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

劉備的話像是在開玩笑,但他的話落入糜暘的耳中後,卻引得糜暘心神一陣激盪。

自古以來,天子無戲言!

漢代雖因爲白馬之誓,不允許異姓大臣稱王,但兩漢四百年以來,涌現出的名臣良將可謂數不勝數。

爲了表彰那衆多璀璨如明星的大臣的功勳,漢室一般會在其他方面,儘量給予立下大功的臣子殊榮。

只是許多名臣獲得殊榮,大多在他們死後。

可這不代表,在名臣生前,不能享受漢室賜予他的殊榮。

劍履上殿,便是四百餘年來,無數漢臣夢寐以求的生前殊榮之一。

與這項殊榮齊名的,還有贊拜不名,與入朝不趨。

而由於董卓以後,許多心有篡逆的的權臣,都喜歡給自己上這三個殊榮。

所以在許多後世人的眼中,一旦有某位臣子,集齊這三項殊榮,那便代表着他有改朝換代之心。

但實際上,在兩漢四百年的歷史中,第一次集齊這三項殊榮的名臣乃是蕭何。

當年劉邦賜予蕭何這三項殊榮,亦也只有褒賞之意。

正如當下的劉備對糜暘一般。

劉備是實權在手的帝王,所以當他說出要賜予糜暘“劍履上殿”的殊榮後,帳內的各位漢臣臉上只有濃郁的豔羨之色。

並沒有哪個缺心眼的,選擇這時候出來以董卓、曹操故事來勸阻劉備。

而面對着劉備拋出的褒賞,糜暘也不是扭捏的人,或者說他在劉備面前不需要扭捏。

“臣先行,拜謝陛下了!”

聽到糜暘這麼爽快地應下了自己對他提出的要求,劉備的臉上也流露出了笑意。

劉備笑着對糜暘言道:“尋常臣子面對這殊榮,免不得要推辭一番,可你倒好,接受得卻是爽快。”

雖說由劉備親自賜予糜暘劍履上殿的殊榮,不會讓人誤以爲糜暘暗藏大志。

可有着董卓與曹操的先例在,常人面對這劍履上殿的殊榮時,總會略微推辭一下的。

只是劉備倒不是在意糜暘不推辭,他說這番話實際上是在調侃糜暘。

而面對劉備的調侃,糜暘卻拱手迴應道:

“陛下非曹操那般多疑之君,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聖主。

聖主臨朝,臣下心中卻無端生出疑慮,那反而纔是不忠。

當年蕭相與霍大司馬獲得殊榮時,他們也並未有所推辭,正此理也!”

聽完糜暘的回答後,劉備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

糜暘的這番話表面上像是在爲自己解釋,實際上卻是在誇讚劉備是漢太祖與漢武帝那般的雄略之主。

若是旁人誇劉備並不會在意,但現在誇劉備的可是威震天下的漢大將軍。

糜暘的誇讚,是很有含金量的。

在大笑一陣過後,劉備感覺心情舒爽了很多。

這一刻他看向糜暘的眼神,充滿了喜愛。

世人皆知道他寵愛糜暘,猶如當年孝武帝寵愛霍大司馬一般。

而劉備之所以會如此寵愛糜暘,有一個原因就是,每次見到糜暘,他的心情就會陡然之間變好。

一旁爲劉備草擬起居注的郎官,看着劉備與糜暘之間親密的互動,在看着帳內諸位漢臣此刻臉上那一副酸掉牙的神情,他的心情突然振奮起來。

身爲史官的他,一定要將當今大漢的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君臣情誼記錄於史冊之上。

好讓後世人在看到本朝史書時,能夠心中生起對本朝的嚮往之情!

不過開懷歸開懷,劉備也未忘記正事。

劉備臉上浮現正色對糜暘言道:“子晟初至上邽,可能對軍情不瞭解。

曹真率軍數萬屯駐城外,與城內郭淮互成掎角之勢,這令我軍數次猛攻皆無功而返。

若不是有此掎角之勢,朕又怎麼會阻於這小小的下邽城下?”

說到這時,劉備的臉上適時的浮現了憤慨之色。

當劉備說出這番話後,帳內諸位漢臣的心中齊齊鬆了一口氣。

不容易呀,終於談到正事了。

諸位漢臣有這種反應也屬正常。

畢竟剛纔劉備與糜暘相見時,哪有半分君臣之間的界限感?

