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章 “古”戰場

銀鈴般的笑聲傳出去很遠孩童們蹦蹦跳跳着,手裡拿着木棍、竹竿,嘻嘻哈哈,做行軍打仗狀。

旁邊七八頭牛漫步徜祥,悠閒地咀嚼着鮮嫩的牧草。

「這幫頑童!」邵貞撥開高高的蒿草,看着嚇了一跳的孩童們,哈哈大笑。

孩童們確實被嚇了一跳,待看到一羣盔甲鮮明的武士後,反倒鎮定了下來。

其中一年歲稍大的孩子上前,壯着膽子問道:「你們是黑稍左營的人嗎?」

「小小頑童,亦知黑稍軍。」邵貞捏了捏他的耳朵,笑道。

孩童後退半步,躲了開去。

邵貞低頭看了下,這個孩子手裡竟然拿着一根斷箭,鏽跡斑斑的,頓時明白了。

這裡是河內,曾經與劉漢反覆拉鋸的戰場,不知道多少人葬身於此。

東邊響起了凌亂的馬蹄聲。

邵貞神情一振,擡眼四望,侍衛親軍的兵士們正向遠處拉網,四處排查。

呼喝之聲連連,長槍在蘆葦叢中刺來刺去,直到一個光着屁股拉屎的人從裡面竄了出來,大呼冤枉,他不是刺客。

邵勳啞然失笑,吩附賞他兩匹絹同時又有些嘆息,他到底在指望着什麼?指望着故人與他把酒言歡?指望着敵人在他面前痛哭流涕?指望着敬愛他的人歌功頌德?

他不知道,他只是想來這裡看看,與人說說話一一呢,說話對象已被本地官員請來了「陛下,這便是尚能找到的當年居於附近的百姓。」河陽縣令走了過來,稟報道:「唯惜匈奴治下的河內本就沒多少人,全在這了。」

邵勳揮了揮手,讓縣令退下。

縣令有些失望,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離開了。

站在邵勳面前的有七八人,年紀都不小了,大概四五十歲的樣子。

許是縣令交代過什麼,他們如同竹筒倒豆子般,挨個說起了話。

「當年打了一夜的雷,我帶着羊羣在山下避雨,電閃雷鳴之間,河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舟揖,嚇得連滾帶爬,躲到了破廟中。」

一人說完,另一人接着說道:「我去外舅家還糧食,半夜往回走,河邊忽然冒出來一羣溼漉漉的人,活似水鬼一般,我直接躲進了林中。後半夜殺聲大震,雷雨都遮不住。天明後想去戰場上撿點東西,終究沒敢。」

「我在浮屠廟中打雜。半夜忽聞殺聲,法師披衣而起,登樓望遠,片刻後就坐在閣樓上,唸了一夜的經。我當時嚇得渾身發軟,總覺得刀下亡魂都被招來了。」

「天明後,我被抓來掩埋屍體。匈奴兵多爲背後中創,可見王師天威。」

「匈奴人把所有船都蒐集起來,一把火燒了。我家打魚的船被藏起來了,後半夜聽到蘆葦蕩中有動靜,便偷偷過去看,結果被上岸的王師斥候抓住了,他們逼着我划船去南岸,接人渡河。說是有一解糧的賞賜,到最後也沒見到。」

「戰後有匈奴兵藏過來,被我父一鋤頭砸死。天明後說有賞賜,可拿匈奴首級換錢,

我父去後被端了一腳,首級也被搶走了。」

衆人七嘴八舌,說了好大一通,邵勳甚是無語。

遮馬堤之戰還有如此之多的視角,回想起來,感慨頗多。

曾經的戰場已經長滿了青青的麥苗,屍體腐爛在田間,爲農作物供應着養分。

可過了這些年,誰還能想到那一晚,數千將土毅然渡河的決絕?誰能憶起,大雨下壯懷激烈的吶喊,以及黑沉沉的雨幕中冷酷無情的捅刺?

驚雷之下,敵我雙方撞在一起,進發出的情緒幾乎能把人點燃。

俱往矣!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當年的將士們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給了匈奴人恥辱性的失敗。

時過境遷,如果他們還活着,或許可以在某個冬天,看着圍坐在爐邊的兒孫們,自豪地說一句當年我怎麼怎麼—

「一人賜絹兩匹。」邵勳招了招手,吩咐道。

親兵們很快搬來了絹帛,挨個分發下去,衆人自然千恩萬謝。

「大戰過去這麼多年了,你們過得如何?」邵勳問道。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後推出了一人。

此人行了一禮,道:「陛下,我等各家都授田了,而今自耕自食,賦役也不重,比當年好太多了。」

「好啊。」邵勳高興道:「耕作之餘,可還有旁的營生?」

「在河灘邊放羊,產些乳酪,有人過來收的。」

「除此之外呢?」

「野王、河陽總有人起屋,若閒着沒事,就去爲他們傭作,賺些錢貼補家用。」

「可有家口甚多,向外遷徙者?」

「去年有幾對小夫妻結伴去了洛陽,說要西行高昌,那邊授田。今年沒聽說。」

「爲何沒有了?」

「沒人給錢。人去了西域,總要給家裡一點錢吧。」

邵勳點了點頭,道:「若實在過不下去,可南下揚州、荊州,或者去高昌、柯、樂浪。」

此人聞言,點了點頭。

他就只知道高昌,另外兩個地方聽都沒聽說過,也沒見有官人過來花錢招募人手。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錢是最重要的,而高昌「青山綠水」、「遍地金銀」,去那裡不好嗎?

