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遇災禍京城修羅場,撕破臉後院起紛爭

京城王恭廠爆炸案,死傷過兩萬餘人,據說當時聽到巨大的咆哮聲,猶如傳說中的遠古巨獸甦醒,然後看見王恭廠上空升起一個巨大的、黑色的猶如蘑菇靈芝狀的雲彩,瞬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萬物騰空而起,連駙馬大街上五千斤重的石獅子也被衝擊的騰空而起,飛到了順誠門外,屍首和各種人體殘肢從空中如雨點般的落下,爆炸波及之地的情景猶如人間地獄,百姓如此,皇宮也遭了秧,在紫禁城修繕房屋圍牆的兩千多工匠們從腳手架上跌落下來,成了“肉袋”!

乾清宮受損最爲嚴重,當時安泰帝正在用早飯,掌印太監冒死將安泰帝推出了殿外,當時在乾清宮服侍的太監、等候傳喚的幾位御史大人均喪命,而抱着五歲的太子跑出殿外的太監摔倒在地,用身體護住太子,腦漿都被砸出來了,等侍衛們從斷壁頹垣中挖出太子,太子早已經昏迷不醒了,林淑妃看見渾身浴血的兒子,當場昏厥過去。

之前火藥局工廠爆炸發生過幾次,但是其破壞力有限,這一次王恭廠爆炸案死傷如此慘重,居然還波及到了皇宮,許多受害者的屍體衣服等物居然奇蹟般的落到了並無震感的昌平縣,實在蹊蹺,難以單純的用火藥局失火爆炸來解釋,再加上安泰帝囚禁侮辱長兄、在朝中排除異己、廢長立幼,東宮易主等事不得民心,朝野之中頓時盛行“天譴”之說,天子無道,所以天降災禍。

迫於壓力,安泰帝發佈了“罪己詔”,此時他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了,不是和大臣們議事安撫百姓、收拾殘局,就是守在東宮太子身邊,希望兒子能醒過來。

奉先殿裡,今日廷議的主題依舊是賑災和廷推新的工部尚書,因爲此事罪魁禍首火藥廠屬於工部管轄,事發後工部尚書兼任內閣次輔被彈劾成了篩子,引咎辭職,安泰帝死裡逃生,唯一的兒子重傷昏迷,也深恨這個尚書,並無挽留,直接就準其辭職,工部尚書和內閣都出現了空位。

上一任工部尚書是德高望重的王大人,去年沈今竹奇蹟般迎回了海南島垂釣的順王,王大人奏請安泰帝親自去海澄縣迎接順王回京,並且准許太子朱思炫上朝聽政,開罪了安泰帝,隨後其老母得了“急病”去世,不得已丁憂辭官,回老家守孝去了。新的工部尚書是安泰帝的心腹。

誰知這位心腹入閣不到一年,就出了這等大事,被迫捲包袱滾蛋了。今日廷議的主題是推選新的工部尚書,但是御史們依舊不依不饒的要刑部立案,說此人瀆職,玩忽職守,對王恭廠監管不力,釀成大禍,勢必要將此人下獄,定罪量刑,否則如何面對地下兩萬冤魂!

人走茶涼,不僅御史如此,連工部自己人都開始咬以前的上官了,衆人深知齊心協力把上官咬出來定罪是正經,否則問責就要問到自己頭上了,死貧道不如死道友嘛。

安泰帝的頭被飛瓦擊中,此刻還裹着傷藥覆着傷口,幸虧當時頭上戴着狐皮暖帽,否則傷口就要見骨了。他已經連續三天都沒有休息,此刻眼冒金星,還出現了耳鳴,連底下議論聲也聽不太清楚了,羣臣的聲音越來越刺耳,他心煩意燥,一拳擊在龍案上,吼道:“准奏!刑部、御史臺聯合徹查此案。外頭有數萬災民等着安置、馬上就春暖花開,再不清理街道,掩埋屍首,很快就滋生瘟疫,整個京城都要變做一座死城!當年東海之變,又有韃靼人犯變,直逼山海關,朕都堅持天子守國門,沒有遷都金陵,如今邊關安寧,我們反而要被瘟疫趕走嗎?”

