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

漢章武四年十月,漢帝劉備由劍閣進入梁州。

提前就得到消息的糜暘,早早地就率領梁州的一衆文武大臣在城門外等待劉備。

當天空中的日光越發黯淡之時,等了將近一整天的糜暘,終於在那斑駁的落日餘暉中,見到了一大批羽林軍的身影出現。

羽林軍作爲劉備的親軍,他們的出現,也代表着劉備就在不遠處。

而還未等糜暘的目光捕捉多久,一道許久不見,卻又在心中懷念無數遍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在數千羽林軍的軍陣之前,一位滿頭白髮的帝王,並未穿着端莊肅穆的天子冕服,反而是身穿鎧甲騎坐在一匹高大駿馬上,朝着南鄭城不斷前進。

正如糜暘在尋找劉備的身影一般,高坐於馬上的劉備,又何嘗不在尋找着糜暘的身影呢?

剎那之間,一君一臣的目光,陡然在空中相遇。

兩雙英目對視之後,劉備與糜暘的臉上,都下意識地流露出笑容。

於世人來說,劉備是再創大漢,功業可比先祖的開國之君,糜暘是百戰百勝,威震天下的蓋世名將。

在世人眼中,劉備與糜暘的關係,是極爲融洽的君臣關係,正如百年前的孝武帝與霍大司馬一般。

可是在劉備與糜暘的心中,對方與自己的關係,卻不僅僅是君臣那麼簡單。

在看到糜暘的身影之後,劉備高興地揮舞馬鞭,讓自己的速度瞬間變快起來。

不久之後,一騎當先的劉備,便來到了糜暘的身前。

糜暘身後的衆臣見劉備到來,他們立即就對劉備施以大禮,但劉備卻對衆臣的施禮視而不見,他這一刻的目光只在糜暘身上。

“朕的大將軍,近來可好呀!”

劉備說這句話時,口中發出了爽朗的大笑。

這大笑聲證明着他看到糜暘後難以抑制的喜悅。

而糜暘面對劉備的問候,心中也是喜不自勝。

他對着馬上的劉備一拜道:“臣一切都好。

只是臣很想念陛下。”

哪怕周圍有數千甲士林立,哪怕身後有上百官員齊聚,但糜暘還是毫無顧忌地說出了這句話。

聽到糜暘的心聲後,劉備的笑聲就再也沒停下來過。

而糜暘的衆臣在聽到這對君臣見面後互相說的第一句話,他們的心中都浮現了驚訝。

要知道劉備與糜暘的身份都不簡單,當下又是漢軍整軍備戰,即將北伐的關頭。

劉備這位帝王,在遇到糜暘這位大將軍時,二人第一時間談論的不是國家大事,反而卻是私人感情上的宣泄。

這給了在場的衆臣心中一種很強的違和感。

早就聽說過,大將軍與陛下之間的私人感情極好,但今日一見,他們二人的關係哪裡是能用極好二字形容的?

分明用情若父子來形容才恰當。

而衆臣中的姜維在看到這一幕後,他心中忽然想起一件事。

當初郭淮在得知糜暘大敗曹真的時候,他一邊感到震撼,一邊爲安撫軍心很快做出一個推斷——此戰過後,恐糜暘功高蓋主也。

功高蓋主對一位將領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麼好詞,而有史以來功高蓋主的名將,很難有好下場的。

可在見到今日的此情此景後,姜維心中對郭淮的那個推斷卻感到嗤之以鼻。

就這君臣二人之間的關係,曹魏方面還想離間?

簡直荒謬。

在抒發了一陣滿足的大笑聲後,劉備便趨身對着糜暘言道:

“天色將暗,大將軍還不快點將朕接入城中。

難不成大將軍是要朕露宿野外乎?”

