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天平 (2)

“孫兄弟靠着不斷騷擾江北軍,短短半年就大大擴充了實力,建立了兩個野戰營和數萬民團,這靠小小一個歸德府事絕對做不到的。”孫可望不願意和闖營本部分享資源,牛金星對此一點兒也不驚奇,他秘密向歸德府派出了不少細作,有幾個還是從明廷那邊調回來的得力幹探,對孫可望的各種政策進行了細心的偵查,現在牛金星打算引爲己用。進一步說,現在戰略形勢和季退思作亂山東時期也完全不同,闖營連續取得大捷,在全國範圍內擁有戰略主動權,牛金星可不會滿足於只奪取季退思以前的那點地盤,更準備在奪取山東後把地盤一直擴展到淮河流域:“山東有鹽、鐵之利,兩淮民風剽悍,自古就盛產精兵,更不用說還有糧食,揚州商賈雲集,對大王的霸業也是大大有利啊。”

“黃侯,他是來送死麼?”劉宗敏插嘴道,魯軍已經逃散一空,回到老家後諸如朱元宏之流橫徵暴斂,藉口剿匪把地方洗劫一空,軍力比之前強大不少,更加不把朝廷的聖旨放在眼裡,聽說李自成親提大軍前來後,魯軍將領二話不說就各奔東西。處於李自成北方的朱元宏怕被闖軍堵住不敢南逃,就打出了響應孫傳廷三月平賊的口號,帶着軍隊從大名府橫穿直隸,直奔山西去了。沿途生靈塗炭,面對一的大明野戰部隊,地方官敢怒不敢言,只能一個勁上報天子請求對策,而崇禎天子一貫優容手握兵權的臣子,讓地方官對各路魯軍曉以大義,感動他們繼續爲國效力。

“黃侯固然是武勇天下無雙,可是他現在也是半百的人了,當年的本事不知道還有沒有剩下四成?我們只要小心防備,不要被他偷襲了便是。我們這邊可是幾萬大軍,便是伸着脖子不動讓黃侯他砍,他也砍不過來啊,再說我們還有火槍。”雖然沒有許平的規模那麼大,但牛金星也組建了一支火槍部隊,目前制約牛金星的主要問題是錢,其次是沒有孫可望身邊的江北軍——楚軍不歸南京管,裝備畢竟還是差了點。

“都不用火槍,”羅汝才聽牛金星說得謹慎,哈哈大笑道:“黃侯難道有三頭六臂不成,我手下有幾十個兒郎,各個都是上山能擒虎,下江捉得蛟。闖王你就放心吧,他們個個摩拳擦掌,就等着斬下黃侯的首級,獻給你哩。”

之前李自成和羅汝才合作還算愉快,不過最近兩人間關係有些緊張,羅汝才總是抱怨許平自傲河南的收入沒有按規定分給他三成,牛金星總是爭辯說許平一樣沒有把收入上繳給李自成——這當然不是完全的真話。在河南羅汝才的部下看到許平部隊的良好情況後,怨言變得更多,而牛金星和羅汝才之間的爭論也變得更頻繁。

上次許平把幾個縣撥給牛金星後,得到風聲的羅汝才就跑來想要走一個給他的部隊當根據地,這又一次遭到牛金星的斷然拒絕,他聲稱許平沒有把縣撥給他,只是闖王暫時在這裡駐紮罷了,而糧食、稅收許平還是要拿走的。

勃然大怒的羅汝才質問牛金星許平到底算什麼:既然牛金星一口咬定許平從來分文不繳,那許平顯然不能算李自成的部將;若許平是李自成的同盟,那許平也有義務爲其他闖營提供物資,而這個時候牛金星又總是跳出來說這些首領已經從李自成那裡拿過東西了,所以不用許平再給。

“到底許平是什麼?如果他什麼都不是的話,乾脆我和闖王合夥宰了他,分了他的兵馬和糧草!”當時氣急敗壞的羅汝才就在李自成面前吼叫起來,牛金星不得不勉強答應撥給羅汝才一些糧食和金銀,而這次出兵山東,羅汝才事先就講好條件:取得山東後魯南要歸他做根據地,而如果南下兩淮的話,也得分半個淮北給他。

