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

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

廖化,字元儉,廖氏一族世代爲沔南的豪門世族。

在當初關羽成爲前將軍時,關羽便任命廖化爲他的主簿。

後來因爲糜暘的突出表現,關羽便將主簿一職授予糜暘,而轉任廖化爲帳內門下督。

在歷史上是沒有周倉這號人的,在今世當中,廖化承擔起周倉的職責。

廖化身爲大將軍的門下督,執掌關羽親兵,在他的召集之下,很快的目前在襄陽的諸將都已經到了城外的軍營當中。

等諸將到齊之後,關羽穿戴好戰甲,亦來到了大帳之中。

在關羽到來之後,諸將的臉上都流露出崇拜的神色,他們紛紛起身向關羽行禮。

或許在這兩年以來,糜暘立下的戰功爲諸將之冠,但是在糜暘還未異軍突起的那數十年中,劉備麾下的第一大將就只是關羽。

數十年的資歷,數十年的戰功,這一點縱算是糜暘立下再如何大的戰功,與關羽亦是不能比擬的。

更何況那被稱爲威震華夏的襄樊一戰,與原來歷史上關羽無奈退兵不同。

他在派糜暘駐守公安後,他先誅徐晃破樊城之外患,後來在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無數曹魏精英南下之時。

他以低於曹操數倍的兵力,死死阻擋着曹操的大軍無法南下,令曹操一生中的最後一仗以失敗告終,最後只能懷抱着遺憾着死去。

那可是智謀及經驗都處於完全體的魏武帝!

可以說在今世的襄樊一戰中,關羽從整體戰役上的表現來說,都完全配得上“威震華夏”四個字。

再也不會有人因爲關羽最後的結果,質疑關羽的能力。

而且關羽的一生並不是百戰百勝的,他一生中有被人擊敗過。

但他每次在被人擊敗之後,都能從戰敗中吸取經驗爲己用,然後快速的成長起來,直至達到他今日的高度。

若將糜暘與關羽這對翁婿做對比,雖然他們倆目前都是大漢的名將。

但相比於糜暘的天賦型,關羽成爲名將的經歷更能激勵起諸將的內心,更適合作爲絕大部分將領的偶像。

在這種種原因之下,哪怕關羽不看重禮節,諸次要求諸將在軍中不要多禮。

但一向將關羽命令視爲圭臬的諸將,在看到關羽之時還是不自覺的起身對着關羽行大禮。

看到這一幕,關羽亦有些無奈。

但是軍情緊急,他也顧不上那麼多。

他快步來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後揮手讓帳內的諸位大將坐下,在坐下後關羽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他今日召集諸將的目的。

“今荊州秋收已經結束,我軍兵精糧足,已經是時候再伐樊城!”

