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

淮南,合肥城內。

之前曹休爲大局着想,率軍從合肥退走。

只是在率軍退走前,曹休縱火將整座合肥城幾乎毀於一旦。

那時曹魏與江東依然是敵人,身爲江東方面的北伐主帥陸遜,考慮到合肥城對江東控制淮南一地的重要性,便上書給孫權,請求孫權要傾盡江東國力,將合肥城恢復如初。

對於陸遜的這個建議,孫權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在某些事上,孫權採取了超乎陸遜意料之外的做法。

例如他打着犒勞三軍的名頭,親自來到了合肥城外。

當然那時的陸遜新建大功,孫權不可能一下子就奪了他的兵權。

孫權那時心中也並無這個想法。

在剛剛來到合肥城時,孫權真的主要做的就是犒勞三軍,及督促大量江東民夫重修合肥城的事。

只是嘛,當孫權來到合肥城外後,有些事還是不可抑制的發生了偏轉。

孫權在軍事上的性格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人菜癮大。

或許在一開始時,孫權還能按捺住內心的渴望,儘量不參與陸遜的軍事指揮。

可隨着時間的慢慢發展,當心中的好勝之心愈來愈強烈之後,孫權私下召見陸遜的次數便多了起來。

陸遜不是傻子。

一次兩次的私下召見,陸遜可能還看不出什麼端倪,但次數多了呢?

於是就在孫權到達合肥的一個月後,陸遜主動公開上書孫權,請求孫權親自帶領江東兵馬繼續北伐。

陸遜不是不知道孫權的軍事能力,但孫權的軍事能力再拉胯,他到底是實至名歸的江東之主。

就算他不主動上書孫權,就算孫權不主動收他的兵權,但當孫權頻繁召見他的消息傳開後,一衆江東將校難道還會聽他的指揮嗎?

有先見之明的陸遜,自然不願局勢發展到令君臣尷尬的一步。

那時的陸遜,心中是很羨慕劉備與糜暘這對君臣的。

因爲在那時陸遜就已經收到劉備將一應軍權全部交給糜暘的消息,而爲了不讓糜暘爲難,爲了讓糜暘有完全發揮的空間,劉備甚至能主動回到南鄭。

這樣的主君,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

陸遜的主動上書,讓孫權大喜。

當然孫權是又當又立的典範,陸遜的第一次上書並未得到孫權的同意。

孫權還特地發文安撫陸遜。

可隨着陸遜的第三次上書,孫權最終還是“勉爲其難”地接受了陸遜的上書。

在重新掌握兵權後,孫權是有想着摩拳擦掌幹出一番事業的。

畢竟雖然說孫權心中對大漢是有防備的,但那時天下最強的還是曹魏,孫權不會貿然調轉槍頭指向大漢。

可爲何數個月過去了,合肥新城都快建好了,而江東的大軍還未拿下壽春呢?

咳咳,有些事心中知道就好,莫要多問。

一些戰事的失利,很詭異的讓本該在淮南佔據優勢的江東兵馬與魏軍陷入了對峙之中

不過哪怕是對峙的態勢,也讓孫權頗爲滿意了。

合肥到底拿下了不是。

而更讓孫權滿意的是,在兩軍對峙的時候,曹叡派出華歆爲使者前來拜訪他。

曹叡能派出身爲三公的華歆前來出使於他,這體現了曹叡對他的看重。

更重要的是,華歆在見到他之後講述的內容,更讓孫權感到興奮異常。

孫權心中是有稱帝之志的。

這種志向隨着他年齡的提高不僅沒有冷卻,反而越來越火熱起來。

可孫權爲何還要選擇在名義上臣服大漢呢?

一方面原因是那時的局勢,需要孫權如此做。

一方面便是稱帝之舉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名義。

曹丕代漢稱帝,走的是禪讓的路子。

劉備復漢稱帝,乃是因爲他是漢室宗親。

儘管兩人稱帝的名義不同,但他們二人稱帝的名義卻都有着讓世人接受的可能。

但他呢?

憑什麼稱帝?

若是孫權能一統天下,那麼他稱帝自然也是名正言順,可從實際上來說,目前孫權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已。

稱帝的名義,一直是孫權最渴望得到的。

這種渴望,甚至遠在攻佔合肥一事上。

而現在曹叡卻願意用曹魏的名義爲他背書,讓他可以有稱帝的舉動,眼看畢生的夢想就要實現了,這怎麼能不讓孫權感到激動萬分呢?

