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

明軍推着堆滿沙袋的櫓盾牌車,架着大小銃炮,各挺刀槍弓弩順着城中御道大街向儀鳳門殺奔而來。漢軍早就在此堆砌了街壘,街壘上架放着十餘門子母鷹炮。甚至在儀鳳門左右兩側還各架設了一門火繩機銃。

城頭臼炮發射的開花彈,子母鷹炮的轟擊,燧發槍手們的排槍,單兵弩炮投射的手榴彈頓時將儀鳳門前的御道變成了修羅煉獄一般。

一頓亂炮,那些櫓盾牌車,被轟的連影子都沒有了。明軍兵士層層疊疊的倒在槍彈之下。朱元璋的十二親軍衛發起自殺式衝鋒,試圖依靠人潮沖垮漢軍的街壘,但是他們連三十步的範圍都沒衝進去。瞬間就被如瀑的槍彈撕碎。

到了最後,再也沒有明軍敢向漢軍發起攻,那些最悍勇的兵將都變成了屍體。甚至劉伯溫本人連清點明軍殘餘人數的勇氣都沒有了。

漢軍開始沿着御街向前挺近,他們排成線性步兵陣列,齊頭並進。後面跟着兩輛拖着機銃的馬車,馬車旁簇擁着大批漢軍兵士,擺動着槍口,警惕着御街兩邊的敵情。還有大批漢軍兵士在御街兩邊的巷道穿行,搜索,預防明軍可能埋伏其間的伏兵。

實際上,他們已毋須如此小心。應天城中的殘存明軍兵士大多丟掉兵器,脫下甲冑軍服,悄然逃向這座巨大城的各個角落。漢軍進入明軍兵營之後,裡面除了幾千舉着白旗集體投降的明軍兵士,其餘都已逃散。

從儀鳳門到皇宮的御道上,前後有幾波人舉着白旗,擡酒擔肉前來“迎接王師”。有應天府地方衙門,亦有明廷衙署,還有地方豪強。

皇宮後宮內,劉伯溫赤着一隻腳闖了進來,噗通一聲跪在馬娘娘面前。馬娘娘一早也聽說有漢軍來攻城,但沒多少兵力,就二十餘隻戰船。就沒放在心上,只道是漢軍乘朱元璋主力西征,乘此襲擾一番。

最北邊的儀鳳門距最南邊的皇宮距離甚遠,皇宮中的人對戰況之激烈並沒有感觸,也沒有驚慌。只道那不斷的槍炮聲是儀鳳門上的明軍和來犯的漢軍激烈對射。

只到現在劉伯溫如此行爲讓馬娘娘頓時驚慌了起來。

“誠意伯,你何至於此啊?”馬娘娘驚問道。

“哎,時間來不及了。臣來不及細說,請娘娘速速召集後宮皇室人員隨老夫撤離皇宮!”劉伯溫語氣急促的說道。

“可是那漢軍破城而入了?即便如此,內宮還有五千殿前十二衛親軍,這宮城高大堅固,亦是可…”

“娘娘就不要多說了,時間真來不及了。那漢軍手中有神兵火器,凡人擋不住…駐守儀鳳門,獅子山,秀團山還有北城大營的…四萬人啊…一個時辰不到就全滅了。別說這五千內宮,就是老夫將全城兵將集中一起也是送人頭的事。”劉伯溫此時已是心急如焚,語無倫次起來。

馬娘娘一看他真的是急了,知道事態嚴重,急忙吩咐太監去召集皇室親眷,準備轉移。此時宮城外已傳來密集槍炮聲。

不多會,一名滿臉血污的錦衣衛跑了進來,哭喪着臉叫道:“啓稟娘娘,不…不好了,漢軍攻入皇宮了。所有宮門也被漢軍封堵住了。”

劉伯溫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自語道:“完了,全完了…”

砰砰幾聲火槍的槍聲在他們耳邊響起,兩名侍衛撲倒在宮殿的地板上。幾名手提長短燧發槍的漢軍近衛軍出現在大殿之中。

……

這幾日,朱元璋的情緒低落到極點。他試探性的向廣濟派出近百艘戰船,結果僅僅一個時辰不都到,就全部在隆隆炮聲中,沉覆江底。落水的明軍兵士飄滿了江面,被漢軍一個個打撈俘虜。

軍資糧草一日日消耗減少,過不了多少時日,剩餘的二十六七萬明軍就要斷糧了。朱元璋不情願的準備實施自己的後手,全軍南下洞庭湖,從湘東贛西撤回自己的老巢。

他吩咐令兵將衆將諸臣召集而來。自己則整頓了一下情緒,頓時變換了一番面孔,變的輕鬆自如起來。

等衆人叩禮山呼萬歲後,朱元璋輕聲說了句:“平身。”而後就準備將自己的撤軍計劃說予衆人。

此時,一名親軍令兵慌慌張張的跑進來,叩拜說道:“十萬火急軍情,御前呈報。應天府…應天府被漢軍攻陷了!”這話對於在場衆人,如同一聲晴天霹靂,連朱元璋都呆住了。李善長最先反應過來,抓住那令兵的衣袖問道:“那皇室聖眷可安全脫險?!”

“俱陷於城中賊手!詳細情況細節俱在稟奏塘報中,請聖上過目。”令兵如實答道。此時在場諸人才竊竊私語起來一片,朱元璋腦袋一陣眩暈,差點沒暈倒。他突然看也沒看,就將這封十萬火急的塘報撕的粉碎,高聲喝道:“此事務必保密,泄露者殺無赦!”

щщщ⊕ttκд n⊕¢O

但是,這事保不了密了。塘報上下傳遞經過多個環節,在場大臣武將也都已知此事。更重要的是,來自廣濟和荊州的漢軍水師主力主動用弓弩嚮明軍傳信,告知此事並加以勸降。

儘管明軍將官聲稱這是漢軍的擾亂軍心之術,但是兵將們還是通過各種渠道證實了此事,明軍頓時軍心浮動起來。

朱元璋知道自己現在是要和命運賽跑,他不想在江漢多停留一天。第二日,近千艘明軍戰船浩浩蕩蕩的溯江而上,向洞庭湖行去。

等明軍戰船一進入洞庭湖,漢軍藏於荊州洪湖的水師主力傾巢而出,屯兵岳陽洞庭湖口處。艦隊主力繼續追擊明軍船隊。

朱元璋船隊順利進入湘江,但靠近瀏水河口的長沙城時才發現,漢軍早早就在此處湘江江面上紮起浮橋,上面鋪着浮土,築有工事。橋前橫有攔江鐵索數條。兩岸亦是多出設有據點炮臺。而且它們顯然都是經過長期營建,而非臨時構築的,堅固無比。以漢軍的火力,明軍船隊是不可能進入瀏水的。

朱元璋一下傻眼了,這才意識到從頭到尾都被陳理這個小孩一步步算計好了。

“朕現在該如何是好?”朱元璋滿臉鐵青的向旁邊的李善長,胡惟庸徐達等人問道。

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九章 堅堡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六十章 伐周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章 陣戰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
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九章 堅堡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六十章 伐周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章 陣戰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