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

漢軍的行動是很快的。

在開完議會的第三日,整理好一切事宜的劉封,便帶着上萬漢軍朝着街亭進發。

而劉備在留下一萬漢軍交予趙雲與馬超後,自己便率領着剩餘的三萬大軍朝着隴西郡進發。

在一開始時,劉備從梁州帶來的漢軍總兵力在四萬上下。

不過在這幾日,諸葛亮又爲劉備從梁州送來了一萬漢軍。

諸葛亮可是三國第一大奶,只要給他充足的時間,他就能源源不斷地爲前線提供兵力錢糧。

這樣一來,漢軍在涼州的總兵力總共達到了五萬之衆。

若是另外算上那近萬羌氐騎軍及糜暘統率的一萬漢軍的話,今年漢軍北伐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七萬之衆。

這七萬可全是能夠直接上戰場的正兵!

這還只是前期。

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劉備鞏固好隴右三郡的地盤後,漢軍的總兵力更是會逐步上漲。

在可預見的將來,很可能漢軍在關中的總兵力,會無限逼近十萬之衆。

十萬正軍,這股強大的力量,哪怕劉備有着統軍數十年的經驗,他也從來未曾擁有過。

可以說爲了打贏這場北伐的戰爭,劉備幾乎將大漢多年來全部的積蓄都壓在了這上面。

比當年的漢中之戰,壓得更加徹底!

而爲了徹底讓大漢重新化龍,騰躍在這廣袤的天際,劉備在率軍從天水郡離開的時候,他還正式下達了一道詔令前往荊州。

這道詔令自然是給車騎將軍、荊州牧張飛的。

詔令懷揣着劉備急切的心情,不過數日後就到達襄陽城外。

當張飛得知劉備有詔令送來後,他便急忙召集了在襄陽城內的諸荊州屬臣。

在張飛急切的召集下,鄧芝、關平、趙累、向朗、王甫等重臣紛紛來到了議事堂中。

當一衆荊州屬臣得知有天子的詔令送到後,他們的臉上浮現了與張飛一般的喜悅神色。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欣喜,在於這封詔令證明了,劉備並未忘記他們的存在。

前任荊州牧關羽,是在章武二年時病逝的,張飛也正是在那一年,正式接替關羽成爲了新的荊州牧。

張飛在一開始接任荊州牧時,心中可是抱着要大幹一場的心態。

畢竟荊州地理位置特殊,身爲如此戰略要地的牧伯,想沒仗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是讓張飛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接任荊州牧滿打滿算將近三年,可是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他愣是一仗都未打過。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臨走前曾千叮嚀萬囑咐,讓張飛優先發展荊州生產,不要擅自開啓戰端。

爲了保證這一點,劉備還將鄧芝留在荊州輔助張飛。

從戰略來說,劉備的這一安排不算錯。

因爲自赤壁之戰以來,荊州就幾乎連年處於戰火中,當年的那個富庶之國,早就在無邊的戰火中消失不見。

留下的只有遍地瘡痍。

不然憑藉當年荊州的國力,單單荊州一州就可貢獻出十萬大軍。

而劉備就是想趁近幾年江東安分的時候,將荊州的國力盡快恢復,這纔是張飛最需要做的事。

劉備的想法張飛不是不懂,就算他不懂,鄧芝也會解釋給他聽。

張飛一開始也想乖乖地爲劉備發展好荊州。

但有一個叫糜暘的子侄,實在是太“可惡”了。

西城之戰,梁州之戰,這兩場大勝徹底將糜暘推上了當下漢將第一的寶座。

而張飛的治所就在梁州的下游,他這幾年來就眼睜睜看着,一旁的糜暘接連取得大勝,接連引起天下的驚歎與盛讚。

可他呢?

第一年養生,第二年種田,第三年癡待。

明明佔據着荊州這個四衝之地,張飛卻沒辦法主動出兵打一場仗,這樣的日子過的比當初在巴西還不如。

甚至到現在,糜暘還一躍成爲地位更在他之上的大將軍。

張飛性格直爽,肯定是不會嫉妒糜暘的,但他卻是會感到眼紅呀!

身爲劉備至親的他,又怎麼會不想打魏狗,又怎麼會不想爲劉備的大業效死呢?

