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東征

京師,

“朝廷有什麼反應?”李雲睿問起今天朝議的內容,自從陝西丟失後,崇禎派人來請黃石回去參加朝議,內閣的閣臣們也走馬燈一般地來鎮東侯府拜見當崇禎的說客,理由無外就是既然孫傳庭完蛋了,那黃石不去上朝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

今天朝議主要是針對大順的東征問題,黃石同意親自掛帥出征,帶領新軍抵禦順軍。

“朝廷當然大驚失色,”黃石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朝議內容的報告,賀寶刀在朝議結束後來他和仔細討論過後續的軍事行動:“皇上和內閣都斷定順軍絕對不會進攻山西,不會‘犯天下重兵之所在’,他們認定順軍會走河南,從南面進攻京師。”

“哦,”李雲睿注意到黃石是最先使用順軍這個稱呼的人,作爲明廷的高官,黃石很明顯地站在傾向李自成的友好中立立場上而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就算是李雲睿這樣的心腹也感到有點過份:“大人怎麼看?”

“讓他們繼續這麼想好了,今天皇上和內閣說什麼兵法講求避實擊虛,哈哈,”黃石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如果順軍真有十萬兵馬的話,確實可以避實擊虛,但順軍有麼?明顯沒有,開封一場洪水差點把順軍都淹光了,他們歇一年哪裡緩得過來,他們不敢避實擊虛,必定穩紮穩打,一口口蠶食掉所有的明軍。不然他們主力走南路,陝西豈不是唱空城計了?”

“大人斷定順軍會取道山西。”既然有黃石帶頭,李雲睿就也改變了對闖營的稱呼。

“顯然,順軍的兵力太少了,雖然李自成揚言進攻京師,並且和我有了協議,但他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能輕易取得山西、兵力損失不大就繼續東進;如果他們在山西受阻,那就專注於保住已經取得的地盤,如果朝廷用全部的兵力去增援山西,晉軍或許還會堅持下去,而懾于山西的雄厚兵力,順軍也不敢離開陝西周圍,京師或許還能安全、或許。既然不去增援山西嘛,這大概是明廷最後一個新年了。”

對黃石的軍事判斷李雲睿從來沒有太多懷疑,他現在的擔憂是在其他地方:“那麼,新軍的事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三天後離開京師,金兄弟已經和他們通過氣了,他們都同意跟我走。”

“都同意了?”李雲睿有些吃驚,現在新軍高官都在北方有着大量的產業,經營者從合法到不合法的大批買賣,和朝廷的權貴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事情很簡單,如果我走了,他們留下來也不會是許平的對手,東西還是保不住,跟我走,起碼這三年來他們撈的錢都能帶去南方,下半輩子、甚至幾代子孫的吃穿都夠了。”黃石習慣性地聳聳肩:“比如李兄弟你吧,這三年來你也攢了不少錢吧?”

“朱明的錢,不拿白不拿,”李雲睿面無愧色:“大人放心,到了南方我一定改。”

“我會看着你的。”黃石微微一笑,沒有更多的責備。

“到了南方後,新軍怎麼辦?”李雲睿一想起新軍內部的問題就感到頭疼,很多東西已經成爲了慣例,經營賭場、妓院,協助走私等等,其他明軍有的毛病新軍已經一樣不落,甚至連吃空餉都出現了。而且新軍中還有大量士兵是和其他明軍一樣來當兵吃餉的,拿到安家費和頭幾個月軍餉後就開始琢磨怎麼開小差,對此下面各營和其他明軍各部一樣,用各種手段來監視士兵,李雲睿擔心離開京師後新軍就會出現大量逃亡,至於那些走門路進軍隊的關係子弟,他們就是爲了披上這身虎皮好經營生意發財,李雲睿覺得這些人也未必肯去陌生的南方。

“新軍嘛,用來震懾一下南京就可以了,到了南方後我不會補充新軍,更不用說擴編他們,”黃石臉上露出一絲冷笑,等新軍這個難以修復的工具完成了歷史使命,黃石就不打算再留着它了:“至於我的那些老兄弟們,他們這麼有錢了,也該告老了。”

李雲睿端詳了黃石一會兒,斟酌着語氣說道:“大人,后羿的故事您還記得吧。”

“嗯,神射手后羿啊,能看見百里之外的鵝毛,卻看不清近在咫尺的人心,”黃石微笑着反問道:“李兄弟是在提醒我麼?”

