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口實 (1)

那次攻擊失敗後,賀飛虎和陳偉就研究認爲即使順軍遠離,明軍也不太可能迅速消滅順軍精銳固守的堡壘,而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機會的話,明軍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把固守要塞的順軍保衛限制在據點裡,然後搶運輜重進淳化。

用過空軍和淳化建立起聯繫後,賀飛虎和陳偉每次都會派出部下軍官隨同空軍一起飛行,把沿途順軍部署繪畫出來,並且爲此針對性地進行了訓練。反正時間閒着也是閒着,第六軍也像許平在準備攻擊仙霞關前一樣在自己的營地後方修築了模擬地形來訓練部隊,雖然他們的部下沒有許平當初那麼精銳,可以通過火力偵察基本摸清對方的防線構造,但是在飛艇的幫助下賀飛虎修築的模擬地形更加逼真。明軍的訓練目的也和順軍不盡相同,賀飛虎和陳偉主要訓練工兵事先熟悉地形,並根據順軍的壕溝障礙預先設計了便攜橋樑。

而且之前的多次攻擊還讓賀飛虎和陳偉對順軍野戰精銳的戰鬥力有了切身體會,從此他們倆就把戰術目標從“建立與淳化的地面通道並長期維持”修正爲“尋機打通一條臨時通道,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運進去最大量的物資和兵員,並搶運出儘可能多的傷員。”。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賀飛虎和陳偉還專門進行了多次測試,目標就是如何在短期內爆炸性地提高裝卸速度,爲此也進行了花費巨大的訓練。

這次發現大量順軍被公僕師吸引走以後,賀飛虎決定安全第一,以給淳化補充物資和兵力爲最優先任務(當時順軍在西面到底如何部署明軍並不清楚,救援公僕師存在很大的危險性,賀飛虎就下決心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一個任務中,免得分散兵力結果導致兩頭都雞飛蛋打)。

憲法師傾巢出動配合議會師解圍時,賀飛虎本人還親自登上飛艇在天上指揮兩個師協同作戰。淳化和龍潭的南明空軍也盡數投入北面,監視順軍行動並給明軍地面部隊進行引導。事先充分訓練的工兵很快就在空軍的指引下找到順軍防線上的無人區,並迅速從障礙區開闢出一條通道供馬車通過所有的行動都如同事先計劃的一般完美,臨時的倉庫裡的物資統統運進了淳化,還帶走了憲法師的全部傷員,最後公僕師還靠自己的力量突圍成功,這樣連賀飛虎給憲法師準備的補充兵都免了。

逃進淳化的公僕師官兵驚魂稍定,立刻聯名上書陸軍部要求追究李軍長、還有王、吉兩位副師長的責任。

當公僕師要求剛剛送出後不久,南明一些報紙就被送到淳化,看到李軍長在上面的自吹自擂後,淳化鎮中頓時一片大罵之聲。又過了一些時候,易猛沒有收到陸軍部對請求的批覆,反倒收到了來自陸軍部的嘉獎令和勳章,說這是因爲黃池大捷而頒發給易猛的。來信裡還暗示易猛不要繼續胡鬧,陸軍部派來的軍官告訴易猛由於長期的失敗,後方急需一場大捷來鼓舞軍心士氣,而且眼下民衆也相信了黃池是明軍靈活機動帶來的一場大捷,所以陸軍部希望公僕師在這個節骨眼上捅簍子,同時送來的還有很多給其他公僕師官兵的勳章。

易猛把給他的勳章摔在地上,怒不可遏地喊道:“將士們是應該獲得勳章,但絕不會是因爲黃池大敗,而是因爲他們在大敗後冒死殺出重圍一路來淳化。”

陸軍部的軍官軍銜低於易猛,只能求助地望向旁邊的唐德生,但後者也聽得連連搖頭:“這種事怎麼可以閉口不言?第七軍的事情我都聽說過了,如果陸軍部不秉公處理的話,又要有多少將士爲此流血?”