見安泰帝發怒了,也“揮淚斬馬謖”,將曾經的心腹重臣推出來受死,衆人就閉了嘴,開始廷議賑災。一直議論到了中午,賑災之事終於有了頭緒,安泰帝覺得自己四肢發軟,快要“駕鶴西去”了,鑑於去年臘月順王迴歸大朝會上吐血昏厥的黑歷史,安泰帝不會容許自己再犯這樣的錯誤,他虛弱的擺了擺手,說道:“退朝吧,推舉新的工部尚書一事,等下午再議,先把賑災之事做好,不能再死人了。”

一旁的東廠廠公懷義很有眼色,趕緊過去扶着安泰帝從龍椅上站起來,平日站在皇上身邊的是掌印太監,此人有些陰私手段,比上一任被懷義玩的團團轉、最後假傳聖旨毒死的福全強多了,可惜此人“紅顏薄命”,爲了救安泰帝,埋在了乾清宮裡,被砸的稀爛,也成了“肉袋”。

安泰帝剛站起來,一個禮部的大臣突然站出來說道:“此事因火藥而起,臣請奏將京城四座火藥廠全部關閉,以防再起禍事。”

兵部右侍郎出列,指着禮部大臣罵道:“一派胡言!我大明六成的將士都配備了火器,你關閉火藥廠,是要大明將士用血肉之軀去迎戰韃靼人還有紅毛番的炮火嗎?”

禮部大臣是個保守派,立刻反駁道:“我大明是馬上得天下,那時候沒有火器,不照樣將蒙古人驅趕出了中原!是你們兵部操練廢弛,戰鬥力衰弱,才使得大明邊關不穩,沒有槍炮,我們用意志來取勝!還有,臣請奏大明重新海禁,片板不得下海,自從開了海禁,世風日下,人心思變,紅毛番想要霸佔我大明領土,有了後來的東海之變,此禍皆是開海禁而起。”

安泰帝聽的腦仁疼,他刷的一下抽出旁邊錦衣衛的繡春刀,緩緩走到禮部大臣跟前,禮部大臣一副大義凌然的模樣,昂首說道:“聖上只管取微臣項上頭顱,微臣冒死覲見,死而無憾!”

安泰帝將繡春刀遞給禮部大臣,朝着配着燧發槍的錦衣衛招了招手,說道:“你和他對打,什麼時候用刀和意志勝了他手裡的燧發槍,朕就關閉火藥廠。”面對這樣愚昧的蠢貨,安泰帝疲倦的連發火都忘記了。火器對大明有多重要,安泰帝再明白不過了,他在漳州就藩多年,深知開海禁造福於民,這兩樣事情是他必須堅持做下去的。火藥廠確實危險,但是涉及到保密和防衛,不能搬遷到郊外,否則一旦火器被盜被搶,流入民間,引起的災禍會比爆炸更大,所以只能設在戒備守護森嚴的京城或者金陵城。

禮部大臣目瞪口呆的拿着繡春刀,安泰帝在懷義的攙扶緩緩走出奉先殿,身後又有大臣叫道:“太子病危,國儲動搖,臣請去黑山迎回崇信王。”

安泰帝腳步一滯,差點又吐血了,論誰也受不了別人在一旁說你兒子快死了,趕緊把侄兒接回來吧,你兒子就沒當太子的命!安泰帝頭也不回的繼續往前走,怒道:“朕還沒有死,朕說的話不管用麼?退朝!退朝!”

懷義體貼的找了暖轎請安泰帝上去,平日批閱周折的乾清宮已經坍塌成了斷井頹垣,爲了方便看兒子的病情,安泰帝命人將奏摺都運到了東宮,守在兒子身邊。

還在正月裡頭,天氣依舊寒冷,內侍打開夾板門簾,安泰帝聞得一陣女子嚶嚶的哭聲,頓時眉頭微蹙,內侍低聲說道:“是淑妃娘娘來瞧太子了。”安泰帝聽的心煩,說道:“請淑妃回宮。”整日哭哭啼啼的,太子就會好了?

