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

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

只是雖然心中充滿苦楚,但是劉備的臉上還是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他看着關羽說道:

“二弟天下無敵,我一向是知道的。這場仗二弟打贏了,兄長以你爲傲。”

“若漢室的各位先帝在天有靈,也定然亦會以大漢有你這位大將軍爲傲。”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劉備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而關羽在聽到劉備的這番話後,他蒼白的臉上流露出難以抑制的喜色。

劉備的這番話他等了很久了。

無論是原來歷史上,還是今世都是如此。

在說完這番話後,劉備示意身旁的張飛將手中散發着熱氣的湯藥交給他。

在劉備與關羽面前,不管張飛在世間的威名有多盛,他這時就只是一位乖巧的弟弟。

他快速將自己手中的湯藥,交到劉備手中。

在接過張飛手中的湯藥之後,劉備眼神中流露出對誰都未曾展現過的柔和神色。

他輕輕吹拂了幾下湯藥上的熱氣,而後拿起湯碗中的湯勺,往關羽的嘴邊送去。

天子喂藥,這對常人來說是足以記載在史冊中的莫大榮耀。

但在劉備與關羽之間,這個舉動卻很正常。

當劉備將湯藥送到關羽的嘴邊時,關羽卻搖搖頭,不打算喝下這口能夠緩解病痛的湯藥。

不是他倔強的脾氣上來了,而是現在的他感覺到身體中的疼痛似乎沒那麼嚴重了。

當世的武者雖並非一定要學習醫術,但是因爲武者經常受傷,所以大多武者都對醫術有着一定的瞭解。

關羽知道他現在身體中的這種反應,不是代表着他突然痊癒了。

恰恰相反的是,關羽曾從樊阿口中聽聞過這種狀態代表的什麼,那便是——迴光返照。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這口湯藥喝或不喝又有什麼緊要的呢?

而劉備見關羽不肯喝這口湯藥,他立馬板起面孔,想着用兄長的威嚴讓關羽喝下這口湯藥。

但是還未等劉備勸誡的話語說出口,關羽便用恢復着點中氣的聲音說道:

“兄長,羽還以爲見不到你了。”

當關羽的這句話傳到劉備的耳中時,劉備想勸諫的話語瞬間被止住,他眼神中的柔和之色愈發濃厚。

劉備暫時放下手中的湯藥,他先爲憔悴的關羽整理了一下散落在肩上的銀髮,然後口中溫和的說道:

“建安五年,伱千里跋涉不避艱險來河北尋我。”

“建安二十四年,我聽聞你有難,不顧益州本土動盪,發大軍日夜兼程來尋你。”

“當年的千里之遙,深山惡水,虎狼敵人都無法阻止你我兄弟相見,更何況今日你我兄弟只在咫尺之遙。”

“若雲長有這種憂慮,那等雲長養好身體後就跟我一起回成都。到時候你我兄弟日夜形影不離。”

劉備說完後又端起牀榻上的湯碗,然後想着再次給關羽喂藥。

而關羽在聽完劉備的話後,眼中流露出嚮往之色。

劉備描繪的美好未來,縱使他這個豪氣蓋世的大英雄亦十分嚮往的很。

只是很可惜,人命終有盡時。

所以關羽再次婉拒了劉備的喂藥舉動。

關羽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劉備,他對着劉備問道:“銀屏生了嗎?”

之前雖然關羽一直處在備戰的狀態中,但縱是英雄亦有兒女情長時。

所以自從關嫣到達襄陽城中後,她的動向關羽其實一直默默有派人打探着。

關羽自然知道關嫣的生產日期,就在最近一段時間。

聽到關羽問起這件事,儘管劉備想着急讓關羽喝下他手中的湯藥。

但他看到關羽眼中的期盼之色後,他便馬上笑着回答關羽道:

“今日正是銀屏生產的日子,就在今日下午時分,銀屏爲子晟生了個兒子,母子平安。”

當關羽聽到這句話後,他的臉上流露出喜色。

而當糜暘聽到這句話後,他的心中浮現起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前世的他尚未當過人父,所以關嫣今日爲他生下的兒子,是他兩世爲人的第一個骨肉。

儘管之前糜暘早就知道自己即將成爲人父,但當他真正成爲人父的這一日,糜暘的心中還是有種很奇妙的感覺。

血脈的延續,是人類最無法割捨的情感之一。

而劉備在看到關羽的臉上浮現出喜色之後,受到關羽的感染,他的臉上亦流露出一些喜色。

他知道病人若是心情好,那麼對養病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劉備馬上命人,將被他帶到門外的糜暘兒子給帶了進來。

