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威脅

京師

“皇上,孫傳庭草芥人命,理應問罪。”對河南四縣發生的慘劇,黃石感到非常的憤怒和震驚,這件事他並無印象,似乎馬主席在穿越前交給他的明史上沒有記載,或許是因爲不是天啓年間的事而沒有用心去看。若是馬主席當年再交給黃石一本顧誠先生寫的《明末農民戰爭》,那黃石或許就會預見到這一連串大屠殺的發生,也就絕不會同意讓孫傳庭統領剿匪軍。

今天在朝廷上一片爲孫傳庭歌功頌德的歡呼聲中,黃石的話顯得與主題非常不協調。

得意的笑容從崇禎皇帝慢慢斂去,金鑾殿上頓時鴉雀無聲,陳演見氣氛尷尬,連忙出來打圓場:“元帥”

“元輔!”黃石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陳演正準備開始的話,繼續衝着崇禎皇帝大聲說道:“皇上派去剿匪軍,難道是爲了把河南的百姓殺光麼?”

崇禎皇帝仍然一言不發,只是向內閣投去了一個眼色,魏藻德用洪亮的聲音替崇禎皇帝解圍:“這當然是爲了給湖廣福建解圍,元帥不是說南方若是危機,那軍械軍餉就無從着落了麼?”

“不錯,我是這麼說的。”

——或許歷史上本不會有這一連串的大屠殺。

得知這個消息後,黃石反覆回憶他看過的那本明史,裡面把孫傳庭說得差不多和聖賢相近了。

——或許是我造成了這惡果。

想到這裡黃石在心裡輕輕嘆了口氣,無數次他想拋下崇禎去南方,可是總有類似的念頭在困擾着黃石,那就是如果沒有他的介入,或許有事情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或許他能夠對朝廷造成一些影響,讓他苦心教育要愛民護民的新軍負責內戰。其實黃石几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至少在孫傳庭的這個獸行上,黃石的出現只是讓本該發生在崇禎十六年的事情推遲了幾年而已。

“但孫傳庭殺的不是賊人,是皇上的子民。”

聽黃石的口氣軟下來了,陳演又跳出來打圓場:“元帥悲天憫人,下官不勝敬佩之至,可是孫督師殺的這些,明明就是賊啊。”

“是啊,如果沒有這些刁民供應闖賊糧食,官兵何至於數年勞師動衆,都不能克盡全功。”魏藻德在邊上幫忙道:“就連元帥您的二公子這些賊人是元帥您的仇人啊。”

“他們不是我的仇人。”黃石黯然搖頭,在朝廷當官的日子過得很憋屈,但是若一走了之,黃石有感覺自己太不負責任,他只是懷疑,或許自己在朝廷裡多呆一天,就能給朝廷施加一些有益的影響。

黃石記得歷史上孫傳庭被李自成迅速擊敗,但現在明史上沒記載的大屠殺都發生了,黃石不知道後面還會有什麼變化。

“皇上如果一定不願意懲罰孫傳庭,臣同意,但請皇上火速下令,命令孫傳庭立刻回師。”施策是黃石很信任的一位手下,有施策在他估計闖營是不可能攻入江西的,雖然少了一個名正言順離開京師的藉口,不過黃石想以後總會有其他的藉口。實在不行是強行反出京師去,雖然這樣名不正、言不順,不過黃石相信自己的老兄弟們即使再有怨言,總歸還是會服從自己的命令。

“孫督師光復河南在即,大軍豈能空回。”陳演見黃石口氣越來越軟,覺得這點不愉快只是一樁小插曲:“慈不掌兵,元帥乃當世名將,怎麼這樣心軟呢?”

看到崇禎皇帝臉上有浮出了笑意,魏藻德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現不錯,心中愉悅,笑道:“這些刁民於國家無用。”

“於國家無用?”黃石冷冷地問道。

“是啊,這些刁民從來都抗拒皇糧,闖賊去了就委身事賊。就算孫督師光復河南他們又不得不繳一些糧食,可萬一闖賊來了,他們又會給賊人提供物資,合起來想想,還是於國家無用。”

“於國家無用就可以殺?”黃石的語氣有開始不善了。

“於國家無用當然”魏藻德險些把心裡話脫口而出,他連忙把舌頭一轉:“殺了也於國家無害啊。”

“不錯,確實於國家無害。”其他的官員紛紛點頭,這就是他們與黃石的分歧所在,孫傳庭既然沒有傷害大明的利益,那麼就是無罪的。

“當年韓非說這世上有五害之人,於國家無用,所以應該殺之而後快,”黃石的聲調突然恢復了一開始的高亢:“魏閣老,那焚書坑儒也是對的嗎?”