季退思是山東的地頭蛇,很多山大王都要他穿針引線,雖然季退思很識相地沒要濟南,但膠東牛金星估計是他的底線。

山東——看着很大的一塊蛋糕,還沒有拿到手就分了一小半出去,牛金星也感到無可奈何。

“先保證闖王能拿到最肥的一塊肉吧,”牛金星在心裡這樣想着,同時也是聊以自x慰:“多幾個山頭也好,對許平、孫可望這倆也是種威懾。”他在心裡暗暗打定主意:“將來若是奪取京師,晉軍、遼軍臣服的話,就把許平、孫可望、曹操和雞腿統統留在北疆,讓姜鑲、吳三桂南征,讓他們大小相制,等天下平定後再琢磨削藩。”

“黃侯不是還沒有到嗎,你們慌什麼?”無論是劉宗敏還是牛金星,包括大話炎炎的羅汝才,李自成都能感到他們話語中隱藏着的緊張,李自成也同樣有這種情緒:“兵貴神速,我們先奪取中都,把在山東的這支最後的官兵消滅掉,那鎮東侯就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

鳳陽巡撫從邸報上知道鎮東侯會來,但並沒有想到鎮東侯到的這麼快,得知面前衣着普通的男子就是名震天下的黃侯後,巡撫大人跳起來就要行叩拜之禮。

鎮東侯笑着阻止了巡撫的行動,在大明總公司這個體制下,朱家當然不用說是最大的股東,皇帝就是董事長,而爵位則相當於擁有大明公司的股權,是股東。而無論是內閣的閣老,還是地方上的官員,他們都是給這些股東打工的,在鎮東侯面前這些文官是沒有坐下說話的資格的,除非鎮東侯賜給他們座:“封建王權,奴隸主,高級奴隸和奴隸,很高興雖然過了這麼多年,我始終知道,不推翻這個中國就不會有前途,無論誰當皇帝都一樣。”

“侯爺,下官這就出去宣佈您大駕光臨,”巡撫腰彎得像個大蝦米,不過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山東縉紳、父老,盼侯爺猶如孝子之望慈母啊。”

“我看不必了,”鎮東侯這次根本來不及帶人來,在他最新的計劃裡山東是不可以落入闖王掌握的,否則他的新軍就會失去退路:“我沒有帶幾個兵來,還是不要大張旗鼓,我打算在遇到闖賊時再現身。”鎮東侯露出一個年輕人式的笑容:“這纔是本侯的風格。”

“侯爺,就是因爲您老人家沒帶兵來,所以非如此不可啊。”鳳陽巡撫急忙勸說起來,之前中都留守部隊已經逃散泰半,聽說重開大都督府後,倒是有些人遲疑觀望起來,而鎮東侯前來山東的消息確實如同一針興奮劑,讓士氣本來已經低迷到極點的中都留守部隊沒有繼續逃亡,而是留下來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巡撫訴說難處的時候,鎮東侯一直面露微笑,不過心裡卻是煩躁,因爲情況比他設想的還要糟糕,不過既然如此鎮東侯更不能立刻現身——在新軍幾近覆滅的今天,縱橫不敗的戰績是鎮東侯目前最重要的籌碼,泰山、細柳兩營的殘兵正在向中都靠攏,但即使加上他們,鎮東侯也沒有完全的把握擊潰李自成的大軍。

讓李自成以爲自己還沒有抵達,這樣他行軍會急躁,軍心會浮動。過早現身只會讓敵人更加謹慎,若是李自成堅壁不出,鎮東侯的地位、威名也不允許他坐視不理而只能主動出擊。如果再有什麼意外的話,鎮東侯的不敗的神話一旦褪色,他就會遇到更大的難題。

巡撫絮絮叨叨地勸說鎮東侯出面安撫人心時,門外有人報告說江北軍的使者前來中都,詢問鎮東侯是否抵達,若是還沒有的話,使者就要北上尋找。

聽說是新任提督江北軍務總兵官的心腹使者後,鎮東侯立刻讓巡撫把人帶來密室,確認對方的身份後,鎮東侯向這個使者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並打算交代他嚴守秘密。

不想鎮東侯還來不及交代這句話,使者就一個猛撲,四肢着地趴在黃石腳前,臉幾乎要碰到鎮東侯的靴面:“侯爺在上,小人江北提督鬱董,提二十萬江北健兒前來爲侯爺效力。”

