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

在任祥從陽平關離開的數日之後,數萬魏軍浩浩蕩蕩朝着陽平關壓境的消息,由斥候報給了吳懿。

既然是通過斥候的渠道得知,那麼這個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當然吳懿也沒想瞞。

很快這個消息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一般,在陽平關中泛起了巨大的漣漪。

之前在數十萬魏軍南征的消息傳開之時,糜暘也曾在南鄭召開過一次議事。

在那場議事之中,不管是糜暘,還是手下的諸將,都認爲魏軍不會花大力氣攻打陽平關。

這點判斷不能說錯,一開始曹真的確是如此打算的。

只不過戰場之事瞬息萬變,才導致了當下的局勢。

可相比於糜暘、吳懿等人的心有謀算,陽平關內的大部分守將及士卒,當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因爲糜暘之前做出的判斷,所以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驚愕的。

之前沒有人會對糜暘親自做出的判斷,有所懷疑。

再強的精兵也是人,當事情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之外,特別這種事還代表着極大的危險時,人之常情都會感到慌亂。

幸虧得益於嚴明的軍紀,這種慌亂的情緒更多地只是在心中激盪,並未轉化爲危險的具體行動。

身爲陽平關的主將,吳懿很快就察覺到了陽平關內軍心不穩的情況。

在得知這個情況後,吳懿私下懇求糜暘出面安撫關內的軍心。

畢竟雖然現在陽平關守軍尚無有任何異動,但吳懿知道軍心不穩向來是兵家大忌。

而吳懿也知道,以糜暘的威望,只要他能在諸軍士面前露面,那麼眼下的軍心不穩一事,很快就會被平定。

這一點毋庸置疑。

吳懿的擔憂糜暘自然清楚,但糜暘卻沒答應吳懿的請求。

他以“時機未到”四個字拒絕了吳懿。

糜暘的拒絕自有他的考慮,見糜暘不願解釋,吳懿也不敢再行勸諫,只是問詢糜暘下一步他該怎麼做。

聽到吳懿的詢問,糜暘自然地說道:“今曹洪雖已被你誘來,可他還帶來了數萬精銳的魏軍。”

“眼下我軍關內總兵力只有八千,又要除去一部分不可調離的守備兵力,我軍能動用的野戰軍只有文長帶來的那五千大軍。

五千對數萬,若是堂堂正正會戰,我軍定然不是曹洪的敵手。

要想擊敗曹洪這數萬魏軍,唯有藉助陽平關的險要地勢伏擊,方有可能取得奇效。

而這險要的地勢,陽平關向來不缺。

你可派出一位信使出城與曹洪聯絡,與他約定一個共同起事的日期。

到了那一日,你先率兩千精兵出城假意接應於他,我會讓文長伏兵三千於周圍山勢之中。

等到曹洪放低戒心跟伱進入伏擊圈後,你可突然舉兵偷襲他的中軍,文長也會適時率伏兵憑高衝下與你會合。

有心算無心,魏軍陣勢定然會慌亂,加之地勢又對我軍有利,大勝曹洪一場並不難。”

說到此,糜暘在說出心中具體戰術的同時,也說出他這一戰的打算。

正如劉曄所預料的那般,糜暘的目標並非是全殲曹洪全軍,在沒有足夠兵力的情況下,全殲曹洪大軍的想法並不現實。

糜暘之所以想引誘曹洪率大軍前來,本質上是想大勝曹洪一場,來提振一下樑州境內的軍心。

哪怕身處陽平關內,有着司聞曹的存在,糜暘的情報通道並不閉塞。

這段時間以來,糜暘經常收到關於城池失守的戰報。

儘管那些城池都不算重要,可糜暘卻看得出這是魏軍的反客爲主之計。

不得不說,魏軍的反客爲主之計,是有效果的。

就算當下漢中的要塞,尚未有一座失去,可隨着越來越多的城池失去,魏軍對漢中的合圍之勢也在慢慢形成。

最重要的是,在這種消息漸漸流傳開之後,梁州的人心也在悄然的變化着。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當知道這一切對己方不利的情報之後,糜暘又豈會私下不感到憂心呢?

