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

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

關羽看着帳中的諸將,他將手中的書信,展示傳遞給在場的諸將看。

而後他撫髯而笑道,“孟德誠不欺我也。”

此時坐在關羽下首第一位的正是趙雲。

趙雲在看過書信,傳遞給下方的潘濬之後,他言道:“曹賊害雲長之心昭然若揭,只是就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全帳的荊州諸臣在看過,曹操給關羽的書信之後,臉上都浮現沉重之色。

足下不死,孤心不安,這八個字足以證明曹操殺關羽的心有多麼堅定。

這是來自當世第一諸侯魏王的死亡威脅。

而對岸就有對方的十萬大軍在緊緊盯着他們,這怎麼能讓他們不感到憂心。

也就豪氣非凡的關羽及一身是膽的趙雲,會對曹操的這個威脅感到不在意罷了。

吾頭在南,可自來取。

當初關羽在擊破徐晃之後,本來想修整兵馬後就立即率軍南下。

但不知怎麼的,在他領軍緩緩後撤之時,樊城中本來如困獸一般的曹仁,竟然敢出兵襲擾他的後方。

曹仁兵馬只有數千,他的襲擾對剛取得一場大勝的關羽來說,並不算什麼。

只是曹仁在出兵襲擾的同時,還命士卒釋放着一個消息:魏王曹操帶軍十萬正在南下。

關羽本來只想留下部分兵馬,擊潰曹仁所部就好。

但就在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因此他並沒有率着大軍立即南下。

他先命圍困襄陽的紀彰等將,將他擊敗徐晃的消息給散播出去。

在漢水南岸的襄陽守將呂常,並不知道曹操正在率軍南下的這個消息。

等他見到徐晃的屍體後,以爲大勢已去再無外援的他,無奈之下只能開城投降。

而再奪得襄陽之後,關羽親自留鎮樊城之外,命其餘諸將領着徐晃的降卒及萬餘大軍,撤至已經佔據的襄陽城以爲他的後援。

就在不久之後,留在漢水北岸的關羽,就看到一支數千精騎正快速朝着樊城趕來。

而那支精騎的率領者,正是徵東將軍張遼張文遠。

在意識到曹操連鎮守合肥的大將張遼都調來後,關羽確認了曹仁所散佈的那個消息不會有假。

因爲考慮到敵衆我寡,及漢北之地荊州大軍並沒有城池作爲依託。

因此關羽便率軍回到漢水南岸,並利用荊州水軍在漢水之中佈置了層層防線。

希望以此來抵擋曹操大軍繼續南下。

就在關羽領兵退回南岸後不久,浩浩蕩蕩的十萬魏軍就陸續趕到了樊城之下,與南岸的關羽大軍隔江對峙。

而那面魏字王旗,也在十萬魏軍的大營中高高掛起,宣示了魏王曹操的親自到來。

那時在意識到曹操真的親征之後,荊州諸臣心中都流露了沉重之色。

就算不提對岸的那軍容齊整,充滿殺氣的十萬魏軍,單單魏王曹操的威名,就足以令一般人膽寒。

那是自諸侯討董以來,曹操三十年征戰,無數名主良將用生命爲其堆砌出的威望。

在確認曹操真的親自率軍南下後,關羽已經不能退兵了。

他的兵少本就不如曹操多,而且漢水防線綿長。

若他再分兵南下支援糜暘,那他就無法依靠現有的兵力,以漢水爲天然防線,構造壁壘阻擋着曹操大軍南下。

而一旦被曹操大軍越過漢水,進入到襄漢平原中,北方騎軍的優勢將會發揮到極致。

到那時,荊州一樣面臨着不保的局面。

關羽見帳內諸將因爲曹操一封信,臉上又浮現了沉重之色,他沉聲道:

“我本河東一武夫,蒙大王以兄弟相待,相從舉兵三十餘年情同手足,從不相疑。

漢中王委我以大任,義重如山。我堂堂大丈夫,焉能不以死相報!

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死,名可垂於竹帛也,又何懼哉?”

