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

當郭淮聽到楊阜提出的條件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答應楊阜口中的請求。

哪怕楊阜還未具體說出他的請求是什麼。

郭淮之所以會有這番反應,實在是楊阜的條件對他的誘惑力太大了。

漢中連接關中的道路崎嶇難行,在這種情況下十萬大軍是不可能合兵一路進攻漢中的。

當年曹操率十萬大軍進攻漢中時,採取的也是多路並進的策略。

既然有這優秀的先例在,那麼曹真作爲曹操一手培養出來的軍事上的接班人,他不可能會不分兵進攻漢中。

一旦分兵,那麼除去曹真這一路親率的魏軍主力之外,其他幾路的主將人選就至關重要。

而對於那些被選中的別軍主將來說,這也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最佳機會。

就拿當今曹魏宗室軍事上兩大巨頭之一的曹休來說,建安二十三年前,曹休雖爲曹操看重的宗室二代,但他的名聲並不顯著。

可自那一年之後,曹休的職位卻如火箭般的升遷,及至今日,曹休已經是曹魏的揚州都督,負責着守衛曹魏東面防線的重任。

而如此大的變化,不單單是因爲曹休有着宗室的身份,否則曹魏宗室那麼多,爲何是他能到達如今的高位。

造成這種強烈變化的關鍵在於在建安二十三年,曹休作爲曹操南征漢中時委派的別軍主將,在下辨擊敗了張飛與馬超兩位名將。

這給曹休帶來了巨大的聲望,這種聲望便轉化爲曹休一步登天的政治資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着曹休這樣的榜樣在,現在曹魏哪位心有大志的將領不想獲得擔任別軍主將的機會?

郭淮的出身,郭淮的才幹,註定了他也是一位心懷大志的人。

雖然曹真之前就有承諾,會讓他負責率軍攻打武都郡,可率軍攻打與直接成爲一路別軍主將,這是不可比擬的。

所以在聽到楊阜提出的條件之後,郭淮很自然的動心了。

郭淮正色對楊阜言道:“義山若有困擾可盡言,淮能辦到的一定爲義不容辭。”

楊阜見郭淮問都不問就答應了,他臉上的笑意變得更深了些。

當然楊阜也不會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否則他今日就不是來交好郭淮,而是來交惡的了。

楊阜對着郭淮說道:“我有一故舊之子名姜維,在涼州儼有聲名被譽爲“幼麟”。

他雖有才幹,卻困於年歲尚輕未建立功勳,一直得不到大將軍的重用。

我想的是等伯濟來日出徵之際,能將此子帶在身邊調教,如此我也能無愧於往日故友所託。”

當楊阜將自己的請求說出來後,郭淮不由得笑了出來。

原來是這樣的事。

雖然楊阜口中說的是讓郭淮好好調教姜維,但結合楊阜的前半句話郭淮不難猜出楊阜的真正意圖——他是想讓自己將姜維帶在身邊,爲姜維積攢履歷戰功。

對於郭淮這樣的世家子弟來說,與同等身份的人進行私下政治交易,或者互相提攜彼此的故舊,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而這件事以他當今的權勢來說並不難做到。

既然簡單且對自身有利,那麼郭淮完全沒有理由拒絕楊阜的請求。

郭淮對楊阜應允道:“義山放心,既是涼州英才,那自然應該受到大力提攜。”

郭淮的回答讓楊阜知道了,郭淮已經明白他的意思,這讓楊阜放下心來。

楊阜今日之所以會特意求請郭淮爲姜維謀利,除去姜維與他的關係不淺之外,還因爲他知道南征之策的提出者,實際上是姜維。

近來南征之策爲楊阜帶來了不小的聲望,世家之間講究投桃報李細水長流,所以楊阜便想着爲姜維謀得一個大大的前程。

可能在郭淮看來,他的要求與他提出的條件並不對等,可楊阜自己卻知道,曹真早就有打算讓郭淮擔任別軍主將。

否則他又如何如此焦急等着郭淮的到來。

在楊阜心中,他只是提前拿出一個本該屬於郭淮的東西,來換取郭淮對他的幫助而已。

反正不管怎麼說,這場交易這時在兩人看來都是一次互惠互利的交易,至於將來他們二人還會不會這麼想,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在談好這樁交易之後,楊阜與郭淮皆有默契的齊齊閉目養神起來。

