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

閹豎之後?

當楊彪說出的這四個字落入滿殿魏臣的耳中後,有許多膽小的魏臣已經被嚇得兩股顫慄。

他們都知道楊彪是在怒罵曹氏一家人,而楊彪罵的對嗎?

那自然是對的。

無論在曹丕登基時,多少大臣費盡心思爲曹丕製造祥瑞來掩人耳目,但一個人的出身,不是通過祥瑞就可以掩蓋的。

滿殿魏臣中有許多都是年逾五十的人,年輕時也是漢臣的他們,自然知道譙縣曹氏的出身有多麼令人不齒。

曹操的祖父曹騰,乃是有名的大宦官。

自十常侍之亂後,宦官在世間的名聲就可謂臭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更重要的是,曹操當年之所以能舉義反抗董卓,離不開曹騰生前爲曹氏一族積攢的鉅額財富。

可尋常宦官哪裡能積攢出那般龐大的財富,除非曹騰生前是一位大大的奸宦。

很多事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幾乎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事。

身爲奸宦之後的出身,哪怕是以豁達聞名的曹操,也十分忌諱別人提起這一點。

爲了讓世人不再討論這件事,曹操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

而在曹操的高壓政策下,在他清理了一大片敢勇於罵他爲閹豎之後的漢臣之後,數十年來,至少在曹魏境內,已經沒有人敢提起這件事。

所有人都選擇性的遺忘了這足可以曹氏一生羞辱的事,因爲他們知道這件事是曹氏一族人的逆鱗——觸之必死。

可就在今日!

就在今日盛大的中秋宴會之上,於曹魏的一衆公卿大臣面前,於天下一衆的名師宿儒面前:

滿臉憤慨的楊彪,用他鐵骨錚錚的行爲當衆狠狠揭開了曹氏那污穢的一面。

閹豎之後,敢稱正統?

面對這樣極具震撼的一幕,諸位曹魏大臣只覺得他們的內心,宛若被無數道玄雷不斷劈砍一般,傷痕累累,無法直視。

今日楊彪做的事勢必將流傳天下,故而今日楊彪已經是必死的結局。

殿內諸位曹魏大臣看向楊彪的眼神中,有着憤怒,有着同情,但也有着慚愧。

若天下皆黑,那麼天下人便會習慣黑暗。

可要是在這濃郁到化不開的黑暗中,陡然出現一絲亮光,那麼這絲亮光一定是極爲耀眼的。

那絲耀眼的亮光,讓殿內諸位魏臣看向楊彪的目光,很快變得恍惚起來。

他們在這一刻,好似從楊彪的身上,看到了一道道似曾相識的身影。

董承,吳子蘭,王子服,種輯.

猶記得在當年許都的含章殿前,這一道道身影的主人便如今日的楊彪一般,不顧生死,只爲心中一腔激憤,朝着那位似乎不可能被打倒的曹操發起了衝鋒。

那一日,數十位漢室忠臣血灑殿前,那一日無數漢室大臣的脊樑骨被狠狠敲斷。

那一日,恰如今日。

相比於曹魏衆臣的神情各異,曹叡看向楊彪的眼神卻只有一種。

那就是極致的冰冷。

縱使曹叡再聰慧,他也不會料到頤養天年的楊彪,似乎已經認命的楊彪,會在今日做出如瘋子一般的行爲。

被在天下人面前當衆揭開曹氏一族最深的傷疤,曹叡的心中又怎麼會沒有憤怒呢?

可當一個掌握巨大權力的人怒到極致之後,歇斯底里會從他的身上退去,他心中只會有着無盡的冷酷。

此刻在曹叡的眼中,楊彪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不止楊彪,他的家族也將會在曹魏境內除名。

可曹叡想不明白。

或許一開始沒有料到,但在看完楊彪的表現後,聰慧的曹叡已然猜到了些許端倪。

今日的楊彪如此反常,很難說他的背後沒有着糜暘的指使。

但楊彪以爲遠在千里之外的糜暘,能夠給他提供多大的助力呢?

你本可以善終的。

很傻,真的很傻。

“來人!”

一聲厲喝從曹叡的口中發出。

當這聲厲喝響徹朝陽殿後,殿內瞬間涌進來上百位手持利刃的禁軍。

上百位禁軍手中的利刃散發出的寒光,也讓許多本來心中有着動搖的魏臣瞬間冷靜了下來。

捨生取義,永遠只是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事。

面對着不斷包圍上來的禁軍,楊彪臉上毫無懼色。

楊彪只是將手中的節杖指向了坐在上首的一位魏臣,那位魏臣正是王朗。

“王景興!

若吾沒記錯的話,你是先父的得意門生,是吾弘農楊氏的故吏。

早年你生活困苦,是先父用漢之衣食供給你,才讓你有研讀經書的機會。

現在天下人,人人稱你爲當世大儒,但當日若無大漢之衣食,有你今日之風光乎!

背國棄師之輩,竟能坐於三公之位,這樣的大儒,這樣的大魏,着實可笑!”

王朗沒想到楊彪會突然將火力對準他,可面對着楊彪的叱罵,飽讀經書的王朗竟說不出一句爲自己辯解的話。

而楊彪的話更是將王朗心中的羞憤激發到最大,在強烈的羞憤之下,年老的王朗撐不住一口老血當衆吐了出來,然後他便徹底暈厥了過去。

在王朗吐血暈厥之後,楊彪用他的目光掃視了全場一遍。

殿內的諸位魏臣在看到楊彪投來的目光後,立即嚇得魂不附體,紛紛掩袖遮臉,好似這樣就能讓掩蓋他們所做的醜事一般。

楊彪在見到賈詡與華歆二人不在後,臉上有着失望之色。

若是這二人在,恐怕今日大魏的三位醜陋三公,都得被罵的當場吐血。楊彪恨呀!