更何況,他可是本就好戰的張飛!

而最重要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就連張飛的屬臣,也漸漸對現狀不滿起來。

這也難怪。

每當糜暘取得一場大勝,梁州屬臣的名字,就會響徹在世間一次。

牧伯與牧伯比,屬臣自然就要與屬臣相比了。

而在相比之下,就連性格沉穩的鄧芝也快坐不住了。

身爲漢人,誰沒有懷抱一顆熱切的功業之心呢?

每當世人提前梁州屬臣時,總會將他們與荊州屬臣作比較。

這一比較之下,衆人就更扎心了。

特別是衆人中的關平。

當年他因公安一戰而聞名天下,但及至今日,他身上可圈可點的戰績,還是隻有公安一戰。

早知道當初就抱着子晟的大腿跟着他走了!

衆人的想法不一,但有一點卻是統一的,那就是他們看向使者手中的詔書,都流露出了十分熱切的目光。

若是詔書能吃的話,想來衆人已經拿起筷子了。

而使者董允剛一進入大堂,就被衆人熱切的目光給嚇到了。

出使這麼多次,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目光。

不過還是張飛更爲直接。

見衆屬臣已經到齊,張飛直接從坐席上一躍而起,抹了把脣下的大把絡腮鬍子,然後就飢渴地直接走向董允。

董允見張飛一臉急不可耐地朝他走來,他連忙對着張飛一拜阻止道:“車騎將軍,體統,體統!”

哪怕你再心急,也得等我念完詔書中的內容呀。

可惜董允今日面對的不是糜暘,而是一向不注重體統的張飛。

張飛大笑着從董允的手中“拿過”詔書,然後便快速展開手中的詔書看了起來。

這一舉動自然可算的上不敬,但張飛卻不在意。

有本事去告他唄。

張飛雖行爲像莽夫,但實際上張飛的文學素養,還在劉備之上。

故而張飛很快就看完了詔書中的內容。

當看完詔書中的內容,得知的確是劉備讓他出兵的消息後,張飛立即對着身後湊頭湊腦的鄧芝大喝道:

“快取我長槍來!”

張飛的嗓門奇大,近在咫尺的鄧芝被張飛的大喝給震了個頭腦發昏。

但很快鄧芝的些許暈眩,就被內心中的喜悅給驅散。

儘管張飛並未明言詔書內是什麼內容,但能讓車騎將軍取長槍,還能是什麼情況呢?

這一刻鄧芝滿臉歡喜的前往後方的兵器架上,將沉重的精鋼長槍送到了張飛手中。

看着眼前張飛與鄧芝的行爲,董允簡直想掩面而逃。

車騎將軍也就罷了,鄧尚書,你可是名士呀!

你怎麼也不重視體統了呢?

而不止鄧芝如此,看着堂內那一衆荊州屬臣着急忙慌的樣子,董允心中不禁浮現一個想法。

如今的荊州上下,簡直毫無體統可言呀!

不過董允不知道的是,這一切全是被憋出來的。

在手中接過長槍後,張飛語速極快地對鄧芝囑咐道:“後續的糧草、兵力供應就交予君了。

我先率親軍前往義陽郡!”

對於名士出身的鄧芝,張飛還是很尊重的。

在說完這句話後,張飛便忙不迭地提着手中長槍朝大堂外走去。

之前由於可能預感到近來劉備的詔書就會到來,故而張飛曾在義陽郡囤積了一部分重兵。

現在他只要趕往義陽,便能頃刻間率軍進入南陽郡境內。

等張飛提槍消失在衆人眼前之後,關平幾人面面相覷之下,也連忙跟着張飛的背影走出了大堂。

看到還未一會兒的時間,甚至自己茶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杯,車騎將軍就領軍出征了,董允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古往今來,還有誰能比得上車騎將軍的出征速度?

隨後鄧芝帶着歉意的目光向董允投來:

“董侍郎,接下來我要忙於軍務,恐怕無法好好招待你了。”

聽到鄧芝的話後,董允瞬間瞭然。

這是叫我走唄。

鄧伯苗呀鄧伯苗,你怎麼變成今天這副模樣了。

想到這,董允很有骨氣地一甩衣袖,大步離開了大堂之內。

走就走。

以後這荊州,誰愛來誰來!

