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章

過了十五,段浩方跟二姐說要帶昌偉和昌福去吳家走走。

“要不,你帶着昌圓也跟着去?”他問她。

二姐先是一喜,然後就明白過來他這不過是順口問問而已。她就從來沒見過家裡的女人提起孃家的事,似乎出了門就跟孃家是兩家人了。比起她們,她能常常讓人回家看看,家裡人也能過來看她,這已經很好了。

再想想段浩方這個人,她搖搖頭笑道:“我這剛好幾天,身上都還沒什麼力氣,昌圓又還小,這天這麼冷,路上走得艱難,還是你帶着昌偉和昌福去吧。”她說完看他也沒再接着勸就明白沒弄錯。

她又說:“現在雪還沒化,等天更暖點你再帶着孩子去。他們是去那邊玩的,現在地裡都光禿禿的有什麼好玩的?倒不如等暖和了再去。”

段浩方一攤手,笑嘆道:“我倒是想,只是你兒子可不依,我跟他們說的是等昌圓生出來,過了年就帶他們去,結果現在他們天天纏着我說這個。”

原來是爲了這個,也不知是怎麼了,段浩方對着昌偉和昌福那是一點威嚴都沒有,兩個小的見了他也是沒大沒小。二姐笑着說:“回頭我跟他們說。”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她就跟昌偉和昌福說現在天還冷,雪還沒化,等天暖和了再讓他們的爹帶他們去吳家玩。

怕孩子再跟他纏,段浩方今天中午特地躲了出去。昌偉和昌福在他們兩個中間更怕二姐,因爲她並不一味的寵着他們,段浩方常被他們纏得沒辦法,稀裡糊塗就答應了許多事,可到她這裡,這些撒嬌耍賴的辦法統統都沒用。

昌偉和昌福聽她這麼說,雖然有些失望難過,可也不敢說個不字。兩個小的低着頭悶不吭聲的吃了飯就回屋了,二姐看着心疼,想着下午等他們睡起來了拿點心哄哄,再讓段浩方帶他們上街走走,散散心去。

孩子出去後,張媽媽過來收拾盤子碗,說:“萬師傅的兒媳婦想進來跟奶奶說說話。”

二姐聽了就讓張媽媽把她叫進來,萬師傅對她確實用心,菜做得好不說,她看着菜品搭配,覺得這裡頭還有點替她調養的意思,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萬師傅是個有本事的。

萬師傅的兒媳婦孃家姓張,跟張媽媽五百年前是一家。人看着也乾淨老實,嘴甜又會說話,逢人便帶三分笑。她嫁進萬家後知道萬師傅的一身廚藝好,不但勸着自己男人跟他爹多學學,她也跟着偷了幾手師。

萬師傅擅長素齋,更用心的卻是藥膳和養身。他是學徒出身,家裡賣了他給飯館做個小工學門手藝好養家活口。他爲人機靈又勤奮好學,學了飯館裡大師的手藝還不算,又自己掏錢跟着醫館的大夫學了一身的本領。他本來是打算靠這一身本事揚名出頭的,可無奈懷才不遇。他跟人說吃他煮的飯就能治病,不用吃藥就能長壽,還說吃藥不好,補藥更不好,倒不如吃他做的飯,他做的飯菜比補藥好,這就像個笑話一樣,結果哪間酒樓都不要他,最後才跑去做素齋的。

萬師傅辛苦一輩子,臨到老了開始發愁了。他老了,手藝不行了,一輩子給人幹活,他不想到死都是個給人幹活的。他老家不在這裡,雖說出去人都叫他一聲萬師傅,可他在別人眼中還是一個做菜的,一個侍候人的。

萬師傅不想等埋到土裡還享不到一天福,就想買上幾十畝地,蓋上幾間房子,享幾年兒孫福,等他死了,地和房子都留給兒子,可不比只留點死錢更好?這樣他也能安心閉眼。

可他是個外地人,雖說菜做的好,可卻跟那些貴人攀不上關係,平常的有錢人家誰願意跟個廚子結交?他當廚子雖然攢下一些錢,可也不是金山銀山。

他去打聽,買地要給官衙裡的人塞錢,要找人作保,而且這樣要掏得比當地人多才能買到好地。

萬師傅唉聲嘆氣,恰在這時段家請他去給懷着孩子害喜的二姐做飯。他覺得無所謂,去段家活幹得比在攏月齋裡幹得要少得多,他也可以少花些力氣便去了。

就是在段家讓他知道了這個段家的三奶奶是吳大地主家的姑娘!而聽說吳大地主還挺疼愛他這個出了門的女兒的,這不二姐剛懷了孩子,吳地主就親自過來看了?