而看到劉備的侍從從門外快速的抱進來一個嬰兒後,結合方纔劉備所說的話,房內的衆人都猜出了這個嬰兒的身份。

因爲知道,所以站在門口處的糜暘,用期待的目光看向侍衛手中的他的骨肉。

但因爲劉備怕嬰兒着涼,所以他在出發前將嬰兒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只留下一些縫隙用來呼吸。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暘根本無法看到他的兒子長什麼樣。

到底是像他多一點,還是像關嫣多一點。

而與糜暘有同樣表現的,還有坐在塌上的關羽。

只是關羽可能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他期待的眼神比糜暘多上許多。

一直在關注着關羽的劉備,察覺到了關羽濃郁的期待之色。

於是在侍衛將糜暘的兒子抱進來後,他立馬讓侍衛將孩子送到關羽的身前。

當糜暘兒子被侍衛送到關羽身前後,關羽馬上迫不及待的伸出手,從侍衛的手中接過糜暘的兒子。

剛剛出生的嬰兒,在身軀雄壯的關羽手中,顯得很是小隻。

所以關羽接過糜暘兒子的時候,動作很是小心。

他怕不小心哪裡弄疼了他的這個乖孫兒。

當並不太重的糜暘兒子落入關羽的手中時,關羽小心翼翼的撥開糜暘兒子臉龐周圍的棉布,好讓自己能看清糜暘兒子的全貌。

而這時,關羽的臉上已經滿布慈愛之色。

其實剛出生的嬰兒,身體上都會或多或少帶着胎毛。

而且因爲嬰兒之前一直泡在羊水中,所以剛出生的嬰兒會顯得皺巴巴的。

糜暘的兒子也不例外,現在糜暘的兒子哪怕繼承了糜暘與關嫣的優良基因,但也絕對算不上好看。

只是關羽卻看的津津有味的。

關羽用佈滿老繭的手指輕輕摩擦着糜暘兒子的臉蛋,那皺巴巴的臉蛋並不肉嘟嘟,撫摸起來手感也並不好。

但是關羽卻顯得很是開心,他就像是在撫摸一件瑰寶一般,珍惜無比。

現在糜暘兒子正在熟睡中,所以他並不知道他現在正在被威震華夏的一位蓋世英雄,抱在懷中細細疼愛着。

看着糜暘兒子因爲呼吸不斷跳動的小睫毛,關羽擡起頭對着劉備笑着說道:

“坦之成婚已然數年,然卻一直未有子嗣,我還以爲這輩子難以抱上孫兒。

沒想到就在今日,老天滿足了我這個願望。”

“蒼天待我不薄。”

關羽的喜悅也讓劉備的心情好了不少。

在說完這句話後,關羽又看向糜暘問道:“你的孩兒,還未取名吧。”

見關羽問起他這件事,一向機智的糜暘哪裡又不知道關羽的意思,他馬上對着關羽一拜道:

“還請婦翁賜名。”

能由關羽親自賜名,是這個孩子的福氣與榮耀,正如當年劉備親自爲糜暘賜名一般。

聽到糜暘這麼說之後,關羽臉上的喜色更甚。

糜暘這個做父親的沒有提前想好名字,他這個當外公的可是想了好久了。

於是乎關羽馬上說道:“我年少時見世間崩亂,常有澄清寰宇之心。”

“澄者,淨也。

若這孩子將來有大出息,或可繼承我的志向。

若這孩子只是中人之資,那麼澄亦有修養自身的寓意。”

“依我之見,不如爲這孩子取名“澄”。”

糜澄?

當世名字的好壞,一是看是誰取的,二是看寓意是否夠好。

而現今關羽爲他兒子取得這個名字,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極好的,這樣的名字糜暘當然不會拒絕。

在默默唸了兩遍關羽所賜的名字後,糜暘再次對着關羽一拜道:“多謝婦翁賜名。”

見糜暘認同了他的賜名,關羽不禁笑出了聲。

他用喜愛的目光打量着懷中熟睡的小糜澄,心中默默說道:“將來一定要向你父親一般,成爲大漢的頂樑柱。”

在將自身對小糜澄的期望連續在心中默唸幾遍後,關羽方纔依依不捨的將懷中的小糜澄交到侍衛手中,讓他轉交給一旁的糜暘。

而當小糜澄離開關羽的懷中後,劉備見湯藥都快涼了,於是他立馬又端起湯藥送到關羽的嘴邊。

可關羽卻依然不想喝下,這苦的要死的湯藥。

見關羽又再次拒絕喝藥,劉備的臉色再次嚴肅起來。

他對着關羽問道:“難道雲長不想和我一起回成都嗎?”

