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腐敗 (2)

完全沒有準備的其他黨派對具體情況一無所知,所以只能被動接受東林黨的情報和安排,陳子壯提出要立刻召開記者招待會,聲討貪污國帑的工黨內閣,所有反對派都要統一行動。對這個安排大家當然沒有反對意見,理論上東林黨完全可以獨佔風頭不帶大家一起玩,不過陳子壯自己吃肉也打算分點湯水給戰略伙伴們,以便保持對工黨內閣的統一戰線。當然,這個媒體見面會將會是東林黨發揮的舞臺,陳子壯已經準備好了發言稿和各種相關證據,這個風頭他的盟友黨派們就是想搶也搶不走,他們和媒體一樣沒有準備所以只有聽着的份。

通氣會就此宣告完成,陳子壯給所有盟友半個時辰向他們各自的黨派總部報告,他已經通知了南京的所有媒體,說今夜反對黨會給他們一個發行號外的機會,具體新聞發佈會的時間就定在半個時辰之後。向同盟黨派通報這個消息後,就意味着工黨內閣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察覺到這件事,不過他們來不及反應了,大概在他們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的同時,陳子壯就已經向媒體通報了全部內容。

所有反對派的黨魁都急匆匆地趕來,新聞發佈會上他們無一缺席,簇擁在陳子壯的身邊攘臂高呼要打倒背叛選民的工黨內閣,馬上就有報紙記者立刻趕去那家飯店向店家覈實消息。

在第一份號外出現在南京的街頭時,司法部下屬的監察司司長的家也被記者們圍了起來,監察司長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到記者把一份號外塞到他手裡,標題是觸目驚心的八個大字“工黨內閣貪污國帑”。

這標題立刻就讓監察司司長冷汗直流,來不及看完全篇報道,司長就揚起頭對記者們保證他對此事已經有所察覺,雖然現在是工黨組閣,但是他本人並非黨派任命的政務官,政治傾向也是安徽本土的奮進黨而不是執政的工黨,而且由於他是一個太愛國的人,所以無論哪個黨上臺他所領導不,是他所服務的監察司都會效忠國家。監察司司長向記者們保證監察司會立刻介入此事開始調查,絕不讓貪污國帑的人逍遙法外,爲了加強悲壯氣氛在媒體前扭轉監察司不作爲的不利形象(此時監察司司長還不知道這只是六錢銀的問題,受到號外標題的誤導他以爲是一樁大舞弊案被揭發出來了,而他顯然事先一無所知。),監察司的司長還再三提醒記者們注意,司法部長是可以解除他的職務的,但是他和監察司全體同仁爲國效忠無暇謀身。

聯合執政的工黨和她的三個同盟黨派也是一片大亂,直到凌晨繆首輔纔算搞明白大概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司法部長向首輔報告,監察司的司長偷偷派人過來通報,明天一早監察司就要介入調查此事,而且會把調查進度和結果向媒體公開。司法部長告訴首輔他不可能阻止這樣的工作,此時如果阻攔監察司調查,或者更極端一些解除監察司司長的職務的話,那無異於政治自殺。對此繆首輔表示很理解,說到底也就是六錢銀子而已,公開不怕,要是不公開遮掩着反倒會引人生疑。至於接觸監察司司長職務,繆首輔覺得司法部長不應該認爲自己會愚蠢到產生這個想法的地步,恰恰相反,如果司法部長膽敢當着媒體和反對黨的面爲此罷免僅僅是在履行職責的監察司司長的話,繆首輔會在立刻罷免他的同時給監察司司長復職並宣佈這行爲和黨派絕對無關。

至於肇事人,工業部部長李秦正一臉喪氣地站在繆首輔面前,他昨天把沒有喝完的兩壺酒順手帶回了家,他對繆首輔解釋說,他們不敢多喝怕出醜,但是也不敢省東西怕給黨派添事,而且小農黨的國防部長不喜飲酒:本來他建議再每人喝兩杯喝光爲止,但是國防部長堅決不再喝大夥兒就失去了興趣;而且宴會結束後國防部長也建議他把兩瓶酒都帶走,而不是一人帶走一瓶:“如果剩下了,那麼他們一樣會有話說。”