“焚書坑儒當然不對,”魏藻德和黃石有過很多次私下交易,從未聽對方用這這口氣和自己說過話,他略微一愣後答道:“儒生對國家最是有用,那韓非乃是卑鄙小人,獻媚暴秦,信口胡柴。”

“爲什麼韓非說對國家無用之人就未必無用,而魏閣老你說對國家無用之人就是真無用,就可以殺個一乾二淨?魏閣老你是玉皇大帝嗎?”

黃石的聲音在金鑾殿上回響着,多少年來,從來沒有人敢在這個地方高聲喧譁,一時間滿朝的文武都愣住了,崇禎皇帝的笑意也再次凝固在臉上,站在黃石邊上的賀寶刀在背後輕聲咳嗽了一聲。

“元帥。”魏藻德也有些生氣了:“這是御前,元帥不要失禮。”

“難道是我失禮嗎?魏閣老你是聖人門徒,既然與國家無用就可以殺,那老人是不是也該殺?瘋魔了的人是不是也該殺?殘疾之人是不是也該殺?”

“下官沒有這麼說,侯爺不要冤枉我。”魏藻德大聲爭辯道:“下官只是說孫督師並沒做有害於國家之事。”

“所以侯詢也沒錯,對麼?”侯詢至今仍在天牢裡關着,但黃石對朝廷問罪於他已經不抱什麼指望,既然孫傳庭都沒錯,那侯詢當然就更沒錯了。黃石不再追問魏藻德,而是面向崇禎皇帝,他默默地看着高坐於御位之上的大明天子,所有的人都愣愣地看着黃石不知所措。

背後的賀寶刀咳嗽聲變得越來越急,中間已經沒有了間歇,而崇禎皇帝的臉上開始浮起怒容:“元帥有何事啓奏?”

“皇上,”黃石平靜地問道:“皇上真的是先帝的弟弟嗎?”

滿朝的官員幾乎都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賀寶刀張着嘴連咳嗽都忘記了。

“大膽!”第一個反應過來的還是魏藻德。

“那是二十七年前,奴酋屠戮遼東漢民,凡家中沒有五斗民的皆被稱爲懶民,建奴盡殺之,”黃石彷彿沒有聽到魏藻德的那一聲大喝,臉上的表情就好像已經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先帝爲之食不能咽、寢不能安枕。那些遼民一樣沒有納皇糧,一樣委身事奴,而且奴酋此舉更有大利於我軍,但先帝卻垂淚太息:祖宗之地、祖宗之民。”

說到這裡黃石眼神一變,又變得銳利起來,盯在崇禎皇帝的臉上:“而陛下聽說河南生靈塗炭,卻是欣喜若狂,讓滿朝傳讀兇手的奏章,好似唯恐不能趕盡殺絕,好像不知道該如何酬勞屠殺陛下子民的兇手。”黃石冷笑一聲:“臣敢問,陛下真是先帝的親生弟弟嗎?”

“黃石!”陳演也從雕塑狀態恢復過來,他趴在地上向崇禎皇帝連連叩頭:“臣彈劾黃石咆哮朝堂、大逆不道。”

朝臣們呼啦啦地跟着陳演跪下,就連賀寶刀亦連忙磕頭替黃石向崇禎皇帝謝罪:“皇上,元帥他日夜操勞,神志有些不清了,臣請陛下恕元帥的君前失禮之罪。”

朝堂之上,只剩下崇禎仍坐在御座上,臉色鐵青。而黃石則筆直地站在跪滿了一地的羣臣之前,臉上毫無愧色。

“陛下,自古有言,三百年一大劫,”黃石再次開口的時候,其他的臣子們聽到後都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只剩連連磕頭,爲黃石的平靜的語氣伴奏:“自洪武元年到如今,已經二百八十餘年了,臣從來不信這個劫難”

聽到這裡賀寶刀暗出一口大氣,豎着耳朵繼續聽下去。

“但臣很好奇,陛下是不是決心讓這個劫難躲不過去?陛下如此倒行逆施,別說保存宗廟了,難道就不怕禍及子孫們?”

