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

司馬騰高喝一聲“兒郎們,準備迎敵!”,他身邊的令兵迅速用號角令旗將指令傳達到三千幽州鐵騎各部。弓騎兵們取下弓箭,槍騎兵們挺起了騎槍。

在敵軍離己方還有四十仗時,司馬騰高舉自己的佩刀,又高喝一聲:“隨吾殺敵!”三千幽州鐵騎如離弦之箭跟着司馬騰迎着遠方那一線塵土策馬殺去。

護衛着糧草輜重的冀州步卒也停下腳步,各自挺盾仗刃站成四列護送着中間的糧草輜重。

對面衝來的是一千禁軍鐵騎,全部都是柺子馬。兩軍騎兵如同兩線迅速靠攏的浪潮,當它們靠近時,開始互相對射。雖然禁軍只有一千,但柺子馬都配備弓箭,而幽州騎兵只有三分之一是弓騎。因此在箭矢的射擊密度上,兩軍相差並不大。

但是這一千禁軍鐵騎是從洛陽調來的系統柺子馬,騎士的騎射嫺熟程度和精準度遠超對面的幽州騎兵。他們以每五息一箭的速度,以十發八中的命中率向司馬騰的騎兵射出一發發凌厲的箭矢。

十息的時間內,連續的兩輪攢射,箭雨如同狂風中的暴雨在兩陣間疾飛勁射。在一片持續的慘叫痛呼聲中,已有近半幽州騎兵中箭受傷,其中又有大半掉落馬下。

而禁軍自己也亦有三成兵員中箭,所幸柺子馬的甲冑精良,中箭的人所受的傷如果不是在要害位置,也都是輕傷並不嚴重。但亦有不少騎兵因戰馬受傷受驚,而導致掉落馬下。

兩輪箭矢之後,雙方已經十分接近。騎陣中央的柺子馬取下騎槍,挺槍而前,三息之後,與對方短兵錯馬交兵。兩軍騎兵的騎槍相互洞穿對方身上的甲冑。這一次接兵,幽州兵有三百餘人被騎槍紮下馬來,而柺子馬只傷亡了近百人。

這種騎兵對衝,速度太快,若是錯馬之時,騎槍捅入對方的身體,那麼在這一瞬間是沒有可能再將騎槍收回的,只能脫手,讓騎槍留在對方身體中。

但是左右兩翼的柺子馬並沒有選擇用騎槍和敵方對戳,而是策馬向兩邊兜開,拉開與敵方的距離,並繼續開弓攢射幽州騎兵。柺子馬的騎手可以做到任何條件下都能在馬背上向前後左右攢射,而不僅僅限於與敵軍對向而行時。錯馬穿陣而過的柺子馬也從前方兜了回來,拿出弓箭對射。

揮舞着騎槍和馬刀的幽州騎兵夠不着禁軍的柺子馬,只有捱打的份。部分人在將校率領下,緊追着一部分柺子馬不鬆口,部分人再次取下自己的弓弩與禁軍柺子馬兜着圈子對射。

集中兵力緊追柺子馬的將校很快發現這沒有什麼效果,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自己的馬比對方的馬慢,對方跑着跑着就散開了,被追的柺子嗎會時不時的回頭給自己一箭,散開的柺子馬看後面沒人追自己,就會返身靠攏接着進行攢射。

而開弓與柺子馬對射的幽州軍卻是技不如人,在雙方高速運動中,只有目標的運動角度與自己運動方向大致平行時,纔能有較高的命中率。否則很難射中對方,而這些系統柺子馬卻可以做到,只要目標在射程範圍之內,無論他是什麼運動方向,都能以較高的命中率射中對方。

這樣交手片刻鐘後,只能被動挨打的幽州騎兵已經傷亡了大半,剩餘兵卒的士氣再也不能維持,每個人都對柺子馬那神出鬼沒的箭矢充滿了恐懼。當司馬騰也中了一箭時,幽州騎兵爲自己潰逃找到個很好的理由---要保護住主將。頃刻間,一票幽州騎兵護着司馬騰向朝歌方向撤去,其餘倖存騎兵也緊隨其後。

柺子馬並沒有去追擊這些潰敗的騎兵,而是殺向了護着輜重的步卒。這些步卒在弓騎兵面前自是沒有任何反擊的餘地,只能眼睜睜的被對方成批成批的兜圈射殺。他們也很快就敗逃而去,但大多數跑不了,只能投降成了俘虜。

柺子馬押着這些俘虜帶着滿滿一千車糧草輜重回到了司馬乂的大營。

……

正在中軍大營進行會議的司馬穎聽說丟了一千車糧草,氣的差點跳起來,他嚷嚷着:“司馬騰是幹什麼吃的,他現在人在哪裡?”旁邊的令兵連忙小心翼翼地說道:“東贏公此戰中箭受傷,正在營中養傷。”

司馬穎繼續嘶吼道:“擡也要把他擡來見孤。”令兵只好唯唯諾諾的應了。不一會,幾個兵卒擡着司馬騰進了大帳,司馬穎喝問道:“你是怎麼搞的,幽州騎兵不是天下第一鐵騎嗎,怎麼一千車糧草都護不住。”

並沒有任何迴應,司馬穎仔細一看,那司馬騰已經昏迷過去,胸口扎的繃帶已經染紅了一片,明顯是不可能做答了。司馬穎眉頭一皺,只好揮揮手,讓人又將他擡了下去。

就在司馬穎心煩意亂之時,已有令兵匆忙來報說:“啓稟大王,東海王那邊的戰況來了。”邊說邊遞上一個信箋。

司馬穎一聽,一把從那令兵手中搶來信箋,拆開仔細閱讀起來。還沒讀完就說:“糟了,這司馬越已然被打敗,他與其餘起事的藩王公侯都被腰斬棄市。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是退回鄴城,還是一鼓作氣擊潰司馬乂,而後奪取洛陽。”

一旁的盧志說:“屬下認爲此時應當退回鄴城,依託太行之險和幽州自守。”而石超卻說:“屬下認爲還是應該在此等到劉淵來了後,與司馬乂決戰,我們即便退回鄴城,對方依舊會尾隨而至。依舊擺脫不了當前局面,反而喪失了鄴城以南的甚多郡縣,那麼來年的糧草就成問題了。即使要退守鄴城,也得等到今年的糧草全部徵集上來以後再走。”

司馬穎點點頭說:“確實,怎麼樣,也得等糧草全部徵集完後才行,否則我們一退,敵軍必定會將戰線推至到鄴城附近。那豈不是將鄴城以南郡縣的糧草白送給他們?”

就在他們在此商討進退時,有兩路人馬已經先後與司馬乂會師。一路是夏越,另外還有一路是司馬遹派出的1000系統新生成的王庭重騎。所用的20000積分是司馬遹平定司馬越叛軍所獲得的獎勵。

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四十章 坑俘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八章 反圍剿第八章 反圍剿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章 坑俘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二章 刺董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
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四十章 坑俘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八章 反圍剿第八章 反圍剿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章 坑俘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二章 刺董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