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

心急如焚的李子通向湖汊中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的看去,頓時冒出了個主意。此湖名爲陸陽湖,乃邗溝中段連通的一個淡水湖泊,湖泊水深不到半仗有餘,大船難行,但卻是廣闊浩瀚。

湖邊以及溝壑縱橫的湖汊中長滿了蘆葦,如今隆冬季節,這些蘆葦雖然早已枯萎,但枯枝萎葉依舊是密密麻麻一片,密不透風。這些蘆葦蕩的面積有數萬畝。人只要鑽進去,根本不可能找的到。

如今,隋軍的三十餘艘蜈蚣艦已經駛入陸陽湖對湖泊的南面區域實施了封鎖,除此還有上百艘走舸沿着湖岸日夜偵查,李子通的賊軍要從湖泊上偷渡而過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一日清晨,設在邗溝西岸的隋軍中軍大帳中,一箇中年人正與杜伏威,陳俊二人在一個沙盤前商量着什麼。一名驍果禁衛進帳稟報道:“啓稟聖上,今日清晨,我軍負責監視的斥候突然發現李子通的賊軍消失不見了。但是東面的來護兒將軍與南面司馬德戡將軍的人馬都未察覺夜間有大隊人馬通過他們的防區,也沒有任何異動。”

“西邊的邗溝,輕甲飛騎監視的方向可否發生異動。”楊廣身旁的陳俊發問道。

“也沒有。”

杜伏威沉吟半刻,指着沙盤說道:“此賊必然是遁入這陸陽湖的蘆葦蕩之中去了。”

陳俊馬上說道:“即然如此,我們讓東南兩面的友軍封鎖這片蘆葦蕩,而後出動大軍入蘆葦蕩搜索吧。”

“不可行,這蘆葦蕩方圓百十里,根本不可能被封鎖住。而且蕩內溝壑縱橫。大軍深入恐中埋伏。更何況當下隆冬季節,天乾物燥。這蘆葦是易燃之物,若不熟悉蘆葦蕩內的路況環境,一旦起火,根本無路可逃。也許這李子通根本不是要借這蘆葦蕩逃跑,而是誘我軍深入蕩中後,放火火攻,那麼我軍將死無葬身之地。當年…”

杜伏威頓了一下話語,接着轉頭對楊廣低聲說道:“當年臣就是將江都校尉宋顥誘入蘆葦蕩中放火燒死。”

陳俊哎呀了一聲,說:“這可糟了,我們進蕩搜索,有可能中了李子通此賊的道。若不進這蘆葦蕩,那就可能放走他了。我們好不容易咬住了他,若真這樣是前功盡棄啊。”

楊廣眉頭一皺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放一把火將這片蘆葦蕩燒的乾乾淨淨呢。”

聽了此話,杜伏威忙說:“這蘆葦蕩並不是整片都緊密相連的,若要將這方圓百十里的蘆葦全部燒光,還是得派兵進入蕩中四處縱火。若我們只派小股兵士進去,勢必被其集中兵力殲滅,如果大軍進去,那問題又回到原處,恐對方已經設伏火攻我們。若我們只是逐片將蘆葦蕩燒盡,只怕這時間那李賊早已逃之夭夭。”

楊廣砸吧了下嘴巴說:“朕自有辦法縱火,當下重要的是不能讓李子通經利用蘆葦蕩跳出包圍。傳朕詔令,調來護兒,沈光部北上,在陸陽湖周邊日夜巡邏警戒,輕甲飛騎也渡過邗溝,執行同樣任務。只要給朕一天時間,朕就能將這片陸陽湖周邊的蘆葦蕩燒的乾乾淨淨。你們也迅速調集本部兵馬南下配合來護兒,沈光盡力封鎖住陸陽湖”

杜伏威與陳俊各自領命而去。

……

當天下午,大批來自天興城的船舶順着邗溝運來了大量的補給物資。這些物資都是一種特製的陶罐。隨船而來的還有兩千長弓手。

隋軍幾路大軍傾巢出動,分成無數巡邏部隊在陸陽湖東南湖岸不停巡邏警戒。數十隻鄰近的疍民小船被調集而來,深入陸陽湖東北端的蘆葦蕩中,監視賊軍是否已經通過了此處逃到了陸陽湖的北岸。所有輕甲飛騎都集中在湖的北岸,還有數千驍果軍鐵騎與他們集結在一起。萬一李子通從北岸的蘆葦蕩中鑽出,就會遭到他們的追擊,雖然不能全殲李子通,也能叫他損失慘重。

到了傍晚時分,太陽快落之時。隋軍在楊廣的親自指揮下,已經佈置妥當。一支拖着尾焰的響箭突然射向空中,接着更多這樣的箭矢一支接着一支點亮已經開始暗淡的天空。

躲藏在蘆葦蕩深處的李子通埋伏了一天也沒等到隋軍的前來,他斷定隋軍定然是不敢入蕩。於是採取了接下來的計劃,沿着蘆葦蕩繞湖向陸陽湖的北岸轉移。此時他發現了一支接着一支衝向天空的閃爍火花,還帶着尖銳的鳴嘯。

“那是什麼鬼東西,隋軍想幹什麼?!”李子通驚懼不安的自言自語道。突然稍遠的地方傳來幾聲轟隆隆的巨響,而後升起沖天火焰,迅速點燃了乾枯的蘆葦叢。

湖面上,從蜈蚣艦上發射出的一發發的火爆彈飛向蘆葦蕩。這又是一種新型火爆彈。以往的火爆彈如果用在此處,多半不會有效果。因爲蘆葦叢下多半是淺灘水窪或是爛泥,即使猛火油能在水面上燃燒,但這些陶罐因無法碎裂導致裡面的猛火油無法溢出而失效。

而現在的火爆彈,陶罐是分兩層的,中間夾層裝着黑火藥。這種原始火藥爆炸威力雖然沒有什麼殺傷力,但足以讓陶罐碎裂。當火爆彈落地或即將落地之時,引火的藥捻剛好燃盡爆開陶罐並點燃猛火油。

蜈蚣艦的甲板上站滿了戰兵,他們向蘆葦蕩不停的攢射着火箭。這是一種特殊的火箭,箭矢前端掛着火藥袋,落地時剛好可以掛在蘆葦杆枝之上,而不是落在水中,同時火藥猛烈燃燒起來,引燃蘆葦。

岸上也是如此,除了普通弓手,那些長弓手將掛載着火藥袋的輕箭拋射四百多米的距離,投射到蘆葦蕩的縱深處。

此時天空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陸陽湖的東南岸無數的大小“飛火流星”在陣陣雷鳴聲中投向那巨大的蘆葦叢之中。這些蘆葦成片成片的燃燒起來,大火將天空映射的通紅,如同到了白晝一般。蘆葦蕩中開始隱約傳來人的嘶喊慘叫之聲,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

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十章 立威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章 陰謀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九章 堅堡第五十章 血戰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六十章 伐周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章 坑俘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
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十章 立威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章 陰謀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九章 堅堡第五十章 血戰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六十章 伐周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章 坑俘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