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山口

二十九日拂曉,吳忠立刻帶領一千兵馬出發,許平帥本部隨後出發,而魏蘭度的山嵐營則留在後軍掩護傷員和張承業的中軍。但沒走出數裡,吳忠就接到報告,一隊叛軍已經在割馬山紮下營盤。聞報他就親自奔赴一線偵查。本應隨後領隊出發的許平和魏蘭度,也拋下正在整隊的部隊匆匆趕來。等他們抵達時,吳忠正和幾個參謀聚攏成一羣商議作戰計劃,見到兩人後急忙向他們介紹情況:“賊人大概是昨夜趕到的,他們分別在官道兩側紮下營盤,鉗制着路口。”

“我打算稍等一下許兄弟的部隊,”吳忠說叛軍雖然不多,但他們已經搶佔險要地勢,所以他打算和魏蘭度同時發起攻擊:“此外我還擔心叛軍在後方還隱藏有小股部隊,所以最好不要行險單獨發起進攻,免得被叛軍各個擊破。”

對面山頭上的旗號是“文”,季退思手下的四大金剛:文德嗣、甄章魚、陳元龍和肖白狼,至此新軍已經發現三個。

“真不知道救火營他們到底正在做些什麼?”魏蘭度臉上都是憂色,發完牢騷後,他點頭道:“好吧,許兄弟趕快回去加緊催促兵馬前行吧,季寇來勢洶洶,此地萬萬不可久留。”

“等等。”許平卻有不同的看法,對面的敵軍暫時只發現數千人,雖然據偵查報告這是一隻裝備比較精良的叛軍,但還是不能和新軍相比。許平搖頭道:“我們必須儘快越過隔馬山,沒有時間多停留,我感覺季寇隨時都會抵達。”

魏蘭度和吳忠都靜靜地看着許平,他揉着太陽穴苦笑道:“雖然俘虜都不知道現在季寇身在何處,但昨日陳賊和甄賊都不惜代價地阻攔我軍,這文賊又連夜趕來搶佔山頭,憑這麼點人就敢攔住去路,顯然所謀甚大。”

“許兄弟打算怎麼辦?”吳忠和魏蘭度異口同聲地問道。

“我想讓吳兄立刻離開官道,繞到東山的背後去攻打賊寇,騰出官道讓我的部隊快速前進。不過,我不展開部隊,而是以行軍隊形快速從賊寇眼前通過,直到山腳下再橫向展開”

許平說到這裡吳忠和魏蘭度齊聲叫道:“不可!”

“根據我軍條例,發現敵軍後必須戰術展開,不可冒險逼近敵軍。”吳忠飛快地反駁道:“不然遭遇敵軍衝擊時,我軍無法做好充足準備。”

“文賊星夜趕來,這一路不知拋下多少士卒,還分兵東西雙山,敵軍沒有做充足準備,我軍爲何一定要準備充足?”許平反問一句,又道:“既然賊人認爲時間比準備充足重要,我們自然也要針鋒相對。”

吳忠還要張嘴,魏蘭度攔住他:“許兄弟接着打算幹什麼?”

“我覺得魏兄的營也不要留在後隊了,你帶兵緊緊跟在我的背後。我儘快通過,把官道給你讓出來。等我向西山發起攻擊的時候,你就飛快地衝過去,然後反轉展開,攻打東山敵軍的背後。此時他們的注意力都被吳兄牽在山的另一邊,必可一鼓而下。然後你再用一部控制東山,掩護中軍通過,一部過來幫我。”許平擡起頭遙望着遠處的山峰,低聲道:“如此我軍就可迅速殺出險境。”

吳忠和魏蘭度對望一眼,後者臉上露出些被說動的神色。許平轉頭又對吳忠道:“只要吳兄猛烈攻擊東山,必能壓制住上面的賊寇,我軍兩個營合力打數千賊兵,萬無不勝的道理!”

“只是”吳忠考慮着許平的計劃,覺得它完全違背了新軍的戰術條例,吳忠遲疑道:“是不是和大人商量一下?”

