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

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

坐在主座上看着羣情激涌的諸將,方纔拍裂一張奏案的張遼,臉上的怒氣卻反而有些消散。

在方纔自己被作爲主要辱罵對象之時,雖有部分將領對他這個主將被欺辱感到十分氣憤想要請戰,但是那時畢竟只是部分將領而已。

剩下的大部分將領即使臉上浮現氣憤的神色,但卻從未起身想要領兵擊退張飛。

但現在在張飛開地圖炮的舉動之下,他將整個大帳中所有魏將的請戰情緒都點燃了。

而且點燃的很高漲。

沒辦法,若說張遼面對張飛“曹丕毒害孝愍帝”一事,還能以那時出鎮地方爲理由推脫的話。

目前大帳中的絕大部分將領,可都是中軍將領。

身爲日夜拱衛曹氏父子的親信將領,有些事他們肯定做過。

只是諸將的這副反應,卻讓張遼憤怒的心情有些冷靜下來。

若是尋常的大將,這時已然率軍出營與張飛對戰了。

但是張遼能以一降將的身份,爬到現在的位子,他可不僅僅是一員勇將。

看着激烈請戰的諸將,張遼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帳外的張飛想要的嗎?

而熟讀兵法的張遼知道,戰爭之中往往不能遂敵人的意願行事,否則結果往往都不會好。

看着現今站在他面前唾沫橫飛,滿紅漲紅的一衆將率,張遼想到了張郃。

張郃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但是在當年的宕渠之戰中,張郃不就如此被張飛誘出,然後被打的全軍覆沒的嗎?

那時的張郃就如現在站在他面前的諸將。

想到這一點,張遼心中的憤怒正在快速消散。

他能有這種表現,並非是他本身的涵養有多好,只是他是一員降將,而且他原本的上司還是被天下人所不齒的呂布。

所以很多事他以前早已經經歷過,他有着一定的心理接受能力罷了。

正因爲他是降將的身份,所以他除了在戰場上極爲勇武之外,在平時的爲人處世中,實則是個頗爲謹慎之人。

就如令他名聲大躁的白狼山與合肥兩場大戰,雖說他都是具體指揮作戰者,但那兩場大戰都是在曹操的授意下進行的。

沒有曹操的授意,縱使他再勇猛,再有計略也是無用。

現在雖然曹操已死,但是曹丕就在宛城中,甚至曹丕的眼線就在他的身邊。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縱使他想出戰,也必須要經過一人的同意。

更何況他現在因爲張郃的事例,也是不會輕易因爲憤怒而選擇出戰的了。

在慢慢冷靜下來,並思考完很多利害關係之後,張遼選擇將目光注視在坐在他下首的杜襲身上。

而他也順勢看到了杜襲的臉色。

雖然張飛的舉動亦曾經激怒了杜襲,讓杜襲的臉上浮現怒色。

但是杜襲的眼光依然是清明的,他並沒有被憤怒完全遮蔽了思緒。

杜襲光輝的履歷以及被曹操的看重,足以說明他個人的能力十分不俗。

再加上他是世家出身,世家子弟這種生物,有時候是最看重臉面的。

但他們要是不要臉起來,那比任何人都徹底。

就如現今的杜襲。

或許年少時的杜襲會記得大漢年四百年的恩義,但現在身爲潁川杜氏族長的他,現在的責任與使命有且只有一個,那便是將杜氏繼續發揚光大。

家國家國,家在國前,而現在的潁川杜氏的利益與曹魏是綁在一起的。

當初杜襲背棄大漢,是爲了家族利益。

而現在杜襲能不因爲張飛的羞辱而喪失理智,亦是心中時刻掛念的家族利益。

而以杜襲的智慧,只要他不因爲內心的憤怒喪失理智,那麼他是能看出張飛的意圖的。

既然看出張飛的意圖,那杜襲自然就會做出對潁川杜氏,對曹魏有利的選擇。

而這時杜襲亦察覺到張遼將目光看向他,杜襲對着張遼的目光微微點頭。

隨後杜襲緩緩從坐席上,而當他起身之後,他從身後的屬吏手中接過了一根節杖。

帳內的一衆魏將看到杜襲手持節杖朝着張遼的位子走去,他們立馬就停止口中此起彼伏的請戰聲。

他們全都乖乖地朝着杜襲的方向拜去。

就連張遼看到杜襲手持節杖向他走來,他也當即起身站到一旁。

杜襲履歷再光鮮,曹丕對他的信任再高,他又怎麼保證自己在大軍中能夠及時撥亂反正呢?

