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

無論是本身的軍職,還是班直的身份,探馬都不敢怠慢,當然了,他身份低,不可能擔保,好在孫吉也不在意,他就在這裡等。

孫吉所在的位置,距離保州城大概有3裡左右,也就是大營的外圍,距離大營,還有2裡的距離,這已經是一個安全的距離,更別說一個人。

跟旁邊的探馬交接一下,然後這個探馬就打馬回營,孫吉也沒有深入,反而後退了差不多一里,退出了敏感範圍,他來的目的是爲了見到韓琦,而不是挑戰整個大軍。

探馬地位不高,可是他帶來的東西,卻不得不讓人注意,他首先通報了值日官,經過值日官的檢查,這些沒有危險之後,一層層的傳上去。

班值的身份,相當的特殊,或許韓琦不會放在眼裡,可是經手的人,也不敢大意,萬一,是奉皇命而來的,這也是韓琦來到這裡的根本原因。

經過層層傳遞,最終,這個腰牌到了韓琦的手中。

韓琦這幾天有些平靜,保州的叛亂,不同於剛開始接觸的,可能比他想的要複雜,整個形成的過程,並不是如他想象的那樣,上層貪腐。

保州作爲仁宗重點經營的邊境軍州,派過來的軍政兩個體系,都相當年輕,並不是說,年輕的就不貪腐,只不過相對而言,要好上很多。

就拿韓琦本人爲例子,30多歲的年紀,就做到的參知政事,樞密院副使,他需要錢麼?單純年薪來說,他就超過了1500貫,更別說還有使錢。

也就是說,在政務上面,必要的支出,後世說包拯是億萬富翁,說的就是如此,單純俸祿和職奉,他大概是一兩千的樣子,可是後面多了一個兩萬貫,那個就是使錢。

一個權知開封府,也就是相當於首都的師長這個職務,一個一百多萬人口的龐大城市,要掌管起來,有多麼複雜,按照後世的標準,30個人供養一個公務員,整個開封府應該是有3萬人吧。

當然了,這個時代,官員和吏員並沒有那麼多,可是開封府最起碼也差不多幾千上萬,這麼龐大的政務支出,哪怕只是一部分,也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把這個作爲包拯的收入,有些太過了。

就好比,拿着一個城市市長資金來當成他的收入,中國任何一個地級市的市長,他掌控的資金,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億萬富翁,又算的了什麼。

保州的官員就是這樣,很年輕,未來前途無量,不說做到宰撫這一級,只要簡在帝心,並且自身也有相當的實力的話,三四品的大員是可以期待的。

這樣前途無量的年輕官員,會爲了一點繩頭小利,保州雖然有近萬駐軍,士兵儲蓄金也就是兩三萬貫的規模,這對於一個州撫首腦來說,並不是看在眼裡,拔不出來的錢。

更別說這個錢燙手,就算是到了韓琦這個級別,都不敢小看這個儲蓄金,對於普通士兵的感情,這些首腦不應該不知道。

可偏偏發生了,還鬧的這麼大,這些前途無量的官員,用生命詮釋了這個儲蓄金不能動的鐵例,卻給他留下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原因如何,暫且不去追究,事情要一步步的查,才能夠查的清楚,現在對於韓琦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平叛。

可是叛軍的動作,很讓人頭疼啊,在經過短暫的接觸,擊潰了雲龍軍之後,他們就龜縮到了保州城內。

作爲一個知兵的宰撫,韓琦熟讀各種的兵書,特別推崇的孫子兵法之中,明確的講明瞭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萬不得已的時候,就是攻城,可是現在,他不得不做在了攻城的位置上,甚至,相對而言,他還沒有10倍於城內的力量,這就相當的尷尬。

等待歐陽修只是一個方面,堵住了保州外側的通道之後,哪怕放了南門,這些叛軍也跑不掉,他在等歐陽修,卻沒有停下來動作,而是積極的在準備。

攻城,必須要修建攻城器材,周圍被破壞了不少,可是仔細尋找一下,還是能夠找到很多的樹木。

韓琦的目的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全面的建造各種的攻城器材的,無論是投石車,還是蒙車,甚至是井欄,都應有盡有。

保州城,是邊關的重鎮之一,整個保州城的防禦,非常的強悍,有接近於3個軍禁軍在其中,他們的實力不足,必須要有完備的攻城器材,才能夠攻下保州城。

在內心深處,韓琦已經不對歐陽修的勸降保有多大的希望,因爲叛軍的一些列動作,證明了叛軍似乎是抱着某種的決心,這跟他們不逃跑,反倒是對雲龍軍動手就可以看的出來,在打破了雲龍軍,不是四處逃竄,而是選擇在的保州城下固守,這出乎了他們的預料,也讓整個局面更加的複雜。