內侍來請,淑妃知道安泰帝的說一不二的脾氣,雖說捨不得兒子,還是忍痛走了,行至御花園,看着滿園殘雪,心中無比淒涼,她深知一生的富貴都在兒子身上,兒子若有不測,她這輩子就到頭了——我不甘心!

正思忖着,劉皇后的宮女來請,說皇后在暖亭烹茶,請淑妃娘娘品茶賞梅。兒子遭遇劫難,林淑妃沒有這個雅興,但是要給皇后面子,她理了理情緒,跟着宮女到了暖亭。

劉皇后依舊麗色無邊,美豔之色使得早春的梅花都含羞,不過縱使如此,林淑妃依舊能發現皇后眼角的落寞之意,安泰帝如今以保養爲主,對子嗣不再強求,加上初試就受挫,始終沒有走出心裡的陰影,不再臨幸嬪妃了,免得自尊心再受傷。劉皇后這朵鮮花還沒到最美的時候,賞花人就不再出現,就更談不上結果。

“茶裡頭加了梅花,淑妃嘗一嘗。”劉皇后安慰說道:“淑妃眼皮有些腫,剛從東宮出來吧?太子吉人自有天相,不要太擔心了。”劉皇后有些幸災樂禍,淑妃就是靠兒子才一直綿裡藏針,和自己針鋒相對嗎,要是沒有兒子,看你能猖狂到幾時!

林淑妃捧着茶盅飲了一口,冷冷一笑,說道:“皇后沒有當過母親,不曉得當孃的揪心,自己生的兒子,即使沒病沒災的也會牽掛擔心,何況如今太子還昏迷不醒呢。”她今日心情糟糕到了極點,兒子生死未卜,安泰帝嫌棄她哭泣煩人,根本不想見自己,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正好遇到劉皇后。

劉皇后大怒,“你——你敢諷刺本宮無子?!”

林淑妃繼續在劉皇后傷口上撒鹽,說道:“皇后此言差矣!皇后娘娘母儀天下,這宮裡不管誰生下孩子都是你的孩子,太子都要叫你一聲母后!可是你不配叫“母后”!太子病危,你卻還有心情賞雪看梅,還有餘力往太子生母心口上捅刀子!老天開眼,幸虧你常年被青樓老鴇灌了不宜受孕的藥物,無法體會爲人母親的快樂,否則有你這種膽子大、腦子蠢、心眼狠的母親,那孩子不知會遭多少罪!”

劉皇后臉色煞白,低聲說道:“我們有過協議的,我不說你設計誣陷福王妃與和尚通姦,你也不能提我當過瘦馬的過去!你是要撕破協議,和我同歸於盡嗎?”

林淑妃冷冷一笑,說道:“如果你還記得這個協議,就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詛咒我的兒子不得好死很有意思嗎?我早就發過誓,不準任何人踩在我頭上,你是皇后又如何?手裡有我的把柄又怎樣?我本來就是失去過一切的人,我不容許再失去現在。誰要是毀了我,我會把她拖進地獄和我作伴。”

劉皇后喃喃說道:“你失去過一切,我又何嘗不是?家中被‘洗女三代’的道士蠱惑,將我遺棄在山林,先爲獵戶女,後爲賣笑瘦馬,同是天涯淪落人,都是家族的犧牲品,你我應該惺惺相惜纔是,爲何偏要刀戎相見,把彼此都逼到絕境。”

林淑妃冷哼一下,說道:“揚州瘦馬慣會唱唸做打,這一套對付男人或許可行,但對我是無用的,你我休戰,是因爲彼此手裡都有對方把柄,勢均力敵,誰都無法佔上風。你我和解,你繼續當皇后,說服你們劉家支持我兒子當太子,將來輔佐他登基當皇上,你我都是太后,保你劉家世代富貴。一切都是利益交易,有何情誼可言?還惺惺相惜,我林萍兒豈會和一個揚州瘦馬惺惺相惜!”