他們二人活脫脫就像尋常許久不見的父子一般親密至極。

要是私下裡二人如此也就罷了,可在他們都在場的時候如此,他們就不免覺得氣氛有些微妙了。

人家父子話家常,他們這大幾十位外人在這看着,很突兀的好吧!

劉備沒在意衆臣臉上的異色,他在爲糜暘稍微介紹了一番魏軍的戰術後,見糜暘的臉上有着思索之色,他便對着一旁的董允言道:

“大將軍剛來,卿先帶大將軍下去好好歇息。

待明日卿再帶大將軍登高樓探查敵軍詳情。”

話說到這裡時,劉備話語中已經有了散會之意。

畢竟縱使他許下的誘惑再如何大,縱使糜暘的韜略再如何驚人,糜暘也不大可能在不瞭解全部軍情的情況下,當日就想出對策。

要想讓曹真乖乖從上邽城外退兵,可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不然他也不會拿出劍履上殿的獎賞來刺激糜暘了。

可就在劉備話音剛落,董允奉命要上前引領糜暘前去歇息的時候,糜暘突然笑着對劉備一拜道:

“陛下勿憂,不出三日,曹真必退!”

“嗯?”

糜暘的這句話,不僅讓劉備的口中發出了一聲重重的疑問,就連帳內的諸位漢臣也都用驚異的眼神看向了糜暘。

大漢天子不會有戲言,自然大漢的大將軍也不該有。

只是是何種思量,會讓糜暘如此篤定呢?

這是當下帳內除去糜暘外,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還是劉備最心急,他連忙問糜暘道:“子晟何出此言?”

在劉備焦急的詢問之下,糜暘從懷中掏出那份姜維親自寫給他的戰報呈送給劉備。

然後他轉身看向大帳內的諸位漢臣,說出了一個令他們驚喜的消息:

“就在不久前,孤的部將姜維設宴斬殺賊軍略陽守將王生,當下街亭腹背要地略陽縣,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當糜暘的聲音傳遍帳內的時候,劉備還在看着手中戰報,可帳內的漢臣卻已經臉露驚色,左右環視起來。

仗還能這麼打的嗎?

重要的是,他們記得好似就在不久前,糜暘剛剛送上一場大勝給大漢。

現在時間纔過去多久,糜暘竟然連街亭魏軍的後路都直接抄了?

局勢變化之快,讓衆臣心中皆踊躍着不可思議的情緒。

帳內的衆臣不是第一次聽說過糜暘的佳績,可如此近距離感受到糜暘帶來的決定性勝利還是第一次,猶如親眼所見一般。

耳聞向來不如親見!

這一刻,帳內諸位漢臣看向糜暘的眼神充滿了佩服。

這仗真能這麼打的!

只是帥帳內有些反應快的漢臣,很快將糜暘公佈的這則喜訊,與糜暘剛纔的論斷,相結合了起來。相應的,一些欣喜的討論聲也在大帳內響起。

這時候,那些往日稱自己善於軍略的大臣,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看着手中的戰報,再聽着帳內愈演愈烈的陣陣歡喜的討論聲,劉備的心情頗爲複雜。

怪不得這小子答應的這麼爽快。

原來自己以爲的難題,在他心裡不過就是一件迎刃而解的事而已。

劉備雖沒有糜暘的韜略,但身爲經年老將的他,自然能懂得爲何略陽縣落入漢軍手中一事,會讓曹真退兵。

而就算劉備沒有開口說出內中關由,大帳內一位難掩內心興奮的大臣卻已經站起身來。

這位大臣正是黃權。

黃權一臉亢奮地對着劉備與糜暘一拜後言道:

“若我軍將略陽收復的消息,傳到曹真的大營中,曹真擔心後路有失,是一定會退兵的!”

“而只要曹真退兵,那麼涼州全境,就將全部收復。

我軍便也可專力向前,一鼓作氣率軍進入關中!”

當黃權說出他的看法後,帳內大部分不善軍略的大臣,這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原來因爲如此,方纔大將軍纔會那麼篤定。

而見到劉備與糜暘皆對黃權的推斷並無異議,帳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熱烈了起來。

黃權說的每個字,都好像一雙雙大手般,一點點地撥開了掩蓋在劉備及所有漢臣頭上的持續多日的烏雲。

涼州收復!

進軍關中!