他的依仗便是他手中那根曹丕賜給他的節杖。

“護軍持節,使督諸軍,如朕親臨,違者族滅。”

當杜襲手持節杖站到曹魏諸將身前之後,整個大帳中幾近鴉雀無聲。

經常督護地方的杜襲,身上自然帶着一股氣勢。

他用威嚴的目光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諸將,然後對着諸將問出了一個問題:

“半個時辰內,誰能率領三萬大軍快速擊潰張飛所部?”

在杜襲的這句話問出來後,整個大帳中沒有一位將領能回答他,就連張遼也是如此。

外面在通過伶優羞辱他們的,可是威震天下的萬人敵張飛。

當年周瑜圍攻江陵曹仁時,因爲江東諸將的不給力,讓曹仁打出一個天人之將的稱號,氣得周瑜向劉備借來了張飛。

而自從周瑜借來張飛後,嚇得曹仁再也不敢出城野戰,最後只能在江陵城中默默捱打。

更別說當年張飛率二十騎在當陽長阪坡爲劉備斷後時,他的一句怒吼嚇得五千曹魏鐵騎不敢追擊,這個事例許多曹魏大將還記憶猶新。

面對這樣的猛將,在他率領五千步軍的情況之下,加上己方沒有騎軍助陣。

就算是魏武帝復生,也沒有把握指揮三萬大軍,在半個時辰內快速的將張飛所部吃掉。

這不是懼敵,這是事實。

諸將無法回答的反應落在杜襲眼中,他並不覺得意外。

隨後杜襲又看向諸將冷聲問道:“偃城之外是無密林,然偃城的數裡之外乃是一片山林,那片山林中可藏數萬精兵。”

“若我軍貿然出營與張飛所部對戰,對戰之時我軍進退不能,諸位覺得若關羽在那密林中埋有伏兵,賊軍能在我軍擊潰張飛前可趕到否?”

當杜襲說出這句話後,陷在憤怒中的諸將好似被點醒一般,紛紛擡起頭用驚訝的目光看向杜襲。

他們驚訝的表現並非是覺得杜襲在胡扯,而是覺得杜襲說的事很可能發生。

剛纔魏軍諸將之所以會紛紛強烈請戰,心中的憤怒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覺得張飛再如何萬人敵,所率的賊軍畢竟只有五千。

在這種情況下,憑藉着麾下中軍的驍勇,他們是完全有能力擊潰張飛所部的。

但是被杜襲點出一直被他們忽略的這一點後,他們的理智亦迅速回歸。

大帳中諸將臉上的反應落在杜襲的眼中,令他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悄然放下。

雖然他在持節的情況下,可以直接下令讓諸將不準出戰。

但是那樣的話,無疑會讓諸將不解從而導致軍心不穩。

杜襲不想大軍貿然出戰,亦不想看到大軍的軍心不穩。

所以他必須要先點醒帳中的諸將,唯有這樣才能保證大軍的軍心不動盪。

在點醒大帳中的諸將後,杜襲最後給偃城外的三萬魏軍下達了一個指令:

“若無皇命,再言出戰者皆斬!”

下達完這個指令後,杜襲便命令大帳內的諸將回到各自的營帳,前去安撫部下的士卒。

在杜襲的命令之下,魏軍諸將都忙不迭的離開主帳。

就算已經看穿張飛的意圖,不打算再出戰。

但是在那些辱罵話語不斷飄進來的情況下,顯然上至張遼、杜襲,下至各位將校,都已經失去了議事的心情。

在諸將都離開後,張遼用感激的目光看向杜襲。

雖然他以自身主將的身份,也能做到彈壓諸將請戰的效果。

但是沒有天子符節在身的他,雖能做到強壓諸將,卻沒辦法做到像杜襲這般讓諸將心服口服。

曹丕對他是很恩寵,但曹丕各種恩寵都給他了,卻沒給他持節的權力。

在曹魏沒有天子符節在手,是根本沒辦法完全指揮中軍的。

面對張遼感激的目光,杜襲只是微微一笑,並不在意。

他對着張遼一拜後,便也緩緩退出了大帳之外。

張遼的身份敏感,他無須與他太過熱絡。

而等杜襲退出主帳之外後,杜襲頓時將目光看向了北方的洛陽。

想來這時賈詡已經回到洛陽了吧。

在張遼率軍離開宛城之時,已經是齊公傅的賈詡於同一日返回洛陽。

就在大軍出發的前一日,按照慣例杜襲這個護軍,要向賈詡這個最高軍事長官太尉做禮儀上的告別。

但就在杜襲想着早點結束的會面上,一向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賈詡,卻像是夢囈一般對他囑咐了一句話。