林淑妃心情不好,將劉皇后一頓臭罵,就是想着利益平衡,誰都不會戳破誰,索性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劉皇后沒想到向來隱忍的淑妃今日會如此鋒芒畢露,先是被罵懵了,畢竟當了幾年千金小姐,在後宮也有所錘鍊,她很快鎮定下來,反諷道:“一個伺候人的奴才秧子而已,靠着兒子和寵愛才有今天,裝什麼高貴?你那點底細誰不曉得?連皇上都不想冊封一個當過奴婢的奴才爲皇后,別說你生了太子,你就是生十個兒子,依然當不了皇后,試問世人誰會願意見一個奴婢母儀天下。你說我冷心腸不配爲人母,你就配了?當年你爲了絆倒福王妃,居然用太子冒險,冰天雪地的逼着奶孃抱着兒子投湖自盡!”

林淑妃瞳孔一縮,“這是誰說的?無憑無據不要亂講!”

劉皇后笑道:“沒有誰敢說,是我猜的。奶孃已死,死無對證,你在怕什麼?是不是心虛啊!林萍兒,你心裡很清楚,這事你做的出來,你利用安遠侯的善良,用兒子來了一場豪賭,從此使得皇上和福王妃夫妻離心,在心裡種下了耿介,再買通了和尚演戲,製造和福王妃私通的假象,讓皇上對此深信不疑,爲了掩恥毒死了福王妃。你纔是最不配當孃的蛇蠍女人!老天不忍心看在太子被你這個冷血無情毒婦利用,憐憫太子一生悲苦,纔會降下天譴,將太子收回去,重新投胎做人,到了來世,他會有一個全心全意愛他的母親,不會因爲任何利益來傷害他!”

林淑妃冷冷說道:“青樓出來的瘦馬,見識比頭髮短,如何懂得什麼是悲苦?身爲王府庶長子,不

能繼承親王爵位,這纔是苦;身爲大皇子卻不能冊封太子,繼承皇位,這纔是苦!你若還不懂得這些,就去南宮看看順王還有順王妃他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就去想想那日順王爲了參加太后葬禮,像狗一樣從南宮牆壁裡爬出來的情景,那纔是苦……”

兩個女人互相揭短痛罵,在東宮的安泰帝渾然不知後院失火了,皇后妃子串通在一起,瞞着他這個真龍天子。惦記着昏迷的兒子,他無心看奏摺,宣太醫過來問道:“太子何時才能醒?”

已經有好幾個太醫被趕出去挨板子丟飯碗了,這個太醫戰戰兢兢說道:“雖說宮殿坍塌時被內侍護在身下,可是埋在瓦礫下太久了,太子呼吸不暢,身體被重壓,五臟內腹都受了傷,加上驚嚇過度,這——微臣也有兒孫,以己度人,深知皇上心疼。不過事已至此,微臣斗膽說一句,與其強行讓太子醒來感受成年人都難以承受身體上的痛苦,不如一直睡着,當做這一切只是噩夢。”

太醫說出了殘酷的實情,安泰帝反而不發怒了,他頹然坐在龍椅上,三十多歲的他已經生了白髮,比哥哥順王還顯老態,難道這真是天譴嗎?南宮如此簡陋,順王一點沒事,太子卻成了昏迷不醒的活死人,沉默了許久,安泰帝說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太醫緊張的裡衣都溼透了,哆哆嗦嗦的從地上爬起來,剛走幾步,安泰帝問道:“真的一絲希望都沒有了嗎?”

