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

在得知孟獲被諸葛亮放歸的消息後,不止是高定,就是與孟獲一向是盟友的雍闓心中也充滿了狐疑。

不怪高定與雍闓二人無情,實在是二擒二縱這事太過匪夷所思。

之前孟獲第一次被諸葛亮放歸之時,高定與雍闓可能還會以爲諸葛亮是在沽名釣譽,收買人心。

但在諸葛亮第二次放歸孟獲時,高定與雍闓心中則是浮現了一種危機感。

一種合乎情理的推斷,頓時出現在高定與雍闓的心中。

想到此高定與雍闓不禁對望一眼。

或許二人言語不通,但出於自保的心理,這時在二人的眼神對望中卻隱隱達成了一種共識。

不管諸葛亮打的是什麼樣的打算,亦不管諸葛亮與孟獲是否有着不可告人的交易,孟獲是決計不能再信任的了。

在這種共識之下,高定並未下令打開城門放孟獲入城。

他以爲孟獲慶祝逃出生天的理由,下令在城門之外的軍營之中大擺宴席。

而作爲孟獲盟友的雍闓,對於高定的這點佈置卻也沒絲毫異議。

作爲邛都縣的實際執掌者,高定的命令很快就傳達到已經來到城門外的孟獲耳中。

在來到城門外之後,孟獲見高定並未下令打開城門,心中是有着不滿的。

他“千辛萬苦”從敵營中逃生,爲的不就是協助高定嗎?

可作爲他協助的對象,在他領軍歸來後卻並未打開城門迎接,這讓孟獲覺得高定太不夠意思。

不過孟獲馬上就得知了高定的打算,對於高定的打算,孟獲本能的感覺哪裡不對,可他一開始也並未多想。

他也自知自己算是一敗軍之將,所以並未對高定的打算有所異議。

在孟獲不反對的情況下,三方叛軍首領很快在城外的軍營中重新會晤。

一道道的美酒佳餚被擺放上三位首領的食案上,可本應該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宴席之上,這時卻見不到半分輕鬆的氣氛。

因爲高定與雍闓皆是帶兵前來參加這場宴會的,這與之前三位首領的會晤場景有着本質上的不同。

由於異族採取的是合餐制,故而三位叛軍首領齊齊坐在長桌之旁。

可在無形之間,高定與雍闓好似都刻意與孟獲保持着一定的距離,而他們二人卻坐的相當近。

高定與雍闓對孟獲的不信任,從座位的距離上便體現的淋漓盡致。

更別說這時在他們身後,皆站立着手持利刃的己方部衆。

孟獲能帶領一支彝人在南中打下偌大的聲名,異族之間互相背叛的事,他早就屢見不鮮。

況且高定與雍闓二人現在的表現,足以稱得上異常二字。

孟獲端着手中的酒杯不斷注視着眼前的高定與雍闓二人,此情此景讓他想起了先人對他講過的一個故事——鴻門宴。

想到這個故事的孟獲,他看向高定與雍闓二人的目光,不禁眯了起來。

這是野獸在遇到危險時,都會下意識做出的反應。

孟獲並未感覺錯,就在下人將酒菜都擺放在長桌上之後,將邛都視作大本營的高定,率先忍不住問孟獲道:

“諸葛村夫爲何會放孟王二次歸來?”

高定是彝人,他不懂漢人之間獨有的語言技巧,他只知道心中有疑問就要直接問出來。

可是高定不知道的是,因爲他內心對孟獲早就抱有懷疑,所以他問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情不自禁地帶上了一些質疑的語氣。

聽到高定的質疑之後,孟獲更加對眼前的佳餚毫無動筷的想法。

南中一地多毒蟲,這也導致南中時常有下毒的事件發生。

高定部族的上一任蠻王,不就是被高定毒死的嗎?

那麼誰又敢保證,高定不會在今日的宴席上故技重施。

到了這一刻,不止高定對孟獲抱有懷疑,就是孟獲也對高定與雍闓二人產生了懷疑。

弱肉強食的南中,信任本就顯得十分廉價。

面對高定的質疑,孟獲陷入了沉默之中。

這時孟獲方纔後知後覺反應過來,高定與雍闓二人是因爲何事對他懷疑。

不是他不想爲自己辯解,只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在這件事上爲自己辯解。

難道說諸葛亮就是這麼仁義無雙?

這樣聽起來荒謬的理由,高定與雍闓二人又怎麼會相信呢?