這兩句話,如陳年佳釀般讓一衆漢臣感到如癡如醉。

下一刻所有的漢臣,都興奮的舉起來手中的芴板,不斷地敲擊起掌心起來。

芴板敲擊掌心發出的聲音,悅耳且響亮,縈繞在劉備的帥帳中久久不願散去。

這既是對糜暘的喝彩,亦是一衆漢臣在表達內心中的喜悅。

這一刻,一衆漢臣看向糜暘的眼神,已經從佩服轉變爲崇拜。

這就是我朝的大將軍呀!

看着衆臣臉上不加掩飾的亢奮神色,劉備在鬱悶了一會後,很快就笑了起來。

生子,當如糜子晟!

幸運的是,子晟與他亦徒亦子。

劉備收起手中的戰報,然後看向了一旁的董允。

劉備對着董允吩咐道:“去將大將軍的慎獨劍取進來。”

在得到劉備新的吩咐後,董允立刻轉身朝着帳外走去,不一會兒後,董允就從帳外雙手捧着慎獨劍來到了劉備的數步開外。

見董允取劍歸來,劉備緩緩起身朝着董允走去。

劉備的動作很快就吸引了帳內衆大臣的注意。

劉備在來到董允身前後,從董允的手中提起了慎獨劍,而後他在衆臣的注視下轉身來到糜暘身前。

劉備的行動,清晰地展露出了他的用意。

等在糜暘身前站定後,劉備手中捏着慎獨劍劍鞘上的劍帶,在糜暘敬愛的目光下,將慎獨劍重新懸掛在了他的腰間:

“此劍今日是朕親手爲卿所佩,來日縱是後世之君,亦不能讓你解下佩劍!”

衆臣都清楚,劉備的舉動是要履行他剛纔對糜暘的承諾。

可劉備的這句話,卻大大出乎了糜暘及在場衆臣的預料。

劍履上殿是帝王賜予大臣的殊榮,帝王能賜予,自然也能收回。

劉備的這句話,卻在無形中收回了後世大漢之君,剝奪糜暘身上殊榮的權力。

而大漢有史以來,帝王若想治罪一位大臣,都必須要先剝奪他身上的榮譽,這樣才能名正言順。

這個政治規則,在座的大臣沒有一人不懂。

正因爲懂,他們才意識到糜暘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劉備哪裡是在簡單的賜予糜暘劍履上殿的殊榮,他是在賜予糜暘一道免死金牌呀!

劉備是今漢的開國之君,他的話對今漢來說,無疑等同於祖制,是最具名分的大義!

這道免死金牌的含金量有多重,足以讓任何大臣眼紅。

亦足以讓糜暘感激莫名。

糜暘想出言說些什麼,但他的話語卻被劉備的搖頭示意所阻。

劉備在爲糜暘懸掛上慎獨劍後,便伸手緊緊地握住了糜暘的手輕聲說道:

“接下來做你該做的事吧!”

說完這句話後,劉備便跨過糜暘對着在場的大臣大聲宣佈道:

“今日起,北伐軍務由大將軍全權主理。

大漢兵馬,亦盡歸大將軍一人調遣。

見他,如見朕!”

當劉備的這道聖旨傳遍整個大帳後,大帳內在座的諸位漢臣紛紛朝着糜暘躬身行禮:

“唯!”

自今日起,糜暘正式執掌大漢的全部軍權。

這代表着他在大漢的權勢,已經到達一個新的高度。

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但糜暘望着劉備的背影,眼中卻有着幾絲擔憂浮現。

劉備剛剛在緊握他的雙手時,糜暘能夠感受到劉備的些許有氣無力。

再大的英雄,也逃不過歲月的摧殘。

在漢軍大營因爲糜暘的到來而充滿亢奮的時候,魏軍大營中卻瀰漫着一股凝重的氣氛。

這股氣氛源於近來陸續逃到魏軍大營中的那數千騎軍。

這數千騎軍,正是從略陽縣一路逃來上邽的。

而他們的到來,也爲上邽的魏軍大營帶來了一個噩耗——略陽丟了!

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曹真,一度覺得這個消息有些可笑。

假的,一定是假的!

可在看到越來越多的逃回的騎軍,都衆口一詞的時候,曹真直接沉默了。

他很想親自跑到街亭,當面詢問曹彰,這仗他到底是怎麼打的?

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0章 夜襲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
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0章 夜襲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