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

定軍山三個字,在劉備的發家過程中有着特殊的意義。

世人皆知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前,劉備與曹操進行了一場大會戰。

那場會戰的結果是以劉備獲勝告終。

而漢中會戰的勝利,是真正意義上的劉備集團對曹操集團作戰取得的第一場,也是最大的一場大勝。

漢中會戰取得的戰果,甚至比兩次襄樊會戰更大,也正是那一戰直接讓一生飄零,被人看不起的劉備有了在世間稱王的資本。

而漢中會戰爲何會是劉備取勝呢?

除去有諸葛亮這個超級大奶,在拼了命的保證漢軍的後勤在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

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奇襲定軍山,斬殺魏軍主帥夏侯淵,從而趁勢佔據了漢中的大部分有利地勢。

在地利、人和皆不如漢軍的情況下,曹操縱有心想奪回漢中,但最後還是選擇黯然退卻。

可是由於當世尚未有詳細記載漢中會戰過程的史料存在,所以當世的人都知道漢軍奇襲定軍山這一驚豔一筆,卻鮮少有人知道當年漢軍爲何會選擇這一戰術。

這一戰術的產生源於漢軍的無奈。

當年劉備率軍從劍閣出關意欲奪取漢中,要想奪取漢中,陽平關總是一個避不過的坎。

劉備在率軍抵達陽平關關下後,發動數萬漢軍對陽平關發動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猛攻,但由於陽平關的險要,漢軍遲遲不能奪下陽平關。

而那時漢軍的糧草接近枯竭,若再不想辦法另闢蹊徑,漢軍最後只能功敗垂成。

但就在劉備想退兵的時候,他的軍師法正爲他想出了奇襲定軍山的計策,從而一舉扭轉了戰局。

這些當年大戰的來龍去脈,許多世人可能不清楚,但糜暘與法邈一個是法正的愛徒,一個是法正的愛子,那肯定是十分清楚的。

正因爲如此,所以當糜暘提出,想通過定軍山的途徑將益州援軍調進來後,法邈的第一反應是驚訝,但他接下來卻迅速意識到,這個辦法是可行的。

曹洪統率的數萬魏軍佔據陽平關外的要道,這才讓益州的援軍進不來,但定軍山的山道是直接與劍閣外的山道相連的。

不然當初劉備是怎麼繞開陽平關,直接率軍抵達漢中的?

只要益州援軍到達劍閣,然後再走一遍當年的行軍路線,他們就能繞開數萬魏軍的圍堵,來到離南鄭城不遠的定軍山上。

甚至由於當下漢、南鄭二城還在漢軍的控制中,只要益州援軍能安然到達定軍山,那麼他們便不會面臨當初被魏軍堵住山上的境地。

而到了那時,手中得到大量援軍支援的糜暘,難道還會想不出辦法對付曹真嗎?

當這種想法在心中浮現後,法邈臉上的驚訝之情,馬上轉變爲驚喜以及濃烈的震撼。

驚喜於漢中終於有救了。

震撼於他的主君糜暘,到底是怎麼想出這個計策的呀!

明明,明明漢中的許多人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接受最壞也是最光榮的結局,但偏偏糜暘卻抓住了那一線生機!

糜暘看着法邈臉上那既驚喜又震撼的神情,他不禁呼喚了幾聲讓法邈從呆愣中清醒過來。

他提出的計策,目前還只是一種構想。

要想這構想變成事實,還需要益州方面的配合。

重走定軍山,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畢竟定軍山目前還不是後世的一個旅遊景區,乃是徹徹底底的一座未經過開發的荒山。

哪怕當年數萬漢軍已經走過一遍,可時過境遷,隨着數年時間的流逝,草木滋生,原來走的道路肯定不能再用。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益州便要如當年那般,不顧一切的耗損國力達成這一壯舉。

若是能讓諸葛亮如當年一般主理這事,那纔是最好不過的事。

想到這糜暘在喚醒法邈後,便對着他言道:“你馬上尋找城中獵戶爲嚮導,再派出一支擅長山戰的精銳小隊,最好是當年參加過奇襲定軍山戰役的兵士。

讓他們跟隨嚮導翻越定軍山繞道到劍閣,將我的意圖傳達給劍閣守將。

並且讓劍閣守將以最快的速度,將我的意圖報送到成都。”

“一定要快,漢中存亡,全系此舉!”