崇禎皇帝從御座上跳起身來,指着黃石的手臂不由自主地哆嗦着,而其他的臣子們現在連磕頭都忘記了。陳演拼命地睜眼,試圖從這個奇怪的夢中醒來。

黃石無所謂般的挺胸看着崇禎,他知道這位天子最是欺軟怕硬,平生從來不敢朝有兵權的人動手,現在楊文嶽都把河北軍帶去孫傳庭一起剿匪了,那黃石還有何可怕——對方就連誤會實力對比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陛下若是如同先帝一般,臣也曾想和陛下有始有終,但陛下如此行事,陛下的社稷臣不能保了。”記得歷史上從來沒有人這樣裸地威脅過崇禎皇帝,不過黃石總覺得一個欺軟怕硬的人可能會受威脅。

——因爲我來到了這個世界,所以本來沒有的大屠殺都發生了,對此我是有責任的,如果因爲我的威脅崇禎就把孫傳庭調回來的話,那我也算是稍微彌補了自己的過失。

黃石心裡如此這般地想着,朝廷上鴉雀無聲,沒有人敢動一動手擦去臉上的冷汗。

“若陛下召回孫傳庭,臣仍保陛下的江山;若不召回孫傳庭,那陛下就好自爲之吧。”

——雖然我決心推翻這個朝廷,但有我在至少崇禎無辜的孩子們可以得到保全。至於是不是失信崇禎?如果失信一個殺人兇手就能就拯救無數生靈的話,那我已經失信過很多次了,,皇太極、孔有德,也不差崇禎這一個。

黃石又看了看臉色憋得青紫,仍然一句話也說不出的崇禎天子,自顧自地轉身向門口走去:“陛下,明天臣就不來上朝了。”

走到門口,衛兵們用帶着懼意的目光看着黃石,當與他眼神接觸時,這些錦衣衛都連忙垂下目光避開了黃石的視線。

走出門口沒有多遠,黃石聽到身後傳來一聲痛哭聲,接着就是無數的“皇上息怒”聲響起

平安地離開皇宮後,黃石看到了等待在皇宮門前的新軍直衛指揮同知楊懷祖。

“黃伯伯,”周圍沒有其他人,楊懷祖有些驚奇地迎上來,探頭向他背後張望:“這麼早就下朝了?賀叔叔呢?”

“沒有下朝,今天他們下朝早不了了,希望不會耽誤他們吃晚飯。”黃石微笑着翻身上馬,不明所以的楊懷祖一臉茫然地跟在黃石身後。

把今天在朝堂的事情簡單複述了一遍,楊懷祖已經是大驚失色,人都從馬鞍上站了起來,他飛快地回頭向着皇城的方向張望了一眼,確認沒有看到追兵,馬上轉過身正色對黃石說道:“元帥您立刻出城去直衛軍營,末將這便去侯府帶夫人、公子脫險。”

“爲什麼?”黃石側頭看着楊懷祖,仍不緊不慢地騎馬緩緩而行:“今天你黃伯母要蒸魚給我吃,我爲什麼要去直衛那裡吃糠咽菜?”

“元帥!”

“放心吧,”黃石又是微微一笑,面衝前方慢悠悠地走着,安慰緊張得已經無法坐在馬鞍上的楊懷祖:“京城之外,就有我的七萬大軍,咱們這位皇上敢把我如何?”看楊懷祖仍是神色不寧,黃石開玩笑道:“你黃伯伯歲數大了,這麼冷的天就貪圖個暖和屋子,去郊外吹風會要了我的老命的。”

“黃伯伯啊,”楊懷祖終於坐回到馬背上,他嘆息一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說得大概就是您吧。”

“還有你父親,你父親和我是一樣的人。”黃石從來都是簡從外出,今天和往常一樣,他身邊並沒有什麼隨行的護衛,更從來不會躲在密不透風的轎子裡。

看到黃石的京師百姓,紛紛向他大聲致意:“侯爺福壽。”