邵勳也沒再多說,揮手讓他們退下了。

遮馬堤的風很大,他裹着錦袍,行走在大堤上,找尋着昔日戰場的遺蹟。

或許是印象太深刻了,還真讓他找着了幾處,不過景緻和當年都大不一樣了。

尤其是渤海王劉敷紮營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白色的小塔,詢問當地人後,得知因爲大梁王師追索敵人甚急,便讓本地百姓收拾、掩埋戶體。

戶體掩埋多年後,有人在此地墾荒種地,夜晚鬼火森森,非常嚇人,於是請僧人收斂遺骸,置於塔中。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滿是白骨的石塔。

據鄉人所言,最晚到貞明末,還有河南人過來祭拜,說是當年亡父出征,攻營時戰死了,戶體沒找到,於是只能來此聊爲祭拜,求個心安了。

邵勳讓人準備了一些貢品,並吩咐縣令找人過來祭祀。

四月十五,他離開了河陽東行。臨走之前,信使送來了幾份奏疏和信件。

常年飽受「消渴症」折磨的水師中郎將楊寶去世了,太子令鴻臚寺、太常寺選送冥器,擬定諡號,同時又詢問是否讓西域大都護楊勤奪情。

邵勳思考了下,提筆手擬詔書,令楊勤奪情留任西域都護之職。

西域是他打下來的,軍鎮體系也是他建立的,那邊就屬他威望最高、人頭最熟,值此關鍵時期,確實不宜輕動。

邵勳又回想了下於鎮的情況。經過數年的經營,該鎮已有二千五百鎮兵,分佈於五個堡寨之中,初步控扼了絲綢之路南線,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線路。

想到這裡,他乾脆又寫了一份詔書,自曹魏時代就傳下來的善屯田兵(原西域長史李柏帳下兵馬)擇精壯千人,編爲鎮兵,劃入於鎮。

算上今年于闐鎮即將設立的一個堡戌(五百兵額),於鎮的兵力將達到四千人,算是初步組建完成了,以後只需以這個體系小修小補,無需大動干戈。

其實今年年初部勳還收到過楊勤的奏疏。

政事堂決定在於鎮組建完畢後,招募健兒建立焉耆鎮,但楊勤建議優先建立疏勒鎮,蓋因此鎮離大宛近,建起來後好處頗多,對大宛的影響力會大大增加。

關係到這等軍政大事,政事堂也不敢擅專,於是送到了此地。

邵勳知道即便設立了疏勒鎮,通往大宛也沒那麼簡單。

兩者之間隔看蔥嶺,還有一個阿賴山谷一一這其實倒是一片海拔相對較低、水草豐美之處一一過阿賴山谷之後,便有山間孔道可抵達費爾幹納盆地,距離並不算近,也不算好走。

唐代爲了控制這條通路,還專門設立了蔥嶺守捉城,駐兵成守,控制拔汗那國(大宛),直到恆羅斯之戰失敗,這個邊防體系纔開始收縮。

當然,去大宛也不是隻有這一條路,從龜茲那邊還可以翻越天山,只不過沒這邊好走罷了。

邵勳最終決定相信前線邊帥的決定,下令優先建設疏勒鎮。

這大概又要花費數年時光,但無所謂了,經營西域本來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工作,

以後這項任務還得交到太子身上。

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三十四章 勸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1432章 沙漠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1066章 終極目標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942章 談心第1133章 看法第1097章 都水監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1344章 到了第十二章 義務第853章 分化(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983章 祖氏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1075章 水戰(下)第932章 復仇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1171章 姨甥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1189章 收官第1286章 最後階段第1241章 去國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803章 意辛山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十七章 鬼話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八章 兩京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1235章 擺爛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823章 朝賀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074章 水戰(上)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二百章 蛻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894章 探望第八十章 俸祿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914章 乖巧第1428章 馬與人第1453章 篳路藍縷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1504章 “古”戰場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1351章 先搶爲敬第1284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1467章 遠方信息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1394章 倆兒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1498章 金人十二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258章 新舊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三十八章 轉變
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三十四章 勸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1432章 沙漠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1066章 終極目標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942章 談心第1133章 看法第1097章 都水監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1344章 到了第十二章 義務第853章 分化(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983章 祖氏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1075章 水戰(下)第932章 復仇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1171章 姨甥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1189章 收官第1286章 最後階段第1241章 去國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803章 意辛山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十七章 鬼話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八章 兩京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1235章 擺爛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823章 朝賀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1074章 水戰(上)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二百章 蛻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894章 探望第八十章 俸祿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914章 乖巧第1428章 馬與人第1453章 篳路藍縷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1504章 “古”戰場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1351章 先搶爲敬第1284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1467章 遠方信息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1340章 堆積的量變第1394章 倆兒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1498章 金人十二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258章 新舊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三十八章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