“吾在一日,誓不會讓魏軍越漢水一步。”

關羽堅定,充滿豪氣的話語在大帳之中響起。

圍殺徐晃之後,現今關羽的威望已經直逼劉備。

以他的身份說出以上那番話,是很能令衆人信服的。

帳中荊州諸臣想到如今他們的主心骨關羽還在,他們的心中安定了不少。

有前將軍在,哪怕魏王親臨,他們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在安撫了衆人之心之後,關羽看向帳中的王甫問道,“國山,公安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王甫爲關羽執掌軍情彙總,在聽到關羽問起公安的軍情後,王甫出身拜答道:

“公安爲江東大軍四面圍城,內外隔絕,消息不通。”

“在城外的探子,並不能探知城中情況。”

“只是根據最新的探子來報,說是孫權已親至公安城外,並且近日江東又增兵萬餘圍困公安。”

因爲公安被四面圍城,縱使糜暘前段時間取得了擊殺江東三將,火燒近萬吳兵的大捷,但他也沒有辦法將這個消息傳遞出來。

而江東也不可能會對這恥辱的消息大肆宣揚。

所以遠在荊北的王甫,只能將目前已有的情報彙報給關羽。

在聽到王甫這麼說之後,關羽心中一沉。

按如今情報來看,圍困公安的吳軍已經達到了十數萬。

雖說公安城堅,糜暘有謀,但在十倍以上的兵力圍困之下,關羽只恐城中軍心潰喪,得致大敗。

但現在,公安絕不能失呀!

關羽現在與糜暘是脣齒相依的關係,兩人互是雙方的背後。

若是一方有失,另一方定然也會瞬間陷入死地。

關羽現在不僅僅是荊州的主帥,他考慮的方面也絕不單單是對岸的那十萬魏軍,而是整個荊州戰局。

看着關羽臉上流露出的擔憂之色,趙雲出言對關羽言道,“前將軍無須太過擔憂。”

“先前子晟送來戰報,言其城外邀擊吳軍先鋒大勝。”

“有此大勝在,公安城中軍心,一時必不致潰散。”

“而只要軍心不喪,公安城堅並不是那麼容易丟失的。”

趙雲性格持重,又受劉備信重,擔任他的親軍統率多年,對於如何守,他自有一番心得。

聽到趙雲這麼說,關羽臉上的擔憂之色方纔消散了不少。

早在之前,糜暘就在他面前充分證明了他的謀略。

而在不久前糜暘送來的戰報中,其擊破孫桓大軍一戰,又充分證明了糜暘的武略。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對糜暘是有着信心的。

而想到糜暘前段時間的表現,關羽在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的同時,心中也有着對糜暘的愧疚。

按照原本的規劃,糜暘本沒有必要冒險出城一戰的。

. тt kán. ¢〇 而他在之前派使者前往公安時,也只是告知糜暘曹操大軍南下的事實。

他並沒有命令其一定要怎麼做。

糜暘先前的城外一戰,完全就是他自發爲了防止呂蒙分兵威脅到關羽後背,才決定冒險的。

對於這個用生命在守護他的後輩,在守護荊州的子侄,關羽心中充滿了愛惜之情。

危難之際,方見人心。

相比同樣是他子侄的劉封,糜暘不知道勝他多少籌。

而相比關羽,其實趙雲纔是最初就喜愛糜暘的一位長輩。

要不是因爲他次女早夭,現在糜暘估計已經是他的女婿了。

只是大局爲重。

就如歷史上關羽爲孫權所殺後,趙雲哪怕再如何心痛,但爲了大局,他依然會勸阻劉備東征。

在討論完南方的軍情後,趙雲後又對關羽一拜言道:

“前將軍,雲擔憂的是最近漢水水量逐漸減少,漢水中已經露出越來越多的灘塗,淺灘。

若曹賊趁此機會率騎兵偷渡漢水,那情勢對我軍不利。”

面對着趙雲的這個擔憂,關羽臉上流露出了贊同之色。

他問趙雲道,“子龍既有此憂,必有方略應敵,但說無妨。”

趙雲思索一番回答道,“我軍多是輕步兵,而敵軍有一虎豹騎,擅長奔襲,急戰。

若敵軍以虎豹騎掩我,則我軍將戰之不利。”

“唯吾部下白毦兵皆身披重甲,可擋虎豹之鋒。”

“吾可率白毦兵,巡查江岸利於騎兵渡江之處,以備不虞。”

“縱使敵軍虎豹來襲,吾以白毦兵擋之,雖不言必定勝之,但亦足以讓虎豹無法在南岸馳騁,擾亂我軍。”

