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退縮 (1)

在張縉彥把複雜的目光投向牛金星的時候,全然沒有注意到位於他身後的兵部侍郎在用同樣的目光注視着他的背影,牛金星迴頭和張縉彥分手時,後者用盡全力把笑容擠滿了一臉,對前者的吩咐指示更是點頭如搗蒜。牛金星揚長而去,張縉彥的腰桿隨着丞相背景的消失而挺得筆直,仰着下巴回過頭去,衝着滿臉堆笑的兵部侍郎威嚴地點點頭,揮手示意他們可以忙去了。

目前在朝中說許平的壞話是不需要承擔什麼風險的,因爲說他不好的人已經太多了,反倒說他好話會遭到同僚的白眼,兵部侍郎當然不會去給自己找這個麻煩——許平和他非親非故又從來不曾給過他好處,爲什麼要幫許平這個忙?更因爲有許平的存在,導致兵部成爲最沒有油水的部門,幾乎墮落到和禮部一個檔次了,不,是還有不如,至少藩王爵爺們還會送些東西給他們,而許平卻是徹底的鐵公雞、瓷老虎,一毛不拔——現在兵部裡已經有人自嘲是叫花子部。

兵部侍郎小心地斟酌着自己的舉措,他只是說了一些兵部官員乃至朝中百官都在竊竊私語而且也爲大家所普遍相信的事情,而且還是私下與張縉彥說並沒有寫在正式的奏章上,無論張縉彥最後是高升還是倒黴,兵部侍郎都有信心處於不敗之地,如果許平能因此悔改或是另選將領,那當然更是再好不過。

離開百官後,牛金星獨自去覲見順王,放棄江南後李自成對許平的不滿與日俱增,一年前順王對丞相府送去的彈劾許平貪墨的奏章還抱着不屑一顧的態度,但現在常常會翻來覆去地看好幾遍,然後入神地想上一會兒,最後嘆息幾聲打還給牛金星並不作任何評論。

今天牛金星呈給李自成的一份奏章彈劾許平的心腹大將周洞天強搶民女,由於這個人始終和許平一個鼻孔出氣,拒絕向陳哲等人那樣給予一些方便,幫着許平聚斂錢財卻從來不肯讓別人也染指一點,所以是軍隊中排名第二的遭恨人物。

“周將軍強搶民女,打殺百姓,許將軍包庇兇犯,然後收爲內寵。”看完奏章後李自成大叫一聲:“李建泰剛和寡人說,許將軍不近女色、一介不取!”

“臣風聞許平送了幾十萬兩銀子給李建泰。”

“誰說的?什麼時候的事?”李自成一聽就暴跳如雷,還讓衛兵馬上去傳李建泰。

但是牛金星阻止了李自成的衝動,他老老實實地承認這是外界風聞,並沒有絲毫的真憑實據,也正是因爲此所以他沒有寫奏章彈劾,告訴李自成只是出於他對順主的忠誠。

“既然是風聞,如何做得數?”李自成不滿地責怪了一句,但歸根結底牛金星這麼做還是因爲忠心,所以李自成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只是在心裡默默地把李建泰的話打了一個折扣。

但牛金星隨即指出,彈劾周洞天這件事可不是風聞,裡面還有苦主的訴狀,只是江淮方面戰事緊急,所以地方官並沒有受理這個案子。

對此李自成依舊頗感懷疑,之前他賞賜給過許平一些宮女,但對方引用岳飛的話予以拒絕,李自成自問不是趙構,所以雖然開始有些悻悻,但內心深處對此還是頗有嘉許之意的。既然這樣問題就出來了,許平連宮女都不要,又怎麼會要周洞天強搶的民婦?李自成覺得自己有些不能理解。

幸好牛金星幫助李自成進行理解,許平以前之所以不要宮女,是因爲這些宮女都是手眼通天的人,她們和宮中依舊有關係,就算不是順王故意派遣去的探子,依舊能夠把許平身邊的一舉一動泄露給順王的耳目。要是爭寵那就會變得更可怕,吃醋的宮人可能會心懷怨恨,隨口說兩句許平的壞話就能讓他倒大黴。許平要是收留了這些宮女,那不是討老婆而是把一些神佛擺在家裡供着——換那個男人願意如此啊?

