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

郭淮不知道的是,在他派出斥候探察馬超動向的同時,馬超也從己方斥候的口中得知了他率領大軍到來的消息。

與郭淮不同的是,馬超並未召集諸將商議此事。

嗯,不足三千的大軍也沒多少將校。

除去這個原因之外,馬超也不想因爲這個消息,引起梁州軍的慌亂。

雖然現在梁州軍士氣正旺,可畢竟不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兵,馬超也不知道他們心裡能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馬超只找來了馬岱商議此事。

當馬岱得知這個消息後,哪怕心中早有準備,但他還是油然地對郭淮率領數萬大軍的到來,感到十分棘手。

據一開始糜暘告知的情報可知,郭淮統帥的曹魏西路軍,兵力應當在兩萬左右。

可從現在斥候探察回來的情報可知,郭淮的大軍絕對不止兩萬。

很可能已經達到三萬,甚至更多。

三萬大軍,可是如今梁州軍的十倍之多。

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任誰面對情況都會感到十分頭疼。

馬岱小心翼翼地審視了一下馬超的神色後,他提出了一個建議:

“將軍,派人向左將軍求援吧。”

本來面對如此大的兵力差距,正常人的建議應當是退兵,可馬岱之前就得知了馬超這時候不可能退兵。

排除退兵這條最好的選擇之後,能選擇的只有求援一途了。

面對馬岱的建議,馬超讚同的點了點頭。

他淡淡說道:“信使已經派出,想來援軍不久後就會到達。”

聽到馬超這麼說,馬岱的心中多了幾分安穩。

或許現在糜暘無法抽調太多兵力相助,但能來一千援軍,那總好過什麼都沒有。

在得知援軍即將到來後,馬岱對馬超告退,繼續督促營壘修築事宜去了。

等馬岱走後,在無人的時候,馬超的眉頭微擰了起來。

從他的這副表現可以看出,他的內心不像他表面上看起來那般平靜。

不過馬超擔心的倒不僅僅是數萬魏軍即將來襲,他更擔心的是這數萬魏軍乃是由郭淮率領。

郭淮在中原,名聲算不大,可在雍涼一地,沒有哪位將領沒聽過他的名聲的。

更重要的是,馬超曾經還在渭水河畔與郭淮交過手。

當年那一戰,他的實力比郭淮強出太多,可交戰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也正是這一戰,讓當初的馬超記住了那個還只是令史的郭淮。

現在時勢變化,輪到郭淮帶着巨大的優勢來攻打他,在這樣的情況下,馬超也不禁擔心起來日的大戰來。

馬超是驕傲不錯,但驕傲不是目空一切,天下英才衆多,誰又敢說一句,能盡敗天下英才呢?

可馬超執意守備固山的舉動,也不是衝動之舉。

從表面上,他率領剩下的梁州軍退回陰平死守,乃是更爲妥當的事。

但視察過陰平城防的馬超知道,單單論險要程度,陰平可能還比不上固山。

畢竟陰平的城防再如何加固,他的基礎還只是一座小城,有此基礎在,陰平的城防永遠稱不上固若金湯。

況且別看目前馬超若集合陰平守軍,兵力可達五千之衆,但正如張嶷所擔心的那般,五千守軍還要分去一部分把守其他要道。

在分兵之下,來日用來守備陰平城的兵力,至多也不過三千之衆而已。

既然如此,爲何不將這三千大軍,用來守備更爲險要的固山呢?

其中利害,馬超早已在心中考慮的十分清楚了。

以馬超的性格,若有一件事非做不可,那他就一定會去做,哪怕那件事如何艱難。

現在他的一切佈置都已經做好,接下來就看郭淮那邊如何出招了。

沒有讓馬超等待太久,數日之後在固山另一側的山道外,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行進中的數萬大軍。

居於數萬大軍正中的郭淮,看着離他似乎近在咫尺的固山,他在心中不僅由衷讚了一句:

這固山真是得天獨厚,險峻異常呀!

