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

糜暘的突然到來,並未驚動陽平關內的大多將率。

就連己方的許多將率都不知道此事,更別提一直被蒙在鼓中的任祥了。

吳懿沒有食言。

在深夜會面後的第二日,吳懿便將他抄好的書信送至任祥的手中。

並且吳懿親自將任祥一路送至陽平關之外。

在這一路上,吳懿有意得挑一些他的難處與任祥分說。

例如其中有一點便是,當下法邈爲陽平關副將的事。

在吳懿的敘說中,法邈無疑成爲了阻擋他獻關投誠的最大阻礙。

對於這一點,任祥倒是沒有意外。

他將吳懿對他說的難處都記在心中,這些難處來日都是曹洪與吳懿要一同排除的。

等吳懿將任祥送至陽平關之外後,他便親自牽來一匹駿馬,隨後將任祥給扶上駿馬。

“懿之身家性命皆在任君此行,還望任君莫要讓懿失望。”

吳懿的低姿態讓任祥頗爲受用。

他對着吳懿點點頭,然後便帶着幾名隨從,驅使着胯下的駿馬朝着武街的方向趕去。

在任祥的身影漸漸在視線中消失不見後,吳懿的心中長長出了一口氣。

該做的他都已經做了,接下來就看糜暘寫的那封信,能起到的作用有多大了。

在着急趕路之下,不過數日任祥便回到了武街外的魏軍大營中。

與之前離開時一樣,這數日來曹洪只讓魏軍在大營中勤加操練,並無其他的攻城計劃。

在得知任祥歸來的消息之後,曹洪馬上在大帳中召見了任祥。

看到任祥的那一刻,曹洪的神情有些急切,他問任祥道:“如何?”

任祥在曹洪的詢問之下,連忙從懷中掏出吳懿的回信,臉上浮現笑意言道:“吳懿願獻出陽平關。”

聽到任祥的這句話,曹洪不由得大喜。

他不等任祥將吳懿的書信送至身前,他自己便兩步跨做一步地來到任祥身前,主動從任祥的手中接過那封書信。

一聲撕拉聲在寂靜的大帳內響起,急切的曹洪迫不及待的撕開手中書信的封條看了起來。

“懿頓首曹驃騎足下無恙,幸甚,幸甚!

將軍忠義無雙,名傳華夏,昔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封侯稱孤,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

反觀懿棄鴻鵠以高翔,貪燕雀之小志,將爲奔亡之虜,聞斧聲而股顫,對僞朝以屈膝,又何劣邪!

自古賢士有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內有迫害,外受流言,進退無方,遂至於此。

將軍不以臣卑鄙,惠顧恩德,推赤心於書信,述利害於口舌。

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光武不以爲疑,武帝待之若舊,此乃皇魏之國風也,懿常心慕之。

懿常自忖無先人之罪,先人尚如此,懿尚有何疑哉?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

夫以袁氏之盛,城破鄴下,馬超之強,身竄蜀中,化外異族,懸首藁街,此皆皇魏武威之不可敵也。

今懿如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心常慼慼乎。

時值秋收,憶中原一地,正麥香萬里之時,今見故國之人,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深感愴悢!

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我獨無情哉?

今懿想早勵良規,棄暗投明,萬望將軍無復猶疑哉!”

吳懿書信中的內容並不多,但每一句都可謂是動人心絃,能很容易引起人內心的贊同感。

至少曹洪看完之後,他臉上的動容之色就久久不願散去。

萬般感慨之下,曹洪不禁顧謂任祥道:“吳君之心境,竟如此悲涼乎!”

曹洪看完吳懿書信後的第一感覺,就是覺得吳懿在梁州何止是呆的不開心,都可以直接用悲涼二字來形容了。

仔細想想,吳懿現在的處境,與他之前在洛陽的處境,可謂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朝不保夕,戰戰兢兢。