而這些沒有背景,沒有關係的民女就不同了,再說周洞天搶的又不光是農婦,其中肯定有些小家碧玉、或是大戶人家的閨秀。

李自成繃着臉一言不發,牛金星繼續說道:“自古伴君如伴虎,許將軍畏懼天威也不能說不對或是沒有道理,以臣之見,還是不要硬賞給他宮女吧,免得有傷陛下和許平的君臣之誼。”

“寡人怎麼會硬要把女官塞給他?”李自成有些惱怒地說道:“寡人賞賜大臣,爲的是讓他們感到高興,不是害怕。”

“陛下聖明。”牛金星稱頌道。

開國這麼多年來,李自成耳邊聽到的全是各種各樣的稱頌之語,牛金星是其中很罕見還敢說實話的人——比如今天對許平的猜測、對李建泰的懷疑,李自成相信其他臣子一定不敢對自己說,他們總是說所有人都對順王恭敬愛戴、在大順聖朝之下盡心盡力地工作,也就只有牛金星會告訴他下面的臣子其實還是有私心的。

“難怪唐太宗會喜歡魏徵啊。”李自成心中突然浮起了很多感慨,雖然大順治下三年免徵、百姓安居樂業、司獄清明,但總會有一些缺陷的,李自成可以從百官那裡聽到各種喜人的景象,但只有牛金星會私下來和自己說這些雖然罕見、但是依舊存在的不足之處。

“周洞天打殺了五個人,傷了一百多個。”李自成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手邊的這個案子上,如何處理這個案子讓他感到有些麻煩,雖然不少人都彈劾許平無能、喪師辱國,不過李自成深知許平的厲害,始終沒有動過臨陣換將的念頭,這個周洞天是許平的心腹,而且搶走的民女也是送去孝敬許平的,李自成不願意窮治此案,至少在這個時候還不願意。如果稍微敲打一下許平,讓他以後不要再犯這種事李自成就很滿意了,畢竟這大順是他的天下,許平對大順的意義不是一些百姓能比的,李自成把目光投向牛金星:“丞相以爲該如何處置?”

“臣以爲周洞天也是勞苦功高,他爲陛下出生入死、浴血殺敵過,這其實是小節,”其實牛金星對周洞天一直很是提防,這個人是許平的死黨,如果將來有一天許平和李自成矛盾激化——假如萬一真有那麼一天的話,牛金星相信周洞天肯定是會給許平批黃袍的,他深信此人把對許平的忠誠置於對大順的忠誠之上:“不如臣以丞相府的名義把這彈劾奏章發給大將軍吧,若是大將軍薄懲周洞天一番,再上表謝謝罪,臣以爲這事也就差不多了。”

“嗯,”李自成點點頭,又把彈劾奏章還給了牛金星:“有勞丞相了,這事我就不過問了。”

結果很快就見分曉了,許平把送去的彈劾奏章又還給了丞相府,還在上面用濃墨書寫了兩個大字“荒謬!”,連自辯都懶的去寫——類似的風聞彈劾許平已經聽說過太多次了,他手下還有十幾萬大軍要指揮,實在沒工夫逐個查明來由,再向丞相府解釋。

李自成雙手拿着那張彈劾奏章,上面兩個漆黑刺眼的大字,雖然這封奏章是以丞相府而不是他的名義發去許平處的,不過李自成看到這兩個字時首先騰起的還是一陣惱怒,當最初這股被激怒感漸漸過去後,李自成沉吟着說道:“或許大將軍根本不知道此事?”

今天牛金星帶來的還有去送奏章的使者,他用眼色示意了一下,那個使者立刻走上前對李自成報告說,許平根本就沒有仔細看過這份彈劾他的奏章,更沒有把周洞天叫來詢問,只是粗粗瀏覽了一遍,就冷笑一聲批上“荒謬”二字,然後就摔在使者腳前讓他們帶回來。