接下來便是曹真討論分兵具體方略的時候,在這種重要的議會上,兩人一會損耗的心神肯定都不會低。

楊阜與郭淮二人並沒有閉目養神多久,他們在車輦的帶動下就已經來到了陳倉城中的大將軍府外。

在車輦停下的那一剎,楊阜與郭淮皆下意識地睜開雙眼,擡頭看向接下來會影響他們下半生命運的大將軍府中。

簡單沉默之後,楊阜與郭淮相互攙扶着走下車輦,大步朝着大將軍府內走去。

作爲曹真的親信重臣,他的府邸楊阜自然是熟悉的很。

在楊阜的帶領之下,郭淮繞過多處迴廊,終於來到了一處壯闊的議事殿外。

等郭淮解下腰間的佩劍後,楊阜便繼續帶着郭淮朝着大殿走去。

當郭淮站在大殿門外的那一剎那,眼前的一幕讓他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只見在這一刻,寬敞的大殿內坐席已經滿座。

座上的人或翩翩袍服打扮,或身穿鎧甲,可儘管衆人的穿着都不統一,但郭淮卻知道今日能聚集在這座大殿內的,都是關中三州中掌握實權的人。

將如此多在關中身居要職的官員召來,由此可見曹真對這次南征的看重。

就在郭淮微微詫異的時候,高坐在大殿主座上的曹真已經看到了郭淮的身影。

方纔他就在楊阜屬吏的稟報下得知了郭淮到來的消息。

不然他也不會及時召集起如此大的一場議會。

可在曹真看到郭淮的那一刻,他的臉上還是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笑意。

爲了展現他禮賢下士的一面,曹真親自從座上站起,然後快速來到大殿之外握住郭淮的手,將郭淮給接引進大殿之中。

曹真的這副表現,展現了他對郭淮的看重,也讓殿內的諸多魏臣重新審視起郭淮這個人。

郭淮當今還未取得歷史上對漢作戰的諸般佳績,他的威名只是更多的侷限在異族當中,所以以往殿內諸臣對郭淮的瞭解並不深。

郭淮被曹真親自接引進大殿之內,這無疑是讓他感到受寵若驚的。

哪怕郭淮現在貴爲雍州刺史,可他與曹真之間的地位差距還是十分大的。

當郭淮反應過來之後,他已經被曹真接引到屬於他的位子之上,而他的位子距離曹真十分接近。

在讓郭淮坐下之後,曹真見楊阜也已經入座,他便大步回到自己的主座上,然後用着一雙虎眼掃視了一圈殿內的人。

片刻後屬於曹真的雄厚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蒙陛下信任,孤不日將進行南征。”

當曹真的這句話在大殿內迴盪之時,大殿中的許多魏臣臉上都浮現了些許震驚之色。

之前大殿內的大部分人,都對曹真不斷調集軍力糧草來陳倉的意圖有所猜測。

可猜測始終是猜測,當猜測被證實的那一刻,許多魏臣心中還是感到震撼。

南征代表着他們即將要與糜暘對戰,人的名樹的影,糜暘的威名值得在場的任何一人重視。

就連手握十萬雄兵的曹真也不例外。

所以在說完這句話後,曹真的臉上流露沉重的神色,他接着說道:

“漢中易守難攻,糜賊又頗爲善戰,故而我軍南征勢必不可大意,今孤召集諸位,爲的便是共同探討南征之方略。”

等曹真的這句話落下之後,若說方纔諸多魏臣還只是臉色有所變化,可現在他們卻變得竊竊私語起來。

頃刻之後,整座大殿便被嘈雜的議論聲所包裹。

殿內的人都知道,曹真雖說他要發起的是南征之戰,但出動十萬大軍,如此多的兵力,足以證明曹真的野心絕不僅僅是拿下漢中。

曹真想的很可能是,若攻取漢中順利的話,他將趁着大勝之威進一步攻取益州。

曹真想打的實際上是一場滅國之戰!

