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

共傲最終還是醫治無效,箭傷潰瘍而亡。臨終前,他將印信,對臨江各郡縣的遺言敕令都交給了項羽。

乘漢軍主力劉賈部退守襄陽之機,楚軍依仗水師的絕對優勢,依託漢水水道和江水北岸的水網,攻略了原衡山國在大別山西南,漢水東北的全部領土。

駐守江陵的季布也乘勢光復了夷陵(宜昌)這個扼峽江咽喉的戰略要地。隨後收服雲夢澤以北,桐梧山以南,漢水以西的廣大區域。

……

江夏城府衙內。

“你,還有兩百武卒銳士兄弟跟隨我回金陵。廬江蒼梧的軍事以後交給項聲主持。南郡和洞庭兩郡交給季布主持”項羽對夏越說道。

夏越聽了此言,喜出望外,他早就想返回金陵的軍營之中。

“不過,我還需要一個人能負擔起整個荊楚內政的人物。你屬下可有合適人選。”

夏越想了想,說:“末將正想向大王保薦一人,現任長沙縣令利蒼,臨江江陵人氏。”

項羽感覺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聽過,但一時想不起來。不過他相信夏越的判斷,都沒聽聽他推舉的理由,就回應道:“好吧,就提拔這個利蒼全局統管南楚內政。”

……

虞姬已經兩個多月未見項羽了,經常去兄長虞子期那打聽消息。然而荊楚之地與江東相距千里,即使擔任軍政要職的虞子期也不可能實時知曉前線動態,和霸王項羽的現狀。

這一天,虞姬又登上金陵城的城頭向西南盼望着,獨自吟唱起楚地歌賦《思歸賦》。悠悠婉轉的古韻歌聲突然嘎然而止,因爲她看見大江西南方的水平線上,冒出一個一個桅杆,而後是蜈蚣艦那修長而又寬扁的艦身。她像個小鹿一樣飛快的向城牆下跑去。

霸王項羽一下船就看到向自己奔來的虞姬,也不顧自己還甲冑在身,給了虞姬一個熊抱。而虞姬淚目盈盈說的第一句話是:“大王以後出征是否能帶上臣妾,臣妾也能會騎射擊劍,不會是大王的累贅。”項羽咧嘴笑笑沒有說話。

……

金陵城王宮外殿之中,一片喧囂吵嚷之聲。原來諸臣在項羽面前爭論下一步大略該怎麼走。大致意見就三條。

一收服閩越和南越,完全統一南方,毫無後顧之憂後再行北伐。

二直接收復西楚之地,再次與諸侯進行中原決戰。

三攻略巴蜀漢中,削弱劉邦根基,而後再取西楚齊地,最後從南陽武關道,漢中棧道,洛陽函穀道三路取關中,定鼎天下。

三方都有各自理由和根據,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項羽自己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他選擇了三,先取巴蜀漢中,剪除劉邦根基側翼後再席捲北地,最後入關中定鼎天下。和朱元璋的北伐差不多,雖然朱元璋沒有先取巴蜀,但那時巴蜀的明夏和朱元璋卻非敵對關係。

之所以否定第一,是因爲兩越之主都是偏安之輩,僅僅是想安安穩穩當土皇帝的主,絕對不會無事生非。至少不會在自己有當前實力時敢於給自己背後捅刀,也不會蠢到與劉邦聯合攻滅自己後,直接面對更強大的威脅。既然如此,自己當然也沒必要在定鼎天下之前與他們空耗實力。

至於第二個選項,看起來是最快的,直接和劉邦陣營決戰,但那樣不過是將老路再走一遍。又陷入到四戰之地的境地。

而且利用虛假承諾,利益交換構築起來的劉邦陣營隨着時間推移必會逐漸分崩離析。如果自己選擇即刻在中原與諸侯決戰,反而讓劉邦陣營暫時團結起來,與自己做殊死決戰。

自己當然不會去幫他這個忙。

所以最穩妥的是第三個選項,取巴蜀漢中,斷其根基。此時劉邦陣營內部一定會因爲劉邦的實力削弱,而發生重大格局變化。這時再取西楚與齊地,伺機決戰,最後東西中三路兵進關中。

但是用兵巴蜀漢中,江東可能要兵力削弱,即使有廣陵這個江北據點,依照韓信的能力,他依舊可以對江東構成嚴重威脅。大江對面的韓信現在正在想什麼和幹什麼?這是項羽最想知道的。

……

彭城楚王王宮前殿。

一名令信軍侯上前報道:“啓稟大王,我們這次對廣陵的用計又失敗了。”

“哦,是遊說他偷襲我軍的謀士又被趕出城了嗎?”韓信問道。

“不是,他被項莊斬首了。”

韓信皺皺眉頭,嘆口氣說道:“這次不僅沒生效,還居然被他識破了?”

做爲“兵權謀”大家的韓信不怕對方機智過人,就怕項莊這樣的榆木疙瘩。

如今廣陵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有近兩萬人的兵力。強攻是不可能攻破的,而項莊一板一眼的遵照項羽指示,無論任何時候都堅守城池。

項羽研究過韓信的每一樁戰例,發現幾乎無一例外的,他都對敵方用了“兵權謀”之術,即通過釋放各種虛假信息或欺詐手段欺騙敵方,達到自己預設的作戰條件。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即使兵力士氣都佔絕對優勢的垓下之戰,韓信都還派人假投項羽,將其引入預設的決戰之地--垓下。

現在的項羽既然洞悉了這一點,自然會在用人用兵上加以應對。所以派了項莊這麼個榆木疙瘩來鎮守廣陵。

所以韓信連續對項莊用計都沒有成功。第一次,他派幾百人僞裝成流民哭天喊地的要進城,有老有弱,有男有女,每個人都能說出來歷,幾乎不可能一時半刻識別出來。

項莊確實不知是詐,也相信他們是流民,但硬是沒放一個人進城。而是提供幾條小船,行駛到廣陵東面五里地的江岸,讓他們在那渡江。這些人自是不肯渡江,一但過江,被長時間審查肯定露出馬腳。

第二次,他派了個謀士,假意投奔項莊,通過一張伶牙俐齒博得項莊的信任,而後抓住時機向項莊獻計獻策,當然都是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餿主意。但是這些計策違背項羽對項莊的交待,項莊一律沒采納,最後項莊覺得此人沒什麼用,贈予了些金銀,禮送出境,趕走了。

這一次,韓信假裝在岸邊集結大軍,裝成要渡江侵攻江東的樣子,然而船隊只是兜個圈子將兵士運送到另一段江岸。而後馬上又讓那個謀士跑回去獻策,說必須出兵襲擾韓信的大後方,否則江東危險。沒想到這次居然被項莊斬殺了。

韓信只得另做打算,他現在被劉邦束縛手腳。手上只有五萬兵馬,無法施展。想要在淮河打造船隻訓練水師,苦於沒有人力經費。還未恢復生息的西楚之地已是榨不出半點油水的貧瘠之地。

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二章 刺董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七章 入城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章 刺董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一章 廢太子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
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二章 刺董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七章 入城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章 刺董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一章 廢太子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