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吳老爺知道,他想在吳家屯站穩腳根,不識字不懂賬是不行的,所以吳老爺十九歲的時候才認認真真的想找先生開蒙。可那會他才發現,那些先生們個個眼高於頂,這些會學問的人雖然家徒四壁,一天可能連一頓飽飯都吃不到嘴裡,可是挑起學生來,那就跟挑牲口差不多。吳老爺當年沒少捧着成山般的錢去求先生收下他這個弟子,可是他捧得錢越多,那些讀書人越厭惡他,最後甚至會用那文縐縐的話辱罵他。

吳老爺慢慢才摸出這些讀書人的心思,他們啊,怕死了收到個名聲不好的弟子帶累了自己,風骨於他們而言,那是比全家性命都更重要的東西。

吳老爺是個鄉下的粗漢,又財大氣粗,村氣得很。那些讀書人幾乎都覺得要是真收了這麼個弟子,那連出門的臉都沒了,另有一部分則是一聽吳老師不是爲了聽聖人教化,而是爲了看懂賬本,賺更多的錢這般充滿銅臭的想法而來求先生,個個扶額嘆息,好像吳老爺是頭蠢驢跑到他們門前來了。

最後吳老爺是憑着一股傻力氣,一邊讓吳馮氏教他,一邊四處偷師,家中管賬的老秀才,鋪子中的管事,哪怕是外頭茶館中說話本的說書人,他都想方設法的從他們那裡偷學,最後還真讓他學成了,字也識了,賬也會看了,要說還有什麼不會的,就是寫字了,吳老爺到現在還不會寫字,他連筆都不會拿。可是在吳家,他修了個漂亮的書房,擺上各種各地蒐羅來的亂七八糟的書,如果哪個讀書人看到他把經史子集跟神怪誌異擺在一起,另一頭放着戲文畫本,春宮秋怨,只怕要立刻大呼聖人之名,當場痛哭。文房四寶也是一套套往家搬,他不願意讓人說他沒學問,更忌諱有人提起,所以兩個兒子,他是下了決心要讓他們學出個能耐來!

吳馮氏的話只是說中了他心裡隱憂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正是他想到了這些讀書人的怪癖。

如果他要敬賢跟敬泰用同一個先生的話,會不會敬泰的先生一怒之下不肯再來了呢?本來只是爲了要給敬賢請個先生,要是連累敬泰也沒先生可用了,那不就成爲個芝麻掉個西瓜?太虧了。

另外如果敬賢跟了敬泰的先生開了蒙,別的先生不肯再教怎麼辦?好像這認先生就跟認爹是一回事,換一個是大逆不道的。

吳老爺左思右想,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反正敬賢七八年都等了,倒也不必急在這一時。

可這請先生不比挑蘿蔔,成堆擺在哪裡讓人選,吳老爺又擔心敬賢開蒙晚,又是打小在姨娘身旁長大是個沒見識上不了檯面的貨色,有心要給他選一個德高望重的好好教他,誓要把狗肉做出盤菜端出來。

吳家屯十里八鄉里能找得出的識字的不超過一隻手的數,能夠格請回來當孩子先生的根本一個也沒有。敬泰的先生是吳馮氏的孃家哥送來的,見吳馮氏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孃家一高興,早早的就把先生請好了給送過來。

吳老爺自己可真不認識什麼讀書人,好像這讀書人都圈在一塊,平常等閒人見不着他們的影子。要是讓說書人來講,那些德高望重的讀書人一般都在深山老林裡縮着,吃仙果喝仙露,等到有識之人找着他們了,他們纔會出來。

吳老爺當年自己想識字時找的幾個人其實連秀才都算不上,不過是認識幾個字等着去考秀才的讀書人,有一個最小的才十二歲,可人家識字,所以人家就能當着五大三粗的吳老爺的面把他送去的東西扔到地上,那份讓人恨得牙癢的清高勁,跟他們就從來不吃飯不沾俗物似的。

如今吳老爺知道,這請先生最好找的應該是那些老頭子,越老學問越好。他自己瞎忙了三四個月,連個先生的影子都沒瞧見,急得嘴角起了一圈泡,有心想找吳馮氏讓她孃家再幫幫忙,可這話就說不出口。把敬賢記到吳馮氏的名下這件事他可還沒有跟吳家說呢,怎麼敢再送上去找罵?