太醫不敢把話說死了,只得說道:“皇上放心,只要有一絲希望,太醫院都不會放棄的。”

也就是說基本沒有希望了,傷成這樣,非死即殘,大臣們不會容許一個殘疾的皇子當國儲,安泰帝沒有說話,他走出御案,到了太子寢宮,摸着兒子日漸消瘦的臉頰,將頭貼在兒子小胸膛上,聽着孩子柔弱的心跳,他只有這麼一個兒子,順王除了崇信王,還有一對郡主,論子嗣,哥哥還是比自己強些。

憑什麼!哥哥昏聵荒唐,懶惰貪玩,而我勤政愛民,從不懈怠,無論身懷疾病、還是兒子重傷,都堅持上朝,批閱奏摺。若是天譴,應該到哥哥頭上啊,爲什麼偏偏是我兒子!安泰帝吻着兒子的額頭,摳了摳兒子的手心,暖聲說道:“兒子快點好起來,父皇不逼你讀書了,父皇帶你出宮踏青、放風箏、你喜歡什麼,父皇都給你買回來,父皇容許你養那條西洋斑點子哈巴狗,不會訓你玩物喪志,其實父皇小時候也喜歡貓狗的,少年時還趕着獵狗隨先帝打獵,等你長大了,父皇還會帶你微服出巡,看大明萬里河山。”

或許是父子連心,太子的手指頭開始蠕動了,安泰帝狂喜,大聲說道:“你聽到父皇說話了對不對?兒子快醒醒,熬過了身體之痛,整個大明都是你的!父皇會不惜一切,來與你共享這河山!”

話音剛落,太子驀地睜開了眼睛,只是眼神木然,沒有一絲神采,安泰帝正要再說些什麼,太子幼小的身軀突然劇烈抽動起來了,口吐白沫,表情痛苦。安泰帝大聲叫道:“太醫!宣太醫!”

一大波太醫使出吃奶的勁跑進來對太子施救,約過了一個時辰,太醫伏地痛哭說道:“臣等——臣

等無能,太子脈搏虛弱,回天乏術了。”

安泰帝回到太子寢宮,看着被子下面身體依然在痛苦抽搐的小小人兒,一滴淚水滾落下來,他屏推衆人,坐在牀邊,悄聲說道:“是不是看到牛頭馬面拿着勾魂鎖走進來了?莫怕,父皇是真龍天子,他們不敢近身的。覺得很痛苦嗎?沒事的,父皇親自送你一程,很快就不覺得疼了,父皇要給你造一個大大的地宮,好多和尚道士給你祈福做法場,早日轉世投胎做人,記得下輩子莫要再投胎帝王家了、莫要再姓朱,浮華背後全是醜惡、算計和孤獨。”

安泰帝目光一凜,用手捂住了太子的口鼻。小人兒微弱的掙扎着,安泰帝瞪着血紅的雙眼,在兒子耳邊喃喃道:“不要怕,你得不到的東西,你堂哥也休想得到,他不會再回來了,天譴,呵呵,我連兒子都沒有了,我還怕什麼天譴,誰都可以當太子,就是他不能!”

шωш✿ тт kān✿ ¢ ○

安泰三年,一月二十七日,年僅五歲的太子夭折,諡號懷獻。國儲崩亡,舉國悲哀的同時,朝廷又開始熱議立國本了。安泰帝冷冷的看着下面吵得不可開交的臣子,心中一片荒涼,跟着崇信王去黑山縣的都是一羣廢物,冬天大雪封山封路,多好的行動機會啊,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讓崇信王逃脫了,什麼土匪爲了藏寶圖挾持郡王進了山林,瞧這個手法,八成又是沈今竹在搞鬼,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都全家發配流放了,居然勾結土匪,還能折騰出風浪來!既如此,就莫怪我無情,下出格殺令了。

