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

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

滿寵的親信攜帶着滿寵的信箋,快速得越過護城河朝着漢軍大營而去。

這位親信還未靠近漢軍大營多遠,甚至在他剛落下城牆之時,就已經被漢軍大營的斥候所發現。

所以一等這位滿寵的親信渡過護城河時,他立馬就被對岸的漢軍斥候所捕獲。

但是儘管被漢軍斥候捕獲,這名滿寵的親信臉上並無驚慌之色。

他主動攤開雙手言明是武當主將的使者,請求見糜暘一面。

漢軍的斥候見眼前這人,大搖大擺的在兩軍面前從城牆上下來,而後朝着漢軍大營而來,心中不禁對他的話信了幾分。

畢竟若不是使者,也不會如此。

但是出於謹慎的心理,數位漢軍斥候還是仔細地開始搜查這位滿寵使者的全身上下。

在搜查過後,漢軍斥候發現他身上除了一封信箋及印綬之外並無他物。

在覺得安全之後,一位漢軍斥候便立馬前往大帳向糜暘稟報此事。

剩下的幾名漢軍斥候,就留在原地看守這位滿寵使者。

不久後,前去稟報的那名漢軍斥候迴轉帶來了糜暘的命令。

在糜暘的命令之下,幾名漢軍斥候壓着滿寵使者朝着糜暘所在的大帳走去。

經過一段路程的行進後,滿寵使者在漢軍斥候的押運下已經到達糜暘的大帳外。

隨後一名漢軍斥候入內稟報糜暘。

在大帳中的糜暘聽到滿寵的使者帶到了,他讓漢軍斥候將他帶進來。

同時大帳中的諸將臉上皆浮現好奇之色。

本來衆人還在繼續議事,但卻突然聽到斥候稟報說有滿寵使者到來,這不免讓一衆將領心生好奇,想知道滿寵突然派使者前來所爲何事。

糜暘的命令傳達出去後,那位滿寵使者便被漢軍斥候帶進大帳中。

而滿寵使者在進入大帳中後,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糜暘。

他見糜暘正看着他,他的心中不禁緊張起來。

面對這樣一個威名赫赫的名將,滿寵使者的內心感到不安。

但是臨走前滿寵的殷殷囑咐還回蕩他的耳邊,想到主君的期盼,這位滿寵使者最後只能懷抱着忐忑的心情,上前對着糜暘一拜:“拜見將軍。”

糜暘用有趣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滿寵使者,他笑着對着這位使者問道:

“滿伯寧可是派你來請降的?”

當糜暘的這句話出來後,帳內的漢軍諸將紛紛大笑起來。

衆人的笑聲飄蕩在整座軍帳內,讓滿寵使者的臉上呈現一片懼怕之色。

這陣陣笑聲體現的是如今漢軍士氣高漲的事實。

很明顯糜暘這句是玩笑話。

但就是糜暘的這句玩笑話,卻讓帳內諸將感到十分自豪。

雖然糜暘對麾下諸將方纔的驕傲自大之態不滿,但是這是對內。

對內糜暘不希望麾下諸將,心生自大而導致將來犯下大錯。

對外的話,糜暘當然要體現己方的自信給敵方看,因爲這能打擊敵方的軍心。

畢竟從目前的大局來看,肯定是糜暘一方佔據着優勢。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正是此理。

在諸位漢將的笑聲之下,滿寵使者心中的畏懼之心越來越盛。

但他想到滿寵的囑咐,滿寵使者還是顫抖着手,從懷中取出滿寵的印綬及書信向糜暘雙手奉上。

見滿寵使者取出印綬及一封書信,帳中漢軍諸將臉上有詫異之色浮現。

在方纔斥候的稟報中,諸將已經知道滿寵使者攜帶的物品。

但因爲斥候不通印綬的等級,所以方纔並未對滿寵使者所攜帶的印綬有着特別的描述。

如今當滿寵使者親自取出印綬後,諸將方纔發現滿寵使者手中的印綬乃是“銀印青綬”。

逆魏雖代漢自立,但因爲立朝的時間短,想來逆魏的一切規章制度大多按照兩漢的來。

而銀印青綬在兩漢的官制中,唯有兩千石以上高官方可佩戴。

結合之前得知的情報,目前武當縣中的兩千石高官唯有滿寵一人而已。

所以,這印綬很可能是滿寵的。

看到滿寵竟然將自己的印綬命使者奉送給糜暘,諸將紛紛用詫異的目光看向糜暘。

難道被將軍說中了?