“老人家平安。”黃石在馬上躬身向一個問他好的長者回禮,再次和楊懷祖說話時,黃石指指自己的身邊:“所以你父親和我,從來都不需要護衛,不是因爲我們的武勇,而是因爲我們生活在愛我們的人中間,而不是仇敵的土地上,我們不需要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第236章 潛流 (1)第337章 政治 (2)第468章 諮詢第515章 軍種 (2)第384章 忻州 (2)第110章 許州 (2)第288章 喘息 (2)第208章 大勢 (1)第530章 纏鬥 (1)第218章 夜襲 (1)第364章 尾隨第171章 攻城 (2)第248章 內訌 (1)第551章 走私 (2)第295章 敗像 (1)第131章 接戰第390章 對壘第178章 彷徨 (1)第42章 長青 (1)第152章 針對 (1)第149章 行軍 (2)第432章 官司 (2)第129章 修正 (1)第441章 問答 (2)第132章 爭奪 (1)第354章 帝國第405章 召見第289章 旁觀 (1)第499章 棄守 (1)第105章 孤軍 (1)第213章 譁變 (2)第23章 懲罰 (2)第27章 遺物 (2)第262章 密鼓 (2)第543章 大捷 (2)第562章 黨務 (1)第515章 軍種 (2)第181章 司獄 (2)第317章 失敗 (1)第205章 反擊 (2)第276章 朝堂 (1)第51章 將門 (1)第300章 拐點 (2)第285章 交鋒 (1)第292章 退卻 (2)第498章 包抄第125章 算盤 (1)第72章 義軍第244章 內憂 (1)第464章 民智第168章 歸德 (1)第456章 知識第3章 自薦 (1)第109章 許州 (1)第578章 淮安 (2)第411章 叛離第360章 守夜第452章 導遊第306章 進步 (2)第400章 倒戈第82章 脫身 (1)第484章 叛徒 (1)第157章 頹勢 (2)第480章 曲終 (1)第45章 迷惑 (2)第267章 賭博 (1)第477章 隱情第288章 喘息 (2)第68章 狼穴第17章 轉折 (2)第416章 吸納第569章 腐敗 (2)第498章 包抄第458章 風氣第36章 敲打 (1)第547章 軍歌 (2)第201章 新年 (2)第397章 拉鋸第38章 邀請 (1)第412章 烈皇 (1)第358章 父子第371章 破關 (1)第21章 軍法 (2)第364章 尾隨第550章 走私 (1)第266章 決心 (2)第454章 選戰(中)第293章 紕漏 (1)第370章 退意 (2)第111章 能吏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65章 罪行第382章 疑案 (2)第188章 清野 (1)第222章 善後 (1)第23章 懲罰 (2)第420章 同享第226章 默契 (1)第61章 撫民 (1)第213章 譁變 (2)
第236章 潛流 (1)第337章 政治 (2)第468章 諮詢第515章 軍種 (2)第384章 忻州 (2)第110章 許州 (2)第288章 喘息 (2)第208章 大勢 (1)第530章 纏鬥 (1)第218章 夜襲 (1)第364章 尾隨第171章 攻城 (2)第248章 內訌 (1)第551章 走私 (2)第295章 敗像 (1)第131章 接戰第390章 對壘第178章 彷徨 (1)第42章 長青 (1)第152章 針對 (1)第149章 行軍 (2)第432章 官司 (2)第129章 修正 (1)第441章 問答 (2)第132章 爭奪 (1)第354章 帝國第405章 召見第289章 旁觀 (1)第499章 棄守 (1)第105章 孤軍 (1)第213章 譁變 (2)第23章 懲罰 (2)第27章 遺物 (2)第262章 密鼓 (2)第543章 大捷 (2)第562章 黨務 (1)第515章 軍種 (2)第181章 司獄 (2)第317章 失敗 (1)第205章 反擊 (2)第276章 朝堂 (1)第51章 將門 (1)第300章 拐點 (2)第285章 交鋒 (1)第292章 退卻 (2)第498章 包抄第125章 算盤 (1)第72章 義軍第244章 內憂 (1)第464章 民智第168章 歸德 (1)第456章 知識第3章 自薦 (1)第109章 許州 (1)第578章 淮安 (2)第411章 叛離第360章 守夜第452章 導遊第306章 進步 (2)第400章 倒戈第82章 脫身 (1)第484章 叛徒 (1)第157章 頹勢 (2)第480章 曲終 (1)第45章 迷惑 (2)第267章 賭博 (1)第477章 隱情第288章 喘息 (2)第68章 狼穴第17章 轉折 (2)第416章 吸納第569章 腐敗 (2)第498章 包抄第458章 風氣第36章 敲打 (1)第547章 軍歌 (2)第201章 新年 (2)第397章 拉鋸第38章 邀請 (1)第412章 烈皇 (1)第358章 父子第371章 破關 (1)第21章 軍法 (2)第364章 尾隨第550章 走私 (1)第266章 決心 (2)第454章 選戰(中)第293章 紕漏 (1)第370章 退意 (2)第111章 能吏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65章 罪行第382章 疑案 (2)第188章 清野 (1)第222章 善後 (1)第23章 懲罰 (2)第420章 同享第226章 默契 (1)第61章 撫民 (1)第213章 譁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