“許將軍還是要保周洞天。”牛金星在邊上冷冷地評價道,如果許平不知情的話,至少會把當事人叫來詢問一番,而不是這樣不假思索地反駁,他甚至連仔細看一遍都沒看。

第218章 夜襲 (1)第466章 寬容第164章 轉變 (1)第337章 政治 (2)第43章 長青 (2)第214章 潛渡 (1)第109章 許州 (1)第69章 意外 (1)第448章 定策第427章 忠良第285章 交鋒 (1)第483章 訴苦第400章 倒戈第285章 交鋒 (1)第377章 攤牌 (2)第285章 交鋒 (1)第576章 偉人 (3)第262章 密鼓 (2)第267章 賭博 (1)第288章 喘息 (2)第112章 困惑第263章 變化 (1)第538章 逃竄 (1)第112章 困惑第66章 迷惑第551章 走私 (2)第362章 威脅第211章 後事 (2)第223章 善後 (2)第434章 糊塗 (2)第220章 炸營 (1)第32章 前程 (1)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408章 坦誠第120章 摧枯 (2)第433章 糊塗 (1)第332章 重逢 (2)第54章 離別 (2)第62章 撫民 (2)第228章 交換 (1)第283章 應對 (2)第506章 協議 (1)第38章 邀請 (1)第137章 退兵 (2)第61章 撫民 (1)第245章 內憂 (2)第130章 修正 (2)第331章 重逢 (1)第292章 退卻 (2)第410章 破城第396章 代價第121章 政務 (1)第446章 兩難第551章 走私 (2)第1章 序章 (1)第578章 淮安 (2)第503章 義釋 (2)第186章 諒解 (1)第84章 成熟 (1)第570章 辭職 (1)第125章 算盤 (1)第371章 破關 (1)第84章 成熟 (1)第318章 失敗 (2)第213章 譁變 (2)第172章 基業 (1)第447章 北返第103章 紛爭 (1)第52章 將門 (2)第246章 爭鬥 (1)第149章 行軍 (2)第569章 腐敗 (2)第517章 調任 (2)第159章 受降 (2)第35章 失落 (2)第294章 紕漏 (2)第145章 應對 (2)第454章 選戰(中)第176章 啓蒙 (1)第172章 基業 (1)第462章 國卿第20章 軍法 (1)第86章 破滅第261章 密鼓 (1)第359章 追擊第155章 對射 (2)第427章 忠良第531章 纏鬥 (2)第104章 紛爭 (2)第548章 批判 (1)第554章 退縮 (1)第252章 軍法 (1)第505章 道義 (2)第287章 喘息 (1)第347章 決口第406章 收禮第188章 清野 (1)第350章 遣散第116章 閱兵 (2)第556章 亂麻 (1)
第218章 夜襲 (1)第466章 寬容第164章 轉變 (1)第337章 政治 (2)第43章 長青 (2)第214章 潛渡 (1)第109章 許州 (1)第69章 意外 (1)第448章 定策第427章 忠良第285章 交鋒 (1)第483章 訴苦第400章 倒戈第285章 交鋒 (1)第377章 攤牌 (2)第285章 交鋒 (1)第576章 偉人 (3)第262章 密鼓 (2)第267章 賭博 (1)第288章 喘息 (2)第112章 困惑第263章 變化 (1)第538章 逃竄 (1)第112章 困惑第66章 迷惑第551章 走私 (2)第362章 威脅第211章 後事 (2)第223章 善後 (2)第434章 糊塗 (2)第220章 炸營 (1)第32章 前程 (1)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408章 坦誠第120章 摧枯 (2)第433章 糊塗 (1)第332章 重逢 (2)第54章 離別 (2)第62章 撫民 (2)第228章 交換 (1)第283章 應對 (2)第506章 協議 (1)第38章 邀請 (1)第137章 退兵 (2)第61章 撫民 (1)第245章 內憂 (2)第130章 修正 (2)第331章 重逢 (1)第292章 退卻 (2)第410章 破城第396章 代價第121章 政務 (1)第446章 兩難第551章 走私 (2)第1章 序章 (1)第578章 淮安 (2)第503章 義釋 (2)第186章 諒解 (1)第84章 成熟 (1)第570章 辭職 (1)第125章 算盤 (1)第371章 破關 (1)第84章 成熟 (1)第318章 失敗 (2)第213章 譁變 (2)第172章 基業 (1)第447章 北返第103章 紛爭 (1)第52章 將門 (2)第246章 爭鬥 (1)第149章 行軍 (2)第569章 腐敗 (2)第517章 調任 (2)第159章 受降 (2)第35章 失落 (2)第294章 紕漏 (2)第145章 應對 (2)第454章 選戰(中)第176章 啓蒙 (1)第172章 基業 (1)第462章 國卿第20章 軍法 (1)第86章 破滅第261章 密鼓 (1)第359章 追擊第155章 對射 (2)第427章 忠良第531章 纏鬥 (2)第104章 紛爭 (2)第548章 批判 (1)第554章 退縮 (1)第252章 軍法 (1)第505章 道義 (2)第287章 喘息 (1)第347章 決口第406章 收禮第188章 清野 (1)第350章 遣散第116章 閱兵 (2)第556章 亂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