“是,但他們的話會是:‘浪費國帑’,而不是現在的‘貪污’和‘盜取’!”繆首輔怒氣衝衝地說道,對方的解釋之詞讓他更加不滿:“而且!這事小農黨完全不知情,黨也沒有下令給你不許剩東西,這事和內閣、黨、還有我們的盟黨無關,完全是你一個人隨手把酒拿回的家!”

繆首輔已經和盟友們還有其他黨內同志討論過了,這件事必須說成個人的順手牽羊行爲,小農黨的國防部長表示他一定會否認自己曾建議過李秦把酒帶回家,而且繆首輔也贊同他這樣做——把國防部長牽連進來一樣無法給工業部長脫罪,同時還會給反對黨機會讓他們把這件事同整個內閣掛上鉤:“明天你要去媒體解釋,把所有的責任都承擔下來,說到底不就是六錢銀子麼?你補上它就好了,然後給選民認個錯,難道真有人會因爲六錢銀子就不原諒你麼?”

李秦把全部責任都大包大攬下來以後(其實就是六錢銀子的責任而已),反對派已經不願意放過他,東林黨和國民黨異口同聲地說道,這根本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容忍官府貪污盜取的問題;至於事後補上錢款並不說明什麼,因爲如果沒有懲罰只是聽任官員補上佔用就放過他們的話,那麼其實是在鼓勵官員去貪污。

監察司的調查報告很快就出來了,監察司對媒體稱這確實是一樁盜用國帑的行爲,但是隻是行爲而不是犯罪,因爲數額比較小,而且法律上對如何處理剩菜、剩飯確實是一個空白,李秦就是不把它們帶走國家也沒有專門的倉庫用來保存剩菜。當然監察司隨後又指出,李部長沒有自己掏腰包買下這兩瓶酒是犯錯了,不過事後李部長補交了酒錢,監察司既然無法從這裡面發現罪行,那麼調查就告一段落。

這個報告剛出來的時候讓工黨內閣鬆了口氣,以爲這事就會到此爲止,但是反對黨顯然不接受這種結果:國民黨大聲疾呼要制定一個統一標準,規定從拿走價值七錢以上的酒開始算盜用國帑罪,這個標準將來還可以因爲隨着物價上漲而浮動,而且還提議要通過新的撥款,專門建立儲藏剩飯、剩菜、剩酒的倉庫以保證國有資產不會流失——這話裡的諷刺意味真是太明顯不過。而且具繆首輔所知,國民黨還真的在準備提出這樣的議案,可想而知將來制憲會議在討論爲是不是該特別撥款建立存剩飯的倉庫時,每一次辯論都是對執政黨的一次公開羞辱。

而東林黨則在大聲疾呼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他們宣稱此案是他們這些非專業的偵探人士發現的,既然他們都能發現這種貪污行爲,那麼如果國家機器開始全面調查就可能會發現十倍、百倍的問題。這個調查議案很可能會獲得通過,因爲如果執政黨投反對票無疑會被說成是做賊心虛,百姓並不知道其實那些非專業的偵查人士盯着內閣到底盯得有多麼緊。

繆首輔打心裡不願意開展一段這樣的調查,因爲他雖然自問捫心無愧,但是他不敢說這樣的調查是不是會真的發現一些問題,如果有更多的問題在調查中被發現,那就不是六錢銀子的問題了。

而且東林黨的黨務總理任紅城也正在這樣蠱惑媒體:“你們還認爲這是六錢銀子的問題嗎?”任紅城向媒體指出,一旦開始特別的對政府的全面調查,那麼調查的開支花銷就可能數以千計:“由於政府浪費了選民的信任,迫使我們不得不花上鉅額的代價來進行這種本來可以避免的調查,現在難道還有誰認爲這只是六錢銀的問題嗎?”