想到有一個難纏的對手,這一刻正率領大軍,嚴陣以待地在固山要道中等着他,郭淮的心中也不是沒有擔憂。

可居高臨下看了一下週圍環繞他的數萬精銳魏軍,還有在大軍後方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運糧隊伍,郭淮心中的些許擔憂,也便煙消雲散了。

當大軍的前軍到達固山山腳後,郭淮當即下令大軍在固山山腳安營紮寨。

隨後郭淮自己帶領着一支部隊,親自進入固山要道中查探漢軍大營的情況。

漢軍大營,斥候肯定是探查過得,可斥候只能如實報告他眼中看到的一切內容,那些眼睛觀察不到的內容,他沒辦法告知郭淮。

在嚴密的護衛下,郭淮一步步靠近漢軍大營。

固山要道並不長,郭淮沒走出多久,便隱約看到有一座大營矗立在身前的要道中。

暫且不提漢軍大營的營門,就單單大營前那密密麻麻的拒馬,就足以讓郭淮身旁的任何大將感到心驚。

這是得砍多少樹木,才能佈置起如此多的拒馬的?

而除去率先映入眼中的那密密麻麻的拒馬之外,郭淮隨後又仔細打量起眼中的漢軍大營來。

漢軍大營的營門修建的十分寬,十分高。

就像一面堅實的城牆一般。

高達數丈的高度,可以保證漢軍弓箭手充分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

而足夠的寬度,也能讓馬超在營牆上佈置更多的弓箭手。

這樣的話,若己方大軍攻打大營之時,營牆上的漢軍弓箭手可以輕鬆的做到兩班,乃至三班交換射箭。

在這種佈置之下,再加上居高臨下的優勢,魏軍來日的死傷一定很大。

漢軍大營內部的防禦,郭淮暫時還看不到。

可就是這外部的防禦設施,就讓郭淮意識到一件事——馬超絕不僅僅只是善攻之將。

不過這想想也是自然。

凡善攻者,理當不會對防禦一竅不通,甚至還會對防禦頗有心得。

這樣才能讓他們發起進攻的時候,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防禦方的弱點。

可是這個道理對善守一方,同樣適用。

唯有對進攻一道頗有見解,才能見招拆招,一次次瓦解敵人的進攻。

郭淮與馬超俱是名震雍涼的人,可兩人的作戰風格,在雍涼人士看來,有着很大的不同。

馬超善於快攻,在一次次的快攻中瓦解敵人。

而郭淮善於防守,在嚴密的防守中尋找合適的時機,出兵擊破敵人。

現在當善攻的馬超遇上善守的郭淮之後,兩人的角色卻互相調換了起來。

現在的局勢是,郭淮即將要成爲那發起猛烈進攻的一方。

想到這,郭淮覺得世事有時真是很奇妙。

但這種奇妙也讓郭淮心中的鬥志不斷高昂。

當年在渭水河畔,他爲保護曹操,親率虎衛阻擋着馬超的騎兵。

那一戰馬超氣勢如虹,勇不可當,可是在郭淮組織起的嚴密防線之下,馬超始終無法突破那道用人牆組起的防線,最後只能在擊殺許多魏軍後,黯然退去。

從那一戰雙方的傷亡來說,是馬超取得了那一場大戰的勝利。

而若從雙方的目的來說,則是郭淮勝了馬超。

總體上來說,那一戰馬超與郭淮可以算不分勝負。

現在當形勢逆轉,戰爭的結果又會如何呢?

郭淮將目光投向了那高高的營牆之上,在那人頭密集的營牆之上,郭淮好似見到了那道多年未曾見過的虎狼般的目光。

在郭淮注視馬超的時候,馬超也正立於營牆之上,注視着下方的郭淮。

沒有互報姓名,沒有確切情報,但這一刻雙方都感覺到了,彼此似乎在注視着對方。

就讓當年那一場未分出勝負的大戰,在今日分出勝負吧。

只是今日,自己可是擁有優勢的那一方!

在心中浮現這個想法之後,郭淮便領着周圍的軍士,朝着後方緩緩退去。

而看着郭淮在視線中漸漸遠離,馬超眼神微沉。

將死之人,自然要將一切遺憾都給彌補掉。

郭淮在回到大營中後,他便召來了大將常雕。

常雕原本是曹仁帳下的大將,當年西城一戰後爲糜暘所擒,後來又被糜暘送還給魏軍。

由於當年常雕的投降,乃是曹仁死前授意,所以在常雕回到魏國後,曹丕並沒有爲難他。

曹丕感到來日關中必有一場大仗,便將常雕官復原職,派來了郭淮手下任職。

與常雕受到類似安排的,還有夏侯尚、滿寵等人,只是他們的待遇更好一些,被曹丕派往壽春協助曹休鎮守淮南。

在常雕到來後,郭淮馬上交給他一個任務。

“你即日啓程從山上繞道而過,前往敵軍後方將我的書信交到一些羌族首領手中。”

