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

前往回洛倉進行增援的隋軍是來護兒所率的一萬七千餘名兵卒。這是整個大隋王朝最精銳的部隊。由六千名驍果禁衛步兵,四千騎驍果鐵騎,三千天興軍山地長槍兵,兩千天興軍長弓手,一千王庭重騎,一千輕甲飛騎構成。其實主體就是楊廣北返從江都帶回的軍隊。

東都離回洛倉並沒有多遠,且楊廣很早就接到單雄信大軍接近回洛倉的消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單雄信的目標何在,楊廣當然也不例外。

但是之前在東都南方嵩陽境內也出現了一支約兩萬人的瓦崗軍。楊廣手上唯一能機動調用的部隊,也就是來護兒這支軍隊正被派去狙擊殲滅他們。

完成殲敵任務的來護兒昨日才返回東都洛陽城,聽到回洛倉受襲,就向楊廣請命,要連夜去增援回洛。楊廣回絕了他的請求,而是讓他的部隊在洛陽好生休整一晚,第二日這才趕了過來。楊廣相信司馬德勘和城內的五千精兵不至於連一天一夜也守不住。

來護兒的大軍在通往回洛倉的官道大路上快速行進。前方的斥候已經看到了單雄信分佈在回洛城周邊的幾個大營。

此時的單雄信卻是不慌不忙的端坐於中軍大帳之中運籌帷幄。他早早就派出令兵去通知離他不遠的另一支瓦崗軍人馬—王伯當的三萬大軍,現在逐一安排麾下各將任務。這些任務有負責繼續封鎖回洛城的,有側面狙擊襲擾來敵的,有警戒四方的,還有佈置軍陣嚴正以待的。

但最終還需要等來王伯當的三萬大軍,纔有把握將對方吃掉。因爲他已經聽聞,這支隋軍是楊廣的王牌,除了那個聞名天下,傳說能以一當十的驍果軍,還有一支神秘莫測的天興軍。

瓦崗軍按照單雄信的佈置迅速行動起來。在陣陣鼓號聲中,大批兵卒在營前排列出龐大軍陣,大股騎兵向營外策馬而去,還有不少輔兵揮汗如雨,抓緊時間構築封鎖回洛倉的工事。

……

一名手持鋼刀的驍果鐵騎跳下馬來,從一具插着數支箭矢的屍體上割下人頭,而後將人頭的髮髻系在馬頸的項圈之上,然後是下一個。這樣做的不是他一個人,他身邊的衆多袍澤做着同樣的事。那些系統出來的天興軍的輕甲飛騎則靜立在馬鞍之上,以不解的眼神看着這些土著夥伴。他們不知道這些驍果兵拿這些人頭有什麼用。

這些東倒西歪的上千具屍體來自一小股企圖對隋軍進行伏擊襲擾的瓦崗軍部隊。

他們還沒完成埋伏,就遭受到對方精銳騎兵毀滅性打擊。他們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人發現的,當對方的人馬出現在自己視線時,已經無路可跑,因爲這些隋軍騎兵的馬太快了,更何況他們射出的箭更快。

……

本來頗有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氣勢的單雄信,接到前方探馬斥候陸續傳來的軍情稟報,也開始沉不住氣了。狙擊襲擾的部隊不僅沒能有效達成遲滯對方的目標,反而自身損失慘重,有的甚至全軍覆沒。那隻隋軍雄師離自己的大本營卻是越來越近。

“前去通知王伯當的兵士怎麼還沒回來!”單雄信突然大吼道。旁邊一名參將連忙勸慰道:“啓稟將軍,我已派出第二波信使去催了!”

……

此時的王伯當正在指揮他的大軍強攻金墉城。金墉城距離東都洛陽不過二十五里路,雖然還是東都的一個衛星城,但已不是當年晉朝時那座專門幽禁皇族的小城,而是一座佔地近萬畝的軍事要塞。它乃拱衛東都洛陽北面的重要門戶,可以與東都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

按理說,這樣的重鎮應該囤積重兵,但楊廣兵力有限,而這個有“遙相呼應,呈犄角之勢”意義的金墉城還是比不上那些有更重要意義的戰略要地。楊廣只能將有限兵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因此金墉城中只屯駐了三千隋軍步卒,這些步卒大多還是老弱。

但在王伯當眼中,這座城池的意義卻是非凡。他心裡盤算,若拿下這與東都洛陽近在咫尺的金墉城,囤積足夠糧草。就可盤踞在這堅城之中,靜觀天下風雲變幻。

若未來戰爭中,瓦崗大敗,便能尋得機會像李密取代翟讓一樣,自己取代李密成爲瓦崗統帥。若有隋朝大廈將傾之時,東都必定兵力空虛,可以一夜之間就掌控東都,俯瞰天下。自己即使不能以此功取代李密,亦是瓦崗衆將中居首功者。

而且經過王伯當反覆觀察偵探,這金墉城的駐防兵力顯然非常薄弱,這種高性價比的買賣王伯當自然不會放過。所以當單雄信的人來請求他增援時,他不以爲然的對來人說:“待本將攻下金墉城再去增援單兄弟也不遲。”

攻打金墉城的戰鬥隨即展開。但戰事的進程超出了王伯當的想象。這金墉城中雖然兵力薄弱,也都是老弱之兵。但卻有着高昂士氣,並非不堪一擊之旅。原來這些兵卒的家眷都被收入到了東都城內並落了戶籍,不再以務農爲生,這其實是一項福利獎勵。即使他們日後在回鄉務農,會以府兵身份獲得對應的田地封賞。

箭矢在城上城下來回穿梭,兵士們在城頭反覆拉鋸爭奪,從正午時分一直戰鬥到太陽西下,王伯當的大軍才取得一定進展,控制了一座城門和一面城牆。

城頭滿是隋軍和瓦崗軍兵卒的屍體,殘破的旗幟斜倒在城垛之上,城下的瓦崗軍已如同潮水一般向金墉城中涌去。城中依舊有隋軍兵士在頑強抵抗。時不時射出一支冷箭,或冷不丁的從街旁窗戶中刺出一支長槍將瓦崗兵卒捅翻在地,或是突然跳出幾個隋軍兵卒揮刀向落單的瓦崗兵卒斬殺而去。瓦崗軍不得不逐屋逐室的進行搜索,逐街逐巷的進行清理爭奪。

最終,還是有七八百倖存的隋軍乘着夜幕,從最後一個沒失守的城門撤出了金庸城,向洛陽逃去。此時王伯當纔算是完全控制了全城。

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五十章 血戰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二章 刺董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二章 家宴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
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五十章 血戰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二章 刺董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二章 家宴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