“是的,大人。”李雲睿答道:“就算說謊,大人也要先騙一騙他們,讓他們覺得到了南方還是高官厚祿。”

“無欲則剛,說得難聽一點,如果沒有我,嘿嘿,是絕不會有長生軍的,”黃石不打算追究任何人的治軍問題,現在他已經想通——在大明這種封建體制下,新軍不變成這個模樣纔是怪事,不過他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也絕不會對此感到愉快:“沒有新軍,我的事就是難辦點,但也不是辦不成,只是這麼多年的老兄弟我不能不管他們的死活。既然又是老兄弟,我又不求着他們什麼,那麼也就不必撒謊枉做小人了。”

“賀兄弟哪裡?”

“這些日子我和他仔細說過這個問題,昨天和我和他攤牌了,我知道這對他來說是件很難的事情,但總算”說到此處黃石如釋重負地嘆息一聲:“今天他答應跟我走,這麼多年他賀飛虎都沒回過家,他們父子也該見見了。”

“賀兄弟不管皇上和朝廷了?大人真的和他說清楚了麼?”

“說清楚了,我不要他效力,我只要他中立,放手不管,在蘇杭一帶挑個地方好好地頤養天年。”黃石今天得到了賀寶刀的答覆:“賀兄弟同意了,等我不替明廷效力後,他也不會再爲我效力,很公平,我很滿意,哈哈,我在說什麼呢?這本來就是我的意思。”

“大人的具體安排是什麼?”

“儘早走,省得夜長夢多,大後天我們就誓師出發。”

“和朝廷徹底撕破臉麼?”李雲睿問到了最關鍵的問題。

“是的,”黃石毫不猶豫地答道,這幾天新軍會把行軍所需的物資準備充足,金求德和老兄弟們還是留了一手,只是暗示說若是形勢不利,新軍可能會去南方而不保衛京師。但黃石打算在朝廷規定誓師出發的前一天,發動一場突然襲擊佔領城門,把城內的軍屬也一同帶走。黃石不打算進攻皇城,而且很有把握進行一場不流血的奪門行動,接出新軍將領們的家屬後黃石就會立刻帶領軍隊離開北京,雖然這樣類似公開的叛亂,但黃石也沒有什麼好怕的,反正也是遲早的事情。

同一天,許平指揮的闖軍已經開到陝西、山西交界處。

“給官兵看的檄文寫好了嗎?”

“大人啊,是給朱明看得檄文,不是給官兵,我們現在也是官兵了。”旁邊的餘深河笑着提醒道。

而李定國也笑道:“難道大人是當賊當慣了,不想改了?”

“確實如此,我真是說話不走腦子,”許平想起順王已經下令軍隊都要注意改口,就對圍在身邊的營官吩咐道:“要是有人不小心說錯了,不要懲罰他們,這事無傷大雅。”

“明白,大人。”餘深河和李來亨同聲答道。

此次大順東征集團分成前後左右三個軍,比如李定國指揮的東征前軍就下轄三個西營,除了近衛營以外許平不再直轄其他的營,他希望用分權的辦法來降低順軍犯錯誤的概率:根據許平的體會,當交戰兵力超過一萬人以後,犯錯就不可避免,哪一方犯的錯少就會取得優勢。

在給山西、直隸明軍看的檄文上,許平自稱帶着五十萬大軍的先鋒,李自成親提百萬大軍於後。

“一百五十萬大軍,本來是不會有人信的,但現在朝野哄傳,說我們有百萬大軍,所以山西官兵將信將疑之下,可能會認爲我們有個幾十萬人。”

“大將軍說的不錯,我只糾正兩點,第一是朱明哄傳我們大順有百萬大軍,第二是朱明的山西兵。”李定國對許平爭取到統領東征軍主力感到很滿意,開封洪水讓順軍的精銳損失慘重,雖然經過一年修整,但能夠野戰的部隊也不過只有五萬人而已。經過商議,李自成同意把他手下所有戰鬥經驗的順軍也都編入許平本計劃完成整訓的那十個營中,另外又搭建了一個實際是空架子的東征軍後軍統轄着三個有稱號但是幾乎沒有士兵和裝備的空營,號稱十三營五十萬大軍——其實是五萬。現在由許平統領的這五萬軍隊,差不多就是大順全部的野戰力量。