“可是民衆已經相信這是一場大捷”奉命傳令的軍官爲難地說道,這是陸軍部讓他傳達的密令,正副兩位部長都不願意用書面命令說明這個難處,所以只能用口頭傳達。

“我不知道制憲會議的難處,不過身爲陸軍軍官,我必須要爲將士們的安危考慮,而這個對易師長他們來說更重要,怎麼可以讓他們還在李軍長的手下效力?”相比易猛,唐德生顯得比較冷靜:“當初新軍就是一味遮掩,爲了所謂的‘大局’諱敗爲勝,爲敗軍之將開脫,最後把敢說話的人全推去闖軍那邊了,自己也不反省檢討;他們已經把大半個中國丟給李順了,難道我們還要把剩下半個也丟掉嗎?”

在兩位將軍面前,傳令的軍官顯得非常侷促,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最後只是再三聲明陸軍部也有顧慮,擔心說出實情會打擊民衆對勝利的信心。

“這是需要陸軍部考慮的嗎?”不知道什麼任紅城也走進來,他毫不掩飾自己的詫異,反問那個陸軍部的軍官:“什麼時候需要陸軍部考慮民心了?你們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汰弱留強,如何打勝仗嗎?”

“任大夫。”

易猛和唐德生一起向制憲會議的代表行禮。

“我不會干涉任何軍務,不過如果有軍方人員在討論如何欺瞞民衆,那我就要過問了。”任紅城看着臉色蒼白的陸軍部軍官,向他和兩位師長仔細詢問了一番事情的來龍去脈。

“既然沒有陸軍部的書面命令,而且易師長和唐師長都沒有答應,那陸軍部這件事我就不彙報了,我就當陸軍部是犯了一個錯,他們在沒有搞清楚黃池戰役的經過前就過早地下發了勳章了嘉獎令。”任紅城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要逼迫太甚,就告訴那個陸軍部的使者:“不過若是以後我又聽說陸軍部有類似的行爲,或是因爲唐師長和易師長因爲不願閉口不言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話,我一定會在制憲會議上要求彈劾臨時陸軍部。”

陸軍部的軍官敬禮退下,唐德生和易猛正要向任紅城表示感激,任紅城卻搶先說道:“不必謝我,紙包不住火,這事遲早會被媒體知道,到時候若是大家發現欺騙民衆的事也有我一份,那我就算是前途盡毀了。易師長不想在李軍長手下白白送死,我也不想替他背黑鍋。”

對任紅城來說,黃石集團的勢力對他仕途並不構成決定性影響,他沒有必要去討好李雲睿,接着任紅城就把還在淳化的一個記者找來,還讓易猛和自己一起見這位記者:“我有一個獨家新聞給你。”

南明百姓還沉浸在黃池大捷的喜悅中時,泉州新報就突然發行號外,一個從淳化趕回的戰地記者指責陸軍部公然對全體國民撒謊(任紅城還沒有告訴他陸軍部曾經企圖收買易猛),試圖把一場慘敗美化成大捷,同時企圖讓更多的志願士兵被無能的軍官帶去送死。