近來江東兵馬一直未有大的軍事活動,也有着這方面的原因。

眼下孫權都將全部心思放在稱帝一事上,哪有什麼心思想着去攻佔壽春。

不過孫權心機深沉,他看的出來曹叡使的是禍水東引的計謀,所以爲了江東的安全,孫權一直未給華歆一個明確的答覆。

孫權只是頻繁召見心腹重臣,私下探討這件事而已。

今日被孫權召見的,正是近來一直閒居在府的陸遜。

陸遜不是第一位被孫權召見的重臣,恰恰相反的是,相比於其他重臣,陸遜得知孫權稱帝的意圖顯得卻比較晚。

因此當陸遜從孫權口中得知,他當下有着稱帝之心後,他的反應是震驚的。

這倒不是說陸遜之前從未察覺到這一點。

以陸遜的智慧,他看出孫權心中暗藏的大志,是一件不難的事。

陸遜的震驚,也不是說他不支持孫權稱帝。

陸遜品格貴重,是當世難得一見的君子。

但這不代表他心中沒有攀龍附鳳的想法。

讓陸遜感到震驚的是,孫權竟然要在當下這個時機稱帝。

震驚過後,陸遜斟酌着言語隱晦地勸道:

“自桓靈以來,漢室已失盡天下人心。

數十年來,天下列土封疆,私戶填公者不止凡幾,正如週末割據之勢也!

然以當下局勢而言,天下最強者尚爲逆魏,至尊何不坐觀關中局勢變化,再行升龍之事乎!”

在陸遜看來,孫權想稱帝可以。

孫權要是不稱帝,那麼他家族的榮譽也難以再上一步。

可孫權要是稱帝了,那麼無疑是徹底與大漢撕破了臉。

劉備擔心荊州有失,很可能會中止北伐之事,那樣一來不就給了逆魏喘息之機了嗎?

況且要是當劉備將兵鋒對準江東之時,曹魏卻選擇坐山觀虎鬥,那麼大漢與江東就會兩敗俱傷,從而被曹魏撿了大便宜。

陸遜並未將話說的太明白,但孫權卻聽懂了陸遜話中的深意。

在聽完陸遜的規勸後,孫權也頗爲認同的點了點頭。

陸遜擔心的地方,正是他一直未答應華歆的原因。

而今日孫權召陸遜前來,就是想着陸遜用他的聰明才智,幫他排除這個隱患。但還未等孫權開口,是儀就從門外走了進來,對着孫權稟告道:

“至尊,華歆求見。”

聽到華歆又來求見,孫權的臉上浮現了驕矜的神色。

以往曹魏實力天下無雙,對他一向是看不起的。

曹魏派往江東的使者,也大多是趾高氣揚的。

可誰能想到隨着局勢的發展,曹魏也有求他的一天。

這種地位上的轉變,讓孫權心中頗爲自得。

不過鑑於華歆在世上的名聲,孫權倒也沒爲難華歆的意思。

孫權示意是儀將華歆帶進來。

等是儀離開後,孫權笑着對陸遜言道:

“今之魏使,何其卑也!”

看着孫權一臉得意的模樣,陸遜卻並未附和起孫權。

因爲陸遜知道身爲魏使的華歆會如此作態,大部分功勞得算在糜暘的頭上,與江東實在是關係不大。

孫權笑着笑着,華歆就被是儀帶到了他的身前。

見到華歆之後,想着華歆曾與孫家有舊,孫權便伸手請華歆入座。

但心中早已經急壞的華歆,當下哪有心思入座。

華歆連忙對着孫權一拜言道:“江東,大難臨頭矣!”

當華歆的話語落入孫權的耳中後,他臉上的笑意瞬間消失。

他好聲好氣請華歆入座,咋這老頭一開口就是咒他呢?

孫權將臉耷拉了下來,用慍怒的語氣問道:“孤敬華君是高士,故而以禮相待。

可若是華君想以聳聽之言亂孤心志,那華君可就打錯算盤了。”

說這番話的時候,孫權一雙鷹眼死死地盯着華歆,這一刻他身上江東之主的氣勢釋放無餘。

別說看起來還挺有威嚴的。

而華歆看到孫權的這番作態,他差點被氣笑了。

現在誰還有心思危言聳聽?