除了軍事上的原因——也就是許平更熟悉新式戰術和這些部隊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理由是政治宣傳上的需要。五萬人,終究還是顯得太薄弱,甚至沒有開封之戰前闖軍的一半強大,李自成不親自統帥他們有機會給明軍造成一些迷惑,那就是李自成身邊有一支比大順前鋒更強大的軍隊。

“是的,大明的山西兵,”除了東征恐嚇性的檄文,許平知道大順還動員了所有在山西的情報力量。大順在山西的細作並不多,影響力更是非常有限,幸好陝西和河南一連串的大勝造成山西人心惶惶,這些大順探子盡數出動,竭盡所能地與山西縉紳接觸,設法鼓動其中一些人爲大順做說客,幫助他們聯繫到晉軍將領:“晉軍還有十餘萬之衆,不知道會有多少進行抵抗。”

“如果新軍不及時增援山西,那麼他們未必敢於我們的百萬大軍一戰,如果黃侯全速趕到山西,恐怕就又是一箇中都。”李定國同意許平兵貴神速地提議,爲了爭取時間大順僅有的五萬野戰軍,現在仍然沒有聚攏在一起。典禮完成後,不等所有的部隊準備好,最接近滿員的近衛、裝甲和西首營離開西安出發,西首營推遲五天出發,明天才能追上主力部隊迴歸到李定國指揮下,李過的神射營昨日據說已經出發,而西鋒營大概還有一天才能完成準備:“希望朝廷會認爲我們走安全的河南。”

“如果我們有百萬大軍,我們還真的會走河南,既然朝廷哦,李兄你剛剛說什麼?是朱明不是朝廷,既然朱明認爲我們有百萬大軍,那他們還真可能認爲我們會走河南。”許平對山西之行非常有信心,因爲他知道一個李定國所不知的秘密,那就是鎮東侯已經和順王有了秘密約定,山西不會得到任何支援。李定國雖然同意必須利用陝西大捷、謠言滿天飛的時機發展攻勢,但是他還是覺得這麼急忙地冬季出兵有些冒險,而許平知道其實這稱不上什麼冒險。

“若是山西明軍投降了,大將軍打算怎麼辦?”

“那就讓他們原地駐守山西,我們繼續東進。”許平沒有多餘的兵力留下來防守山西,要不是擔心山西明軍不可靠、缺乏訓練而且會給降將製造不必要的擔憂,許平都有心用將來的降兵補充自己手下不滿員的幾個營。

“要是他們看到我們人少,會不會又動了別的心思。”

“只要我們一路摧枯拉朽,打下京師滅亡了朱明,他們就是知道我們人少又能怎樣?”許平對此不是很擔心,等山西明軍確信闖軍其實沒有多少中央野戰部隊後,明廷已經瓦解,他們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投靠叛變過去,他反問道:“總不能用我們的軍隊留守、讓降軍進攻京師吧?那樣他麼看到我們其實沒有多少部隊,說不定又會臨陣倒戈回去,我們留守地方還會分散兵力。”

而此時在太原,總兵姜鑲也確實陷入了兩難的掙扎之中,現在許多山西手握兵權的將領都備受煎熬。同樣有說客求見的姜鑲並沒有把來爲大順說話的訪客怎麼樣,而是偷偷款待一番後禮送出府。

“家主,您得拿個主意啊。”

見姜鑲遲疑不能決,他手下的家丁心腹們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順軍西來,雖然肯定沒有一百五十萬,但幾十萬總是有的,”姜鑲覺得自己手下的四萬軍隊實在是太薄弱,但他也沒有如同黃石原來的歷史上那樣決定投降:“還是要等,要等京師黃侯的消息。