真是正磕睡送來個枕頭!

萬師傅高興啊!想跟二姐面前討個好,想借機認識吳老爺,他一邊費心做好飯菜,一邊想見見段浩方或吳老爺。

可吳老爺跟段家人都應酬不完,哪裡有空去跟他一個廚子套近乎?他倒是巴結過來了,吳老爺也不過多賞了他些錢罷了,人卻是沒空見的。

萬師傅急得沒辦法,這種機會哪是天天能遇上的?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可是不等他想出辦法來,吳老爺回去了,段家就把兩個廚子給辭了。

等他回了家險些大病一場,天天就坐在那裡嘆氣,家裡人都怕他再愁出什麼病來。

過了一陣子,萬師傅自己緩過來了,覺得這都是命,自己就是給人幹一輩子活的命,沒福享的命。

誰知快到過年了,攏月齋放人回家過大年,段家又來人請,說是家裡的女眷吃着萬師傅做的菜合胃口,想再請他去,若是吃着好了,倒是願意跟萬師傅籤個長契,每月過來做幾天菜就行。

於是萬家這年也不過了,萬師傅想着上回,知道是自己用錯了辦法找錯了路,這回就帶着會說話的兒媳婦一起來了,他在竈下做飯做菜,讓兒媳婦去巴結二姐,使盡渾身解數,非要把吳家這條路走通不可。

張氏偷學了公公的幾手本事,她自己又有些天分,倒是無師自通了,見着二姐後,觀其面色行止,又在跟張媽媽幾個丫頭閒聊時問出了她平時的吃食偏好,連大夫給二姐開的藥方子都讓她給借來看了看,理由是怕跟食材有什麼衝撞的地方反倒不美。

她回來跟萬師傅一說,萬師傅才知道這兒媳婦本事不小,他拿出看家本領來下死了勁給二姐調養,兩個多月吃下來,二姐的身體漸好。

過了十五,萬師傅怕段家又會冷不丁的就讓他回去,所以今天便讓張氏跟二姐說了。

買地是件小事,二姐自己手裡便有上百畝良田,均出幾畝給萬師傅一家也沒什麼關係。可她卻看重了他的手藝,藥補不如食補,萬師傅是個人才,他這門手藝不能浪費了。

二姐先說這買地的事好說,再來就問張氏萬師傅這身本事家裡幾個兒子誰學到了?

張氏聽二姐這個意思,倒是相中了萬師傅做菜的手藝,她有心把自己男人給推出去,卻聽二姐說:“平常做菜沒有什麼難的,我倒覺得萬師傅這個什麼平常吃飯吃菜時就能養好身體,這倒是……”

聞弦知音,張氏立刻說起了這個,直把萬師傅這一手給誇到天上去,照她這麼說,吃萬師傅做的飯菜連大夫都不用看了。

二姐自然是不信的,有病還是要找大夫。但吳老爺和吳馮氏年紀都大了,要是能幫他們調養一下身體倒是好的。

二姐開出條件來,能夠幫買地,甚至房子也可以幫他們蓋好,但是萬家要有人籤給她,還必須是有萬師傅那門手藝的人。

張氏聽了她的話就僵了,這個她可做不了主,她也沒想到段二姐會提出這個條件來。這話裡的意思幾乎就是在說若是沒這個人,萬家就不必想在這附近買地了。

張氏回去跟萬師傅說了二姐的話,發愁道:“爹,這三奶奶是吳家的姑娘,又嫁了段家那個三爺,她說的話……”

萬師傅也蒙了,他心裡一邊是爲二姐賞識他這門手藝而覺得高興,他盼了一輩子都沒人信他的話,沒想到倒在段家內宅遇上了,不但相信他的手藝,甚至要用手段留下他。要是二十年前有人這麼跟他說,他就真簽了身契也願意!可他現在有兒子有孫子,一大家子人,他的手藝也退步了,實在不敢接下三奶奶這個事啊。

過了十五沒幾天,段老太爺還是覺得專門請個大師傅在家裡太浪費錢了,不如什麼時候想吃他做的菜了再叫過來做一頓的好,

萬師傅回了家後跟兩個兒子商量,小兒子萬勺跳出來說:“爹!我願意!”