第18章 遲疑 (1)第229章 交換 (2)第58章 誘惑 (2)第339章 交易第527章 迎擊 (2)第120章 摧枯 (2)第90章 三入第260章 志向 (2)第475章 逆流第264章 變化 (2)第183章 擾亂 (2)第547章 軍歌 (2)第91章 賊x民 (1)第370章 退意 (2)第235章 前路 (2)第492章 前景第147章 小將 (2)第259章 志向 (1)第18章 遲疑 (1)第73章 山口第314章 犧牲 (2)第278章 對決 (1)第412章 烈皇 (1)第536章 攔截 (1)第445章 倒戈第332章 重逢 (2)第529章 戰機 (2)第198章 僵持 (1)第31章 乾孃 (2)第457章 班師第166章 奔波 (1)第199章 僵持 (2)第221章 炸營 (2)第302章 覆滅 (2)第297章 轉折 (1)第286章 交鋒 (2)第5章 自薦 (3)第107章 實戰 (1)第429章 自保 (2)第227章 默契 (2)第257章 密謀 (1)第244章 內憂 (1)第305章 進步 (1)第387章 民心 (2)第185章 心路 (2)第28章 求親 (1)第569章 腐敗 (2)第172章 基業 (1)第28章 求親 (1)第113章 借兵 (1)第540章 缺口 (1)第441章 問答 (2)第498章 包抄第492章 前景第248章 內訌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61章 剿匪第300章 拐點 (2)第183章 擾亂 (2)第473章 輪迴 (1)第447章 北返第354章 帝國第512章 家書 (1)第226章 默契 (1)第320章 決鬥 (2)第408章 坦誠第411章 叛離第161章 善後 (2)第119章 摧枯 (1)第39章 邀請 (2)第425章 渡江第276章 朝堂 (1)第448章 定策第150章 拖延 (1)第188章 清野 (1)第566章 論述 (1)第577章 淮安 (1)第463章 遼藩第367章 棄軍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48章 撈費第236章 潛流 (1)第312章 責任 (2)第277章 朝堂 (2)第516章 調任 (1)第19章 遲疑 (2)第245章 內憂 (2)第31章 乾孃 (2)第318章 失敗 (2)第492章 前景第316章 衝鋒 (2)第160章 善後 (1)第328章 誤判 (1)第72章 義軍第84章 成熟 (1)第401章 勸降 (1)第255章 弱點 (1)第527章 迎擊 (2)第520章 架空 (1)
第18章 遲疑 (1)第229章 交換 (2)第58章 誘惑 (2)第339章 交易第527章 迎擊 (2)第120章 摧枯 (2)第90章 三入第260章 志向 (2)第475章 逆流第264章 變化 (2)第183章 擾亂 (2)第547章 軍歌 (2)第91章 賊x民 (1)第370章 退意 (2)第235章 前路 (2)第492章 前景第147章 小將 (2)第259章 志向 (1)第18章 遲疑 (1)第73章 山口第314章 犧牲 (2)第278章 對決 (1)第412章 烈皇 (1)第536章 攔截 (1)第445章 倒戈第332章 重逢 (2)第529章 戰機 (2)第198章 僵持 (1)第31章 乾孃 (2)第457章 班師第166章 奔波 (1)第199章 僵持 (2)第221章 炸營 (2)第302章 覆滅 (2)第297章 轉折 (1)第286章 交鋒 (2)第5章 自薦 (3)第107章 實戰 (1)第429章 自保 (2)第227章 默契 (2)第257章 密謀 (1)第244章 內憂 (1)第305章 進步 (1)第387章 民心 (2)第185章 心路 (2)第28章 求親 (1)第569章 腐敗 (2)第172章 基業 (1)第28章 求親 (1)第113章 借兵 (1)第540章 缺口 (1)第441章 問答 (2)第498章 包抄第492章 前景第248章 內訌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61章 剿匪第300章 拐點 (2)第183章 擾亂 (2)第473章 輪迴 (1)第447章 北返第354章 帝國第512章 家書 (1)第226章 默契 (1)第320章 決鬥 (2)第408章 坦誠第411章 叛離第161章 善後 (2)第119章 摧枯 (1)第39章 邀請 (2)第425章 渡江第276章 朝堂 (1)第448章 定策第150章 拖延 (1)第188章 清野 (1)第566章 論述 (1)第577章 淮安 (1)第463章 遼藩第367章 棄軍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48章 撈費第236章 潛流 (1)第312章 責任 (2)第277章 朝堂 (2)第516章 調任 (1)第19章 遲疑 (2)第245章 內憂 (2)第31章 乾孃 (2)第318章 失敗 (2)第492章 前景第316章 衝鋒 (2)第160章 善後 (1)第328章 誤判 (1)第72章 義軍第84章 成熟 (1)第401章 勸降 (1)第255章 弱點 (1)第527章 迎擊 (2)第520章 架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