聽到曹洪的感慨後,任祥立即趁熱打鐵,將吳懿那一夜與他說的四大恨,如實複述給曹洪聽。

在聽完吳懿說的四大恨,再結合眼下手中這封信中的內容,曹洪心中對吳懿現在的處境,越發有着清晰的認識。

在這樣的處境之下,吳懿不反都有些說不過去了。

不過曹洪也不是武斷的人,況且曹仁的悲慘事例尚未過去太久,故而曹洪在沉思一番後,便讓任祥前去召來楊阜。

有一說一,儘管曹洪對楊阜不喜,但楊阜是有智略的。

招降吳懿一事事關重大,與楊阜商議過後,再做出決斷也不遲。

在任祥的召喚下,楊阜很快就來到了曹洪的大帳中。

楊阜到來之後,曹洪示意任祥將他這幾日做得事告知給楊阜,並且曹洪還將吳懿寫的那封書信交給楊阜觀看。

楊阜在聽聞任祥這幾日所做的事後,臉上便浮現了些許驚詫之色。

怪不得前幾日他見任祥神神秘秘的離去,原來任祥是在曹洪的吩咐下,前去操辦這件事。

而招降吳懿一事,也讓楊阜的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起來。

招降吳懿一事若能成,那所立下的潑天的功勞自不必說。

可萬一要是不成,或者說這是漢軍的詐降之計呢?

內中強烈的利害關係,讓楊阜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審視這件事。

楊阜很快就看完了吳懿書信中的內容,在看完後楊阜發出了與曹洪不一樣的感慨:

“竟不意,吳懿有如此文才!”

因爲定位不同,看完這封信後,曹洪與楊阜發出了不一樣的感慨。

但儘管發出的感慨不同,但兩人感慨表達出的意思是一致的,那便是他們在情感上願意相信吳懿的投降一事。

畢竟情真纔會引起共鳴,沒有共鳴又何來感慨?

只是曹洪與楊阜手中攸關數萬魏軍的生死,情感上的認同,尚不足以讓他們完全相信吳懿的誠意。

接下來還需要理智上的判斷。

可就是在這一點上,曹洪與楊阜起了爭執。

楊阜雖也掌過兵,但他本質上更是一個政治家,謀士。

以楊阜的定位來說,他肯定希望以最小的代價,甚至不付出任何代價,就得到陽平關。

故而楊阜提出的建議是:讓吳懿主動打開陽平關的城門,直接放魏軍入城。

最好的便是在打開城門後,吳懿率領軍衆列陣於陽平關外,這樣才最保險。

可楊阜的建議卻遭到了曹洪斷然的否決。

相比於楊阜,曹洪久經戰陣,在招降納叛上有着豐富的經驗。

吳懿已經通過任祥的口告知曹洪,目前陽平關內並非是他一人做主。

法邈作爲糜暘的心腹,身爲陽平關的副將一直在監視着他。

在這種情況下,吳懿如何大開陽平關城門?

法邈難道是死人嗎?

楊阜提出的建議,根本就不現實。

曹洪知道楊阜是因爲曹仁之死,不想讓魏軍冒任何風險就拿下陽平關,可這怎麼可能。

古往今來,就沒有完全不擔風險的戰事,怕擔風險,還打什麼仗?

作爲一名成熟的戰將,曹洪不缺乏冒險的風格,只要將來得到的收益能與風險成正比即可。

因爲心中想法的不同,曹洪與楊阜針鋒相對,再加上兩人之間早就互相不喜,於是乎兩人便在爭吵一番後,結束了這場會面。

其實當下魏軍有的內部矛盾,漢軍中也存在着。

陽平關的主將吳懿與副將法邈,一開始也是不合的。

可是與魏軍不同的,在面臨大事之際,吳懿與法邈願意拋棄前嫌,開誠佈公,以求同存異的態度達成一致。

可曹洪與楊阜二人卻做不到這一點。

不過這也不怪曹洪與楊阜,實在是魏漢兩國的政治環境不同。

曹丕的政治手腕與曹操一脈相承,他巴不得下方的大臣不合,互相制衡呢。

在楊阜氣的離開曹洪的大帳後,曹洪便沒有因爲與楊阜的爭吵,而打算放棄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在思索一番後,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當下又寫了一封信給任祥,讓他快速回到陽平關將這封信交到吳懿手中。

只要吳懿能按照他信上所說的做,那麼他曹洪就願相信吳懿的誠意。

看來曹洪是打算繞開楊阜,直接促成這次招降吳懿的大事了。

在曹洪在佈置一切的時候,楊阜回到大帳中也並沒有閒着。

面對吳懿的投誠,在楊阜看來,他也是相信的成分居多。

不然他不會對曹洪提出那般建議。

但出於內心中的謹慎,楊阜還是不希望曹洪孟浪行事。

楊阜並不知道曹洪已然打算繞開他,來直接促成與吳懿的交易。

楊阜覺得這件事,他應當上報給曹真。

想到此,楊阜不再遲疑。

不久之後,楊阜很快就寫好一封信,讓親信快速沿山道送往曹真的所在。

由於陽平關未打通,曹魏中路軍與東路軍的溝通並不順暢。

兩支大軍之間的聯繫,需要通過連綿的山道來完成,而這就導致了楊阜的信,不一定能及時送到曹真的手中。

享受分兵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分兵存在的客觀不利,那魏軍自然也當要好好承受。

曹真的大軍,現正在何處呢?