當關羽鏗鏘有力的這句話說出來,在座的諸將臉上都浮現激動之色。

後世人皆知諸葛亮的北伐,但縱觀劉備真正有實力大舉北伐的時間段,其實季漢發動的北伐並不都是諸葛亮主導。

例如當年劉備親自指揮的漢中之戰,例如關羽去年主導發動的襄樊之戰。

無論從這兩場大漢的規模、方向或是目的來說,這兩場大戰都算的上北伐之戰。

而這兩場聲勢浩大的北伐之戰,都是以大漢勝利的結果告終。

所以當如今關羽提出要再次發動北伐之時,在場諸將的臉上都浮現着激動之色。

他們用狂熱的目光看向關羽,他們都願意跟着眼前這位大漢的大將軍,爲大漢光復舊土。

當說出自己的目的之後,關羽開始調兵遣將起來。

雖然荊州的一部分將才,正在爲大漢守護着南疆,但是留在襄陽中跟隨關羽日久的將才亦不少。

而早在當初劉備從荊州離開之時,關羽就時刻在思量着北伐一事。

何人領多少兵,該完成什麼任務。

漢水對岸的曹休有多少大軍,爲了防禦他又做了那些準備,在過去的一年中,這種種情況關羽在心中早已經有所腹稿。

關羽用兵崇尚王道,他的用兵風格有點當年的衛大將軍。

他雖然很少使用奇謀,但他總是會將每個步驟都考量的很清楚,然後一步步的按他心中的謀劃去實行。

這樣的用兵風格,雖然有時見效不快,但卻能一步步壓縮敵方的生存空間,並讓自己始終立於有利的境地。

而一旦在他穩健行兵的時候,遇上有利於他的天氣或者地利,那麼關羽就會敏銳的抓住這個難得的戰機,將他的戰果迅速擴大。

除非出現某些意外,例如原本歷史上的士仁與糜芳叛變,否則關羽的用兵風格是最適合大兵團作戰的。

關羽的語氣很威嚴,他的語速雖然不快,但因爲心中早有考量,所以他不一會兒就將他的佈置安排完畢。

當關羽下達完所有命令之後,在場的所有諸將紛紛起身,而後領命而退,趕忙去做出兵前的準備了。

在諸將紛紛離去之後,帳中只留下關羽與馬良二人。

馬良在之前劉備稱帝后的封賞中,被劉備任命爲荊州刺史。

因爲並無軍職在身,加上荊州有關羽這個大將軍在,所以馬良平日裡並不參與具體領兵,更多的是負責爲關羽籌措糧草及謀劃軍機。

在大帳中關羽看向馬良言道:“接下來就要辛苦季常了。”

聽着關羽的話,馬良謙遜的對着關羽一拜道:“爲大將軍籌措糧草,是良的職責所在,何談辛苦?”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況且現在荊州的秋收剛剛結束,許多收穫的稻米還未入倉。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疑馬良身上的擔子非常重,這便是關羽對馬良說這番話的原因。

在世人眼中,關羽的性格輕士大夫而重士卒。

但關羽輕視的士大夫,只是那些他覺得沽名釣譽的士大夫,對於名實相副的士大夫,關羽亦是禮敬的。

正如趙累、王甫這些歷史上願爲關羽而死的士大夫,若是關羽往日中不重視他們,他們會用生命回報關羽嗎?

在關羽眼中,正如劉備對他曾經所說,馬謖名過其實,不堪大用,但是馬良可謂是名實相副,是值得他重視的一名士大夫。

在回答關羽之後,馬良用關心的神色看向關羽,他用提醒的語氣對關羽言道:

“近來良觀大將軍精神似乎有所不濟,還望大將軍在處理軍事時,勿要勞累度過。”

關羽的頭疼,可能一般人還不知道,但作爲目前荊州的二把手馬良當然是知道的。

甚至有幾次,關羽在與他議事的時候,就在他面前捂頭過。

只是面對馬良的關心,關羽卻笑着言道:“季常忘吾刮骨療傷之事乎?”

聽到關羽提起此事,馬良臉上流露出敬佩的神色。

關羽曾爲賊軍的流矢所中,流矢貫穿他的左臂。

後面雖然表面創傷痊癒,但因爲當時關羽未好好修養,所以每當陰雨天氣時,關羽左臂中的骨頭時常感到疼痛。

醫官在檢查後對關羽言道:“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在聽完醫官的話後,關羽便伸臂令醫官劈之。

當時關羽正好在宴請諸將,在醫官的劈砍之下,關羽左臂血流如注,盈於盤器。

但關羽卻好像絲毫不覺得懼怕一般,一邊吃肉一邊飲酒,言笑自若。

當時馬良亦是在場的,那一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那一幕,讓馬良心中對關羽浮現起巨大的佩服之情。

關羽在對馬良提起此事後,他便對着馬良言道:

“我本庸虛,蒙主成造。往聞曹仁覆滅,便即欲攻伐樊城,爲荊州打開北上通道。

遭值秋收之際,令我願不得所償。今秋收已畢,中原蒙塵,我受君恩,豈敢愛命!

我爲勳戚,任重方岳,若不能摧鋒萬里,誅逆賊復舊都,雖無上尊榮加身,何足貴也。

既爲漢大將軍,雖未有天子明旨,然時不我待。

我一生征戰,受創頗多,些許不適,何敢惜身?

我行計決矣,無復有疑。”

關羽舊事重提,並不是爲了誇耀自己。

關羽對馬良提及此事,意思是想告訴馬良,他征戰數十年,身上受到的創傷不可勝數。

當初的手臂疼,與如今的頭疼在關羽看來並無二別,都無法阻止他爲國效力的心。

聽到關羽這麼說,馬良雖然還是有些擔憂,但他最後還是不再言語。

正如關羽所說,若他是惜身的人,還是當初那個威震華夏的關雲長嗎?

