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平頂

南岸大勝之後,北岸也開始了行動。

遊騎遠遠散開,偵察紇升骨城及自安山城的情況,騎兵主力嚴陣以待,伺機與可能趕過來增援的敵人交手。

部分府兵部曲則開始收割野外殘存的糧食,以爲軍需。

邵裕也在屬吏的簇擁下過了河。

進入鹽難城時,他收到軍報:單于府左司馬鄭隆先鋒已過黑溝山城,三日後即可抵達此處。

聞聽此報,崔景化、潘誕對視一眼。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燕王也是狠狠地利用了這些人一把。

他若渡河南下,鄭隆就不敢再拖拖拉拉,必然揀選勁騎,火速南下,匯合燕王大軍。

邵裕正在親手給郭時裹傷。

其實沒什麼大礙,就手臂中了一支流矢罷了,這會已然鋸斷箭桿,取出箭頭,正在上藥。

郭時嘴裡還在絮絮叨叨:“丸都想必有兵,殿下可嘗試攻一下,第一批就要投入勁兵,不可驅使百姓攻城。”

邵裕嗯了一聲。

不驅使百姓攻城不是愛惜百姓,而是怕他們能力太差,給守軍以調整的時間,所以需要第一批就投入精銳。

如果前面的精兵拿不下來,待敵人緩過來、調整好那他也就拿不下來了,只能等待大軍猛攻。

“若取不了丸都,殿下該爲封國長久考慮了。”郭時說道:“就藩之後,敵強我弱,高句麗必不會放過遼東,定傾衆來攻,此時便要儘可能殺傷賊兵、奪其資財、掠其戶口,讓其二十年內無力進犯。”

邵裕深以爲然。

遼東國對外擴張?短期來看可能性不大。

他的首要任務是整飭好遼東諸縣,恢復撂荒的農田,營建破敗的城池,充實衰敗的戶口,穩固散亂的人心。

尤其是封國內胡漢雜處,語言、風俗迥異,生活方式也大不一樣他的大半精力註定要花費在內部上。

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而高句麗是最大的威脅。

“爲今之計,只在兩條。”郭時說道:“其一,趁着王師大至,想盡辦法削弱高句麗,削弱得越狠越好。此輩狼子野心,自漢以來就屢次越境築城,不可能不對外擴張。此爲遼東國生死之敵,一定要抓住此次機會,令其精銳盡喪,民間疲敝,貴人羣起反對高氏,內部亂做一團,如此遼東乃安。待數十年後高句麗實力漸復,遼東國亦羽翼漸豐,可堪一戰了。”

“其二,趁着陛下春秋鼎盛,想辦法索要資糧、牲畜、戶口、工匠、器械。有機會的話,赴中原招募府兵餘丁,能招幾個算幾個。殿下可暫居旅順、北豐、平郭三縣,勸課農桑,積蓄錢糧。有功之將士,多多賞賜土地,再掠一些高句麗人,賜其爲奴婢。今上有府兵之制,遼東人少地多,未必不可嘗試。臣請置於此三縣,蓋其遠離前線,不易受到賊人滋擾,有時間召集。”

“郭公真國士也。”邵裕讚歎道。

雙方都沒提佔領高句麗的事情,那不可能,至少短期內不可能。

天子也沒要求滅其國,只要求打痛高句麗,至於侵佔平州土地、收容慕容殘衆都是現成的藉口罷了,即便沒這些事,這仗還是會打。

邵、郭商談間,潘、崔二人來到近前,先靜靜聽了一會,然後由崔景化問道:“殿下,接下來怎麼辦?”

“此地離丸都已是不遠,可揀選精騎一千、左飛龍衛府兵兩千,多攜馬匹,試探下丸都防務。”邵裕說道:“對了,西邊如何了?”

“好久沒來軍報了。”崔景化說道:“半月前還在平頂山山城,王師攻城不克,高釗率軍來援,於城後數裡列柵。前後兩戰,麗兵戰不利,故深溝高壘,以避王師鋒銳。”

“慕容氏呢?”

