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

宋軍的重裝步兵如同一排鐵塔,速度緩慢的穩步向前推進。天空中又飛來二十個火球,張俊心裡一凜,他知道這是那可以在平地騰起烈焰雄火的東西。他現在只能心裡祈禱,在己方的重裝步兵未突入敵陣之前,這玩藝千萬別讓他們的士氣崩潰。

所辛的是,居於空心方陣正中的弩炮手因爲前方長搶手和槍林對視線的阻礙,他們並不能即時觀察到敵軍行進位置,得需要最前面的觀察哨向後通報前方情況來知曉。另外弩炮手自己也要分心防範少數穿過槍林的敵軍箭矢傷害,因此彈丸落點就沒有往常那麼精確了。

騰空而起的烈焰將宋軍方陣局部攪亂,但依舊沒有阻礙重裝宋軍步兵的步伐。只有少數幾發火爆彈落在重裝步兵的線列上,數名重裝宋軍步卒被烈火吞沒。可憐的他們連打滾都做不到。如同一隻只被翻倒在太陽地上暴曬的烏龜,痛苦的嘶喊着死去。

張俊看着這殘酷一幕,心裡充滿了憤怒。血紅的雙眼緊緊盯着前排的兩列重裝步兵,他們身上的重甲和長刀承載了他的全部希望。張俊心裡暗念道,縱使你火器在厲害,甲冑再精良,只要我這刀槍不入的重步兵靠上去了,長刀劈砍之下,神臂弩近距重箭攢射之下,沒有什麼東西能不被碾壓的。

越來越近了,只有不到二十仗的距離。箭矢反而越來越密集了,宋軍弓弩手已是全部開弓放箭。漢軍方陣中的長弓手和弩炮手被迫頂起大盾躲避,停止了放箭放炮。

宋軍陣又前進了十仗,張俊開始興奮起來,已經在憧憬宋軍重步兵的大刀片子收割賊軍人頭,神臂弩的重箭近距離穿透那些鋥亮重甲的令人愉悅場景。

幾聲竹哨的尖嘯之聲,一聲斷然號令,張俊看到敵陣前騰起一陣白煙。而後纔是傳來一系列如同爆豆般的脆響。再接着,他看到一副自己不敢相信也不願意發生的場景,那些宋軍重裝步兵如同被齊齊推倒的鐵塔一般,直挺挺的向後栽倒在地上。

這只是噩夢的開始,緊接着第二排的大盾後的火槍手也起身開火,又是騰起一股白煙,而後一陣脆悶的巨響,又是倒下一排“鐵塔”。不久又有一波火槍兵又順着長槍兵間後的間隙上到陣前,射了一輪後,順着原路退回陣中重新裝彈。三輪射擊之後,宋軍的約兩千名的重裝步兵就去掉了小半。

幸虧當下宋軍的軍陣寬大無比,造成重創的只是軍陣中央的局部一小段。否則現在宋軍就應該全局崩潰了。但這還是給宋軍軍陣的中間部造成不少混亂,遲鈍住了前進的步伐。

張俊一陣驚懼後又鎮定下來,因爲他發現對方的神器似乎射速極慢,射了兩輪後,很長時間都沒下文,他甚至都懷疑這是不是一次性的物件。良久後,從漢軍中的又一波火槍射擊纔打消了他的懷疑。

此時,宋軍寬大的兩翼已經向漢軍兜抄而去。張俊又將他的希望從重甲步兵身上轉移到四面而攻上。他心想,自己仗着優勢兵力四面而攻,對方的火器射速極慢,自己還是有七成勝算。想到這,他親自跳到鼓車上,擂鼓助威,同時也是催促三軍迅速前攻。

片刻後,宋軍的軍陣就彎曲成了環形,將區區兩千人的漢軍空心方正兜圍住。此時,宋軍所發的箭矢密度顯然越來越稀薄了,這是因爲許多弓弩手的箭矢消耗殆盡,連續射擊體力消耗也極大。

漢軍方陣內的長弓手再次開弓,這次他們向四周射出了霹靂箭,弩炮也重新開火。在火光,煙霧,巨響中,密密麻麻圍攏在漢軍周圍的宋兵混亂起來。那些彈矢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塊,讓人羣圍着落點轟然跑開,踩倒撞倒無數。這樣的轟擊讓那宋軍的弓弩手再也無法發起有組織的攢射。

但是那剩餘的千餘重裝步兵還在進攻,他們的進攻是維繫住宋軍不全軍崩潰的唯一支柱。

正面的一排宋軍重裝步兵終於接近到漢軍陣前,齊齊揚起了手中的長刀,只需在向前跨出兩步,就能揮刀劈開那些火槍兵的腦袋,爲此前倒在槍火下的兄弟們復仇。而眼前的這些火槍兵還在奮力的用棍子在鐵管裡鼓搗着什麼,他們明顯已來不及放下一發。

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那如林的長槍放了下來,寒光閃閃的槍矛正落在這些重步兵胸前,讓他們不能再進一步。重步兵們仗着一身重甲,不理會這些矛刃,繼續向前邁出緩慢而堅定的步伐。只需再擠進去兩步,自己手中長刀就能夠着那些手持鐵管傢伙的腦袋。

“殺”一聲喝令,長槍齊捅。瞬間就捅入了宋軍重步兵的胸甲,然而也就是入甲兩寸,再也進不得分毫。但也將他們的步伐暫時阻頓住。這些宋軍步甲們揮動大刀,試圖劈斷或撥開這些阻擋自己的槍桿。那些長槍矛刃後的三尺都是鑌鐵所鑄,當然砍不斷。

宋兵重甲在槍林前止步的八九息時間內,那第二排火槍手已經裝填好彈藥,起身齊射。一陣白煙巨響之後,再也沒有站立的宋軍重甲。

這些重甲中,不少人用厚甲片連綴的頭胄都被打爛了,頭顱少了半個。漢軍火繩槍兵用的是八棱大口徑重型火槍,裝的是散彈丸,若近距一槍正中頭顱,有此效果也不奇怪。

城頭,岳飛和楊沂中用千里鏡觀察着這一切。楊沂中的貼身衣物已被汗水浸溼,他慶幸臨安兵變之日所做出的正確選擇。此時的岳飛在他心目中已如同神般存在。

“陛下,那宋軍馬上就要潰了。”楊沂中說道。

“十哥,你也改叫我陛下了。”

“額…啊,陛下切莫再如此稱呼臣…小民了”

“不,你不會是小民,帝國當是用人之際,將你閒置不是浪費了人才。”岳飛頓了一下,看着城外又皺眉說道:“還是出乎我的預料了,張俊敗的太快了。我的翼騎兵還沒從外圍趕來突襲他們後背,他們這就潰了。”

岳飛當機立斷吩咐令兵說“傳我軍令,城中所有騎兵和戰車出城追擊潰軍!”

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章 奪宮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十章 陰謀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六章 卻月陣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十八章 混戰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五章 奪宮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二章 浮海洲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九章 歸義伯
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章 奪宮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十章 陰謀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六章 卻月陣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十八章 混戰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五章 奪宮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二章 浮海洲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九章 歸義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