看着董允着急離開的樣子,鄧芝不禁詫異。

他還有後半句叫人招待的話還沒說呢。

這董侍郎怎麼就走了?

不過現在鄧芝也不在意這件事,他連忙召來屬吏,對着他下達了一連串政令。

看着鄧芝這急切的樣子,屬吏有些不解。

見屬吏不解且猶疑,鄧芝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再晚一步,功勞就都是梁州的啦!”

當聽到鄧芝的這句話後,屬吏方纔後知後覺的連忙領命而去。

荊州之臣,誓不爲老三!

幾乎在張飛得到劉備詔令的當日,宛城內的司馬懿也得到了曹叡的詔令。

在看完詔令中的內容之後,司馬懿馬上派人前去將張郃請來。

只是在等待張郃到來的這段時間內,心思深沉的司馬懿卻不禁考慮起一件事。

他收到的這封詔書,乃是由曹叡下達的,這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目前洛陽的大權幾乎由曹叡所掌握。

這代表着什麼,善於政治鬥爭的司馬懿當然知道。

之前在洛陽的家人,就有向他傳達過曹丕身體不好的信息。

可如今看來,曹丕的身體絕對不僅是不好二字可以形容的。

很可能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不然曹丕的爲人司馬懿很瞭解,若不是病入膏肓,曹丕絕對不會輕易放下手中的權力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司馬懿一方面爲曹丕的身體默默祝禱。

不管他將來會如何,就以過往的經歷來說,他與曹丕之間的君臣之情,的確是很深厚的。

而另一方面,司馬懿又在心中爲自己的將來深深擔憂起來。

他如今能成爲封疆大吏,手握兵權,靠的全是曹丕的信任。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將來曹叡還會如此信任他嗎?

特別是在他當下遠離中樞的情況下。

司馬懿是個醉心權力的人,若沒有擁有過還好。

但擁有過卻讓他失去,這是司馬懿萬萬不能接受的事。

就在司馬懿在默默思考這些事的時候,張郃來到了司馬懿的身前。

在張郃到來後,司馬懿連忙收起心中的猜測,臉上流露出公忠體國的神情,將曹叡的詔令交到了張郃手中。

曹叡在詔令中將張郃拜爲徵西將軍,這樣一來,張郃的地位可就比司馬懿高了。

不過張郃並沒有因爲自己地位的躍升而感到欣喜,他臉上滿是對關中戰情的擔憂。

隨後張郃看向司馬懿問道:“若司馬公掌兵前往關中,該如何應對敵軍呢?”

近幾年來雖然荊州沒有大的戰事發生,但在義陽郡邊界,兩軍還是發生了不少摩擦。

而在面對那些摩擦時,司馬懿總能及時做出正確處置,這才讓宛城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及至今日,駐紮在宛城的魏軍不僅能自保,偶爾還能主動出兵襲擾義陽郡的諸縣。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司馬懿的確是一個有大才的人。

所以在領兵出發前,張郃纔會想着問司馬懿這個問題。

司馬懿在聽到張郃的詢問後,他思考之後給了張郃一個建議:

“敵軍來勢洶洶,又士氣正旺,目前我軍不宜與敵軍硬拼。

若想擊敗敵軍,依我觀之,唯有藉助關中之地利,破壞敵軍之糧道,我軍纔有取勝之機。”

在聽完司馬懿的建議後,張郃思考了一會。

司馬懿的建議,與他心中所想的直接不謀而合。

在對着司馬懿一拜表示感謝後,張郃連忙就離開了大堂之中。

關中軍情緊急,實在容不得他有半分耽擱。

而就在張郃領兵從宛城離開後的數日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從義陽郡傳來。

漢車騎將軍,荊州牧張飛,領兵五萬北上義陽,陳兵邊境!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司馬懿立即就明白了劉備的意圖。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是當初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最後一個步驟。

現在這個步驟已經變成了現實。

但司馬懿卻沒有半點驚慌。

宛城有他駐守,張飛又豈是那麼容易突破的呢?

既然張飛敢來,那就讓他先斬斷大漢的一條臂膀吧!

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3章 誅心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章 江陵城中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訂婚啦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
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3章 誅心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章 江陵城中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訂婚啦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