“我擔心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許平又向着東山方向眺目遠望:“我立刻回去催促本部急行,吳兄馬上把官道給我部讓出來。”

在魏蘭度的極力勸說下,吳忠總算同意許平的計劃。他命令部隊離開官道向東山側翼迂迴的時候,許平和魏蘭度也分頭行動,前者急忙回去指揮部隊前進,而後者則趕去向張承業說明情況,把山嵐營從後軍中調出來。

回到自己的部隊中後,許平立刻命令全軍快速前進,破壞大炮等笨重武器。炮兵則編入步兵序列一起出發。許部急行到吳忠部方纔的位置時,後方跑來一個山嵐營的傳令兵,報告他魏蘭度也已經緊急集中上千人出發。許平知道時間緊迫,就加緊步伐向前趕。這時一個吳忠的傳令兵又趕上隊伍,向許平報告道:“許大人,吳將軍在側後發現人數不明的賊人隱藏在樹林裡,他打算請許將軍稍微等待一下,他肅清後方威脅後,會立刻開始攻擊東山。”

“這個時候還管什麼條例啊?”許平又急又氣。吳忠的決定毫無疑問又是按照新軍的戰術條例來進行的,可是等吳忠搜索完畢,壓制東山的行動肯定會拖延很久。等吳忠開始攻擊後再派傳令兵報信,又要花費時間。這段時間裡,魏蘭度的部隊肯定被堵在道路上不得前進,而這些道路還要用來運送傷員:“趕快回去報告吳將軍,讓他立刻開始壓制東山。”

見那個傳令兵臉上有遲疑之色,許平加重語氣重複道:“告訴吳將軍,我會派出部隊肅清他背後的賊寇,讓他立刻開始進攻!”

“遵命,大人。”

那個傳令兵走後,許平喚來餘深河。這次出兵以來,餘深河在每件事情上都表現出色,證明了他的能力。許平對餘深河說:“立刻帶一百人去掃清吳將軍背後的林子,把那裡的賊人都揪出來打死,把他們的旗子都砍倒!”

“遵命,大人。”餘深河應聲之後,稍微一遲疑又問道:“一百人?”

“是的。”昨天甄章魚部和陳元龍部都被新軍重創,許平判斷他們無法在黑夜裡整頓好散軍並且趕到新軍前面,他飛快地向餘深河解釋道:“文賊星夜趕來,連歇口氣都不肯,馬上佔據山頭,他哪裡還有富餘的兵力?本將料定是疑兵之計。”

“卑職明白了,大人。”餘深河信心十足地一欠身,馬上掉頭帶兵離開大隊。

剩下的一千一百步騎繼續向前,沿途上有不少山包和樹林後若隱若現着叛軍的旗幟,許平卻連看都懶得看它們一眼。護衛在左右的曹雲和江一舟問道:“大人,是否稍作偵查?”

根據新軍條例,這種情況是要派出偵騎的,軍隊也要提高警戒,不能採用高速行軍縱隊。不過許平卻搖頭道:“故佈疑陣罷了。賊人連夜趕來,哪裡會有這許多人馬?在我新軍之前,誰敢分散兵力?”

率隊平安地沿着官道走到西山腳下,許平這才策馬從行軍縱隊旁跑過,大聲呼喊着:“全軍停步。”

新軍官兵停下腳步,隊中的千總、把總都站到官道的西側,同聲吆喝着:“向右——轉。”

面向着西方,許平回頭看了一眼不到一里外的東山叛軍行營,連一個叛軍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山頭的叛軍旗幟也沒有任何反應——許平估算着時間,吳忠應該已經繞到東山叛軍的側面了。

“不知道吳忠發起壓制攻擊了沒有?隔着一座山無法通訊,真是太麻煩了。”許平搖搖頭,拔出劍高高舉起。

曹雲見狀再次問道:“大人,是不是派一百人去東山偵查一下?”

“去幹什麼?”許平冷冷地反問道——如果敵軍不在,那不必分散兵力,更不必浪費這個時間;如果敵軍萬一還在,那一百人豈不是去送死?許平把高舉着的劍向前猛地一揮:“全軍——進攻!”

明軍聽着鼓聲,齊聲發出吶喊,五百名長槍兵開始走下官道,一排排地向山上推去。隨着明軍開始挺進,西山也響起戰鼓聲,山上簡陋的木牆後如同變魔術一般,浮起密密麻麻的叛軍弓箭手,他們一起仰天拉弓,把無數利箭發向空中。許平仰頭看着一支支箭飛到它們的最高點,然後調頭下行,像雨線般撲向明軍的軍陣。

雖然不是真的雨,但在明軍的鐵甲長槍兵面前,它們也並不比雨水強大多少。明軍士兵仰頭看着落下來的箭,大多都和他們擦身而過,嗖嗖地插入明軍腳下的土地。士兵們微微晃動着閃躲着箭,或是讓它們擊打在肩甲和胸甲上,箭頭髮出一連串的響亮碰撞聲,然後紛紛無力地跌落,或是淺淺地掛在甲冑之上。

