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三駁潘濬

第10章 三駁潘濬

在糜暘說出孫權即將奇襲荊州一事後,因爲此事茲事體大,引發的後果將十分嚴重,

所以別說帳內的荊州諸臣屬對此事駭然,就是關羽也因爲這個消息,一時間無法保持鎮定。

但就在關羽及帳內諸臣在消化,糜暘帶來的這個重磅消息的時候,一聲厲喝卻突然響起,朝糜暘而來。

糜暘朝對其厲喝的那人看去,只見那人坐在關羽下首,身着寬大袍服,面容峻刻。

糜暘從前身中的記憶中找到了這人的身份,此人便是時任荊州治中從事的潘濬潘承明。

潘濬武陵郡漢壽人,其爲人聰察,對問有機理。

在他二十一歲時師事於大儒宋忠,並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賞識,因而開始知名。

因爲這名聲,他在不到三十歲就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爲江夏從事。

當時沙羨縣長貪污腐敗,被潘濬審查當衆處死,使得全郡震驚恐懼。

後來潘濬擔任湘鄉縣令,治理湘鄉亦頗有名聲。

建安十四年時,劉備領荊州牧,劉備善於識人用人,他知曉潘濬有理政之才,故任命潘濬爲荊州治中從事。

建安十六年時,劉備入益州,將潘濬留下協助諸葛亮管理荊州事務。

後劉備在益州作戰不利,急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入蜀協助,以關羽鎮守荊州,潘濬也就順勢成爲了關羽的副手。

但關羽這人有個毛病,那就是他一向輕慢不合他口味的士大夫,關羽認爲潘濬無忠貞之節,因此與潘濬之間的關係一向不好。

身爲荊州地位僅在關羽之下的潘濬,突然對糜暘厲喝,

若是旁人,可能會被潘濬的這聲厲喝給嚇到,一時變得支支吾吾起來。

畢竟潘濬論名望,官位,權力皆在糜暘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之上,

但糜暘的身份可不一般,

他自幼被糜竺養在身旁,被劉備育在宮中,從小接觸的皆是位高權重之輩,一個小小的荊州治中從事還嚇不到他。

面對潘濬厲喝的“荒謬”二字,糜暘先看向坐在上首的關羽,見其臉上雖有對潘濬的不豫之色,但他卻沒有在潘濬厲喝自己後阻止他,爲自己開脫,

這說明關羽的態度是,他雖然被糜暘所帶來的這個消息所感到震驚,但其中內心中還有一些猶疑,

關羽不信糜暘會欺騙他,但他卻怕糜芳那個無能之輩被一些假消息所誤導,導致作出了錯誤的判斷。

孫權即將奇襲荊州這個消息如果是真,那他關羽就必須要馬上考慮退兵事宜。

可如果等他退兵回江陵之後,發現這個消息是誤斷得出的,那關羽這輩子都會追悔莫及,

畢竟,樊城在他的圍攻下,已經搖搖欲墜了,勝利的果實即將到手。

所以關羽雖然不喜潘濬,但他任由潘濬質問糜暘,就是希望糜暘在面對潘濬的質問下,

能夠拿出鐵一般的證據證明,孫權即將奇襲荊州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潘濬的才能關羽是認可的,若是糜暘面對潘濬的質問之下,還能夠證明他所帶來的的那個消息的真實性,那麼他關羽纔會真正信了他。

畢竟軍國大事,不能光憑糜暘一人之言語而妄下決斷。

關羽的心思糜暘猜了個七七八八,見關羽坐在上首,一副不動如山的樣子,糜暘先對關羽一拜後,而後轉身看向潘濬,他先語氣謙遜得說道,

“潘治中乃國之賢才,不知從何處看出,我所言乃是荒謬之語?”

糜暘雖語氣謙恭,但他口中說出的言語,無疑是在與潘濬爭鋒相對。

語氣謙恭是糜暘要表現出一個後輩的禮數,與潘濬爭鋒相對,是他看不起潘濬的爲人。

歷史上潘濬可是一個又當又立的典範。

糜暘挺拔着身子,其話中的意味,令剛厲喝完糜暘的潘濬有些不喜。

糜暘來了荊州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糜芳的這個獨子他自然是認識的,

在潘濬看來,糜暘不過是投了個好胎的一個貴公子而已,往日裡全仰仗父輩之蔭才稍有名氣。

如今見其竟然敢當衆反質問起自己的話語,實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向自視甚高的潘濬,當即站起身,來到糜暘身前,他語氣這時帶上了怒氣,他對糜暘高聲問道,

“江東孫氏與我荊州有盟約之好,大義所在,其又怎麼會突然發兵襲我荊州?”

聽到歷史上的這個漢朝貳臣竟然和自己談大義,糜暘只覺得可笑非常,

面對潘濬的這個疑問,糜暘當即回辯道,

“當年大王入蜀之前與孫權亦有赤壁之盟約。

但在大王取得益州後,孫權卻違背盟約襲我荊南長沙三郡,請問潘治中,那時的孫權何曾顧忌過什麼大義!”

建安二十年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孫權認爲劉備已經佔據益州,想要要回荊州,劉備迴應說:“等得了涼州,就把荊州給你。”

孫權對此感到忿怒,於是派遣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那時劉備率兵五萬下公安,讓關羽入益陽,兩方大戰一觸即發。

可就在同年,曹操定漢中,張魯逃往巴西,劉備感覺益州有危險,無奈之下便與孫權訂立湘東之盟,平分荊州。

自此,劉備手中的荊州只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這件往事在場的衆人皆清楚,見糜暘提出此事來證明孫權乃是不會遵守盟約之人,潘濬一時間啞然無言。

畢竟如今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還在孫權手裡,這不爭的事實誰也無法忽略。

但潘濬也不是好易與之輩,他又對糜暘問道,

“今年中,孫權起兵攻打合肥,敗退而歸,如今大戰不過半年,孫權又有何兵力起兵襲我荊州?”

聽到潘濬如此說,糜暘當即回道,

“今年合肥一戰,孫權只是圍城,他見曹操派遣援兵就適時退去。

其之兵馬與魏軍並無大的交鋒,不曾折損太多,治中又何言他如今沒有兵力襲我荊州?”

“縱算今年合肥一戰,孫權折損頗多兵馬。

但這幾個月來,關將軍爲了兵圍樊城,擊退徐晃,不斷從後方調兵前往前線,

治中署理荊州政務,難道不知如今吾荊州後方兵力、糧草皆空虛?”

“江東良將無數,治中認爲要想攻取兵力空虛的公安、江陵二城,江東需起兵太多乎?”

糜暘在說這番話時,語氣高昂,以保證潘濬後方的關羽能夠聽到他此話。

而糜暘特地在“不斷從後方”這五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果然關羽在聽到糜暘說到江陵、公安城中兵力空虛時,他的眉頭深深皺了起來。

他這時想起那他素來不喜的,膽小怕事的傅士仁,他心中的不安正在快速累積着。

(本章完)

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4章 接班人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7章 魏王吐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
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4章 接班人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7章 魏王吐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