孟獲倒也不是說沒懷疑過諸葛亮釋放他的用心。

可是哪怕心中有着一些懷疑,面對諸葛亮的釋放行爲,他本來就不可能會拒絕。

因爲他是一支彝人部衆的族長,爲了自己的族人,孟獲不可能會放過任何一次求生的機會。

不然就算高定與雍闓二人不懷疑他,可一旦當他們知道自己難有生路之後,那麼他們二人第一時間想的不是爲他報仇雪恨。

他們會第一時間吞下他的部衆,這便是南中最經常發生的殘酷的吞併鬥爭。

而孟獲的沉默落在高定與雍闓二人眼中,則是被他們認爲這是孟獲心中有鬼的表現。

這還得了!

高定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來。

果然不出他所料。

就連雍闓看向孟獲的眼神,也變得冷漠起來。

在心中有了答案之後,雍闓覺得好似之前想不通的事,爲何一下子都想通了。

僰道之戰時,是孟獲主張鬥將,結果引得高定大敗。

昨夜的夜襲之戰時,雍闓自認爲他的分析天衣無縫,可諸葛亮好似提早就知道這事一般,竟然在漢軍大營中設下埋伏。

這一樁樁一件件,若是單獨來看,都不會太過令人生疑,可要是結合在一起,孟獲彝奸的身份簡直是呼之欲出。

對於叛徒,任何勢力都不會手下留情的。

想到此雍闓對着孟獲開口道:“諸葛村夫到底給了你什麼樣的好處,竟然能讓你背叛我們,你這樣對得起你的先輩嗎?”

雍闓的話語中充滿了冷意。

當雍闓說出這一句話後,代表着他與孟獲之間已經公開撕破了臉皮。

而孟獲面對着雍闓的質問,卻繼續以沉默應對。

他用眼神打量着四周的情形。

雍闓與高定的部衆已然隱隱將他包圍,可得益於諸葛亮並未扣留他的三千兒郎,這讓他在此時此刻並非毫無還手之力。

更何況邛都城內,還有着他的數千部衆。

真打起來,他不一定會敗。

從小經歷背叛長大的孟獲,對於鴻門宴這種危險的場面,天然有着敏銳的判斷力。

而在知道今日雍闓與高定不會與他善了之後,孟獲也是個果斷的性子。

就在雍闓還在想着以言語先誅一下孟獲的心的時候,孟獲陡然之間站起身來抽出腰間的長刀朝着離他最近的雍闓砍去。

往日的盟友,在這一刻已經成爲仇敵。

孟獲的突起發難有些出乎雍闓的意料,但對孟獲雍闓也是早有防備,於是面對急劈而來的利刃,雍闓敏捷的翻滾在地堪堪躲過。

在躲過孟獲的利刃突襲之後,雍闓勃然大怒。

他站起身來之後,亦抽出腰間的長刀朝着孟獲劈砍而去。

不久之後,雍闓與孟獲二人的刀刃就交擊在一起,發出一陣刺耳的猙鳴聲。

雍闓與孟獲之間的廝殺,大大超出了二人士卒的預料之外。

不過盟友之間互捅刀子這事,在南中屢見不鮮,所以在一時的愣神之後,雙方的部衆亦很快朝着彼此殺去。

片刻之後,軍營之內便響起了陣陣針鋒相對的喊殺聲。

雍闓的部衆大多是漢人,孟獲的部衆則大多是彝人,故而若單單從喊殺聲上判斷,不知道內情的人還以爲是漢軍殺進來了。

在雍闓與孟獲發生火拼的時候,高定就已經在部下的掩護之下,及時脫離了戰場之外。

當來到戰場之外後,高定看着已然殺的如火如荼的兩方人馬,面對親信的建議他無動於衷。

親信是建議高定應當及時率軍幫助雍闓,好早點平息孟獲的叛亂。

可面對這點建議,高定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誠然在之前他與雍闓有着共識,但現在的情勢卻讓高定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他與雍闓本來就不合,而雖然目前雍闓的部衆比孟獲多,但孟獲一方猛將較多,雙方打起來暫時是勢均力敵的態勢。

既然如此他爲何不坐山觀虎鬥,待雍闓與孟獲兩敗俱傷之後,來個坐收漁翁之利呢?