如果對方真的是抱着玉石俱焚的決心,那麼這一場攻城戰,會相當的慘烈。

實際上,韋貴就是這麼做的,被圍在了城內,可以說,叛軍的士氣相當的低落,如果放在剛剛反叛,說不定,下面就會不穩,甚至出現動盪。

韋貴當然深深知道這一點,他已經上了賊船,如果想要王家平等的對待,甚至達成之前提出的條件,就必須要讓王家感覺到值得。

韋貴很清楚,王家之所以撤走,應該是知道韓琦的到來,那麼這些叛軍就是一個最大的隱患,如何儘可能多的消耗這些叛軍,纔是重點,只要叛軍消耗的差不多,知道王家存在的人就少了,等閒幾個人,還動搖不了王家。

已經上了王家的賊船,連反叛都做出來,所有父母親族全部在王家的手上,他不可能反水,也不能反水。

之前的動作,就是一個投名狀,或許,因爲某種壓迫,反叛,還有詔安的可能,可是無邊的殺戮,在韋貴的刻意縱容之下,讓這些人瘋狂殺戮保州的人,釋放出來的野性,再收回去,也難了。

韋貴清清楚楚的告訴他們,他們的罪孽,就算是投降,也未必能夠活下來,最好的結果,就是刺配充軍,那可不是簡單的當兵了,而是去西北前線,充當敢死營的存在。

作爲,禁軍,甚至是邊軍,他們很清楚,敢死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進入那些地方,跟死沒有什麼兩樣,九成以上的死亡率,敢死營之中,能夠活過3年的,一個沒有。

這也是敢死營存在的原因,只要能夠過上3年,就可以無條件赦免,而且還能夠直接從士兵成爲軍官,如此好的條件,爲什麼沒有人去,死亡率就是一個血粼粼的刀,這是一條通天的捷徑,可是連通天樹都斷了,你要怎麼上。

只有打痛了前來圍剿的軍隊,讓他們認識到保州軍的實力,纔好談條件,這樣次不至於被送到敢死營之中。

威逼加上利誘,這永遠是最佳的方法,而韋貴,深深知道這一點,此時此刻的他,也在做準備,而且是完備的城防準備。

看着下面,威武雄壯的朝廷禁軍,人數並不是太多,韋貴只能夠嘆息一聲,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苗家莊,如果保州城也擁有苗家莊的防禦,會是什麼樣的概念。

不提韋貴的想法,韓琦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班直的腰牌送過來,到底是爲什麼。

作爲宰撫,韓琦是有資格介入一些秘密的事情,他當然清楚,御前班直實際上是能夠出京的,並不是只在大內活動,出京御前班直實際上,還在皇城司工作,難不成,這是仁宗不太相信他們兩個,提前把皇城司派過來了。

不過這應該是不可能的,他們來這裡才長時間,韓琦自問,動作非常的快,比別人快三四天以上,最終也沒有什麼不利的戰果,雲龍軍的那件事情,只是一個意外的。

韓琦不願意去見皇城司,大臣們,對於密諜,有着天然的反感,可是這個時候,卻由不得他,因爲對方已經直接的聯繫到他,見見也好嗎,就看他到底想要說什麼。

不過韓琦很不喜歡這種感覺,說句不客氣的話,哪怕是當年在西北,還是輔助夏竦的時候,他都不把武將放在眼裡,更別說,貴爲樞密院副使,也就是軍方排名最前列的幾個人之一的,一個小小的御前班直,如果沒有什麼大事,故意來顯威風,那麼就別怪他不客氣。

同樣是層層的下達,不過相對於之前,探馬的上報,是快了許多,可是從上報到通知下來,也花費了一個時辰,還是那個報訊的探馬,他此時正在營中等待消息,得到了值日官的通報之後,他立刻出來,出了軍營,到遇到的位置尋找孫吉。

孫吉一直在等待,看到探馬出來,就知道有消息了,主動迎上去,果然,同意了,這讓孫吉有些高興,見到韓琦的目的,就是爲了把棱堡和長弓手送上去,一個樞密院副使,還是韓琦這樣,前途無量的宰撫,這個分量肯定是夠的。

孫吉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微微的得罪了韓琦這麼一個軍方大佬,等待他的,將會是一個下馬威。

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
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