楊彪想叱罵的不止是曹魏的三位三公,他想將在座的每個人都罵一遍,可曹叡沒給他這個機會。

在見到楊彪只是憑藉一番話就將王朗罵的吐血後,爲了不讓楊彪繼續傷害他的“忠臣”,他連忙催促禁軍趕緊將楊彪帶出去。

當數位禁軍上前欲要索拿楊彪之時,一聲清喝頓時從楊彪的口中發出。

“安敢放肆!”

楊彪怒目對着那幾位想對他不敬的禁軍,而那幾位禁軍在看到楊彪憤怒的眼神後,他們竟下意識地停住了索拿楊彪的舉動。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

這副巨大的榮耀背後,自在天下人心中有着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只是在喝住周圍的禁軍後,楊彪也知道他今日是難逃一死的。

所以楊彪只是在衆人面前認真整理了一下冠束,然後主動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吾是炎漢之太尉。

炎漢太尉赴義,自有體統!”

坐在御座旁的曹叡在見到楊彪死到臨頭時,還在口口聲聲稱呼自己爲大漢太尉,這讓他氣的直接掀翻了身前的食案。

你今日讓大魏顏面盡失,自己還想着體面的死?

“把他的袍服給孤扒光,孤要讓他死於羞恥之中!”

曹叡的怒喝再次響徹在大殿內,但當曹叡的這聲怒喝落盡大殿內的諸位魏臣耳中後,大部分魏臣竟直接起身對着曹叡一拜哭諫道:

“殿下不可!”

看着殿內的大部分臣子,都在勸阻自己的這個命令,曹叡一下子愣在了當場。

在曹叡愣神的時候,楊彪並未停下自己的腳步。

他知道當下爲何會有這麼多魏臣,會爲他求情。

由於今日自己的所爲,他們或許沒辦法讓自己免死。

但他們也不會坐視自己受盡屈辱的死去。

不然一旦等自己受盡屈辱而死的消息傳遍天下,今日參與宴會的諸位魏臣,有一個算一個,都要被天下的士人一輩子戳着脊樑骨罵,甚至他們的家族名望也會一落千丈。

大量魏臣的勸阻加上曹叡的猶疑,讓楊彪最後能保留着漢室衣冠走出了朝陽殿外。

在來到朝陽殿外後,楊彪沒有遲疑,他一步步朝着臺階下那剛剛鋪設好的斷頭臺走去。

每朝着斷頭臺走進一步,楊彪就覺得他心中的遺憾就少去一分。

今日他之所以會選擇當殿上罵魏君,下斥魏臣,除去爲一舒心中多年累積的憤懣外,他還有着一個更重要的目的。

讓關西世家襄助漢軍,是糜暘與楊彪的政治約定,可要想完成這個政治約定,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凡事講究出師有名,特別是對世家來說。

無論怎麼說,在當年曹丕篡漢之時,一衆關西世家是臣服過曹魏的。

這是關西世家洗刷不去的一個污點。

因此緣由,若關西世家突然又毫無理由背反曹魏,那麼無疑會讓世人覺得關西世家是兩面三刀之屬。

這對關西世家及弘農楊氏來說是很不利的。

世家因名望而發展,豈可不顧天下人悠悠衆口?

這一點是楊彪早就考慮到的。

既然早就考慮到這一點,那麼楊彪心中也早就想好了對策。

污點是洗刷不去,卻可以用更光輝的事蹟來掩蓋。

不就是出師無名嗎?

那他就用自己的死,爲關西世家換來這個名!

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難道在天下間會只有王朗一個門生故吏嗎?

特別是在關西,受過楊氏恩惠,與弘農楊氏有着故舊之誼的世家不知凡幾。

自己因匡扶大漢,追尋大義而慘遭曹氏毒手。

一旦這個消息傳到關西,一定會最大程度上引起關西衆世家的同仇敵愾,也會最大程度上引起天下人對弘農楊氏及關西世家的同情。

到那時一衆關西世家憑藉此名義,悍然掀起歸義浪潮,這便是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大漢以孝立國,爲師長復仇本就是一種政治正確。

用自己一死,換來關西世家及弘農楊氏的長遠發展,換來糜暘對關西世家及弘農楊氏的既往不咎,這還有何憾呢?

當將頭放在冰涼的臺上後,楊彪心中不禁想起,當年愛子楊修在臨死前心中想的會是什麼呢?

他大概想的是,讓自己爲他復仇吧。

想到這楊彪的眼眶漸漸溼潤,但同時嘴角也帶上了笑意。

儘管無法親眼見到他死之後,關西會發生多大的震動,但楊彪卻知道:

魏失關西,請自他亡始!

這是楊彪遺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個念頭。

一抹寒光浮現,一汪碧血傾灑。

關西大風,沖天而起!

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章推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番外:亡國之恨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4章 接班人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22章 出獄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章 江陵城中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章 糜暘獻策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章 此路不通
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章推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番外:亡國之恨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4章 接班人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22章 出獄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章 江陵城中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章 糜暘獻策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章 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