糜暘看到滿寵使者取出滿寵的印綬,亦愣了一下。

印綬乃是一位官員的身份象徵,滿寵將自身印綬命使者奉送給他,這內中的含義的確值得深思。

隨後糜暘命一旁的丁封,上前取過滿寵使者手中的信箋及印綬。

一會兒後丁封在衆人的注視下,將信箋與印綬放置在糜暘身前的書案上。

糜暘拿起官印看了一下,發現這面官印的確是屬於滿寵的。

在確認了這點之後,糜暘方打開滿寵給他的信箋看了起來。

信箋中的內容並不多,糜暘很快就已經看完。

當糜暘看完滿寵信箋中的內容後,他的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只是在思索之後,他的臉上浮現些許瞭然的笑意。

這老賊!

他先讓滿寵的使者退出大帳,而後他命丁封將滿寵的信箋傳遞給在場諸將觀看。

不久後帳中的諸將都看完了信箋中的內容。

在諸將看完信中內容後,諸將的臉上浮現各種不一樣的神色。

有的人臉上浮現相信之色,有的人臉上浮現懷疑之色,還有的人臉上浮現如糜暘一般的思索之色。

帳內諸將有這種反應,是因爲滿寵的信箋內容確有可信之處。

暫且不提滿寵奉送印綬爲信,就說滿寵所言的南陽精兵盡喪,一個月內難有援軍一事,便是有着幾分可信度。

不能說南陽郡內完全沒有精銳的魏軍。

作爲曹魏防備劉備的南方大郡,在各地肯定都會有着一定的兵馬的。

畢竟在之前曹仁統領的近五萬大軍中,只有兩萬多才是真正屬於南陽的戰兵而已。

但那兩萬多戰兵,應該就是南陽郡中大多數的機動兵力了。

如今接近秋收時節,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曹魏從其他州郡抽調援軍,耽誤的時間有可能是會在一個月以上的。

在帳中諸將中,臉上浮現相信之色的是馮習、張苞幾人。

其中馮習出身南陽世家,至於張苞等人則是在長輩的薰陶下對信義頗爲看重。

滿寵將印綬拿出作爲取信衆人的憑證,的確是有着一定效果的。

而相比於馮習,張苞等人,丁奉與張嶷幾人就對滿寵的信箋內容懷抱一定的疑慮。

只是他們一時間也不能斷定,滿寵所言的內容是否是真的。

若是滿寵說的是真的,那麼等一個月就能兵不血刃拿下武當,那自然是極好的。

但是就在諸將臉上的神色各異的時候,帳中卻突然出現一聲磕磕絆絆的聲音。

“莫,莫忘襄樊之戰白馬之誓。”

這聲磕磕絆絆的聲音,令人一聽就知道乃是鄧艾發出。

但就是鄧艾這聲磕磕絆絆的聲音,卻如晨鐘暮鼓一般,敲擊在諸將的心頭。

鄧艾的這聲提醒令人想起了在襄樊之戰中,滿寵殺白馬盟誓守城的事。

當初關羽水淹七軍,導致樊城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壞,衆軍慌亂,樊城陷落好似只在頃刻之間。

那時就有人建議曹仁棄城而逃。

在曹仁有所意動的時候,是滿寵出言勸阻曹仁,並且淹死自己的白馬與城中的衆士卒盟誓共同守城。

在滿寵的激勵之下,樊城中的魏軍軍心方纔重振。

這件事本來只在曹魏內部中流傳,但是剛纔在魏軍將官講到滿寵的履歷時,將這點當做光輝事蹟着重講述,所以帳中的諸將都知道這事。

在鄧艾的提醒下帳中諸將方纔意識到,當初在樊城那麼危急的情況下,滿寵都想着堅定的守城。

現在武當縣的情況再如何危急亦不能與當初的樊城相比,滿寵怎麼會想着主動投降呢?

所以這很可能是滿寵的緩兵之計。

這便是知己知彼的好處了,若是在不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滿寵的行爲是會迷惑到人的。