華歆甚至都懶得辯解,他從懷中掏出曹休送來的軍報,讓是儀轉呈到孫權手中。

當軍報落入孫權手中的時候,孫權尚還不覺得發生了什麼大事。

可當孫權展開戰報後的不久,方纔還顯得威嚴四射的孫權,一下子如被火燒了屁股的兔子一般,登時從座上站了起來。

站起來的同時,孫權手中捧着戰報,他的眼睛圓睜,嘴脣大張,一副受驚過度的模樣。

哪還有半分江東至尊風範呦。

由於內心的震驚,孫權下意識地開口問華歆道:

“此事,爲真?”

直到這一刻孫權還不敢相信戰報的內容。

面對着孫權的疑問,華歆臉色鐵青地說道:

“曹將軍親筆所書,還能有假不成?”

華歆的反問,直接將孫權懟的心神大震。

的確,華歆不可能拿這樣的事騙他。

畢竟這樣的事想要知道真假,實在是容易的很。

可是,這怎麼可能呢?

下方的陸遜看見孫權一副失神落魄的神色,他連忙出聲問道:

“至尊,發生何事了?”

見是陸遜詢問,華歆不等孫權回答,便主動開口說道:

“半個多月前,長安已經被糜暘攻下。

而據可靠情報,潼關似也落入了漢軍手中。”

回答陸遜時,華歆的臉上一片暗淡之色。

哪怕他知道這消息已經有一會,可他心中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早知道大漢有這一日,當年他爲何要力勸曹丕稱帝?

當年他又爲何要親手逼迫伏皇后身死?

而陸遜在聽完華歆的話後,他臉上浮現的震驚之色一點都不比孫權少。

他在心中已經儘量拔高了對糜暘的重視,可沒想到的是,糜暘竟然能這麼快就攻下長安!

在孫權與陸遜君臣二人震撼不語的時候,身上擔着曹魏社稷存亡重任的華歆,連忙拱手對孫權言道:

“仲謀,難道到這一刻,你還在猶豫嗎?

今糜暘已攻佔關中,當下的大漢佔據荊、益、樑、涼、雍五州之地,實力早已不同於往日,更在我們兩家任何一家之上。

要是仲謀再繼續坐觀糜暘攻我大魏,那麼我大魏滅亡之日,難道江東就能倖免於難嗎?

我大魏與江東有共存之勢,可大漢的目標是在一統天下,糜暘是絕對不會容許天有二日的。

眼下你我兩家既是禍福相依,又是脣亡齒寒,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若是仲謀願意放棄手中權柄,甘心到長安爲一門下之犬,那就請你將我的人頭砍下,送到長安交給糜暘吧!

但仲謀莫要忘記,你曾經對大漢做過何事,你當下又是何種身份。

你以爲待你交出手中權柄之後,糜暘就會放過你嗎?”

華歆在早年曾教導過孫權一段時間,所以他可以稱呼孫權的表字。

而在說完以上的話後,華歆就將目光看向了孫權。

他今日勢必要得到孫權準確的答覆。

華歆熱切的目光,孫權敏銳地察覺到了,而華歆說的話,也直接撞進了孫權的內心深處。

他甘心如當年的劉琮一般,最後不明不白的死掉嗎?

他甘心放棄父兄打下的基業,匍匐於糜暘的腳下稱臣嗎?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當年的赤壁之戰時,他就已經向世人宣告過了。

當下的大漢再強,也不過與赤壁之戰時的曹操在伯仲之間。

而當下他的盟友,卻遠比當年的劉備強大的多。

更何況,他今生一定要完成稱帝的夢想!

既然如此,他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在心中快速的分析了利弊後,孫權心中的震驚漸漸消散。

他是江東至尊,他將來更想做天下的至尊!

孫權用堅定的目光迴向華歆,然後他抽出腰間的長劍,狠狠劈向身前的桌案。

鋒利的劍身劃過桌案之際,直接將桌案的一角削了下來。

“華君請回書大魏天子,他的結盟之請孤應下了。

待孤稱帝之日,還望大魏天子正式派出使者,與孤歃血結盟!”

見孫權終於有了明確的答覆,華歆大喜。

在華歆離開之後,孫權目光幽幽,收劍入鞘。

三足鼎立,南北聯合,大漢再強,又有何懼?

 

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3章 誅心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請假一日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8章 關羽之憂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
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3章 誅心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請假一日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8章 關羽之憂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