劉備的玩笑讓糜暘覺得有些好笑,但他表面並未表露出來。

他躬身來至劉備馬下,親自爲劉備牽起繮繩,然後拉着馬匹帶着劉備往南鄭城內走去。

這一刻羽林軍還未來到城下。

但不需要羽林軍提前進城排查隱患,劉備就這麼任由“功高蓋主”的糜暘,將他慢慢帶入南鄭城中。

看着糜暘爲自己牽繩引路,劉備的眼中浮現起懷念之色。

當年糜暘還是孩童時就養育在他的身邊。

由於對糜氏一族的虧欠,加上那時劉備膝下尚無年幼子嗣,故而他對糜暘是真的當做兒子愛護與培養的。

年幼的糜暘或許因爲長年逃難,膽子顯得非常小,那時候他爲了鍛鍊糜暘的膽量,特地將糜暘帶出新野城,親自教授他騎術。

可惜膽小的性格,又豈是一時半會就能改正的。

在一開始時,糜暘完全將他教導騎術的活動,當做一種踏青的娛樂。

而每當夕陽西下之時,他就會抱着糜暘一同坐在馬上,護着他往新野城內走去。

當年情景,與現在情景,好似有着許多重合之處。

唯一改變的是,他老了,糜暘長大了。

十數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他不再是寄人籬下的左將軍,糜暘亦不是遇事驚慌的總角兒童。

而對於劉備來說,心中最驚喜及最欣慰的改變莫過於,當年是他保護糜暘,爲糜暘引路,現在卻是糜暘扶持他,一步步走向那遙遠的關中。

這種感覺真好呀。

而或許是糜暘也有類似的感覺,故而一路上他並未主動開口說話。

寬闊的街道中,僅有馬蹄的輕踏聲及後方百餘衆臣的跟隨聲。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天色即將完全暗淡的前一刻,糜暘終於將劉備帶到了南鄭城的州牧府中。

劉備即位以來,一向不熱衷於個人享受,故而在南鄭城是沒有他的行宮的。

在沒有行宮的情況下,劉備也只能暫住在州牧府中。

等劉備踏入州牧府中後,他便見到恭候在府內的糜暘家人。

目前在南鄭城中,糜暘的家人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兩人——關嫣及糜澄。

劉備在見到小糜澄的時候,他臉上頃刻流露出慈祥的笑容。

劉禪今年剛剛成親,自然是沒這麼快爲他誕下皇孫,可今年的劉備已經六十餘歲。

在當世以劉備這個年紀,莫說當祖父,當太祖父都足夠了。

劉備往年之時,又何曾沒有想過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呢?

而因爲對糜暘與關嫣的情感,劉備在見到小糜澄的那一刻,心中便將他視爲自己的半個孫子。

劉備一臉和藹的讓關嫣將小糜澄抱到他的身前。

小糜澄也不認生,在看到有一和藹的老人對他張開雙手後,他沒有絲毫猶疑地就撲入了他的懷中。

小糜澄的親暱表現,讓劉備高興的大笑起來。

他一邊抱着小糜澄,一邊指着糜暘對關嫣笑言道:

“此子可比他的父親有膽量,子晟五歲時還很怕生,整日哭哭啼啼的。

那時候朕還以爲子晟懦弱無剛,將來難有大用。”

劉備言之鑿鑿,言語中盡是對那時糜暘的嫌棄。

劉備這話說得糜暘臉紅,卻引得關嫣笑了出來。

她與糜暘可謂是青梅竹馬,糜暘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她還能不知道嗎?

在誇讚完小糜澄後,看着小糜澄肉嘟嘟的臉蛋,劉備又突然說道:

“公嗣今年已經成婚,如果快的話,想來明年就會有子嗣誕生。

朕在離開成都之前就已經想好,若是公嗣第一個生的是兒子,那朕將來就將這第一個皇孫送到子晟門下教養。

若是公嗣生的第一個是女兒,那朕便爲她與澄兒定下婚約。

你們覺得如何?”

說完這番話後,劉備就將目光望向糜暘與關嫣。

但他的目光卻主要在糜暘的身上停留。

而糜暘在看到劉備帶有深意的目光後,一向機敏的他很快就明白了劉備的深意。

劉禪今年春與張飛的長女在成都完婚。

將來劉禪繼位後,毫無疑問張飛的長女,會成爲大漢的皇后。

而皇帝與皇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是代表法統傳承的嫡長子。

再加上張氏背後的勢力,她的第一個兒子,將來會是板上釘釘的大漢太子。

劉備想將這具有着特殊政治意義的第一個皇孫,送到自己身邊教養,並與糜澄同吃同坐,這內中的深意還需要多說嗎?

這是想讓糜氏一門,在三代漢帝掌權的時代,都享盡人臣之巔的尊榮。

婚約一事,爲的也是這個想法。

而劉備爲何會突然有這個想法呢?

對劉備這個開國帝王來說,功高震主一事,他或許不需要擔心。

但糜暘功高是事實,這一點身爲帝王的他,也不能裝作視若無睹。

劉禪與糜暘的感情他也看在眼裡,他也不擔心他們二人之間出現什麼變故。

但到了第三代呢?

