然要是鬧出事情,我們薛家都不安生。

再說那甄家三姑娘可和琮哥兒鬧過婚約的,甄家這會出事,這兩家從此斷了關聯,那纔是好事。”

薛姨媽看了女兒一樣,說道:“我也是爲你着想,琮哥兒桃花太盛,少招惹一個也是好的。”

寶釵聽了這話,俏臉一紅,說道:“瞧媽這話說的,怎麼又扯到我頭上。

媽想的這些都是沒影的事,難道和琮兄弟相好的姑娘,你還都能攔了不成……”

薛姨媽聽了女兒這話,也覺得一陣頭疼。

那琮哥兒的確是沒挑的人物,可就是門檻太高夠不上。

如今只是一個甄三姑娘,將來只怕糊塗賬也少不了。

自己女兒已過了及笄之年,怎麼都趕不上趟,再這樣拖下去,都不知道以後怎麼收場……

……

伯爵府,黛玉院。

夏日炎炎,正屋繡樓,庭院深深,修竹成林,青翠蔥鬱,清風吹拂,婆娑搖曳,平添清涼。

屋裡通風之處,擺着一張湘妃竹黑漆描金菊紋靠椅。

這等精緻典雅的江南造物,兩府之中,只有黛玉屋裡纔會常見。

黛玉穿淡黃暗花對襟馬甲,白色圓領小衣,下身月白色長裙,清新俏美,楚楚動人。

她正倚坐在靠椅上,手中拿着一份書信,仔細翻閱瀏覽。

紫鵑端紅漆茶盤進了房間,裡面放天青汝窯蓋碗,沏了揚州寄來的雲霧尖香茶,虛掩蓋碟邊緣煙氣繚繞,茶香沁人心脾。

她將蓋碗放在靠椅旁小几上,笑道:“姑娘看的這樣出神,林老爺說了什麼要緊事嗎?”

黛玉說道:“父親信中說最近公務繁忙,兩淮鹽梟橫行,私鹽事危,朝廷鹽稅徵收艱難。

如今九邊大同之地,殘蒙掠邊越發頻繁,朝廷在整頓軍備,兩淮鹽稅一向是朝廷要緊進項。

父親言辭之中,聽得出他憂心忡忡,實在讓人有些擔心。

好在上次三哥哥請了張神醫診治,給父親也特製了對症藥丸,如今身子比以前好轉許多。

不然父親這般點燈熬油的操勞,我真擔心他會累垮。

有時候我真想父親早些致仕,也能好好榮養身體。

我小時並不懂外頭風浪,如今聽三哥哥常聊官場之事,才知兩淮巡鹽官職,其實頗有兇危……”

紫鵑只是個小丫鬟,並不懂這些官場之事,聽得多少有些迷糊。

黛玉繼續說道:“父親信中還提到金陵甄家之事,聽說金陵那邊鬧得有些厲害。

揚州離金陵不算遠,父親在陪都有不少同年和故舊,所以對那邊消息十分靈通。

父親說甄家怕要出大事,他知道三哥哥和甄家有淵源。

讓我得閒提醒三哥哥,對甄家之事多謹慎留意。”

黛玉這回的話語,紫鵑倒是聽懂。

問道:“林老爺的意思,是擔心三爺因甄三姑娘的緣故,和甄家生出牽扯,招惹是非禍事?”

黛玉聽了點了點頭,紫鵑說道:“姑娘可要趕緊提醒三爺,我聽說甄姑娘可稀罕三爺了。

她又生的好人物,保不齊三爺就心軟,做出什麼過頭的事。”

黛玉笑道:“你倒會給他操心,我卻不想和三哥哥提這話頭,他可靈醒的很,哪裡用旁人提醒。”