大兒媳婦張氏聽了有些後悔沒先開這個口,她本來一直在猶豫的。簽下身契就意味着從此當了人家的奴才,可這也是能巴結上吳家和段家的好機會啊!過年時她在段家見過這個家裡的各位太太和各房奶奶,三房的三奶奶吳二姐怕是段家這一輩中最風光的人了,她孃家就是大地主吳家,她又嫁了段浩方,這個段家最有本事的孫子,她自己不但生了三個兒子,聽說三爺房裡連一個別的女人都沒有呢。

靠着這棵大樹,不愁家裡沒個好前程。不然就靠這一家三個男人給酒樓做菜賺錢又能賺多少?做到死也不及人家手指縫裡漏出來的!

她本來想要是萬師傅不答應,她倒願意先簽個短契去二姐那裡當婆子侍候,反正她的手藝也不差,調養二姐的身體她是絕對有把握的。

可聽着萬師傅的意思,他其實也不是不願意,只是不想讓兒子去籤這個契,老爺子倒是想自己去籤,一是他年紀大了沒多少年了,簽了契還能給兒子掙下一份家產。二,就是他覺得兒子都沒學到他全部的手藝,他想展示給這麼多年唯一的看中他這份手藝的二姐他全部的本事。

小兒子跳出來說願意去籤,萬師傅皺眉道:“你的手藝還不行!毛毛燥燥的!這個事你們都不用說了,明天我去段家見三奶奶!”

張氏聽了趕緊說:“爹一個人去怎麼行?我陪爹去。三奶奶身旁的婆子我都熟,一準能見着三奶奶!”

第二天張氏陪着萬師傅又來了段家,天虎聽這婆子說要找張媽媽,又聽說她姓張,以爲是張媽媽的親戚就讓小五去叫了。張媽媽一來,張氏就把她拉到一旁悄悄說了這個事,還塞了幾個錢給她道:“煩請媽媽多替我爹在奶奶面前說幾句好話,老爺子覺得爲着三奶奶能看中他這門手藝,在家裡準備了好多天才過來呢,不是有意耽誤三奶奶的事。”

張媽媽是知道二姐想把萬師傅送回吳家給吳老爺和吳馮氏的,只是看萬師傅頭髮花白年紀又大,就有些猶豫。她這邊上下打量,萬師傅看出來了她不信他的本事,也不好過去跟個婦人說話,就把張氏叫過來說願意先讓二姐試試他的手藝,他現做幾道菜端去給二姐品嚐。

第 223 章第 37 章第 108 章第 9 章第 177 章第 211 章第 149 章第 129 章第 15 章第 178 章第 180 章第 41 章第 212 章第 144 章第 22 章第 146 章第 219 章第 4 章第 14 章第 65 章第 247 章第 115 章第 139 章第 113 章第 244 章第 49 章第 56 章第 214 章第 229 章第 145 章第 176 章第 243 章第 221 章第 247 章第 207 章第 89 章第 1 章第 237 章第 214 章第 37 章第 200 章第 10 章第 175 章第 61 章第 21 章第 172 章第 203 章第 189 章第 147 章第 29 章第 234 章第 191 章第 91 章第 65 章第 197 章第 160 章第 83 章第 99 章第 179 章第 14 章第 207 章第 247 章第 86 章第 160 章第 92 章第 19 章第 224 章第 147 章第 229 章第 39 章第 26 章第 189 章第 153 章第 23 章第 209 章第 76 章第 3 章第 58 章第 48 章第 18 章第 172 章第 32 章第 221 章第 46 章第 230 章第 101 章第 15 章第 15 章第 90 章第 160 章第 73 章第 53 章第 224 章第 34 章第 53 章第 12 章第 192 章第 245 章
第 223 章第 37 章第 108 章第 9 章第 177 章第 211 章第 149 章第 129 章第 15 章第 178 章第 180 章第 41 章第 212 章第 144 章第 22 章第 146 章第 219 章第 4 章第 14 章第 65 章第 247 章第 115 章第 139 章第 113 章第 244 章第 49 章第 56 章第 214 章第 229 章第 145 章第 176 章第 243 章第 221 章第 247 章第 207 章第 89 章第 1 章第 237 章第 214 章第 37 章第 200 章第 10 章第 175 章第 61 章第 21 章第 172 章第 203 章第 189 章第 147 章第 29 章第 234 章第 191 章第 91 章第 65 章第 197 章第 160 章第 83 章第 99 章第 179 章第 14 章第 207 章第 247 章第 86 章第 160 章第 92 章第 19 章第 224 章第 147 章第 229 章第 39 章第 26 章第 189 章第 153 章第 23 章第 209 章第 76 章第 3 章第 58 章第 48 章第 18 章第 172 章第 32 章第 221 章第 46 章第 230 章第 101 章第 15 章第 15 章第 90 章第 160 章第 73 章第 53 章第 224 章第 34 章第 53 章第 12 章第 192 章第 24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