糜暘的語氣中充滿了凝重。

糜暘凝重的語氣,讓法邈鄭重的對糜暘一拜:

“臣必不負大將軍所託!”

說完後法邈便轉身離開,前去安排去了。

待法邈離開城牆上之後,糜暘將目光望向定軍山的方向。

數年前有一位白衣儒者立於彼山山腰,綸巾飛舞,羽扇輕搖,爲大漢搖出了一片朗朗乾坤。

數年後的今日,他的徒兒立於南鄭城頭,奇計暗定,部署一切,想着爲大漢守出一個璀璨未來。

這也許便是傳承二字的含義吧。

糜暘看向定軍山的目光逐漸迷離:

“若您在天有靈,請保佑我吧。”

說這句話的時候,糜暘的手不禁握緊了手中的書信。

他還有一位恩師呢。

他說過會盡快來幫自己的。

鄧艾率領着四千梁州軍,幾乎是以最快的行軍速度朝着劍閣進發。

日前他正式被劉備拜爲左中郎將。

左中郎將可謂是中郎將中等級最高的軍職了,與更高層次的將軍也只差一線之隔。

可地位上的榮升,並未讓鄧艾有多麼開心,哪怕這一日他早已期待許久。

鄧艾不爲職位榮升而開心,不是因爲他貪心不足,而是他心中一直心心念念記掛着梁州戰事,或者說記掛着他的主君糜暘。

鄧艾出身寒門,自小見識過人情冷暖的他,絕對沒有聖人的品質,對於功名他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但正因爲見識過許多人情冷暖,他才更會珍惜真情的可貴。

這也是寒門子弟的可貴之處。

哪怕糜暘在過往的時日中多次訓責過他,可鄧艾卻永遠記得糜暘對他的知遇之恩與提拔之情。

現在糜暘有難,鄧艾又哪有心情爲自己的職位榮升而感到愉悅呢?

幸虧的是,陛下與丞相還是看重牧伯的。

在成都休整數日後,劉備就正式下詔讓鄧艾先率本部兵馬爲援軍先鋒趕到劍閣。

在得到詔令後,鄧艾幾乎是以最嚴厲的語氣下達軍令,讓四千梁州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裝,然後輕裝朝着劍閣快速前進。

這一路上,四千梁州軍可謂是日夜兼程。

不過高強度的行軍,並未引起任何一位梁州軍的怨言,他們皆是糜暘的嫡系部隊,梁州更是他們的故鄉。

對於救援自己的主君與故鄉一事,四千梁州軍心中的急切一點都不比鄧艾少。

在急速的行軍之下,鄧艾很快就領軍到達了劍閣之外。

面對四千梁州軍的到達,劉封並沒有選擇出關迎接。

劉封是有着非凡的軍事才能,他也用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能剛剛爲漢軍取得一場大勝。

可以說目前在大漢內,由於自己的身份與自傲,能讓劉封真正瞧上眼的人絕對不超過五指之數。

很明顯,鄧艾並不在其中。

不過鄧艾與劉封的身份差距極大,劉封不出城迎接鄧艾也是正常,鄧艾也並未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只是由於心中的急切,鄧艾在安排好本部兵馬後,便以有要事稟報爲由求見劉封。

鄧艾作爲諸葛亮大軍的先鋒,劉封本來是不想見他的,可是劉封又想到鄧艾是糜暘的心腹,看在糜暘的面子上劉封便接見了鄧艾。

鄧艾在見到劉封后,他馬上開口向劉封建議道:

“艾奉皇命領軍四千來援,加之關內五千之衆,我軍兵力將近一萬。

近萬兵力,我軍又佔據地利,時勢已變,將軍不如率近萬精兵攻打魏軍大營,縱使我軍不能順利擊破賊軍。

可以我軍之兵力,賊軍必舉大兵來擋我,如此一來軍情或可爲吳徵北探知。

吳徵北探知之後,便可知我國朝援軍已至,如此梁州軍心自定也。”

鄧艾一見劉封的面客套的話還未說幾句,便向劉封說出了他心中的計劃。

鄧艾認爲他的作戰計劃有可行之處,但他卻不知道他的進言,引起了劉封的不滿。

一小小的中郎將,如何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

若是真有進攻的良機,那也應該是自己通知他,而不是他來“教導”自己。

以往劉備時常批評劉封“性情驕縱,剛愎自用”,從劉封的這兩個想法可以看出來,劉備批評的很對。

劉封的臉色一下子冷了下來。

“賊軍剛剛大敗一場,現在正是防備嚴密的時候,我軍若貿然進攻,沒有成效不說,勢必還會損兵折將。

吾奉陛下之命鎮守劍閣,豈可不顧劍閣安危而傾巢出兵?