在意識到這是滿寵的緩兵之計後,馮習、張苞諸將的臉上盡皆浮現憤怒之色。

方纔差點還被這老賊欺騙了。

看着帳中諸將都已經反應過來這是滿寵的緩兵之計,糜暘用讚賞的目光看向鄧艾。

知兵機,明人心,屬於鄧艾的耀眼的天賦開始漸漸在衆人眼前顯露。

既然如今諸將都已經知道滿寵的緩兵之計,糜暘亦沒必要再專門點撥諸將。

他令諸將下去備戰,只留下鄧艾一人在大帳中。

在諸將皆退去之後,大帳中的將領只剩下鄧艾與糜暘二人。

但是糜暘一開始並沒有馬上與鄧艾言語,他只是在書寫着一封信。

方纔鄧艾的提醒是對糜暘之外的人發出的。

因爲剛纔在他的觀察之下,糜暘雖然一開始臉上有着思索之色,但是很快就浮現笑意,這說明糜暘並沒有中計。

鄧艾見糜暘將他單獨留下,卻又不馬上與他言語,他臉上亦沒有焦急之色,只是臉露恭敬在等着糜暘。

很快糜暘手中的書信就已經寫好。

在信箋寫好後,他命人將帳外一直等候的滿寵使者帶進來。

在滿寵的使者進來後,糜暘將手中的信箋交到他的手中,讓他帶着這封信箋返回武當縣中覆命。

儘管糜暘知道滿寵的那封信是他的詭計,但是糜暘是有禮貌的人,回信還是應該的。

滿寵使者看着糜暘臉露溫和將回信交到他手中,他的心中安定不少。

剛纔出帳的諸位漢將對他怒目而視,他還以爲滿寵的計謀敗露了呢。

現在看糜暘的態度,看來一切進行的很是順利。

滿寵使者在接過糜暘的信箋後,馬上就慌不擇路的離開了他這個視作狼窩的漢軍大帳。

在滿寵使者走後,糜暘看向鄧艾,他對着鄧艾問道:

“士載可知我爲何要攻打武當?”

鄧艾聽到糜暘的詢問後,馬上開始快速思考起來。

凡是大軍出征,都會有着目的,而這個目的勢必與利益二字相關。

在表面上看來,糜暘順遊而下攻打武當縣乃是趁武當縣兵力空虛。

但若僅僅是這點,是不符合糜暘的作風的。

而鄧艾亦知道糜暘不是像常人所理解那般,要大舉北伐。

因爲漢中的三萬大軍並不是糜暘的本部兵馬。

щщщ¤ ⓣⓣⓚⓐⓝ¤ c o

那三萬大軍本質上是劉備臨時調遣給糜暘,讓他守衛西城的。

既然是臨時,那麼這三萬大軍的歸屬權就不會長久屬於糜暘。

或許最多一個月,那三萬大軍的兵權就會被劉備收回。

再加上要想真正的北伐,單單靠糜暘手中的那四萬大軍是不夠的。

現在整個劉備的治下,都是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中。

而且秋收將近,這時候從戰略上講,不是劉備大舉北伐的時機。

就算是荊州的關羽,或可派軍牽制一部分魏軍援軍,但是沒辦法大出兵馬與糜暘協同作戰。

所以糜暘想做的一定是藉助目前三萬大軍還在他手中的時候,爲自身謀取最大的利益。

那麼這個利益是什麼呢?

鄧艾的頭腦在快速的開動着,他正在彙總着目前所知道的所有信息。

在彙總之後,鄧艾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信息。

鄧艾興奮的看向糜暘言道:“將軍是爲了武當縣中的大量軍糧?”

看到鄧艾猜出自己的真實目的,糜暘笑着對鄧艾點頭。

不愧是棉襖呀!

在知道糜暘的真實目的後,鄧艾方纔恍然大悟。

怪不得滿寵的信箋迷惑不了糜暘。

縱算滿寵說的是真的,就單單從糜暘的目的來說,糜暘也是不可能等上滿寵一個月的。

因爲秋收將近。

滿寵的使者很快就回到城牆上,將糜暘所寫的信箋交到滿寵手中。

滿寵見糜暘有回信,他的臉上浮現喜色。

他迫不及待的打開糜暘的回信看了起來。

“滿君名聲如白璧,暘素有耳聞。長輩常言,君子應有成人之美。

今滿君雖有投降之意,然心中必五內俱焚,苦來日清名受損。

士人重節操,古今之定理也。

滿君勿憂,暘不忍廢君清名。

暘願以己之兵威,成君之死節。”

滿寵在看完糜暘的信後,他臉上原本的喜色已經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陰沉如水的神色。

糜暘說的倒是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每句言語中都充滿着暗諷。

因爲心中的氣憤,滿寵將糜暘的回信重重的扔在地上,然後用憤恨的眼神看向下方漢軍大營的方向。

這就是法正教出來的徒弟嗎?

滿寵還想靠寫信誆騙糜暘,但他忘記了去年公安有一場蹦極慘案,那場慘案發生的由頭亦是因爲一封信。

以己之短搏人之長,豈可乎?

(本章完)

章推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請假一日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4章 父子對質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4章 接班人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
章推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請假一日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4章 父子對質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4章 接班人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