曹真的大軍,剛剛走出駱穀道。

曹真的大軍遇上了與歷史上一樣的麻煩。

七月初的時候,曹真的五萬大軍開始分兵兩路,開始朝着漢中腹地進發。

可漢中一地到八月,便宣告着雨季的到來。

儘管曹真未遇上歷史上那難得的連綿一整個月的大雨,但雨季的突然到來,還是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曹真大軍的行進速度。

得幸虧曹真出發的早,若是曹真的大軍等到八月再出發,恐怕他的大軍單單走出駱穀道就要多耗費上很多時間。

率軍剛剛走出駱穀道的曹真,看着身後綿長一眼望不到頭的山道,他的心中有着慶幸之感。

這一月來的艱苦行軍過程旁人不會知曉,可幸運的是,他的大軍終於走出這駱穀道了。

曹真站在駱穀道外的一處高地上,看着遠處那廣袤的平原,他的心中有着暢快之感。

在他的視線中,他好似隱隱望見了那座矗立在漢中平原上的南鄭城。

那座城池中,居住着曹魏當今最大的敵人,亦是他此次最大的目標所在。

在曹真遙望南鄭方向的時候,身爲曹真軍師的劉曄來到了曹真的身邊。

見劉曄到來,曹真暫時收起了自己的目光。

隨着時光的流逝,許多曹魏的開國元勳都已經逝去。

可曹操臨死前,還是給曹丕留下了一大批瑰麗的人才寶藏。

曹真是這寶藏中的一份子,劉曄也是。

或許劉曄以往一向很低調,曹魏中知道他本領的人不多,但自小爲曹操調教長大的曹真,卻多次在私下裡聽過曹操稱讚劉曄乃世之奇才。

曹操對劉曄的評價,絕不在荀彧、荀攸、賈詡等人之下。

劉曄之所以一直不能在大魏佔據要職,不是他的才能不高,只是他的身份歷來爲曹魏統治者所忌諱而已。

劉曄在來到曹真身邊後,便對他稟報了一個消息。

“斜谷大軍尚未走出斜谷,恐還需要一段時日,才能與將軍匯合。”

聽到這個消息後,曹真臉上隱有怒色浮現。

費耀是如何帶兵的?

這不是延誤戰機麼。

可儘管心中有些憤怒,曹真卻也對費耀大軍的行進速度緩慢,暫時無法做出處置。

要懲罰費耀,也得等費耀大軍走出斜谷纔是。

曹真壓下內心的憤怒,繼續問劉曄道:“還有什麼軍情嗎?”

面對曹真的詢問,劉曄再次稟報出一個令曹真有些意外的軍情。

“據探子來報,糜暘現正在興勢城中。”

聽到這個軍情後,曹真一下子來了興致。

他讓親衛取來漢中的地圖,然後他直接蹲下肥胖的身子,將地圖放在草地上仔細端詳了起來。

在瞭解了興勢城的地理位置後,曹真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糜暘會領軍來到興勢城中。

興勢城位於南鄭的北方,居於駱谷口與斜道口的中間位置。

如此特殊的位置,決定了曹真沒辦法繞開興勢城直接南下攻打南鄭。

因爲曹真大軍若棄興勢不顧,那麼興勢城的漢軍,便可從後截斷曹真大軍的糧道。

這種風險,沒有哪個將領會甘願去冒。

在看清糜暘的企圖後,曹真試着問了劉曄一句,他對當下軍情的看法。

在曹真的詢問之下,劉曄說出了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分析。

“曄覺得,糜暘不一定在興勢城中。”

聽到劉曄的這個分析,曹真瞬間來了興趣。

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訂婚啦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63章 空城計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
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訂婚啦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63章 空城計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