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

看着周魴幾近崩潰的模樣,一旁的蔣濟暗暗爲自己捏了把汗。

幸虧當初被俘虜時,他沒在糜暘面前擺出什麼譜,不然可能今日周魴接受的折磨,他往日也得嘗試一下了。

而就在蔣濟暗暗幸運的時候,他見到了糜暘正在向他招手。

看到糜暘的動作後,蔣濟絲毫不敢怠慢,他連忙趨步至糜暘的身旁。

當糜暘見到蔣濟站在身旁後,他微微俯身對着周魴說道:

「孤想要的很簡單。

孤想天下一統,孤也想子魚留名青史。」

「若子魚能答應孤,待回到江東後,隱爲孤之內應。

孤可以做出保證,出示在天下人面前的,只會是你方纔看到的第一份供狀。

當然子魚也不會太過擔心,孤知道子魚目前在江東的分量,故而孤不會讓子魚做一些力所能及外的事。

孤亦可以保證,來日孤要子魚所做之事,大多爲順水推舟之事。

如何?」

糜暘的保證,有效用嗎?

那自然是有的。

就像剛纔周魴以爲的那般,糜暘是繼承了劉備遺望的人。

劉備遺望四個字,雖會給糜暘帶來不少束縛,但也會給他帶來許多隱性的好處。

世人會相信劉備言而無信嗎?

可正因爲周魴對糜暘的話沒有懷疑,他才更會覺得不可思議。

就好像一位高明的獵人,費勁辛苦布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而到了可以收網之時,這位獵人索取的卻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

之前的高明,與現在的剋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周魴的思緒亂作一團。

糜暘見周魴遲遲不作出迴應,不由得從鼻間發出了一聲輕哼。

糜暘的這聲輕哼,落在周魴的耳中卻宛若雷鳴一般。

這聲雷鳴震的周魴擡起頭,看向此刻正俯視他的男人。

他揹負雙手,居高臨下,純純一副勝券在握的神態。

這一刻周魴才恍然醒悟。

自己還在遲疑什麼呢?

自己又有什麼資格遲疑呢?

若是自己不答應糜暘的話,想來不用多久,那份足以令他家族覆滅的供狀,就會傳到孫權的手中。

其實當自己今日邁入大司馬府的那一刻,自己就已然失去了說不的權力。

想到此,周魴發出了自嘲的笑聲。

於自嘲的笑聲下,周魴想支撐着身體站起身來。

可或許是情緒還未平復,周魴剛剛起身一些,就又跌坐在了地上。

周魴的這副表現足以體現出,剛纔糜暘的話,對他造成的打擊有多大。

而糜暘見到周魴的無力後,一向善於關心他人的他,連忙看向了一旁的蔣濟。

機警的蔣濟看到糜暘的眼神後,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糜暘的意圖。

明白糜暘意圖的蔣濟,連忙屈身握住周魴的手,將他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知道周魴只能答應自己的糜暘,在周魴被攙扶起來後,就對着他笑着說道:

「子通現任孤帳下司聞校尉,爲孤掌管一切情報事宜。

來日你回到江東後,若孤有所令,或者你有所報,皆將通過子通之手。」

糜暘的話一字不落的進入了周魴的耳中。

而周魴在看到糜暘在這一刻,竟還能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時,內心悲慼的他,忍不住說道:

「大司馬是在以此爲樂嗎?」

周魴的話,讓糜暘有些不解。

「什麼?」

「天下如棋局,衆生如棋子。

大司馬是在享受執棋者的樂趣嗎?」

周魴的話,讓糜暘有着片刻的沉默。

可很快的,糜暘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是又如何。」

是又如何?

好霸道呀!

似乎是沒想到糜暘會回答的如此乾脆,坦然,周魴有些反應不過來。

但很快的,周魴收攏起臉上的茫然與畏懼,他對着糜暘深深一拜。

自己是棋子,蔣濟是棋子,想來茫茫衆生中的許多人,也都是糜暘手中的棋子。

而在江東時,自己難道不是孫權手中的棋子嗎?

名爲天下的棋局很大,大到可以網羅衆生。

可名爲天下的棋局也很小,小到執棋者也不過那三五人而已。

既然無法逃脫做棋子的命運,那麼爲何不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那方呢?

「落子江東,臣願爲前驅!」

終於,周魴明着說出了糜暘想要的那句話。

得到這句話的糜暘,負手仰頭大笑起來。

「善!」

「孤果然沒看錯你。」

...

在送走周魴之後,蔣濟回到了糜暘的身邊。

見蔣濟歸來,糜暘放下手中的書籍,問他道:

「周魴離去時,臉上可有異色?」

面對糜暘的詢問,蔣濟恭敬的答道:

「不曾。

張溫雖有疑惑,周魴亦只以虛言搪塞之。

臣觀張溫未起疑心。」

聽到蔣濟回答的糜暘,微微點了點頭。

點完頭後,糜暘便重新看起了手中的書籍。

好似糜暘就對其他事不曾擔心一般。

可雖然糜暘不擔心,但身爲糜暘的謀臣,蔣濟卻覺得有些事還是要提醒一下糜暘。

「臣不解,爲何大司馬今日會選擇周魴,而置張溫於不顧?

臣亦不解,爲何大司馬不將周魴與張溫一網打盡?」

蔣濟說完心中的困惑後,便低下了頭,等着糜暘的回答。

糜暘也的確被蔣濟的不解吸引了注意力。

糜暘知道蔣濟明面上是說自己不解,但實際上是在提醒自己,張溫的存在,或許是個變數。

而這一點,糜暘又何曾沒考慮過呢?

糜暘慢慢放下手中的書籍,對着蔣濟說道:

「張溫是君子,不知變通,周子魚則是追求利益之輩。」

「今日之事,只可施加於周魴。」

糜暘率先說的就是對張溫與周魴二人的判斷。

而這番判斷也不是空穴來風,乃是糜暘後世從史書上得到的。

歷史上的張溫,以性情剛直而得到張昭喜愛,也因爲這一點他將孫權得罪的死死的。

張溫在性情剛直之餘,有時候腦袋還缺一根筋。

張溫明知道孫權外寬內忌,晚年尤爲嚴重,可他在出使完成都後,回到江東就動輒高度讚譽諸葛亮之政。

這種事都做的出來的張溫,先不說他今日是否會就範,就算他就範了,糜暘敢用他嗎?

而周魴與張溫是截然不同的人。

歷史上的周魴能做出斷髮賺曹休之事,一方面能體現他看重利益大於孝道,另一方面則能體現他變通能力十分強。

這樣的人,是可利用,且利用起來事半功倍的人。

至於糜暘之所以放過張溫,還有着另一層考量。

「張

溫的名聲,在江東與張昭不相上下,他的號召力更不是周魴可比。」

「你覺得你若是周魴,你會相信張溫對今日之事完全沒疑心嗎?

而你若是周魴,會將自己及家族的安全,放在外人身上嗎?」

「自然不會。」

蔣濟回答的斬釘截鐵。

而在經過糜暘的這一層點撥後,蔣濟才恍然大悟。

既然不會,那麼周魴在回到江東後,會做什麼也是可以預見的事了。

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的。

而一旦他做了那些事,一方面或許能引發江東內亂,另一方面也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後路徹底斬斷。

身爲江東望族,卻在江東失盡人心。

這種情況下,爲了謀求家族的平安與發展,周魴還怎麼可能再對糜暘有二心!

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章 父子對質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
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章 父子對質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