“以守爲攻。”

賈詡的這句話雖然只有四個字,但卻讓杜襲無法遺忘。

因爲雖然杜襲看不起賈詡的爲人,但是對於賈詡的智慧,全天下沒有一人不感到信服。

正因爲如此,對於一向不輕易開口的賈詡所說的話,身爲實用主義者的杜襲感到頗爲重視。

而以目前本身對局勢的判斷,杜襲認爲賈詡所說的話便是現在曹魏最好的戰略。

亦是他這三萬中軍到偃城後最好的戰術。

既然如此,那他杜襲勢必會堅定這個戰術不動搖。

反正現在陛下想要的只是退敵與保住樊城不失,至於怎麼做到這點,陛下是不會過多插手的。

想到這點,杜襲的心中感到很安心。

一直在魏軍大營外通過伶優羞辱曹魏諸將的張飛,見他羞辱了數個時辰之後,曹魏的大營還未打開,他的臉上不禁浮現惱怒之色。

不管張遼的祖上以前姓啥,現在他總歸姓張。

都是姓張的人,張遼怎麼這麼沒血性!

張郃都比他有血性。

只是張飛雖對魏軍的堅守不出感受到惱怒,但是魏軍躲在營帳中不與他交戰,饒是他有再大的勇武也派不上用場。

於是乎張飛見天色開始轉暗,他只能懷抱着惱怒的心情提着長槍率軍回到了漢軍大營中。

在回到漢軍大營後,氣憤的張飛立馬將手中長槍扔給了一旁的糜忠,突來擲來的沉重的長槍差點讓糜忠閃到手。

在做完這件事後,張飛解下甲冑便來到關羽的主帳之中,張飛還未進帳時他的大嗓門就已經開始囔囔開。

“張遼是什麼鳥人,這麼辱罵都不出來送死。”

“就這種貨色還能將猾虜打的丟盔棄甲,猾虜真是丟人現眼。”

今天五千漢軍罵了一天,張飛可謂是等了一天,現在的張三爺可是一肚子氣。

關羽的主帳中,只有寥寥的幾位將軍在。

不是關羽今日沒有召集諸將議事,只是大部分諸將都領軍去密林中埋伏了。

而早在張飛進入主帳前,一直關注張飛舉動的帳內諸將軍,早就通過斥候的回報知道了今日魏軍大營外發生的事。

關羽見一臉氣憤的張飛,大搖大擺的坐在自己的身旁,他臉上浮現一些笑意道:

“敵軍不出,非益德計謀不好,實是張遼非衝動之人也。”

說實話,若說張飛一開始的罵戰還屬於正常操作的話,那麼他後來的“伶優辱敵”一舉已經算得上妙計了。

在張飛做出此舉後,就連關羽對敵軍會出來交戰都抱着頗大的信心。

只是可惜的是,張遼不是尋常的對手。

不過這也正常,若是張遼是一般的對手,那他關羽又豈會那麼想要他的項上人頭呢?

聽到關羽的安慰後,張飛的心情好了些。

張飛氣憤歸氣憤,但他還是知道大戰在即,他不能就這麼放棄。

於是他說道:“明日我再去罵戰,我就不信了,逆魏的賊子全都是泥塑的不成,完全一點脾氣都沒有。”

只是對張飛的這個想法,關羽卻微微搖搖頭。

奇計可一不可二,況且埋伏在密林中的大軍,無法久待。

縱算大軍能堅持,時日遷移之下,己方在密林中佈置的伏兵亦很容易被發現的。

見關羽搖頭,張飛心中的氣惱更甚。

他是真的很想幫關羽打贏這場仗的。

氣惱的張飛用一雙虎目在大帳中巡視一圈,因爲目前留在大帳中的人不多,所以張飛的目光很快就巡視完一遍了。

在巡視完後,張飛將目光注視在了一員年輕將軍身上,這人正是糜暘。

見張飛將目光看向自己,有種叫做危機的感覺馬上涌上心頭。

小時候他一旦被張飛的目光注視到,身體輕則淤青,重則流血。

糜暘有意的不想和張飛的目光對視,但是張飛卻直接喊出了糜暘的字。

“子晟,速速想條妙計助你婦翁。”

當糜暘被張飛的大嗓門點名後,大帳中的一衆高級大臣,紛紛都將目光看向了糜暘。

世人現在誰不知道,糜子晟善奇計呢?

而一瞬間被衆人目光注視的糜暘,嘴角卻露出一絲苦笑。

衝呀!

(本章完)

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章 此路不通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3章 誅心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7章 駐守公安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
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章 此路不通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3章 誅心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7章 駐守公安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