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

成廉率五百鐵浮屠與夏侯淵一起率軍向城內衝殺,呂布只給了他們一個任務,就是攻下糧倉並保護好。糧倉內有除成嘟平民的口糧外,還有夠三千蜀軍兵卒吃一年半的口糧,換而言之這些口糧夠西路的三萬伐蜀大軍吃兩個月。如若糧倉和裡面糧食被燒了,不僅呂布軍這兩個月口糧得不到,城中兩萬多百姓婦孺也成了累贅。

數百鐵騎在成嘟的青石板路上快速疾馳,數千鐵蹄踩踏石板所發出的震耳欲聾的踢踏之聲讓人膽顫心驚。沿途幾乎沒有蜀軍兵士敢於攔截,只是偶爾有些冷箭射來,但對於身披重甲的鐵浮屠幾乎沒有作用。

他們很快殺到了糧倉附近,此時,李嚴也帶着大隊兵馬趕來,軍師諸葛亮給過他吩咐【如果萬一成嘟城守不住時,必須縱火焚燒糧倉】。

兩軍分立於一條青石板路的兩個路口相望,而這條路的正中間就是糧倉的大門。也就寂靜了兩三秒時間,夏侯淵帶頭一聲暴喝,挺槍向對方殺去,隨後殺聲大起,兩撥人馬都向糧倉大門涌來。

夏侯淵的大槍揮舞的風雨不透,頓時他被刃光殘影所籠罩,進入這個範圍的蜀軍兵將無不頭斷身亡,血灑疆場。他的部屬以及鐵浮屠也奮勇衝殺。

蜀軍哪抵擋的了這種攻勢,一下就被打退百餘米。李嚴急了,扯着嗓子高聲向糧倉院內呼喊:“燒糧倉,燒糧倉,傳我軍令,燒…”

夏侯淵突然縱馬奔向他,已快崩潰的蜀軍沒有人阻攔他,紛紛向兩邊躲開。一槍而出,李嚴的屍身已撲倒在地。幾乎與此同時,數十名鐵浮屠跳下戰馬,提刀衝入了糧倉。糧倉的二十餘名老弱之卒哪敢與這些鐵人相戰,紛紛棄刀投降。

此時已有八九千呂布軍的兵士進入成嘟,逐漸向各個街巷蔓延而去,堆積在各城門處的沙石也被移除。到了拂曉時分,經過一夜的激烈戰鬥,成嘟終於被攻陷了。

呂布在親兵護衛下,策馬進入成嘟城。城內兵士門押着俘虜打掃戰場,還有些兵士在到處張貼安民告示。他來到糧庫,正守候在糧庫門口的成廉向他叩禮道:“稟告主公,成嘟糧倉內的糧草萬好無損,請主公查驗。”

呂布讚許的說:“成廉,辛苦你了,這可是大功一件。”說着,他進入糧倉,看到了堆成山的穀米。但這些糧食也就夠延續三萬人兩個月的口糧,生產還是得立刻恢復起來。

隨着呂布攻佔成嘟,劉備頒佈的禁墾令自然是解除了。但實際能夠進行農耕的青壯人口也不多。呂布只好令被俘虜的蜀軍整編後和麾下郡縣兵一起在成嘟周邊屯墾。

當然,光靠屯墾是不足以供應日後江州戰事的,沿着金牛道以及嘉陵江水道依舊源源不斷的向巴蜀輸送着漢中糧草,這些糧草都被分散囤積到已被呂布軍奪取的堅城之中。

隨着成嘟的攻克,周邊的郡縣相繼向呂布投降歸附。當然也有不少郡縣的令守是劉備心腹之人,拒不投降,被呂布一一分兵攻克。攻克的方式幾乎都是配重式投石機摧毀城牆,重步兵衝鋒這樣的一波流。

整整一週之後,成嘟陷落的消息才傳到江州。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如被重錘一擊,自己的構想計劃又被呂布破壞了。劉備聽了則是漠然不語。

呂布攻克成嘟後,並沒有急於向以江州爲中心的巴蜀東南地區進發,而是在蜀中平原上屯田修城起來。這恰恰是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諸葛亮與劉備很快就沒再關心這事,一個更讓諸葛亮糟心的消息從千里之外的荊州傳來。關羽自作主張,出兵攻打曹操據守的襄陽!

關羽在信中說攻打襄陽是爲了打通從荊州到谷城的通道。打下襄陽後就能進攻築谷,側擊呂布,一方面爲大哥劉備的蜀中戰事減輕壓力,另一方面說不定可以救出三弟張飛。

諸葛亮幾乎以哭的表情對劉備說道:“當下,這荊州是主公的根基所在,如果荊州丟了,我們則是完全沒有退路了。再說就算拿下襄陽,築谷二城怎麼會那麼好打,當年曹操集六州之軍南下也沒能傷築谷分毫。雲長他這是糊塗啊,臨走時,亮反覆交待過,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堅守荊州五郡,怎麼就…”

劉備倒沒諸葛亮這般緊張,只是嘆口氣說:“當初,我們入蜀也許就是步錯棋,沒考慮呂布這廝。真是時也命也。”

聽了劉備這話,諸葛亮臉色一正應道:“主公可是打算放棄巴蜀益州。”事實上,現在諸葛亮非常希望劉備這樣想,因爲他已經對巴蜀不抱信心了,如果是他做主,必定會捨棄益州,將有限的兵力收縮到荊州再圖機會。

但當年入幕劉備之時,自己給的大略是要據巴蜀,跨荊益的。進軍巴蜀之時,雖是龐統主導,但自己也是贊成的,如今自己再勸說劉備放棄益州,無論理由說的多充分,那都是打自己臉啊。

劉備看了一眼諸葛亮,又嘆口氣說:“付出的太多,就不容易放下啊。爲這益州巴蜀,孤犧牲了名聲,折了龐統,丟了黃忠和三弟,又耗費了數年時光。你說孤還能放的下嗎?”

諸葛亮默然無語,兩人沉默了片刻。諸葛亮開口說:“無論如何,主公要先阻止雲長的冒險,必須讓他回師荊州,爲主公守好根基啊。至於蜀中的戰事,亮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盡心竭力擊敗呂布,將其趕出益州。”

劉備點點頭說:“我這就手書一封,快馬給雲長送去,令其退守荊州,不得再自作主張去冒險。”

此時的關羽已經率領三萬荊州兵出了清泥隘,屯兵襄陽以南五十里外的宜城。駐守襄陽的曹軍將領曹洪得報後,立即向鄴城的曹操求援,數日後,于禁領兩萬援軍抵達襄陽對面的樊城。

兩軍對峙月餘,相互叫陣攻伐,交戰十餘次,各有勝負。此時,劉備的書信也送到了荊州治所江陵,江陵信兵快馬加鞭送到襄陽前線,關羽看了後放到一邊,自言自語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當下破敵在即,怎能如此退軍。”

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十章 血戰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一章 廢太子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十章 雞飛狗跳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二章 易主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
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十章 血戰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一章 廢太子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十章 雞飛狗跳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二章 易主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