更多的叛軍弓箭手涌上前,射出更多的箭。箭雨變得如此稠密,迫使明軍長槍兵紛紛低下頭,把他們面甲上的觀察窗隱藏起來。幾個腿腳中箭的士兵收住腳步,向後退出作戰序列。停留在官道上的明軍火銃手已經開始還擊。敵軍的木牆距離道路大約有一百二十米遠,在這個位置上,火銃可以保持有效的威力。許平看到木牆後的叛軍士兵不停地倒下,而明軍長槍兵已經走到距離木牆八十米左右。長槍兵停下腳步,留在弓箭手直射範圍外,默默地等待着衝鋒號令。

兩軍又對射了一會兒,叛軍稍等片刻,見明軍不再繼續向前,便又向着明軍發射數輪,然後隨着一聲號角聲,木牆上的人頭紛紛消失不見了。許平知道叛軍試圖保存體力,就命令火銃手向着木柵欄繼續射擊。從望遠鏡裡看到,柵欄上木屑紛飛,雖然不時有伏在背後的叛軍被擊中,不過數目實在太稀少。許平又看看來路,魏蘭度的軍隊應該很快就會抵達。他再次回首看看東山,東山上面還是一片沉寂。

“就當吳忠已經發起進攻了吧。”許平在心裡唸叨着,手中的長劍再次揮動,四百火銃手開始向前移動,準備進一步掩護長槍兵進攻。官道上只剩下許平身側的一百長槍兵和一百騎兵的預備隊。

側後猛然響起戰鼓聲和吶喊聲,這驟然響起的巨大的聲音,把許平身邊的幾個人都驚得哆嗦了一下。只有許平紋絲不動,他在心裡暗罵道:“該死的吳忠。”

緊接着許平迴轉過頭,看着無數叛軍從東山的木牆後躍出,揮舞着棍棒向自己衝來。

“殺官兵啊。”

“殺官兵啊。”

聽着從遠處傳來的紛亂呼喊聲,許平平靜地和四百火銃手立刻迴轉,用猛烈的齊射把數十名衝在最前的叛軍打翻在地。但是背後的人毫不遲疑地從他們的身體上躍過,繼續向着官道衝來。

又是一次齊射,叛軍還是不爲所動地衝來。東山上的鼓聲變得更加激烈,就這這時許平聽到背後響起吶喊聲,知道叛軍開始發起夾擊,自己的計劃宣告失敗了,無法保護官道留給大軍迅速通過。許平不得已放棄努力的同時,心裡再次暗罵道:“該死的吳忠。”

“全軍收攏——”許平一邊發佈着命令,一邊翻身下馬,緩緩後退到自己的軍隊中。他命令曹雲和江一舟則帶着騎兵沿着來路向南退回,他們將留在叛軍的側翼位置監視戰場。

“殺官兵啊。”

“殺官兵啊。”

呼喊聲越來越近,許平臉上忍不住露出一絲冷笑,與此同時他身後的周洞天發出一聲低嘲:“心浮氣躁。”

從許平身後的另外一側,則響起了另一聲不屑的評價:“白蓮餘孽。”

衝過來的叛軍,就像許平上次遇到過的那些一樣,赤着腳板和小腿,頭上卻有不少還纏着一條白毛巾。

許平的蔑視迅速變遺憾,他在心中抱怨着:“我堂堂新軍,竟然會被這樣的烏合之衆遲滯!”

秩序井然的明軍迅速地排成防禦陣形,默默無聲地看着向大呼小叫着他們衝過來的叛賊,隨着許平一揮手,立刻就有明軍士兵從陣中躍出,把早已經準備好的袋子向陣前拋出,大把的鐵蒺藜、碎石、尖銳的木刺從這些口袋中灑出,轉眼間就在明軍陣前形成了一道寬闊的隔離帶。上次見識過叛軍的陣容後,許平立刻就讓隨軍工匠趕製了些這種小玩意,想不到這麼快就又派上用場。