繆首輔知道這是東林黨在爲自己開後門,萬一調查沒有發現什麼問題的話,反對派還是會把造成鉅額的調查花銷的責任推給內閣。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工黨會被選民用懷疑的目光審視着,即使沒有實質的調查結果,也會給工黨造成長期和重大的損害。

所以這事最好趕快了解,無論是什麼特別調查還是什麼撥款建立存剩飯倉庫的提案都統統不要進行。除了同盟黨的暗示外,繆首輔也受到了黨內的壓力,有人已經建議他罷免李秦的部長職務,這樣就能對媒體宣佈內閣和工黨是對零容忍的,如果對方還要堅持無理取鬧下去,那麼工黨也就有了反擊的武器——事實證明我們是不容忍的,但是他們爲了黨派利益一定要浪費國帑栽贓陷害。

大家都知道李秦是繆首輔的好友,不過黨內也指出這樣的關係或許對繆首輔更有利,可以用來體現他絕不與份子妥協的堅定意志。

“只是六錢銀,”繆首輔又一次忍不住對一個提出類似建議的人說道:“李秦是本黨的功臣。”

“可是他對本黨的傷害不止六錢銀吧?而且他的功勞已經立過了。”

雖然對方沒有明說,但是繆首輔敏銳地從那個人眼裡察覺到了一絲不信任——對方懷疑繆首輔正在感情用事,開始變得優柔寡斷,正把個人關係置於黨派利益之上。

其實繆首輔確實受到了個人感情的影響,他胸口裡跳動的也是肉長成的心臟而不是石頭,徹底的鐵石心腸他還是做不到的,只是繆首輔也明白大家說的很對,此事正在拖累整個黨派,還導致了同盟黨派的不滿。雖然李秦替小農黨的國防部長承擔了責任,但是小農黨不喜歡這個案子繼續下去,因爲他們也會一次次和李秦陪綁,反覆被媒體在不光彩的新聞中提起——其他三個同盟黨派都向繆首輔表示:這件事應該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我每年有二十天的假,自我上任以來我還從來沒有用過一直存着,”繆首輔打算進行最後的一次努力,他把李秦叫到自己的辦公室:“我明天開始休假,然後我要去一趟杭州。”

最近這幾天下來,李秦的頭髮已經大大地發白了,他一臉倦容地對繆首輔點點頭:“您是要去求見齊國公嗎?”

“是的,”以前繆首輔覺得齊國公不在身邊很自由,但是今天突然痛感南京到杭州實在是太遠了:“如果齊公公開宣佈原諒了你,那這事應該就能瞭解了。”

