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

臨安城外,宋軍狼奔豬突,四散潰逃,身後翼騎兵和四輪戰車緊追不捨。因爲這些翼騎兵是臨時得到指令,時間緊迫,他們中許多人甚至都沒來得及穿上那特有的輕型騎士米蘭板甲。

宋軍被殺的屍橫遍野,田野中,溝渠河汊中隨處可見宋軍的伏屍。舉手投降的俘虜太多,翼騎兵甚至都無法安排出人手來看管收押。

漢軍參與追擊的兵力有限,也不可能將所有宋軍全部殲滅和俘虜。但這些潰敗的兵卒是不可能再被張俊糾集收攏起來了,他們會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散落在民間,不見蹤影。

此時的張俊和汪應辰各自狂奔而逃。張俊一口氣狂逃了三十里路,最後發現汪應辰也不見了,身邊只剩下自己的三四個親隨。

張俊低聲吩咐道:“速速收攏潰兵,紮下營寨!”

“哎呀,將軍。都這個時候了,還往哪收攏潰兵去?且不說就剩下我們這幾個人,即使我們現在有神仙幫忙,讓那潰逃的兵士能聽到您的召喚,您認爲他們會重新聚攏到你身邊來?”一名親隨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張俊聽了他這話氣的揚鞭要打,但轉念一想對方說的也是實話。自己身邊就剩這幾個人了,自然也不可能再以往日身份與他們相處。

一陣失落感涌上張俊心頭,一天前,自己還帶着數萬“勤王大軍”,如今一下子就如同孤魂野鬼一般,以後很可能是被岳飛的漢國通緝,過起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日子。

就在張俊惘然若失時,那幾名親隨互相一遞眼色。其中一人突然輪起鐵骨朵朝張俊的腦袋打來,張俊雖以年過半百,但畢竟是行伍出身,條件反射般的腦袋一偏躲過這突然一擊,鐵骨朵砸在他的肩甲之上,痛的他齜牙咧嘴。

張俊高聲喝道:“你要幹什麼?”

“大人,我們跟隨你這麼多年,出生入死的,什麼也沒落到。我們也不奢求什麼大富大貴,只圖個後半輩子過個安穩富裕日子,今天只有借你人頭來換!”那人一邊說着一邊用鐵骨朵再次砸來。

張俊急忙去拔腰間佩劍,卻不料自己的後腰瞬間被捅入一杆槍矛,當場栽落馬下。

……

臨安城錢塘門外,一支數十人的翼騎兵小隊正押着俘虜歸來。被押的俘虜中有一名文官學士樣的人。此人蓬頭垢面,官帽早就丟了,腳上的靴子也跑掉一隻,布襪都已磨破,被翼騎兵用繩子牽着,邊走邊罵罵咧咧的。

突然,一全身披掛甲冑的武將模樣的人策馬過來將這支騎兵小隊攔住,用馬鞭指着那人問道:“這是何人?”不待兵士做答,那人卻高聲自己介紹起來:“我乃大宋中書舍人汪應辰是也。”

那武將正是要出城巡視城外新編漢軍軍營的岳飛。岳飛長年征戰在外,而汪應辰又是大半年前才入朝爲官,沒見過岳飛,自是不認得。

“原來你就是此次主謀反叛大漢的汪應辰,宋室已亡了,何不爲新君效力?”

汪應辰聽了此話,君臣大義,之乎者也的說了一大通。說完,又開始破口大罵賊子岳飛。

岳飛呵呵一笑,繼續冷言相機道:“你的大宋朝都已經玩完了,你若真按君臣大義那一套來,應該以死報君王啊,豈能苟活於世,或屈辱的死在亂臣賊子的刑場上?”

汪應辰一聽,臉色脹的通紅,說道:“本官尚來不及自盡,就被賊兵所縛。”

岳飛一招手,就有兵卒上前爲汪應辰解開繩索。岳飛又抽出佩劍丟擲到汪應辰腳下。汪應辰二話不說,拿起佩劍就架在自己脖子上,然而半天也沒見他抹。

良久,汪應辰才說道:“本官暈血,這抹脖子也太疼,非我等文人以死盡忠之道。”叮噹一聲又將寶劍丟到地上。周圍的兵士還有遠遠張望看熱鬧的百姓竊竊私語並爆出一陣輕笑。

岳飛又指指官道旁邊的西湖說:“你可以投湖自盡,不見血也不疼。”

汪應辰蹣跚的走到水邊石階旁,用手撩了一把水又說道:“這是冬季,水太涼,若是夏季本官定當以死報君。”

岳飛哈哈大笑起來:“別裝X了,你都不能爲你的宋室君王忍受疼痛,見血,受涼,又怎會爲他去死?”圍觀的衆人也忍不住,爆發出鬨堂大笑。

汪應辰不知道【裝X】什麼意思,但卻自知駁斥不了岳飛後面的話,臉面漲的像豬肝一樣,不再言語。此時,又有一隊漢軍翼騎向城門處飛馳而來,爲首的正是夏越。

夏越遠遠見到岳飛,跳下馬來,對岳飛行了一個抱拳護心的新式軍禮後說:“啓稟陛下,賊首張俊已被其隨扈梟首獻上。”邊說邊將手中捧着的包裹打開布皮,張俊那猙獰的頭顱赫然出現在現場衆人眼前。汪應辰看了,心裡也一哆嗦。

“很好,將其和秦檜等一黨的人頭一起掛在城門頭上示衆。”岳飛吩咐說。

夏越應諾一聲,上馬而去。瞠目結舌的汪應辰結結巴巴說道:“你…你就是岳飛?!”周邊圍觀的百姓平民也大驚失色,交頭接耳起來。已是有不少人跪伏在地。

岳飛淡然的笑着說“不錯,就是朕。你和張俊不一樣,朕不會殺你。現在就將你放了。你要自盡報宋帝君王也好,去回家種田也好,隨你的便。你要效力大漢帝國,也可以,但要去吏部有司報名報考,本朝已改了官制。另外你若再敢興兵做亂,那就得按馬上要新出的大漢法典治你。”

岳飛又吩咐兵士將汪應辰按一般被俘,且又不願繼續從軍的宋軍兵士對待,給兩路費錢銀打發回家。說罷帶着大批親衛策馬而去。汪應辰嘴裡嘟囔着,卻沒人聽清他說的內容是什麼。

其實岳飛將汪應辰以及俘虜中其他儒家文人放走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借他們的口將這場大戰的情況透露給外界。出於各種原因,這些文人不僅不會隱瞞,還會誇大其詞的宣揚漢帝國軍隊的強悍勇猛。這樣就能一定程度上震懾住那些蠢蠢欲動之徒。

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二章 浮海洲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一章 亂襲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一章 敗走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八章 買賣人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十八章 混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
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二章 浮海洲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一章 亂襲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一章 敗走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八章 買賣人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十八章 混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