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

烏江對岸的馬鞍山。項羽讓隨從和地方官停下,獨自策馬上了山。在這能眺望到對面的烏江,但來這他不是爲了憑弔另一個平行時空中的自己,而是來建冶煉場。

他徒步在山中勘察半天,終於找到了那個他早已知道到的大型露天鐵礦場。

此處距離系統主城金陵不足百里,又有水道相通,在此興建冶煉場再合適不過。項羽即刻調出系統面板,在露天鐵礦場的旁邊花費800積分建起一個冶煉場。

看着場內的工匠們開始忙碌起來,項羽下山後吩咐縣令給這個冶煉場所供應補給,以及修建一個江邊碼頭和一條通往碼頭的下山道路。

縣令茫然的看着這個礦場和冶煉所,撓着腦袋納悶的心裡說道:【我怎麼從沒聽說這裡有個鐵礦場呢。】但他哪裡敢多問。只管照令行事。霸王剛東歸時,江東的地方官員都以爲勢必要大幅增加賦稅用於征戰,不想最後賦稅不僅沒加還減少一半。條件是給霸王所駐紮的那座不知何時所建的小城供應鐵,木,煤炭等資源。現在鐵也不用上供了,怎麼說對地方都是個好事。

……

隨着木頭,鐵,棕麻等原材料源源不斷的輸送到金陵,船塢中的兩列槳的槳帆戰艦像下餃子一樣,一艘艘滑入水中。龍藏浦的河道沿岸停滿了這些戰艦。虎賁大營中的八個師也陸續換裝完畢。

在東楚,適合擔任戰艦水兵的人力很多。被項羽高薪成批的招募進來,由系統的水兵分批培訓,然後老帶新。

高薪中的這個【薪】是由現銀和地票構成。所謂地票就是霸王的承諾,得了江山後,憑票兌現土地。

至於銀子來源,項羽還是和上個時代一樣,生成了五十個商人。通過他們經營金陵城內工坊所生產的物品來賺取大量銀兩。此外楚軍還頒佈了明細的軍功封賞條例,明確了各級爵位獲得的條件。這些舉措,讓虎賁軍士氣空前高漲,無論將卒都希望早日上陣殺敵立功。

虎賁軍的兵員也進行了重新整編,老弱都被調到屯墾軍或地方上的郡縣戍兵之中去。空出來的編制都補充了精壯。無論屯墾軍與郡縣軍也都適用軍功封賞條例。屯墾軍的規模也擴充到總兵力十萬人之多,兵源主要爲西楚淮泗之地的流民,他們一但入軍,家眷也可以隨軍分配到耕地進行耕種。

……

公元前201年夏,項羽攜虞姬來到秣陵縣城,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這是爲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在廣大的楚地上形成的風俗,如今被霸王敕令爲法定節日。

河道上,十幾艘龍舟奮力疾馳,在水中劃過道道白色尾跡,最終冠軍毫無疑問的落入虎賁水師之手。項羽和身邊鍾離昧,季布等幾位將軍都站起爲其喝彩。

此時一名令信斥候匆匆上前稟報道:“大王,金陵城鴿房收到緊急軍情。”

項羽接過書信一看,原來是漢軍開始大舉進攻臨江國,臨江王共尉只得緊急向鄰近的夏越求援。夏越立刻飛鴿傳書通報項羽。在往年楚漢對峙中,當時的臨江王也就是共尉的父親,是唯一一個留在楚軍陣營且沒被攻滅的諸侯,儘管他實際沒有出兵助楚。所以不管出於哪方面考慮,臨江都必須救。

這半年多來,夏越不負項羽所望,連續收服廬江,以及蒼梧兩郡大片領土。最南已與南越趙佗相臨。且在兩郡發展出五萬多的常備屯墾兵力,並且攻滅了衡山郡在江水之南所有縣地。與衡山王吳芮隔江相峙。成爲東楚西面的有力屏障。

……

月明星稀,黑幽幽的江水滾滾東去。二十艘【蜈蚣艦】以及三十艘艨艟溯江而上,中間護送着百十艘大船,船隊外圍走舸小船不停遊走偵查。這蜈蚣艦是江東軍民給槳帆戰艦定的俗稱。

此時項羽站立船頭,一動也不動的盯着岸上。一名水師兵士前來稟報:“啓稟大王,前方二十里就是衡山國的水寨大營所在地--漢水河口。”

“傳我王令,走舸偵查,若無異常,準備登陸。”

“諾”

百艘大船陸續靠岸,五千楚軍虎賁陸續登陸。而後列隊靜悄悄的向前方開去。

項羽在馳進千里的過程中,爲避免被對岸漢營崗哨斥候察覺,緊靠左岸行駛,白天躲入左岸的支流內水,晚上纔開始航行。

甚至爲了掩護此次行動,在廬江,會稽兩郡派出小股部隊潛入對岸沿江區域,故意暴露形跡,吸引住大部分斥候。

此時,因臨江有戰事,衡山王吳芮早早就下了戰備敕令。境內各兵營,營寨都是高度戒備。漢江口的水師營寨也不例外。

營寨外圍巡邏的一隊兵卒最先發現了楚軍,在高聲發出“有敵來襲”的警報後,這些外圍兵卒被一馬當先的霸王和楚軍騎兵片刻斬殺。

很快,營寨內的鼓號之聲急切響起。守營士卒紛紛從牀榻上跳起,嘈雜聲中,操起兵刃弓弩依託木製寨牆柵欄開始防禦。

疾風射手們的勁矢開始連續射向營寨正面幾個箭塔望樓。慘呼聲中,不斷有人中箭摔落。而此時,大批箭矢也開始從柵欄後方射出。

“盾陣!騎兵後撤!”項羽用大戟撥開幾隻箭矢,大聲呼喝道。四千虎賁盾劍重步兵早已用手中四尺大盾組成一道嚴密盾殼。將正面和頭頂封的嚴嚴實實。楚軍兵士在盾陣掩護下繼續快速向前推進。

三百疾風射手也以此龜殼陣爲掩護,當對方箭矢飛來時,蹲在龜殼陣後方就能躲避流矢。此時項羽和一千騎兵也已撥馬轉回本軍陣後,對方射手射程之外。

當楚軍抵近到營寨時,三百疾風射手開始拋射出火箭。顆顆飛火流星在夜空中劃出炫目軌跡,投向衡山國水寨。很快寨內營房,軍帳,草垛等迅速燃燒起來,火勢逐漸蔓延開來。

在一片嘈雜,呼喝聲中,水寨內的船舶開始陸續駛出營寨,向漢江河口之外駛去。讓戰船向江水疏散而不是漢水上游疏散,水師都尉的理由也很簡單,此時船上只有水手船工,沒有戰兵,如果在河道狹窄的漢水中逆水慢速行去。很容易被敵船接舷跳幫奪船。反之在寬闊的江面上,卻容易躲避。

而此時,距離漢水河口,江水上游五百米處,二十艘蜈蚣艦與三十艘艨艟正泊在靠近岸邊處。如同五十隻大鱷潛伏着。

-------

【積分:1900】

【系統人口:包括武卒銳士:2000,盾劍重步兵:100,長矛兵:100,疾風射手:300,內海水兵120,商人50,合計2670人】

【人口餘額:17530】

【建築設施:鐵器時代初級宮殿,軍營,工坊,青銅時代高級民居|鴿房|夯土城牆|倉庫|初級酒坊|初級馬廄|普通船塢|冶煉場】

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九章 平英布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
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九章 平英布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