第207章 戰後 (2)第126章 算盤 (2)第167章 奔波 (2)第75章 突圍第411章 叛離第415章 治國第538章 逃竄 (1)第417章 認親第469章 拆臺第232章 亂局 (1)第379章 決裂 (2)第224章 戰俘 (1)第339章 交易第261章 密鼓 (1)第153章 針對 (2)第508章 動搖 (1)第150章 拖延 (1)第243章 危難 (2)第156章 頹勢 (1)第466章 寬容第194章 消耗 (2)第35章 失落 (2)第147章 小將 (2)第314章 犧牲 (2)第515章 軍種 (2)第288章 喘息 (2)第248章 內訌 (1)第148章 行軍 (1)第14章 死地 (1)第376章 攤牌 (1)第209章 大勢 (2)第511章 待機 (2)第477章 隱情第127章 臨戰 (1)第557章 亂麻 (2)第152章 針對 (1)第161章 善後 (2)第433章 糊塗 (1)第273章 相對第401章 勸降 (1)第75章 突圍第287章 喘息 (1)第33章 前程 (2)第209章 大勢 (2)第66章 迷惑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178章 彷徨 (1)第313章 犧牲 (1)第353章 縉紳第531章 纏鬥 (2)第260章 志向 (2)第516章 調任 (1)第261章 密鼓 (1)第57章 誘惑 (1)第510章 待機 (1)第403章 直隸第400章 倒戈第260章 志向 (2)第73章 山口第48章 條例 (1)第99章 募兵 (1)第207章 戰後 (2)第21章 軍法 (2)第112章 困惑第424章 養士第417章 認親第99章 募兵 (1)第539章 逃竄 (2)第47章 戀情 (2)第298章 轉折 (2)第502章 義釋 (1)第488章 擴軍第483章 訴苦第53章 離別 (1)第500章 棄守 (2)第153章 針對 (2)第332章 重逢 (2)第57章 誘惑 (1)第121章 政務 (1)第15章 死地 (2)第128章 臨戰 (2)第213章 譁變 (2)第544章 口實 (1)第440章 問答 (1)第18章 遲疑 (1)第506章 協議 (1)第400章 倒戈第538章 逃竄 (1)第80章 隱姓 (1)第178章 彷徨 (1)第292章 退卻 (2)第577章 淮安 (1)第524章 界限 (1)第279章 對決 (2)第46章 戀情 (1)第274章 招搖 (1)第2章 序章 (2)第23章 懲罰 (2)第301章 覆滅 (1)第494章 一伐 (1)
第207章 戰後 (2)第126章 算盤 (2)第167章 奔波 (2)第75章 突圍第411章 叛離第415章 治國第538章 逃竄 (1)第417章 認親第469章 拆臺第232章 亂局 (1)第379章 決裂 (2)第224章 戰俘 (1)第339章 交易第261章 密鼓 (1)第153章 針對 (2)第508章 動搖 (1)第150章 拖延 (1)第243章 危難 (2)第156章 頹勢 (1)第466章 寬容第194章 消耗 (2)第35章 失落 (2)第147章 小將 (2)第314章 犧牲 (2)第515章 軍種 (2)第288章 喘息 (2)第248章 內訌 (1)第148章 行軍 (1)第14章 死地 (1)第376章 攤牌 (1)第209章 大勢 (2)第511章 待機 (2)第477章 隱情第127章 臨戰 (1)第557章 亂麻 (2)第152章 針對 (1)第161章 善後 (2)第433章 糊塗 (1)第273章 相對第401章 勸降 (1)第75章 突圍第287章 喘息 (1)第33章 前程 (2)第209章 大勢 (2)第66章 迷惑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178章 彷徨 (1)第313章 犧牲 (1)第353章 縉紳第531章 纏鬥 (2)第260章 志向 (2)第516章 調任 (1)第261章 密鼓 (1)第57章 誘惑 (1)第510章 待機 (1)第403章 直隸第400章 倒戈第260章 志向 (2)第73章 山口第48章 條例 (1)第99章 募兵 (1)第207章 戰後 (2)第21章 軍法 (2)第112章 困惑第424章 養士第417章 認親第99章 募兵 (1)第539章 逃竄 (2)第47章 戀情 (2)第298章 轉折 (2)第502章 義釋 (1)第488章 擴軍第483章 訴苦第53章 離別 (1)第500章 棄守 (2)第153章 針對 (2)第332章 重逢 (2)第57章 誘惑 (1)第121章 政務 (1)第15章 死地 (2)第128章 臨戰 (2)第213章 譁變 (2)第544章 口實 (1)第440章 問答 (1)第18章 遲疑 (1)第506章 協議 (1)第400章 倒戈第538章 逃竄 (1)第80章 隱姓 (1)第178章 彷徨 (1)第292章 退卻 (2)第577章 淮安 (1)第524章 界限 (1)第279章 對決 (2)第46章 戀情 (1)第274章 招搖 (1)第2章 序章 (2)第23章 懲罰 (2)第301章 覆滅 (1)第494章 一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