第373章 西安第123章 壓力 (1)第466章 寬容第534章 換帥 (1)第39章 邀請 (2)第87章 決裂第283章 應對 (2)第452章 導遊第388章 軍閥第116章 閱兵 (2)第388章 軍閥第124章 壓力 (2)第297章 轉折 (1)第57章 誘惑 (1)第415章 治國第328章 誤判 (1)第542章 大捷 (1)第475章 逆流第204章 反擊 (1)第461章 矛盾第280章 近戰 (1)第433章 糊塗 (1)第330章 反應第295章 敗像 (1)第291章 退卻 (1)第381章 疑案 (1)第494章 一伐 (1)第87章 決裂第73章 山口第447章 北返第153章 針對 (2)第270章 友軍 (2)第524章 界限 (1)第500章 棄守 (2)第532章 落馬 (1)第560章 組閣 (1)第248章 內訌 (1)第239章 矛盾 (2)第255章 弱點 (1)第10章 犄角 (1)第33章 前程 (2)第557章 亂麻 (2)第84章 成熟 (1)第244章 內憂 (1)第458章 風氣第545章 口實 (2)第449章 軍校第92章 賊x民 (2)第337章 政治 (2)第43章 長青 (2)第286章 交鋒 (2)第503章 義釋 (2)第520章 架空 (1)第345章 前驅 (2)第18章 遲疑 (1)第243章 危難 (2)第18章 遲疑 (1)第249章 內訌 (2)第340章 信念第189章 清野 (2)第341章 遺產 (1)第418章 委任第258章 密謀 (2)第536章 攔截 (1)第172章 基業 (1)第111章 能吏第394章 決策第165章 轉變 (2)第417章 認親第363章 影響第572章 返京 (1)第565章 突擊 (2)第310章 等待 (2)第182章 擾亂 (1)第471章 孿生第367章 棄軍第582章 開始 (1)第275章 招搖 (2)第226章 默契 (1)第276章 朝堂 (1)第230章 補充 (1)第184章 心路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157章 頹勢 (2)第70章 意外 (2)第122章 政務 (2)第43章 長青 (2)第258章 密謀 (2)第32章 前程 (1)第384章 忻州 (2)第446章 兩難第488章 擴軍第110章 許州 (2)第468章 諮詢第375章 東征第40章 疑雲 (1)第310章 等待 (2)第359章 追擊第437章 內憂
第373章 西安第123章 壓力 (1)第466章 寬容第534章 換帥 (1)第39章 邀請 (2)第87章 決裂第283章 應對 (2)第452章 導遊第388章 軍閥第116章 閱兵 (2)第388章 軍閥第124章 壓力 (2)第297章 轉折 (1)第57章 誘惑 (1)第415章 治國第328章 誤判 (1)第542章 大捷 (1)第475章 逆流第204章 反擊 (1)第461章 矛盾第280章 近戰 (1)第433章 糊塗 (1)第330章 反應第295章 敗像 (1)第291章 退卻 (1)第381章 疑案 (1)第494章 一伐 (1)第87章 決裂第73章 山口第447章 北返第153章 針對 (2)第270章 友軍 (2)第524章 界限 (1)第500章 棄守 (2)第532章 落馬 (1)第560章 組閣 (1)第248章 內訌 (1)第239章 矛盾 (2)第255章 弱點 (1)第10章 犄角 (1)第33章 前程 (2)第557章 亂麻 (2)第84章 成熟 (1)第244章 內憂 (1)第458章 風氣第545章 口實 (2)第449章 軍校第92章 賊x民 (2)第337章 政治 (2)第43章 長青 (2)第286章 交鋒 (2)第503章 義釋 (2)第520章 架空 (1)第345章 前驅 (2)第18章 遲疑 (1)第243章 危難 (2)第18章 遲疑 (1)第249章 內訌 (2)第340章 信念第189章 清野 (2)第341章 遺產 (1)第418章 委任第258章 密謀 (2)第536章 攔截 (1)第172章 基業 (1)第111章 能吏第394章 決策第165章 轉變 (2)第417章 認親第363章 影響第572章 返京 (1)第565章 突擊 (2)第310章 等待 (2)第182章 擾亂 (1)第471章 孿生第367章 棄軍第582章 開始 (1)第275章 招搖 (2)第226章 默契 (1)第276章 朝堂 (1)第230章 補充 (1)第184章 心路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157章 頹勢 (2)第70章 意外 (2)第122章 政務 (2)第43章 長青 (2)第258章 密謀 (2)第32章 前程 (1)第384章 忻州 (2)第446章 兩難第488章 擴軍第110章 許州 (2)第468章 諮詢第375章 東征第40章 疑雲 (1)第310章 等待 (2)第359章 追擊第437章 內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