聽到趙雲這麼說,關羽思考一番後,同意了趙雲所請。

在得到關羽同意之後,趙雲立即起身就要去點齊部下士卒巡視江岸。

而這時關羽也起身來到趙雲身前,他拍着他的肩膀言道,“子龍此去萬事小心。”

而後關羽又拍着趙雲的肩膀言道:“吾是你兄長雲長,不是你的前將軍。”

“別人喚我官位就罷,你我識於微末,並肩作戰多年,我不想因爲現今的官位,而顯得伱我生分了。”

“榮華尊卑,在你我兄弟情誼之前,絲毫不值一提。”

關羽臉上似有責怪之意,趙雲見狀臉上流露了笑意。

一種獨屬於他們兄弟之間的溫情,在趙雲心間流淌着。

縱使今日他們的身份與往日相比猶如天差地別,但他們之前的兄弟、同道之情卻永遠不會變。

趙雲不善言辭,他只是對着關羽一拜,而後溫聲言道,“兄長勿憂,弟去去就來。”

聽到趙雲這麼呼喚他,關羽臉上才流露出了笑意。

“去吧去吧,兄長在大營中爲你後援。”

說完後,趙雲提起長槍,帶上頭盔,大步朝着帳外走去。

看着趙雲離去的背影,關羽撫髯微笑。

縱使大敵在前,縱使荊州已危,但尚能與兄弟一起並肩作戰,猶如當年微末之時,他關雲長已經無憾。

也許在真正的歷史上,趙雲在得到關羽的死訊後,心中必定萬分懊悔,他在關羽落難之際不在身邊相助。

也許在真正的歷史上,關羽在屠刀懸頸之時,他並不畏懼死亡,但心中會有遺憾再也不能與兄弟一同策馬破敵。

但在糜暘穿越到當世之後,歷史上趙雲與關羽的遺憾勢必再也不會發生。

季漢情誼,當有始有終。

就在趙雲向關羽諫言的時候,在北岸的魏軍大營之外,有一將正在駕馬詳細觀察着地形。

這將面容威嚴,身姿挺拔,他一雙敏銳的目光正在漢水之上四處掃視着。

這將便是因合肥一戰而名震天下的張遼張文遠。

張遼獨自驅馬在來回巡視了漢水北岸好幾遍後,心中已有一條計策在醞釀着。

他趕緊撥馬回了魏軍大軍中,請求面見魏王曹操。

曹操正在自己的帥帳中,用他的雙手烤着火爐。

他今年已經六十五了。

將近古稀之年的他,感覺到他的身體機能,已經大不如往。

若不是爲了除去關羽這個心腹大患,他是不會抱着老弱之軀,再度親征的。

火爐中熊熊燃燒的火焰,落在曹操蒼老的眼睛中,他不禁捫心自問:他這一生,還能達成一統天下的夙願嗎?

上天還會給他時間嗎?

就在曹操陷入沉思的時候,許褚來到他身旁,對他言道:“大王,徵東將軍在外求見。”

在聽到徵東二字時,沉思中的曹操還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是誰。

但隨即他很快想到他麾下的徵東將軍是何人。

“是文遠呀。”

曹操有些疲憊的聲音響起。

當年合肥一戰張遼以八百精兵破十萬江東大軍,因此莫大戰功,高興的曹操立即任命爲張遼爲徵東將軍。

而在這一戰前,張遼的官職是蕩寇將軍,僅僅是個雜號將軍而已。

因爲孫權,他一下子連跳數級,直接成爲了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大將。

張遼是目前曹操除了宗親之外,最爲看重的一員外姓大將了。

見到他有事求見,曹操對着許褚吩咐道,“令他進來吧。”

在許褚得令後,他馬上出了帥帳將在外等候的張遼給帶了進來。

張遼在進入帥帳,來到曹操身前後對其一拜,“臣遼拜見魏王。”

曹操揮手免去了張遼的虛禮,他轉身看向在他身前的這位名將,問道,“文遠來此,可是有破敵之策了?”

帥帳中銅爐火光騰亮,木柴的燃燒聲啪啪作響。

面對着曹操的詢問,張遼挺身看向曹操:“稟大王,正是。”

多來點月票嘛。

子龍出場,豈可無票。

(本章完)

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1章 第三條路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3章 先斬後奏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推兩本書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請假一日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8章 關羽之憂
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1章 第三條路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3章 先斬後奏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推兩本書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請假一日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8章 關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