只是爲了安撫人心,他從來沒在臉上表現出過擔憂的神色而已。

而一場對魏軍的大勝,足以扭轉當下這種對漢軍越來越不利的局勢。

聽完糜暘的戰術後,吳懿點了點頭,糜暘的戰術很恰當。

但也很中規中矩。

這讓吳懿心中有些失望。

糜暘成名靠的就是奇謀,吳懿本以爲糜暘在這次大戰中,又會安排出怎樣震驚世人的奇謀,結果並沒有。

或許是心中對糜暘的期待太高,所以吳懿纔會有這種感覺。

吳懿暗自在心中驅散了這不足爲外人道的小心思,然後起身朝着帳外安排一切去了。

在吳懿離開的不久之後,糜暘的心腹王洪就一臉焦急地走了進來。

見王洪帶着焦急的神色入內,糜暘心中浮現一種不好的直覺。

王洪算是他最早的私臣,在成立司聞曹後,糜暘便讓王洪成爲了司聞曹的長史。

王洪的能力一般,可他的忠心卻是沒話說。

對於糜暘安插進司聞曹的人,他一概不聞不問。

在王洪的懂事之下,有着那些良輔的協助,王洪倒也將司聞曹管理的井井有條。

由於王洪算是目前梁州的情報首領,所以糜暘一般去哪,都會帶着王洪隨行,這也是糜暘能隨時掌握第一手消息的原因。

以往那些丟城失地的戰報,便是由王洪收集到親自送給糜暘的。

因此當王洪又手捧一封情報,臉帶焦急的入內後,糜暘的第一反應就是——又是哪座城丟了?

糜暘連忙招手示意,讓王洪將手中的情報呈上來。

當糜暘展開手中的情報看起來之後,他心中的擔憂之色,再也壓制不住,直接浮現到臉上來。

甚至在那擔憂的神色之中,還有着幾分驚詫。

魏軍中有高人呀!

但糜暘很快就恢復了沉穩,他用低沉的語氣對着王洪吩咐道:“快將吳懿、法邈、呂乂,魏延四人召來。”

糜暘雖沒有表現的很急切,但王洪一點也不敢耽擱,他對着糜暘一拜後,便連忙走出了大帳之外。

在王洪的召集之下,吳懿最先回到了大帳內,他剛剛根本就還沒走多遠。

吳懿不解糜暘爲何突然召他迴轉,但他在進入大帳中後,糜暘便只是讓他先坐下,並無其他言語。

於是吳懿只能暫時按捺住心中的疑惑。

沒過一會兒,法邈三人也陸續來到了大帳之內。

當吳懿四人都到達後,他們之間不禁面面相覷起來。

之前糜暘爲了不讓他身處在陽平關的消息泄露出去,很少主動同時召集過他們四人。

糜暘今日這反常的舉動,讓他們瞬間意識到,糜暘一定是有要事與他們相商。

果不其然,當四人都入座好後,糜暘將他剛剛得到的消息告知給了吳懿四人。

糜暘收到的正是費耀、曹真正快速率軍前來陽平關的消息。

當吳懿四人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們可就沒糜暘那般沉穩了,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十分驚詫的內容。

曹洪之所以會突然率軍前來陽平關,他們四人都知道內中緣由。

可是曹真呢,還有那費耀?

他們不是一開始就沒將陽平關當做主要的攻擊目標嗎,爲何會突然停止攻打其他城池,轉而率軍前來陽平關?

這出乎意料的消息,讓吳懿四人深深不解的同時,也讓他們十分的擔憂。

從表面上看,曹洪與曹真像是提前計劃好了一般,共同朝着陽平關進軍。

這個想法讓吳懿四人的心中浮現了一個猜測——難不成曹洪看穿了他們的計謀,故而特意將計就計,邀請曹真一同出兵夾擊陽平關?

魏延性格急躁,他很快將心中的猜測說給糜暘聽。

聽完魏延的猜測後,糜暘沉思一番後,卻搖了搖頭。

說實話,他本來一開始如此猜測的。

但有一點事實,卻讓糜暘排除了這種猜測。

那點事實便是,當世的交通是極爲落後的。

曹洪的中路軍與曹真的東路軍,爲陽平關所阻隔,他們要想聯絡,得派信使越過連綿的山脈。

在連綿的山脈中,曹魏有再好的駿馬也用不上,只能徒步行走。

再加上雨季剛過,漢中山道的許多道路泥濘難行,若是大軍還能集合團體力量消弭這種困難,可信使最多能有幾人?