第132章 爭奪 (1)第272章 出擊 (2)第301章 覆滅 (1)第3章 自薦 (1)第557章 亂麻 (2)第318章 失敗 (2)第455章 選戰(下)第483章 訴苦第349章 危機第247章 爭鬥 (2)第395章 黑騎第479章 兄妹第582章 開始 (1)第167章 奔波 (2)第345章 前驅 (2)第335章 對話第20章 軍法 (1)第166章 奔波 (1)第345章 前驅 (2)第97章 兵權 (1)第126章 算盤 (2)第450章 承諾第142章 醞釀 (1)第152章 針對 (1)第135章 回憶 (2)第500章 棄守 (2)第388章 軍閥第39章 邀請 (2)第274章 招搖 (1)第125章 算盤 (1)第527章 迎擊 (2)第496章 闖關第500章 棄守 (2)第331章 重逢 (1)第161章 善後 (2)第464章 民智第218章 夜襲 (1)第431章 官司 (1)第150章 拖延 (1)第163章 總結 (2)第372章 破關 (2)第416章 吸納第147章 小將 (2)第473章 輪迴 (1)第537章 攔截 (2)第554章 退縮 (1)第364章 尾隨第300章 拐點 (2)第227章 默契 (2)第37章 敲打 (2)第341章 遺產 (1)第207章 戰後 (2)第458章 風氣第230章 補充 (1)第399章 懸念第438章 包庇第155章 對射 (2)第330章 反應第14章 死地 (1)第337章 政治 (2)第50章 條例 (3)第565章 突擊 (2)第384章 忻州 (2)第502章 義釋 (1)第168章 歸德 (1)第405章 召見第192章 抵抗 (2)第57章 誘惑 (1)第213章 譁變 (2)第380章 交易第250章 入滇 (1)第353章 縉紳第303章 保守 (1)第276章 朝堂 (1)第318章 失敗 (2)第565章 突擊 (2)第61章 撫民 (1)第261章 密鼓 (1)第526章 迎擊 (1)第361章 剿匪第359章 追擊第299章 拐點 (1)第13章 交兵 (2)第379章 決裂 (2)第77章 遇敵第114章 借兵 (2)第99章 募兵 (1)第421章 決心第269章 友軍 (1)第533章 落馬 (2)第16章 轉折 (1)第249章 內訌 (2)第215章 潛渡 (2)第250章 入滇 (1)第321章 新仇第159章 受降 (2)第140章 交易 (1)第155章 對射 (2)第516章 調任 (1)第480章 曲終 (1)
第132章 爭奪 (1)第272章 出擊 (2)第301章 覆滅 (1)第3章 自薦 (1)第557章 亂麻 (2)第318章 失敗 (2)第455章 選戰(下)第483章 訴苦第349章 危機第247章 爭鬥 (2)第395章 黑騎第479章 兄妹第582章 開始 (1)第167章 奔波 (2)第345章 前驅 (2)第335章 對話第20章 軍法 (1)第166章 奔波 (1)第345章 前驅 (2)第97章 兵權 (1)第126章 算盤 (2)第450章 承諾第142章 醞釀 (1)第152章 針對 (1)第135章 回憶 (2)第500章 棄守 (2)第388章 軍閥第39章 邀請 (2)第274章 招搖 (1)第125章 算盤 (1)第527章 迎擊 (2)第496章 闖關第500章 棄守 (2)第331章 重逢 (1)第161章 善後 (2)第464章 民智第218章 夜襲 (1)第431章 官司 (1)第150章 拖延 (1)第163章 總結 (2)第372章 破關 (2)第416章 吸納第147章 小將 (2)第473章 輪迴 (1)第537章 攔截 (2)第554章 退縮 (1)第364章 尾隨第300章 拐點 (2)第227章 默契 (2)第37章 敲打 (2)第341章 遺產 (1)第207章 戰後 (2)第458章 風氣第230章 補充 (1)第399章 懸念第438章 包庇第155章 對射 (2)第330章 反應第14章 死地 (1)第337章 政治 (2)第50章 條例 (3)第565章 突擊 (2)第384章 忻州 (2)第502章 義釋 (1)第168章 歸德 (1)第405章 召見第192章 抵抗 (2)第57章 誘惑 (1)第213章 譁變 (2)第380章 交易第250章 入滇 (1)第353章 縉紳第303章 保守 (1)第276章 朝堂 (1)第318章 失敗 (2)第565章 突擊 (2)第61章 撫民 (1)第261章 密鼓 (1)第526章 迎擊 (1)第361章 剿匪第359章 追擊第299章 拐點 (1)第13章 交兵 (2)第379章 決裂 (2)第77章 遇敵第114章 借兵 (2)第99章 募兵 (1)第421章 決心第269章 友軍 (1)第533章 落馬 (2)第16章 轉折 (1)第249章 內訌 (2)第215章 潛渡 (2)第250章 入滇 (1)第321章 新仇第159章 受降 (2)第140章 交易 (1)第155章 對射 (2)第516章 調任 (1)第480章 曲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