“有衆萬餘,與高氏合兵一處,計五六萬步騎。”

“慕容稚到何處了?”

“未有消息傳來。”

“孤知道了。”邵裕點頭道。

平頂山位於樑貊水(太子河)流域,因山頂較平而得名,乃高句麗通往襄平的門戶,西大門之一,此前便駐有重兵,又匯合了高釗、慕容儁、慕容彪的人馬,總兵力應當超過六萬了。

王師由徐煜統率,不過三萬多人,野戰足以破敵,攻城卻有些勉強。

不過這也是半個月的兵力數字了,這會興許又增兵了。

這一路主力之外,便是他和慕容稚的兩路偏師了,他有一萬多人,慕容稚有五千騎,分佈於主力南北方,側翼迂迴而來。

慕容稚全是騎兵,邵裕不看好他們能奪佔什麼城池,但造成聲勢,燒殺搶掠一番卻不難,定然能吸引相當部分敵軍兵力。

仗打到這個份上,邵裕其實有點明白從兄的意圖了。

其實他就沒什麼主攻方向,哪一路突破了就加強哪一路,反正兵力極爲充裕,之前掃蕩慕容鮮卑殘餘勢力的很多部隊應該都騰出手來了——就是不知道慕容皝有沒有被抓住。

“孤也造一點聲勢出來,讓高釗儘快知道後方亂了,動搖其軍心。”邵裕說道。

******

其實邵裕猜得沒錯,慕容稚帳下五千騎,攜馬一萬二千匹,自西安平出發後,一路大肆劫掠,以戰養戰。

西安平都沒幾個百姓了,要麼被高句麗人屠戮、掠走,要麼自己逃難去其他地方,留下來的寥寥無幾,不可能給他提供多少給養——除非水師不給遼河方向轉輸,專門來保障他這一路。

此人出征前也得慕容仁密授機宜:避免打硬仗,發揮騎兵的機動優勢,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儘可能掠奪財貨、人丁、牲畜,充實己方力量。

誠然,這樣是有點耍滑頭的但造成的聲勢是真的不小。

閏七月十七日,該部繞過虎山山城(泊灼城)不打,專挑周邊村落,搜尋人丁。

一時間,村落濃煙滾滾,高句麗百姓哭哭啼啼,踏着滿是屍體的破敗道路,往西安平而去。

二十日,在鴨淥水畔半渡而擊,衝散了自對岸渡河而來的千餘沃沮兵。

二十四日,就在邵裕抵達沸流水、鹽難水匯流處時,慕容稚部抵達了高釗之父、美川王乙弗利曾經避難的水室村,盡屠男丁,收女子、孩童、財貨——“乙弗畏害出遁,始就水室村人陰牟家作傭……週年乃去,與東村人再牟販鹽。”

泊灼城宰聞訊,如喪考妣。

水室村、東村以及江對岸的思收村都對王室有恩,而今遭難,一旦有人攻訐,他難免受到斥責。

但這又有什麼辦法?泊灼城就這麼大,你能放多少人進來?人進來了,糧食夠吃嗎?牲畜怎麼辦?高句麗不是遊牧,但也不是農耕,而是農牧並舉,鄉間大量的牲畜怎麼安置?這可是民人一半的財產。

他已經盡力了,想辦法讓這些人遁去山裡躲藏,可就是有人不長記性,惦記地裡將要成熟的糧食,擔心山裡沒有足夠的草場。

沒人能體會他的心情,鄉間縱橫的鮮卑騎兵四處搜尋人丁、財貨、牲畜,先鋒一度離丸都城已然不遠,弄得風聲鶴唳。

同樣是在這一天,邵慎自催陣堡山城抵達襄平,然後率部進山,督攻平頂山山城。

“高句麗人似乎知道一條小路,數日前派了千餘人抄小道入城,未能及時堵截。”徐煜有些慚愧地說道。

“現在堵截了嗎?”邵慎問道。

“末將已遣精卒伏於左近,賊衆再來,必大破之。”徐煜說道。

“不會再來了,秘道只能用一次。”邵慎搖頭道:“打得下來麼?”