在這種種不利的客觀條件下,曹洪與曹真的信息聯絡,至少存在十日左右的延遲。

這也是之前魏延能率軍突圍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於曹洪與曹真提前約定好進兵的日期,這更加不可能。

曹洪下定決心朝陽平關進兵之前,吳懿可是與他拉扯了好些時日。

曹洪就算要與曹真提前定下共同進兵的日期,也至少要得到吳懿準確的口信吧。

而任祥帶回吳懿準確的口信至今,時間纔不過過去數日而已。

但糜暘既然能收到曹真出兵的消息,那麼證明在數日前曹真就開始急速行軍,兩方的時間根本就對不上。

基於這一點判斷,糜暘不認爲曹洪與曹真共同朝着陽平關進兵,乃是事先謀劃好的,更非是曹洪看穿了他的企圖。

糜暘更傾向於曹魏中有高人這個判斷。

畢竟當世之中,論人才儲備量,曹魏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或許有哪位大才出於敏銳的嗅覺,察覺到他突然急調魏延五千精兵入陽平關的目的也不一定。

而以糜暘對曹真的瞭解,他並非是一位優柔寡斷的統帥。

翻開《三國志》,三國時期的人才,有類似能力的並不在少數。

不然三國怎麼能被稱爲耗盡華夏百年英雄氣的時代呢?

當然原因可以有很多,糜暘一時之間也無法斷定,是什麼導致曹真突然着急地向陽平關進兵。

但糜暘只要知道,曹真與曹洪並非是事先合謀的就好。

糜暘將心中的判斷告知給在座的吳懿四人,在聽完糜暘的推斷之後,吳懿四人細細琢磨之後,也覺得糜暘的判斷很有道理。

只是縱算判斷出這一點,對當下的情勢來說又有何用呢?

老成持重的吳懿對糜暘進言道:

“牧伯,不管曹真爲何會突然向陽平關進兵,可據情報中所言,曹真這番帶來的兵馬不少,更是在數日之後就會抵達陽平關。

“若是在我軍全力在關前對付曹洪大軍之時,曹真突然領軍從關後襲擊,陽平關可就危險了呀。

依懿之見,擊敗曹洪大軍的時機已然失去,我軍接下來不如就固守陽平關即可。”

吳懿的建議得到了法邈等人的贊同,就算是一向是主張進攻的魏延,這時也沒有出聲反對。

或許常人會以爲可以趁曹真大軍未到之前,趕緊將曹洪誘入伏擊圈,擊敗曹洪大軍後再集中力量守備陽平關,可是這一點是行不通的。

因爲曹洪不是傻子。

儘管曹洪的大軍現在距離陽平關已然不遠,可曹洪到達陽平關外後還要安營紮寨。

最重要的是吳懿之前爲拖延時間,在信中跟曹洪說的是,獻關一事在驃騎將軍率大軍到來後,還要詳加謀劃。

在這種基調之下,吳懿若突然轉變態度,變得着急起來,曹洪肯定會醒悟過來的。

再加上曹真的大軍或許還要數日才能到達,可原本就領軍在漢城外的費耀大軍,最慢明日他們的前鋒就會出現在陽平關關後。

陽平關對大漢太重要了!

在座的人都不想擔失去陽平關的風險。

吳懿見糜暘在聽完他的建言之後,並沒有馬上同意,他還以爲糜暘是不想放棄這個大好機會,於是他便想着再度進言。

吳懿的話還沒說出口,糜暘便點頭應道:“吳公所言有理。”

見糜暘表達出這個態度,在座的幾人都不禁暗自鬆了一口氣。

可接下來糜暘的下一句話,卻讓吳懿幾人都直接愣住了。

“我軍對曹洪的大軍或許失去了進攻的良機,可是對千里迢迢而來的曹真大軍呢?”

說到這,糜暘的臉上流露出笑容。

在吳懿等人看來,判斷出曹洪與曹真並非合謀這一點,對當下的戰局並無太大用處。

因爲陽平關隨時會陷入被兩軍夾擊的境地中。

可對糜暘來說,卻並非這樣。

因爲這一點代表着,曹洪與曹真之間,並不知道對方的目的呀!

這不就是漢軍的機會嗎?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50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50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