劉備的臉色雖然嚴肅,但是他的語氣依舊溫和。

聽到劉備如此說之後,關羽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想。”

只是關羽在回答出這個字後,他看着同樣頭上有着斑駁白髮的劉備,他眼神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傷之色,緩緩說道:

“可是我回不去了。”

當關羽的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落到房內衆人的耳中時,張飛的臉上瞬間流露出巨大的悲切之色。

而糜暘在臉上流露悲切之色的同時,他卻緩緩低下了頭。

方纔是他一直在與衆醫官商討關羽的病情,所以在場衆人中他對關羽病情瞭解的最清楚。

從剛纔衆醫官的討論中可知,關羽的這句話就是他現在身體狀況的真實寫照。

現在在房中的衆醫官,大多數都是之前劉備從成都中急召來的宮廷御醫,他們的醫術在天下間已然是翹楚。

他們不約而同得出的結論,可信度是很大的。

只是相比於糜暘與張飛二人,劉備反應則顯得十分大。

“胡言亂語!胡言亂語!”

“你不要多想,有兄長在一日,是不會讓那種事發生的。”

劉備在說這兩句話的時候,他臉上浮現出極大的抗拒之色。

可是劉備激烈的反應,並不能改變什麼。

目前在這個房屋內,關羽的貼身醫官樊阿也是在的,而樊阿的醫術並不低於那些從成都來的宮廷御醫。

甚至因爲樊阿一直在料理着關羽的病體,所以可以說他對關羽病情的瞭解,還在所有人之上。

關羽是知道這點的。

於是關羽在看到劉備激烈的反應之後,將目光投向了樊阿,然後對着他問道:“我究竟還能活幾日?”

雖然是在問出自己的生死之事,但關羽的語氣很是淡然,一點都沒有着擔憂與畏懼。

在關羽的詢問之下,房內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都注視在樊阿的身上。

而儘管樊阿是當世名醫,但再有名氣的醫者,又豈能不對那些大人物的威嚴凝視感到畏懼。

特別是劉備的目光還十分不友善。

所以在衆人威嚴的目光注視下,樊阿嚇得直接跪倒在地。

只是縱使他再如何畏懼,他卻始終不敢說出他心中的那個論斷。

他只是對着劉備與關羽不斷的叩頭,臉上滿布着驚慌之色。

在看到樊阿的這個反應後,劉備又將帶着冷意的目光朝着其他的醫者注視而去,讓其他的御醫給他一個推斷。

而那些御醫在看到劉備充滿冷意的目光後,他們亦紛紛如樊阿一般嚇得跪倒在地,叩首不停。

世人皆知劉備與關羽之間的感情有多深。

若是由他們口中說出對關羽病情不好的推斷,即使劉備一向以仁義著稱,也難以保證他不會拿他們泄憤呀。

只是雖然沒有一位醫者敢回答關羽的疑問,但這些醫者如此劇烈的反應,卻也是在宣告着一種答案。

在場的劉備等人都是機智之人,這時又豈會不知道這種答案是什麼呢?

但這種答案是劉備絕對無法接受的。

劉備用極快的速度起身,來到多位跪地的御醫的身前。

他儘量剋制着內心中的悲憤,他極力想保持着往日的溫潤,他對着在他身前不斷叩首的衆御醫言道:

“你們都是當世名醫,只要你們誰能爲大將軍調養好身體,朕便對那人賞賜萬金,封萬戶侯。”

“並且侯位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當世的醫者地位一向卑賤。

所以劉備允諾出的重賞,對當世的任何醫者來說都是極爲豐厚的。

況且以劉備在天下間的信義,他所做出的許諾含金量是十分高的。

只是再豐厚的獎賞,也得有那個能力去索取。

在劉備開出的可以令任何人瘋狂的獎賞之下,卻始終沒有一位醫者膽敢出來應下這個任務。

人力終有盡時,哪怕是身爲當世名醫的他們,哪怕是身爲大漢天子的劉備。

今天公司年會,所以晚更新。

問題不大,我繼續碼字,凌晨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14章 接班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6章 麋鹿破槽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3章 誅心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
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14章 接班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6章 麋鹿破槽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3章 誅心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