“山城怕是難了。”徐煜實話實說:“那千餘兵入城,提振了士氣,短期內難以破城。”

“崔陣堡山城已克,殺敵三千,你這邊抓緊了。”邵慎說道。

“是。”徐煜放下了心,招討使沒有過於苛責他,甚好。

不料邵慎很快又道:“我雖另有謀算,但你也不能過於懈怠了。扶余都尉慕容翰大勝而歸,擄掠人丁萬餘、牛羊十五萬,我已令他自催陣堡東行,繞道攻丸都,若等大軍齊聚丸都城下了,你還沒將此城攻克,面上須不好看。”

“是。”徐煜又應了聲。

這是實話。

自北向南,計有催陣堡、高爾山城、平頂山城、虎山山城四處、五道可入丸都。慕容翰部已經轉向,而今四路進兵,據聞燕王一路推進最快,慕容稚也不慢,如果慕容翰進軍神速,他這邊就尷尬了。

催陣堡一路便是歷史上慕容翰所說的“平闊”的北道,又名“扶余道”,是高句麗爲了向扶餘國擴張而修建的,城池在玄菟郡東北境,前燕太僕王寓所率的一萬五千大軍便在此處戰敗。

這些越境修建的城池,自北向南一字排開,既是爲了控扼道路,同時也是擴張時的前進基地。

要想攻高句麗,必走此五道。

“你把右飛龍衛撤下來吧。”邵慎突然又來了一句:“銀槍左營、中營來了,我將他們交給你,好好打。”

徐煜神色一振,遂問道:“險瀆那邊……”

“慕容汗孤城難守,降了。”邵慎面無表情地說道:“而今就剩慕容皝了水師、黑矟左營、府兵及諸部騎軍正在搜剿。”

“甕中捉鱉。”徐煜大笑道。

邵慎也笑了,又問道:“義從軍到何處了?”

“正在四處搜剿,已掠得七千餘高句麗百姓,安置在襄平。”徐煜說道。

“你搜剿得越兇,高氏越沉不住氣。”邵慎最後看了一眼山城,道:“軍爭之事悉委於君,我先回襄平,八月再來。”

說罷,在親兵的簇擁下遠遠離去。

徐煜則登上一處山坡,俯瞰全景。

自北向南,計有慕容翰部萬餘騎、燕王和鄭隆部二萬多人、他這一路三萬多步騎,外加慕容稚五千騎,四路大軍合計八萬衆,他都不知道高句麗怎麼防,縱然此番國家未滅,卻也元氣大傷了。

他們其實已經派過一批使者了,自言願交出慕容氏殘衆,請王師退兵。

邵慎不許,並將高句麗使者的話帶給了慕容儁、慕容彪。

這場仗的起因就不是這些,根本原因在於天子想削弱高句麗的實力,高釗弄不明白這點,活該戰敗。

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1308章 回家(上)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910章 放棄第1318章 慕容兄弟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八章 兩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1239章 進駐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200章 祖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二百章 蛻變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1111章 收復第1199章 閒人們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974章 試探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959章 考較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1420章 天淵池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163章 收尾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1111章 收復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954章 結算(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1388章 指路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904章 亂戰(下)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章 批發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1107章 登高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246章 觀風第1053章 落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1359章 破入第1059章 苦果第1374章 祭祖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959章 考較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927章 南下與接見(上)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988章 十五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
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1308章 回家(上)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910章 放棄第1318章 慕容兄弟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八章 兩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1239章 進駐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200章 祖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二百章 蛻變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1111章 收復第1199章 閒人們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974章 試探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959章 考較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1420章 天淵池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163章 收尾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1111章 收復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954章 結算(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1388章 指路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904章 亂戰(下)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章 批發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1107章 登高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246章 觀風第1053章 落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1359章 破入第1059章 苦果第1374章 祭祖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959章 考較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927章 南下與接見(上)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988章 十五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