紫鵑心中古怪,當初宮裡要把甄姑娘賜婚給三爺,姑娘那個時候可多傷心。

如今聽了這檔子事,竟半點都不拈酸吃醋,好像還滿不在乎的樣子。

黛玉將信紙折迭放好,想起那日在賈琮院子正屋外遊廊,剛巧聽到三哥哥和二姐姐的談話。

她還想起賈琮說的那句話:家中姊妹,青梅竹馬,日夜相伴,情如手足,豈不是更好的。

每每想起這話,她便心中陶然,旁的一些瑣事,便不願再放在心頭……

其實三哥哥早知甄家出事的根由,其中內幕比父親所知還要深入。

他這麼有主見韜略之人,哪裡需要我去提醒呢。

況且,那甄姑娘對他這般傾心,如今又回了金陵這等風險之地。

要是甄姑娘也牽扯家門兇險之中,甚至遭遇不幸,以三哥哥的性子,只怕很難袖手旁觀。

如果換了我是甄姑娘,家門遭難,我也希望有人能護着我……(本章完)

第296章 寧國議繼嗣第651章 金榜題名時第747章 議和多魍魎第179章 刁奴勢洶然第193章 玉尊天籟音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318章 重華覆榮國第287章 血戰鴉符關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521章 簾幕顯絕色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三十一章 風雪夜歸人第226章 囹圄錐心苦第377章 雄城多波詭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576章 情愛各自緣第十章 回信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212章 恩科放榜時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657章 納房分親疏第219章 妄語說姻緣第104章 帝心感其類第506章 亡羊補金玉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582章 參心難賦情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348章 心毒如蛇蠍第762章 雪道可覓蹤第149章 最後的真相第355章 情緣定有無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勳第482章 生死兩疑冢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442章 世情入甕中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744章 夜宴卜花籤(二)第139章 佛前種情因第174章 暗室騰刀光第441章 姻緣皆命數第772章 伐謀奪天心第788章 和議顯殺機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355章 情緣定有無第731章 混淆設毒局第300章 禍滅掩榮國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537章 嚴辭難馴心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810章 巧言正家風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282章 銀樣鑞槍頭第720章 庫房生波瀾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116章 事畢意瀟然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189章 朝賀隱新恩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452章 上諭彰功勳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551章 暢言留香軟第141章 奇思達天聽第357章 聖心起推事第438章 荷肩體窈窕第367章 稱量望江南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682章 笑語撩歡念第390章 江濤伴妙音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279章 功業由此始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四章 探春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200章 幽情暗自生第561章 情事生波折第542章 危緣自有途第711章 房闈多情事第288章 奇謀勝千軍
第296章 寧國議繼嗣第651章 金榜題名時第747章 議和多魍魎第179章 刁奴勢洶然第193章 玉尊天籟音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318章 重華覆榮國第287章 血戰鴉符關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521章 簾幕顯絕色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三十一章 風雪夜歸人第226章 囹圄錐心苦第377章 雄城多波詭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576章 情愛各自緣第十章 回信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212章 恩科放榜時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657章 納房分親疏第219章 妄語說姻緣第104章 帝心感其類第506章 亡羊補金玉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582章 參心難賦情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348章 心毒如蛇蠍第762章 雪道可覓蹤第149章 最後的真相第355章 情緣定有無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勳第482章 生死兩疑冢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442章 世情入甕中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744章 夜宴卜花籤(二)第139章 佛前種情因第174章 暗室騰刀光第441章 姻緣皆命數第772章 伐謀奪天心第788章 和議顯殺機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355章 情緣定有無第731章 混淆設毒局第300章 禍滅掩榮國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537章 嚴辭難馴心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810章 巧言正家風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282章 銀樣鑞槍頭第720章 庫房生波瀾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116章 事畢意瀟然第609章 醉酒生綺念第189章 朝賀隱新恩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452章 上諭彰功勳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551章 暢言留香軟第141章 奇思達天聽第357章 聖心起推事第438章 荷肩體窈窕第367章 稱量望江南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682章 笑語撩歡念第390章 江濤伴妙音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279章 功業由此始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九十九章 舉告賈案首第四章 探春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200章 幽情暗自生第561章 情事生波折第542章 危緣自有途第711章 房闈多情事第288章 奇謀勝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