第581章 退位 (3)第41章 疑雲 (2)第496章 闖關第9章 冒名 (2)第303章 保守 (1)第312章 責任 (2)第214章 潛渡 (1)第285章 交鋒 (1)第527章 迎擊 (2)第498章 包抄第512章 家書 (1)第424章 養士第121章 政務 (1)第513章 家書 (2)第290章 旁觀 (2)第177章 啓蒙 (2)第64章 貪生 (2)第94章 救民 (2)第384章 忻州 (2)第138章 安泰 (1)第197章 堅守 (2)第349章 危機第177章 啓蒙 (2)第68章 狼穴第386章 民心 (1)第268章 賭博 (2)第352章 說服第460章 審判第167章 奔波 (2)第214章 潛渡 (1)第487章 口彩第17章 轉折 (2)第230章 補充 (1)第192章 抵抗 (2)第135章 回憶 (2)第38章 邀請 (1)第434章 糊塗 (2)第54章 離別 (2)第120章 摧枯 (2)第256章 弱點 (2)第45章 迷惑 (2)第435章 儲備 (1)第422章 杭州第156章 頹勢 (1)第441章 問答 (2)第251章 入滇 (2)第28章 求親 (1)第490章 競爭第290章 旁觀 (2)第145章 應對 (2)第208章 大勢 (1)第190章 科學第92章 賊x民 (2)第450章 承諾第546章 軍歌 (1)第336章 政治 (1)第486章 觀察第100章 募兵 (2)第178章 彷徨 (1)第227章 默契 (2)第36章 敲打 (1)第439章 召集第512章 家書 (1)第393章 靜坐第312章 責任 (2)第309章 等待 (1)第136章 退兵 (1)第155章 對射 (2)第245章 內憂 (2)第481章 曲終 (2)第189章 清野 (2)第404章 禁旅第305章 進步 (1)第41章 疑雲 (2)第54章 離別 (2)第157章 頹勢 (2)第358章 父子第547章 軍歌 (2)第371章 破關 (1)第198章 僵持 (1)第188章 清野 (1)第485章 叛徒 (2)第94章 救民 (2)第352章 說服第539章 逃竄 (2)第561章 組閣 (2)第467章 陽光第512章 家書 (1)第287章 喘息 (1)第78章 落敗 (1)第567章 論述 (2)第137章 退兵 (2)第367章 棄軍第537章 攔截 (2)第154章 對射 (1)第235章 前路 (2)第330章 反應第340章 信念第334章 斷後第9章 冒名 (2)
第581章 退位 (3)第41章 疑雲 (2)第496章 闖關第9章 冒名 (2)第303章 保守 (1)第312章 責任 (2)第214章 潛渡 (1)第285章 交鋒 (1)第527章 迎擊 (2)第498章 包抄第512章 家書 (1)第424章 養士第121章 政務 (1)第513章 家書 (2)第290章 旁觀 (2)第177章 啓蒙 (2)第64章 貪生 (2)第94章 救民 (2)第384章 忻州 (2)第138章 安泰 (1)第197章 堅守 (2)第349章 危機第177章 啓蒙 (2)第68章 狼穴第386章 民心 (1)第268章 賭博 (2)第352章 說服第460章 審判第167章 奔波 (2)第214章 潛渡 (1)第487章 口彩第17章 轉折 (2)第230章 補充 (1)第192章 抵抗 (2)第135章 回憶 (2)第38章 邀請 (1)第434章 糊塗 (2)第54章 離別 (2)第120章 摧枯 (2)第256章 弱點 (2)第45章 迷惑 (2)第435章 儲備 (1)第422章 杭州第156章 頹勢 (1)第441章 問答 (2)第251章 入滇 (2)第28章 求親 (1)第490章 競爭第290章 旁觀 (2)第145章 應對 (2)第208章 大勢 (1)第190章 科學第92章 賊x民 (2)第450章 承諾第546章 軍歌 (1)第336章 政治 (1)第486章 觀察第100章 募兵 (2)第178章 彷徨 (1)第227章 默契 (2)第36章 敲打 (1)第439章 召集第512章 家書 (1)第393章 靜坐第312章 責任 (2)第309章 等待 (1)第136章 退兵 (1)第155章 對射 (2)第245章 內憂 (2)第481章 曲終 (2)第189章 清野 (2)第404章 禁旅第305章 進步 (1)第41章 疑雲 (2)第54章 離別 (2)第157章 頹勢 (2)第358章 父子第547章 軍歌 (2)第371章 破關 (1)第198章 僵持 (1)第188章 清野 (1)第485章 叛徒 (2)第94章 救民 (2)第352章 說服第539章 逃竄 (2)第561章 組閣 (2)第467章 陽光第512章 家書 (1)第287章 喘息 (1)第78章 落敗 (1)第567章 論述 (2)第137章 退兵 (2)第367章 棄軍第537章 攔截 (2)第154章 對射 (1)第235章 前路 (2)第330章 反應第340章 信念第334章 斷後第9章 冒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