既然是滅國之戰,那麼南征方略勢必不可馬虎,否則別說到時候能不能順利擊敗糜暘,要是萬一有所不測的話,關中勢必會發生一場大動盪。

曹真就這麼坐在主座上,看着下方的許多魏臣交頭接耳的在商談着。

觀察下方魏臣進度的同時,曹真的眼神還經常朝着他下方坐的離他最近的兩人看去。

這二人的坐席能排在楊阜與郭淮之前,代表着他二人的身份不同一般。

這二人中,一人是大魏侍中劉曄,他是在不久前特地被曹丕派到前線來輔助曹真的。

曹丕也知道劉曄軍略非凡,以往他之所以不重用劉曄,無非是忌憚劉曄的出身而已。

可若是讓劉曄擔任一個參謀的角色,那麼無疑是很合適的。

以劉曄的計謀加上曹真的善戰,這次魏軍南征的勝算不經意間又多上了幾分。

至於另一人的身份,就更加不同凡響了。

他乃是當今大魏的驃騎將軍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從弟,他在初平元年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就已經跟隨在曹操的身邊。

可以說,曹洪在魏軍中的資歷,那是十分深厚的,更別說曹洪對曹操還曾經有過救命之恩了。

當然曹洪能成爲大魏衛將軍,靠的不僅僅是他與曹操之間的關係,還因爲就算在最早的一衆曹魏元勳中,曹洪的功績也是頗爲耀眼的。

徵徐州,平呂布,討劉表,在這場場改變天下局勢的大戰中,曹洪的表現都十分不俗。

而真正讓曹洪名聲大噪的,卻是官渡之戰時他的亮眼表現。

官渡之戰時,曹操接受許攸的計策,率領精兵偷襲烏巢,留下曹洪與荀攸守營。

袁紹在得知官渡有難後,他派張郃、高覽率領袁軍主力猛攻曹軍大營。

張郃與高覽皆是名將,袁軍的戰鬥力也是十分強悍的,更別說那時袁軍的人數數倍於曹軍。

可就是在多方面不利的情況下,曹洪愣是將曹營守的固若金湯,讓張郃在多番猛攻之下感覺不到一絲希望,從而動了投降的念頭。

可以說,當年官渡之戰曹操最後能取得勝利,曹洪在其中的功勞絕對不低,從這件事也能看出曹洪是一位具有軍略的宿將。

由於曹洪往年立下的功勳,在黃初元年曹丕剛剛稱帝之後,便立馬拜曹洪爲衛將軍,後來又轉爲驃騎將軍。

魏承漢制,驃騎將軍乃是位份僅在大將軍之下的軍職,可謂是位高權重。

但可惜的是,由於曹洪往年與曹丕有過節,所以曹丕在繼位後,對曹洪一直採取的是冷藏的處理。

若不是如此的話,在去年的襄樊大戰中,魏軍的主將不會是張遼。

今日曹洪能出現在此,是因爲曹真向曹丕一力舉薦曹洪,否則以曹丕的性格,他是斷然不會讓曹洪有重掌兵權的機會。

曹真目光在看到曹洪的時候多停留了一會。

其實不止曹丕與曹洪關係不好,就連曹真與曹洪的關係也頗爲緊張。

可曹真能被曹操看重,並被曹操認爲是曹魏將來的頂樑柱,那麼他的心胸是不狹隘的。

在曹真看來,個人恩怨怎能牽扯國家大事?

如今曹氏宗親中,與他齊名的曹休正在東面防備江東,沒辦法來幫助他。

而老一輩的曹氏名將又死的差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重新起用曹洪是曹真認爲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大魏的軍權,還是要儘量掌握在宗親手中比較好。

注視了曹洪一會之後,曹真便將目光移開看向楊阜。

在曹真的目光投來之後,楊阜立馬會意,他於嘈雜的殿內站起來到大殿之中。

他的這副作態,證明他是有建言要對曹真說。

而當楊阜走到大殿之中後,大殿內的議論聲正快速的平息下來。

衆人皆知楊阜是曹真的心腹,他現在出來進言,很可能便是曹真的授意。

等大殿內重新恢復安靜之後,楊阜看着坐在上首的曹真,將他心中早有腹稿的南征方略給說了出來:

“臣以爲,我軍當兵分三路,以無匹之軍力將漢中分割爲三段,並逐一擊破。”

當楊阜的這句話說出來後,劉曄不自覺地摸了摸鼻子。

這是他想出來的計策。

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章 父子對質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1章 第三條路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7章 懾服徐詳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
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章 父子對質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1章 第三條路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7章 懾服徐詳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