轉眼小半年過去了一無所獲,有天他底下的一個管事過來說,他打聽到盡西邊過了兩條河的村子裡有個老秀才,只是不知道現在還活着沒。管事說:“聽說名聲是很好的,學問也好,就是脾氣不大好。不過那走貨郎說他從那個村子裡走的時候,那個先生就已經年紀很大了,就是不知道現在……”

吳老爺就像抓到了一根稻草般,趕快打發了得力的管事去找那位先生,他也算小心,交待:“你們一路去,一路打聽,人品一定要好,學問也一定要高。只要是個好的,就一定請回來!”

管事帶着厚禮,坐着板車帶着幾個趕腳的就走了,這一走就是兩個多月,到了最熱的七月中旬,管事請回了一個頭發牙齒都快掉光,全身的衣服就沒有不打補丁的老頭子。

吳老爺在大門前一見到這位先生立刻就拜了下去,用他的話說,這老先生一看就是個有學問的!

因爲這老頭子雖然狼狽不堪,可坐在板車上去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氣勢,腰挺得筆直,肩撐得老高,好像他不是坐在一架半破板車上,而是坐在皇宮的龍椅上,先生從眼睛縫裡瞧人,帶着那麼股子清高味。

吳老爺在門前拜過,親自扶着先生從板車上下來,再請先生進正堂,上茶,先試探的提了下敬賢,這老先生嗯了聲,然後又提想請犬子拜在老先生門下,這人又嗯了聲,吳老爺大喜,趕緊叫敬賢出來拜先生,這人讓敬賢在地上跪了一刻有餘才嗯了第三聲,這時吳老爺讓人送上束脩,老先生站起來接過來,完了。

當天晚上吳老爺喝了個爛醉陪先生吃飯,拍着胸脯打着包票,先生就住在了吳家,房子下僕,一日三餐,四時節禮,一應俱全,先生喝得臉泛白,稀疏的山羊鬍子上沾滿油菜湯,滿意點頭,又嗯了一聲。

皆大歡喜。

吳馮氏當天晚上知道了請來先生的事,她看起來是高興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趕緊把敬賢叫過來,囑咐他要用心跟先生學,要有出息,還給他準備了文房四寶,直把敬賢說得熱淚盈眶才放他回去。

敬賢這邊出門,吳馮氏的臉就塔拉下來了,坐在炕上握着手中的佛珠。

馮媽媽是吳馮氏孃家陪嫁過來的老媽媽,最得她的信任,見此景趕走屋子裡的丫頭後坐到炕沿上勸道:“太太,放寬心,老爺如今日日過來,這就行了,那個小子不會有大出息的。”

吳馮氏愁眉苦臉說:“……馮媽,你說我當初是不是不應該把他給弄進來?要是我不點這個頭,他如今還在那個小院子裡窩着呢!現在搬了進來也請了先生,眼看着就要跟敬泰齊肩了,這事我怎麼想都不對勁!”

馮媽媽的臉白了白,低頭小聲說:“太太寬寬心,這要是不把他接過來,二姑娘現在連個名字也沒有呢。再說……”她壓低聲音左右看了看才說,“再說,要不是太太你點了這個頭,那個女的只怕也出不去!”

想起那個女的,吳馮氏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狠色。她冷笑道:“不過是個小孩子,還能翻出我的手掌心?”

馮媽媽乾笑着勸道:“太太說的是,那小子再厲害也翻不出您的手掌心!快別想了,這瞧着都快三更了,早點歇了吧。”

伺候着吳馮氏歇下後,馮媽媽輕手輕腳的回了屋,她還不能睡,拿過針線開始補衣服,邊補邊想當時吳馮氏跟吳二姐在屋中聊天時,年僅六歲的吳二姐說的話:“……只要他在咱的屋子裡,想怎麼辦還不都是咱擡擡手的事?日後日子長着呢,他現在纔多大點?他就真是個天才,咱也能把他養成蠢才!”

馮媽媽心底發寒,這六歲的娃娃,她是怎麼想出這個主意來的?就算不是一個娘生的,那也是一個爹的親兄弟。

馮媽媽嘆了口氣,喃喃道:“這上頭人的肚子裡想些什麼,哪裡是我這老婆子該操心的?”