不明敵情而擅自請戰,若不是看在糜侯的份上,你早已經被吾軍法從事。

還不速速退下!”

劉封狠狠訓斥了鄧艾一番。

被訓斥之後,鄧艾倒是還想再勸,可看到劉封的左右親衛正持刀上前,他最後也只能無奈的離開了。

他承認他的建議有冒險的成分,但梁州危在旦夕,冒險一試,總好過什麼都不做好吧。

在鄧艾退下之後,劉封的臉色才稍有緩和。

劉封之所以斷然否決鄧艾的提議,一方面是他真的認爲當下出兵攻打魏軍不是好時候,另一方面也有出於他私心的考量。

被劉備解除幽禁之後,劉封便知道他接下來的表現很重要。

所以他纔會冒那麼大的風險,選擇雪夜偷襲魏軍。

可同樣的正如他所說,劉備給他的任務是守住劍閣,並不是讓他支援糜暘。

他爲何要冒着承擔劍閣不安的危險,做其他事呢?

在劉備需要他的時候,劉封絕不會吝惜自己的生命,當年漢中會戰與上庸之戰時皆是如此。

可要是自己的私心與劉備明面上的命令不會有衝突的時候,那劉封的選擇也很簡單,那就是遵循自己的私心。

第一次襄樊大戰時,劉封就是採取了類似的做法。

當年關羽派了十數次使者,都沒能讓劉封出兵,現在哪怕糜暘有着與當年的關羽同樣的權力,可他不是還沒派出使者嗎?

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守住劍閣,這樣對劉備,對自身都算是最好的交待。

華夏有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優秀的軍事才能與不俗的戰績,並不能掩蓋劉封驕縱剛橫,私心太重的性格事實。

這樣的性格是福是禍,日後自有分曉。

漢章武四年四月,在益州大部援軍還未抵達劍閣的時候,大部魏軍已經來至離南鄭城外的不遠處。

這一月,在魏軍的猛攻下,曹真已經控制了漢中絕大部分的城池。

這一月,曹真的傷勢已經好轉了差不多,終於可以騎馬地出現在數萬魏軍身前。

高坐在馬上的曹真看着那近在咫尺的南鄭城,他的眼中有着無盡的怒火正欲釋放。

正是那座城池的主人,讓他在半年之前遭受了一場大敗,甚至還讓他落下了一生難以啓齒的殘疾。

於公於私,曹真現在對糜暘都是欲殺之而後快的心態。

可由於那一場大敗給曹真造成的印象太深,曹真在瀕臨南鄭城下後,並未貿然率軍朝着南鄭城繼續進發。

他在等着剩餘魏軍部隊的集合。

就在曹真到達南鄭城的數日之後,剩餘的魏軍也從漢中的四面八方齊集至南鄭城外。

到了這一日,南鄭城外匯聚了魏軍十餘萬兵力。(包括輔兵)

同時,曹真的軍令也極快的傳開。

當曹真的軍令傳遍三軍以後,十餘萬魏軍如同一大片望不到盡頭的烏雲一般,齊齊向着南鄭城包圍而去。

在那十餘萬人的軍陣中,還林立着許多與南鄭城牆等高的攻城器械。

那些高聳的攻城器械,就像矗立在無盡烏雲中的山峰一般,正在以令人畏懼的聲勢朝着南鄭城步步逼近。

魏軍圍城的舉動很快驚動了城內的糜暘,在一衆心腹的簇擁之下,糜暘登上了南鄭城牆。

登上城牆的人都被城外的敵人聲勢所影響而臉色不穩。

但糜暘在看到這一幕後,卻不由得大笑道:

“城下螻蟻,恰似當年江東鼠輩!”

糜暘的語氣似嘲弄,似揶揄,但更似不在意。

而當糜暘的話傳遍周圍的人耳中後,想起糜暘公安戰績的衆人,都不禁跟着糜暘大笑起來。

哪怕城下無盡敵軍逼近,但誰能保證,他們身邊的漢白鹿不會再次扭轉幹坤呢?

勝敗兵家事不期,視敵無物是男兒!

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8章 關羽之憂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推書《三國之銀狐》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4章 屠殺?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
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8章 關羽之憂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推書《三國之銀狐》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4章 屠殺?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