歷史上諸葛亮南征之時,高定便是抱着類似的想法率軍襲殺了雍闓。

從這方面上來說,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當世,彝人出身的高定還是一如既往的短視。

在高定特意坐山觀虎鬥的心態之下,軍營之內雍闓與孟獲的兩方部衆殺得難捨難分。

孟獲知道己方的人少,所以打持久戰對他不利,更何況一旁還有一位虎視眈眈的高定。

高定打的是什麼主意,孟獲清楚的很。

要想不讓己方在今日的火拼中失敗,孟獲知道他必須速戰速決。

於是孟獲親自率領着他族內的金環三結,董荼那,阿會喃,忙牙長等猛將,一路朝着雍闓的所在衝殺而去。

孟獲族內的猛將面對趙雲可能是不堪一擊,但在這南中之地,那也是成名已久的猛將。

猛將衝殺起來,自然是不同凡響。

只見四員大將在孟獲的帶領下,猶如化作一把尖刀一般朝着雍闓不斷殺去。

而雍闓在見到孟獲及四員凶神惡煞的蠻將在朝他殺來,一路上的部衆宛如砍瓜切菜般被擊倒之後,他內心中的警鈴大作。

以往他與孟獲是盟友,不直面他麾下猛將的驍勇感觸還不深。

但當兩方爲敵之後,他才深切體會到猛將在短兵交接的戰爭中,能發揮出怎麼樣的效用。

幾乎快被嚇破膽的雍闓一方面下令部衆圍在他身前,將他團團保護起來。

另一方面不斷派出人向高定求援。

可是求援的人派去好多撥了,明明高定的部衆離得不遠,但他始終未有領軍支援的意思。

這一刻高定恐怕在做着統一南中的美夢。

而就在高定沉浸在美妙幻想中的時候,一位彝人跌跌撞撞的來到高定身前跪下,對他稟報出了一個令他感到驚駭的事。

“好多,好多漢軍正朝邛都縣殺來。”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高定嚇了一跳。

他急忙躍上一旁的高地,定睛朝着漢軍大營的方向看去。

原本漢軍大營距離邛都縣將近十里,哪怕高定站的再高,在密林遮蓋的情況下,他也難以看到漢軍的身影。

可當高定現在站在高地上之後,他便見到了不遠之外,正有着一大批的漢軍朝着這一處殺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高定馬上對部衆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只是高定下令出擊的對象,不是正朝着這處衝擊而來的大量漢軍,而是正在與雍闓部衆鏖戰的孟獲部衆。

高定也是帶兵的人,他知道現在軍營中雍闓與孟獲的部隊正在鏖戰,在這種情況下雍闓自保都難,又怎麼能率領部衆結陣對抗漢軍。

要是一旦讓漢軍衝入軍營之中,那麼雍闓的部隊頃刻間就會崩潰。

而若是雍闓的大軍崩潰了,獨木難支,他的部衆又怎麼守得住邛都縣呢?

要知道邛都縣內,還是有着一部分孟獲的兵馬的。

這一刻坐山觀虎鬥的想法已經在高定的腦海中消失,他現在只想着在漢軍到來之前快速擊破孟獲所部,然後與雍闓一同合兵一處,快速返回邛都縣中龜守。

也唯有拿下孟獲的首級,高定才能讓邛都城內的孟獲部衆徹底喪失主心骨,從而接受他的指揮。

在高定慌忙的指揮下,他的部衆很快就加入了戰場之中。

當高定的部衆加入戰場之後,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孟獲一方,頃刻間感覺到壓力山大。

可高定突然的率軍加入,也讓孟獲心中起了一些狐疑。

只是這時孟獲來不及多想,他只能指揮着部衆緩緩結陣固守。

現在孟獲只希望城內他留下的部衆,在聽到城外軍營發出的喊殺聲後,能及時出來協助他。

不然今日他的二百斤橫肉,可能就要交待在這裡了。

儘管孟獲及時指揮部衆結陣固守,可面對着人數比他多出許多的雍闓、高定一方,孟獲還是漸漸的力不從心起來。

要不是他這一方有着數員猛將,恐怕早已經被雍闓與高定聯軍擊潰。

不過隨着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戰場中的孟獲好似聽到了一陣不存在與這方戰場的喊殺聲。

那陣喊殺聲由遠及近,由小變大。

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章 糜暘獻策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8章 關羽之憂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63章 空城計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41章 第三條路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4章 屠殺?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4章 父子對質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
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章 糜暘獻策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8章 關羽之憂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63章 空城計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41章 第三條路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4章 屠殺?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4章 父子對質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