從那天起,馮媽媽再也沒有在上房隔壁的小屋子裡呆過,她總是寧願多走兩步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再歇歇。

敬賢有了先生,興奮的晚上幾乎一夜沒閤眼,早上天不亮就從牀上跳起來,坐在牀邊上等丫頭來叫他起牀,丫頭婆子來叫他時倒沒他嚇了一跳,取笑了他一會兒,給他換了乾淨精神的衣裳,伺候他洗漱用飯,然後叫了個丫頭領着他往前院去。

先生是男的,當然不能住到吳馮氏等女眷的後院來。

敬賢被丫頭領着穿過二道門,再走過一條長長的夾道,從一個小側門進去到了前院,然後在靠着夾道牆壁旁邊的一間小屋子裡見到了先生。

敬賢在哪裡上課也是讓吳老爺頭痛的一件事。早先吳老爺在前院修了一個大院子就是準備給他的兒子們用來聽課的,可是這麼幾年來只有敬泰一個人在裡頭上課,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那個院子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敬泰自己的院子了,跟着他伺候的男僕,還有他的先生,跟着先生的男僕都住在那個院子中了,把那個院子是佔得滿滿的。等敬賢的先生也請回來了,吳老爺才發現敬賢沒地方上課了,只好臨時又找了個不常用的屋子給那個先生用。

吳老爺盤算着再蓋新屋,反正這附近的地都是他的,工也有料也有,在此之前只好先委屈敬賢了。

敬賢見了先生,忍不住又拜了一遍,他覺得自己的這個先生比敬泰的那個更有威嚴,不由得有些得意。

先生領着他先跪過聖人像後,再讓敬賢跪他,站起來後歸座,敬賢再拜他,他還半禮,兩人這才安生坐下來。

他不發一語,像個切了嘴的葫蘆般,沉默的教敬賢把書攤開,要他雙手必須緊貼住身側,腰挺直坐在椅子上,不能動。敬賢一邊被戒尺打一邊連蒙帶猜的領會先生的意思。

又折騰這半天后,先生終於願意坐下來講課文了,可當他一開口,敬賢就傻眼了。

第 48 章第 46 章第 172 章第 244 章第 68 章第 186 章第 201 章第 88 章第 220 章第 139 章第 78 章第 73 章第 238 章第 134 章第 191 章第 68 章第 3 章第 1 章第 12 章第 139 章第 38 章第 88 章第 129 章第 152 章第 207 章第 112 章第 224 章第 177 章第 152 章第 117 章第 226 章第 80 章第 131 章第 42 章第 245 章第 20 章第 92 章第 157 章第 158 章第 93 章第 43 章第 230 章第 1 章第 195 章第 188 章第 223 章第 118 章第 65 章第 188 章第 64 章第 97 章第 71 章第 174 章第 80 章第 122 章第 100 章第 28 章第 147 章第 190 章第 42 章第 6 章第 112 章第 56 章第 80 章第 233 章第 241 章第 79 章第 223 章第 178 章第 234 章第 104 章第 230 章第 147 章第 200 章第 187 章第 204 章第 31 章第 97 章第 203 章第 82 章第 140 章第 15 章第 152 章第 34 章第 88 章第 94 章第 134 章第 62 章第 107 章第 76 章第 64 章第 101 章第 113 章第 124 章第 199 章第 152 章第 41 章第 185 章第 89 章
第 48 章第 46 章第 172 章第 244 章第 68 章第 186 章第 201 章第 88 章第 220 章第 139 章第 78 章第 73 章第 238 章第 134 章第 191 章第 68 章第 3 章第 1 章第 12 章第 139 章第 38 章第 88 章第 129 章第 152 章第 207 章第 112 章第 224 章第 177 章第 152 章第 117 章第 226 章第 80 章第 131 章第 42 章第 245 章第 20 章第 92 章第 157 章第 158 章第 93 章第 43 章第 230 章第 1 章第 195 章第 188 章第 223 章第 118 章第 65 章第 188 章第 64 章第 97 章第 71 章第 174 章第 80 章第 122 章第 100 章第 28 章第 147 章第 190 章第 42 章第 6 章第 112 章第 56 章第 80 章第 233 章第 241 章第 79 章第 223 章第 178 章第 234 章第 104 章第 230 章第 147 章第 200 章第 187 章第 204 章第 31 章第 97 章第 203 章第 82 章第 140 章第 15 章第 152 章第 34 章第 88 章第 94 章第 134 章第 62 章第 107 章第 76 章第 64 章第 101 章第 113 章第 124 章第 199 章第 152 章第 41 章第 185 章第 8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