說完這句話後,郭淮從懷中取出了好幾封書信。

看到這些書信,常雕眼色一凝。

他又不是傻子,當然看得出郭淮的意圖。

郭淮是想聯繫在固山背後的羌氐大軍,讓他們從背後夾擊馬超的大軍。

要是這個目的達成的話,馬超大軍的敗亡,已經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了。

在諸葛亮還未打出那驚豔至極的滷城一戰時,華夏的數百年戰爭史中,從未有過任何一支大軍,在前後被夾擊之下,還不崩潰的。

意識到這個任務重要性的常雕,立馬恭敬的從郭淮的手中接過那幾封書信,然後又在郭淮的授意之下,謹記了這次任務的幾個地點。

不久後常雕便帶着書信走出了郭淮的大帳。

看着常雕離去的背影,郭淮的眼中充滿着希望。

固山要道被漢軍佔據不錯,可漢軍的這個舉動,只能阻擋大軍的行進,一些零星的活動,漢軍是沒辦法阻擋的。

這就給了他聯繫武都郡內那些羌氐首領的機會。

而郭淮相信,只要他的書信送到交好的那些羌氐首領手中,那麼那些羌氐首領一定會起兵幫助他!

或許單單論在羌氐之中的威望,他是比不上馬超。

可若是再加上他帶來的這數萬大軍呢?

誰強誰弱,一目瞭然,許多人自然會做出識時務的選擇。

在完成這個絕殺佈置後,郭淮便立即召集諸將,商議起明日的攻城事宜。

哪怕手中已經有絕殺,可他也要率大軍攻打漢軍大營,一來是試探下漢軍的深淺,二來麼,這樣也可以將馬超的注意力都吸引在前方。

善守的郭淮,佈置起攻城任務也頗爲擅長。

在他的佈置下,很快每位大將都得到了相應的任務。

只等明日一到,數萬魏軍就可發起對漢軍大營的進攻。

明日一大早,數萬大軍便在各自將校的指揮下,集結在大營中待命。

當大營內雄渾的鼓聲響起之後,一支穿着破爛布甲的上千人魏軍,便在一位將官的指揮下,朝着山道內前進。

與他們一同前進的,還有上百輛轒轀。

作爲當世最常見的一種清理路障的攻城器械,這次郭淮率軍遠征,足足在他的大軍中準備了上千輛轒轀。

只是魏軍派出清理漢軍拒馬的士卒,卻不是他們的正兵。

這一點從那些士卒的穿着也可以看的出來。

這一次南征,曹真動用了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俱是可直接上戰場的正卒。

可按照當世軍隊中的後勤標準,一位正卒通常要安排三到五位輔兵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

輔兵屬於軍隊中的後勤兵,一般是不用上戰場的,可正因爲他們不用上戰場,在許多將領的眼中,他們的價值遠遠不如正卒高。

今日郭淮派出推運轒轀攻打漢軍大營的上千位士卒,就都是這樣的輔兵。

郭淮知道面對己方拆拒馬的行動,馬超一定會做出反應。

而對於守城方來說,他們一開始的反應肯定是最激烈的。

郭淮不想己方正卒白白送命。

在這種目的之下,派出輔兵去當替死鬼,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儘管由於輔兵沒受過操練,可能不能熟加運用轒轀,可這點弊端相比於己方正卒的性命,在郭淮看來並不算什麼。

而爲了防止輔兵一會臨陣脫逃,郭淮還特地在他們的後方,安排了一支督戰隊。

上千位魏軍輔兵在將校的指揮下,很快就推運着上百輛轒轀出現在漢軍的視線中。

當看到敵人來襲之後,漢軍大營中響起了許多聲示警的鈴聲。

這鈴聲也讓正在吃早飯的馬超,立馬放下手中的餐食,朝着營門處趕去。

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推兩本書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章 糜暘獻策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4章 屠殺?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7章 懾服徐詳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章 父子對質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9章 糜暘到了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
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推兩本書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章 糜暘獻策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4章 屠殺?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7章 懾服徐詳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章 父子對質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9章 糜暘到了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