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

此時江寧城中,三萬漢軍北伐主力在此雲集,其中八千是從崇明調來的崇明近衛軍,其餘是帝國國防軍。

岳飛在軍營校場上反覆擺弄這一支新式火槍。此槍依舊是火繩點發,並沒有進化到燧發槍。當前處於啓蒙時代中期的崇明城雖然已可生產中大尺寸的齒輪,連桿,棘輪等精密機械部件,也可以生產霹靂彈上那種一次性燧髮式“撞針”,但還無法批量製造出燧發槍所需要的那種微小尺寸的精密部件和擊發燧石蓄能用的微小彈簧。因此岳飛即使能設計出燧發機構,崇明城工坊也無法批量造出燧發槍。

這新式火槍外觀類似初始那個時空歷史上明代廣泛使用的三眼銃。但實際上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後者只是個原始的三管聯裝火銃,是以點燃藥捻引線的方式來點火,而且槍管極短,自然談不上瞄準射擊。

岳飛手中的這個新式火繩槍也是三個粗長的八棱槍管聯裝成品字形,而後裝在槍托上。特點是,這聯裝的槍管可以旋轉,而且在槍托構件的約束下,每次旋轉剛好是120度,旋轉到此時,槍管上的火門蓋恰好被構件上一個小匙撥開。此時火槍手扣動扳機,將火繩插入藥室中瞬間點燃藥室內的火藥,發射出彈丸。而後火槍手鬆開扳機,火繩復位,再將槍管旋轉120度,進行下一發射擊,如此可以連發三銃。

除此這三聯銃管是可以快速拆卸下來,所以若火槍手再多背一個三聯銃管和獨體銃管,那麼就可以連發七銃。而岳飛知道日常一般戰鬥,每個火槍手也就放五六銃。若是放了七銃還不能解決戰鬥,那就以最後的獨體銃管反覆裝填彈藥使用。

火繩槍的火繩和調節火繩的構件也得到極大改進,火繩燃燒速度更慢了。因此原來的火槍兵點燃火繩後,需要每隔分鐘時間就要調節下火繩頭,現在這個時間延長到三四分鐘之長。而且現在調節火繩頭位置稍稍旋轉下旋鈕就能做到。

岳飛正砰砰砰的試着槍,岳雲趕來說:“父皇,楊沂中有重要軍情送到。”岳飛連忙放下槍,接過岳雲的手中的信箋打開看了起來。

岳雲在一旁小聲的說:“父皇,張浚意圖向荊湖北轉移。如今牛皋那邊剛剛謀奪下鄂州,正分兵進駐湖北各個州縣。他這數萬淮西精銳一去,牛皋必然壓力不小。我們是不是要暫緩渡江北上,先行去支援牛皋。”

岳飛讀完信箋,搖頭說:“不行,如今金國方面必然已有所行動,他們很可能主動進犯淮南兩路,而如今淮南經此一變,必定防禦薄弱。我們北伐主力必須即刻渡江,進駐淮南。牛皋那邊,朕相信他頂的住。”

岳飛停頓思慮了下,又對岳雲說:“雲兒,你帶一千火槍手以及充足的彈藥溯江而上去支援牛皋部,囑咐他說,若是張浚來犯,只需擊敗擊潰張浚即可。不用死纏爛打。對方若是向湖南兩廣逃竄,也毋須緊追不捨。只需鞏固好荊湖即可。因爲金兵很可能不日就從襄陽南下,襲擊我後方側翼。任務完成後,將火槍和剩餘彈藥都留給牛皋,再從火槍手從抽選些教官給他,讓他自行訓練自己的火槍手。而後帶着這些火槍手速速返回淮西歸隊。”

岳雲有點疑惑說道:“火槍留給牛皋,那這一千火槍手用什麼?”岳飛微微一笑答道:“他們有新式火槍,不日就會成批送往前線,你們歸來之時剛好能用上。”說罷將手中的三聯火繩槍展示給岳雲看。

……

江寧城外,千帆浮江而過,數萬北伐漢軍陸續橫渡長江。另有二十艘快船溯江而上,馳援鄂州。

數日後,岳雲的船隊抵達漢陽軍碼頭。牛皋,牛通早已在碼頭等候迎接。雙方見面自是一番禮讓寒暄,尤其是牛通,他原本就在當年岳家軍北伐時和岳雲結下深厚友情,近一年時沒見,自是興奮異常。

若不是牛皋提醒牛通【岳雲現在身份不同往日,雖只是岳飛的義子,但依舊有皇子之尊】,他早就給岳雲一個熊抱。牛通的妹子牛喜兒怯生生躲在她哥身後,偷眼打量着岳雲。

此時,岳雲帶的一千火槍手列隊陸續從船上登陸。他們身上扛着的火繩槍引發了牛皋,牛通的好奇,立刻圍着岳雲打聽起來。

岳雲取來一槍,與他們父子二人來到漢陽軍營的射擊場上演示給他們看。轟的一槍,三十步外薄木板做成的箭靶已被轟了幾個孔洞。遠處的牛喜嚇的捂住了耳朵。岳雲又重新裝填彈藥,鼓搗了半天,這會裝的不是散彈,而是一顆實心鉛彈。而後又舉槍瞄準,這次目標是六十步外的箭靶,亦是一槍中的。

牛通看罷,將大腦袋一搖說:“這玩藝發出的動靜是挺嚇人的,但好像不實用啊。幾十息的功夫才能射一發,而且射程,命中也就那個樣。換我用弓箭,這麼長功夫四五矢都射出去了,而且還能射的比這遠。”

牛皋臉一沉,喝道:“通兒,休得無禮,你可知聖上就憑此神器在臨安城外大破張俊的重甲長刀兵。”不過他嘴上這樣說,但心裡也是想不通,這東西除了能破重甲和嚇人外,比弓弩還能強在哪裡?

岳雲微微一笑說道:“伯父所言極是,不過這火槍除了能破重甲外,還有個最大優點就是,新兵練成速度極快,一個五十步內十發七中的熟練弓箭手需要數年才能練成,而火槍手只需要月餘時間。因爲槍子射出後是近似直線,而且有槍托瞄具,這比弩瞄準要簡單,比弓更不用說。另外弓箭是用人力……”

岳雲正滔滔不絕的耐心講着火槍相對於弓弩的優點,已有漢陽軍的令兵策馬而來,上前對牛皋稟報說:“啓稟都統,我軍早前派出的斥候已將探得,張浚的淮西軍確實向荊湖北而來,前鋒已越過黃州,進至鄂州境內。”

牛皋聽罷,哈哈一笑,說道:“來的正好,我們剛好可以見識見識大皇子帶來的神兵利器。今日倒是要叫那張浚有來無回。”

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章 奪宮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九章 平英布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
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章 奪宮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九章 平英布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