對於心中的擔憂,若是曹操,那定然是採取寧殺錯,不放過的做法,但劉備卻有着自己獨特的處理手段。

以恩義結之,盼君莫要相負。

明白劉備話中的深意後,迎着劉備註視的目光,糜暘對着劉備一拜後言道:

“陛下之安排,臣自然無異議。”

在看到糜暘願意接受他這副安排後,劉備的心情明顯更好上幾分。

而這時剛纔跟隨在後面的一衆大臣,也正在陸續進入了州牧府中。

看着後方不斷聚集的諸大臣,劉備不捨地放下小糜澄。

他對着關嫣囑咐道:“好好教養他。”

囑咐完這句話後,劉備便帶着糜暘朝着一旁的大堂內走去。

等劉備與糜暘相繼邁入大堂中後,堂外聚集的衆多文臣武將,也紛紛按各自次序進入大堂中。

北伐纔是劉備此番北上的主要目的。

感覺到時不我待的劉備,並不想白白浪費一晚的時間。

他要在到達南鄭的當日,便召開商議北伐戰略的議會。

待有資格進入大堂的漢臣都入內後,堂外的天空已經完全被黑暗掩蓋。

堂內馬上有不少內侍自發的點燃周圍的蠟燭,等堂內的蠟燭都被點燃後,原本漆黑的大堂瞬間變得亮堂起來。

坐的滿滿當當的大堂內,劉備高坐上首,坐在他下方不遠的正是糜暘。

而在劉備的身後,這一刻正高掛着關中的輿圖。

見衆臣都坐下後,劉備沒有說太多開場白,他掃視了一遍在場的衆臣,然後便開口言道:

“梁州一戰,賊軍大敗,致使關中空虛。

當下正是我軍北伐之大好時機,不知諸卿有何策可助朕北伐關中,收復長安!”

劉備充滿威嚴的聲音飄蕩在寂靜的大堂內。

這一刻他不再是剛剛那個慈祥和藹的老者,而是一位時刻在散發威嚴的帝王。

可劉備的話音落下許久之後,大堂內卻始終沒有一位大臣出來進言。

不是他們對北伐不感到熱情,相反在座每位漢臣都爲自己能參與北伐而感到榮耀。

也不是他們都是無智之輩,否則他們也不會有資格坐在這大堂中。

之所以會造成無人迴應劉備的原因在於,糜暘坐在大堂中。

糜暘見劉備詢問衆臣後,衆臣卻齊齊將目光望向自己,他的第一反應是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陛下問的是諸位,你們不好好思考對策,看我又有何用?

但隨後糜暘很快就明白了諸位漢臣如此的原因。

實在是他的戰績太耀眼。

在那麼多耀眼的戰績之下,人很容易對他產生無條件的信任與依賴。

大將軍一定會有方略,而自己的方略也一定比不上大將軍好,既如此還進言幹嘛?

直接聽大將軍的就好啦!

在明白諸位漢臣的心思後,糜暘覺得有些無奈。

召開這場大會之前,他還抱着聽到上佳方略的打算,但以目前的情勢來看,這一點是不大可能的了。

想到此,糜暘只能在諸臣的注目下站起來。

糜暘站起身的時候,並未發現站在他身後的姜維,臉上有着躍躍欲試之色。

而當糜暘站起身後,堂內諸臣臉色齊齊一正,包括劉備也是如此。

來了來了。

糜暘先是走到大堂正中對着劉備一拜,然後便在衆人的注視下,來到那高掛的輿圖下,對着衆人言道:

“梁州一戰,令關中軍士,十不存二,這便代表着賊軍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再難與我軍進行大規模的步軍野戰。

但我軍此番北伐之目的,在於收復失地,本就不在於與敵軍野戰。

當年襄樊一戰後,曹丕接受賈詡與司馬懿建議,在關中各處要城修繕城防,及至今日,關中堅城遍佈。

這便是我軍北伐最大的阻礙。”

在說這句話時,糜暘的語氣有着凝重。

他的這番話代表着,漢軍接下來要進行的是最爲艱苦卓絕的攻城戰。

而且關中的堅城,絕不僅僅是一座那麼簡單。

今日一章緩緩。

明日2章。

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章 糜暘獻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
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章 糜暘獻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