在提醒關羽之後,馬良便慢慢退出主帳,前去安排一切去了。

看着馬良離去的背影,關羽眼神中有着一些深思。

樊城設縣的歷史很長久,在荊州大地已經存在數百年。

而樊城的地理位置很是特殊,在當年曹操取下樊城之時,置襄陽郡讓樊城隸屬之。

但儘管襄陽與樊城,當初在曹操設定的政治區域中,是屬於一個郡的。

但是樊城與襄陽之間,由一條廣袤的漢水相隔開。

因爲樊城與襄陽距離頗近,所以還未等關羽的大軍開始度過漢水之時,領兵駐守樊城的曹魏大將曹休就已經探得這個消息。

當曹休得知這個消息後,他馬上召集諸將開始商議軍情。

面對着關羽大軍即將度過漢水的事實,諸將在聽聞這個消息後,臉上都浮現畏懼之色。

樊城中的諸將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然知道西城一戰的事。

在曹仁戰死的這個節骨眼,關羽又率領大軍攻打樊城,這個信息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但相比於大部分將領臉上浮現的畏懼之色,在曹休召集的諸將中,還是有一些將領保持着冷靜的。

例如其中就有一位名爲孫禮的大將。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

孫禮年輕時,曾與母親失散,當時賴鄉人馬臺救護其母,母子方得重逢,孫禮便將所有家財盡數贈予馬臺以示感恩。

後來曹操攻平幽州,徵聘孫禮爲司空軍謀掾。

那時馬臺因受事件牽連而即將面對死刑,當時已擁職權的孫禮爲報舊恩,私自讓馬臺越獄逃亡。

他自己則不願潛逃,徑自前往主簿溫恢之處自首。

溫恢探知始末後,非常欣賞孫禮有恩必報的行徑,於是把事情告知曹操,最後孫禮與馬臺都獲免死罪。

不久孫禮升任河間郡丞,再遷任滎陽都尉。

當時魯國地界有數百個山賊,憑恃險要,爲禍百姓,於是朝廷命孫禮爲魯國相。

孫禮到任後,立刻犒賞軍吏,下令得賊人首級者可獲賞。

另一方面他又向賊人施以懷柔政策,招降納附,不久就令當地社會秩序轉好。

如今孫禮擔任的是襄陽太守一職。

在知道對岸的關羽在進行着大量的兵馬調動之後,孫禮當即起身對着曹休建議道:

“賊軍有漢水爲憑,必輕裝果決,爲的是速戰速決,故而當今我軍不能與他們正面作戰。

我軍應當分兵據守偃城,讓他們無法深度進入我軍疆界,儘量拖延時間,把他們的銳氣泄掉。

然後再從容地挑選精壯騎兵數千人,沿着漢水河道南下,等待漢水水流的斷絕,渡河斷絕他們的糧道,這是最好的辦法。

若命令樊城附近的其他縣城長官,依靠險要自己固守。

再將自己所用的糧食物資等以外,剩下的全部燒燬,再把田野中的莊稼全部割光,讓來犯的敵人沒有東西可補充給養,這是一般的辦法。

若想着憑藉着半渡而擊的優勢,主動出擊賊軍,這是臣認爲的最不好的辦法了。”

孫禮出來建言後,根據當今形勢分別列舉了上中下三策。

而曹休在聽完孫禮的建言後,果斷採取了孫禮的上策。

在曹休看來,因爲有着漢水的存在,關羽大軍攻打樊城算不上遠征,所以孫禮的中策作用不大。

至於下策,雖然在兵法上來說是最合適的辦法。

但是魏軍並沒有制水權在手,漢水綿長,魏軍根本就無法料到漢軍會在何處登陸,怎麼半渡而擊?

相比之下孫禮的上策,纔是最符合如今的做法。

於是乎曹休馬上讓孫禮領兵數千出鎮偃城,他自己則率領着剩下的大軍駐守樊城,等待着關羽大軍的到來。

而當孫禮領軍數千出鎮偃城後,關羽的大軍亦正式開始渡河!

漢章武元年十月初,漢大將軍關羽領軍四萬號稱七萬,從漢水渡江兵鋒直指樊城。

時隔一年,關羽再攻樊城!

今天就一章,這幾天身體一直不舒服,核酸一直是陰性,但是感冒是肯定有的。

昨天有些讀者的評論,我也看到了,可能是因爲這幾天精神不好,所以看到後是有些傷心的。

我自己好好調整吧。

這是一個作者必經的過程。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本章完)

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7章 魏王吐血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章 先斬後奏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
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7章 魏王吐血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章 先斬後奏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