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

司馬騰高喝一聲“兒郎們,準備迎敵!”,他身邊的令兵迅速用號角令旗將指令傳達到三千幽州鐵騎各部。弓騎兵們取下弓箭,槍騎兵們挺起了騎槍。

在敵軍離己方還有四十仗時,司馬騰高舉自己的佩刀,又高喝一聲:“隨吾殺敵!”三千幽州鐵騎如離弦之箭跟着司馬騰迎着遠方那一線塵土策馬殺去。

護衛着糧草輜重的冀州步卒也停下腳步,各自挺盾仗刃站成四列護送着中間的糧草輜重。

對面衝來的是一千禁軍鐵騎,全部都是柺子馬。兩軍騎兵如同兩線迅速靠攏的浪潮,當它們靠近時,開始互相對射。雖然禁軍只有一千,但柺子馬都配備弓箭,而幽州騎兵只有三分之一是弓騎。因此在箭矢的射擊密度上,兩軍相差並不大。

但是這一千禁軍鐵騎是從洛陽調來的系統柺子馬,騎士的騎射嫺熟程度和精準度遠超對面的幽州騎兵。他們以每五息一箭的速度,以十發八中的命中率向司馬騰的騎兵射出一發發凌厲的箭矢。

十息的時間內,連續的兩輪攢射,箭雨如同狂風中的暴雨在兩陣間疾飛勁射。在一片持續的慘叫痛呼聲中,已有近半幽州騎兵中箭受傷,其中又有大半掉落馬下。

而禁軍自己也亦有三成兵員中箭,所幸柺子馬的甲冑精良,中箭的人所受的傷如果不是在要害位置,也都是輕傷並不嚴重。但亦有不少騎兵因戰馬受傷受驚,而導致掉落馬下。

兩輪箭矢之後,雙方已經十分接近。騎陣中央的柺子馬取下騎槍,挺槍而前,三息之後,與對方短兵錯馬交兵。兩軍騎兵的騎槍相互洞穿對方身上的甲冑。這一次接兵,幽州兵有三百餘人被騎槍紮下馬來,而柺子馬只傷亡了近百人。

這種騎兵對衝,速度太快,若是錯馬之時,騎槍捅入對方的身體,那麼在這一瞬間是沒有可能再將騎槍收回的,只能脫手,讓騎槍留在對方身體中。

但是左右兩翼的柺子馬並沒有選擇用騎槍和敵方對戳,而是策馬向兩邊兜開,拉開與敵方的距離,並繼續開弓攢射幽州騎兵。柺子馬的騎手可以做到任何條件下都能在馬背上向前後左右攢射,而不僅僅限於與敵軍對向而行時。錯馬穿陣而過的柺子馬也從前方兜了回來,拿出弓箭對射。

揮舞着騎槍和馬刀的幽州騎兵夠不着禁軍的柺子馬,只有捱打的份。部分人在將校率領下,緊追着一部分柺子馬不鬆口,部分人再次取下自己的弓弩與禁軍柺子馬兜着圈子對射。

集中兵力緊追柺子馬的將校很快發現這沒有什麼效果,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自己的馬比對方的馬慢,對方跑着跑着就散開了,被追的柺子嗎會時不時的回頭給自己一箭,散開的柺子馬看後面沒人追自己,就會返身靠攏接着進行攢射。

而開弓與柺子馬對射的幽州軍卻是技不如人,在雙方高速運動中,只有目標的運動角度與自己運動方向大致平行時,纔能有較高的命中率。否則很難射中對方,而這些系統柺子馬卻可以做到,只要目標在射程範圍之內,無論他是什麼運動方向,都能以較高的命中率射中對方。

這樣交手片刻鐘後,只能被動挨打的幽州騎兵已經傷亡了大半,剩餘兵卒的士氣再也不能維持,每個人都對柺子馬那神出鬼沒的箭矢充滿了恐懼。當司馬騰也中了一箭時,幽州騎兵爲自己潰逃找到個很好的理由---要保護住主將。頃刻間,一票幽州騎兵護着司馬騰向朝歌方向撤去,其餘倖存騎兵也緊隨其後。

柺子馬並沒有去追擊這些潰敗的騎兵,而是殺向了護着輜重的步卒。這些步卒在弓騎兵面前自是沒有任何反擊的餘地,只能眼睜睜的被對方成批成批的兜圈射殺。他們也很快就敗逃而去,但大多數跑不了,只能投降成了俘虜。

柺子馬押着這些俘虜帶着滿滿一千車糧草輜重回到了司馬乂的大營。

……

正在中軍大營進行會議的司馬穎聽說丟了一千車糧草,氣的差點跳起來,他嚷嚷着:“司馬騰是幹什麼吃的,他現在人在哪裡?”旁邊的令兵連忙小心翼翼地說道:“東贏公此戰中箭受傷,正在營中養傷。”

司馬穎繼續嘶吼道:“擡也要把他擡來見孤。”令兵只好唯唯諾諾的應了。不一會,幾個兵卒擡着司馬騰進了大帳,司馬穎喝問道:“你是怎麼搞的,幽州騎兵不是天下第一鐵騎嗎,怎麼一千車糧草都護不住。”

並沒有任何迴應,司馬穎仔細一看,那司馬騰已經昏迷過去,胸口扎的繃帶已經染紅了一片,明顯是不可能做答了。司馬穎眉頭一皺,只好揮揮手,讓人又將他擡了下去。

就在司馬穎心煩意亂之時,已有令兵匆忙來報說:“啓稟大王,東海王那邊的戰況來了。”邊說邊遞上一個信箋。

司馬穎一聽,一把從那令兵手中搶來信箋,拆開仔細閱讀起來。還沒讀完就說:“糟了,這司馬越已然被打敗,他與其餘起事的藩王公侯都被腰斬棄市。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是退回鄴城,還是一鼓作氣擊潰司馬乂,而後奪取洛陽。”

一旁的盧志說:“屬下認爲此時應當退回鄴城,依託太行之險和幽州自守。”而石超卻說:“屬下認爲還是應該在此等到劉淵來了後,與司馬乂決戰,我們即便退回鄴城,對方依舊會尾隨而至。依舊擺脫不了當前局面,反而喪失了鄴城以南的甚多郡縣,那麼來年的糧草就成問題了。即使要退守鄴城,也得等到今年的糧草全部徵集上來以後再走。”

司馬穎點點頭說:“確實,怎麼樣,也得等糧草全部徵集完後才行,否則我們一退,敵軍必定會將戰線推至到鄴城附近。那豈不是將鄴城以南郡縣的糧草白送給他們?”

就在他們在此商討進退時,有兩路人馬已經先後與司馬乂會師。一路是夏越,另外還有一路是司馬遹派出的1000系統新生成的王庭重騎。所用的20000積分是司馬遹平定司馬越叛軍所獲得的獎勵。

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章 韃盡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八章 買賣人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
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章 韃盡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八章 買賣人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