第254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第209章 小鮮肉扮豬吃老虎,琉璃塔終成孩子王(二)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215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二)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35章 探實情上房又揭瓦,查圖畫主僕結盟誓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189章 遇災禍京城修羅場,撕破臉後院起紛爭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46章 情迷眼太監似周郎,放生臺慘變殺生臺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160章 得訊息徐楓有生機,進京城物非人已非第26章 竈下婢幫扶柳嫂子,解連環姐妹笑今竹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94章 除宿敵孫女救祖母,說心願沈老太進京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236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184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二)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35章 白推官嚴審假親戚,曹核桃失意煙雨樓第234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第193章 剿土匪圍攻黑風寨,魚漏逼死林同知第214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第63章 憶舊情夫妻奔東西,打雙陸竹核窺天機第76章 三姐妹戰火傳悲歌,沈今竹遭遇陳媽媽第195章 求不得飲鴆不止渴,老朱家有郎初長成第247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二)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187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二)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85章 平伯滅倭立大功,慶豐帝受挫開海禁第51章 徐碧若楊威雞鳴山,慶團圓狐狸一家親第193章 剿土匪圍攻黑風寨,魚漏逼死林同知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64章 曹核桃尋母遇貴人,玉翡翠揪出嫁妝案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第28章 鬼魅影嚇尿新主人,悽紫霞玉碎太湖石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207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二)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150章 國千代財色迷懷安,沈今竹偷天又換日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57章 東海變山瞬易主,封侯爵今竹找支援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99章 道不同一家難融合,瓊林宴大戰鷹揚宴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207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二)第59章 老相好衙門找女婿,李賢惠叛出公侯府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28章 沈今竹毒舌諷美男,迎船長是大海盜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30章 遇挫折幾欲走麥城,說是非是非找上門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若問鬧洞房那家強,蘇州老家找白夫人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184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二)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第89章 出港口偶遇鄭和碑,遇強敵混戰酒樓中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89章 出港口偶遇鄭和碑,遇強敵混戰酒樓中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35章 探實情上房又揭瓦,查圖畫主僕結盟誓第23章 小峨嵋破戒桂花糕,表小姐一笑泯恩仇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65章 雁翔金甲罩百花袍,燧發槍一戰驚呂布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161章 封淑妃翊坤宮易主,步青雲到底意難平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
第254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第209章 小鮮肉扮豬吃老虎,琉璃塔終成孩子王(二)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215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二)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35章 探實情上房又揭瓦,查圖畫主僕結盟誓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189章 遇災禍京城修羅場,撕破臉後院起紛爭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46章 情迷眼太監似周郎,放生臺慘變殺生臺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160章 得訊息徐楓有生機,進京城物非人已非第26章 竈下婢幫扶柳嫂子,解連環姐妹笑今竹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94章 除宿敵孫女救祖母,說心願沈老太進京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236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184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二)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35章 白推官嚴審假親戚,曹核桃失意煙雨樓第234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第193章 剿土匪圍攻黑風寨,魚漏逼死林同知第214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第63章 憶舊情夫妻奔東西,打雙陸竹核窺天機第76章 三姐妹戰火傳悲歌,沈今竹遭遇陳媽媽第195章 求不得飲鴆不止渴,老朱家有郎初長成第247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二)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187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二)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85章 平伯滅倭立大功,慶豐帝受挫開海禁第51章 徐碧若楊威雞鳴山,慶團圓狐狸一家親第193章 剿土匪圍攻黑風寨,魚漏逼死林同知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64章 曹核桃尋母遇貴人,玉翡翠揪出嫁妝案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第28章 鬼魅影嚇尿新主人,悽紫霞玉碎太湖石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207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二)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150章 國千代財色迷懷安,沈今竹偷天又換日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57章 東海變山瞬易主,封侯爵今竹找支援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99章 道不同一家難融合,瓊林宴大戰鷹揚宴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207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二)第59章 老相好衙門找女婿,李賢惠叛出公侯府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28章 沈今竹毒舌諷美男,迎船長是大海盜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30章 遇挫折幾欲走麥城,說是非是非找上門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若問鬧洞房那家強,蘇州老家找白夫人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184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二)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第89章 出港口偶遇鄭和碑,遇強敵混戰酒樓中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89章 出港口偶遇鄭和碑,遇強敵混戰酒樓中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35章 探實情上房又揭瓦,查圖畫主僕結盟誓第23章 小峨嵋破戒桂花糕,表小姐一笑泯恩仇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65章 雁翔金甲罩百花袍,燧發槍一戰驚呂布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161章 封淑妃翊坤宮易主,步青雲到底意難平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