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

昏暗的大殿內,齊王曹叡正跟幾位御醫在交談着。

只是隨着不斷的交談,曹叡臉上的擔憂之色愈發濃厚。

“孤不管,無論如何,爾等都必須將陛下的身體治好!”

曹叡並沒有明說治不好會如何,可從他臉色鐵青,語氣森然的表現不難看出他未明確表達出來的意思。

治不好,就全都給陛下陪葬去。

周圍的幾位御醫都被曹叡身上爆發出來的殺氣嚇得瑟瑟發抖。

他們很難想象一位尚未及冠的年輕人身上,竟然能爆發出如此森冷的殺氣。

但幾位白髮皓首的御醫並未因爲曹叡年輕就輕視於他。

這不僅因爲曹叡的身份,還因爲在最近一年來,曹丕爲了給曹叡造勢,曾有意的命人宣傳當年曹操在世時說的那句話:

“我基於爾三世矣。”

曹操的地位在曹魏是神聖的,他說的這句話在表明他看重曹叡的同時,亦讓曹叡藉助這句話在朝野間擁有了不少聲望。

幾位御醫是曹操時代就侍奉在曹氏子弟左右的,他們當然記得曹操在世時,是有多麼的心狠手辣。

而現在這幾位御醫在昏暗燈光的影響下,好似從曹叡的身上看到了當年曹操的一些影子。

就在幾位御醫因爲曹叡的王令嚇得膽戰心驚的時候,一位內侍慌忙的跑到曹叡的身前,對着他輕聲稟報道:

“大王,陛下醒了!”

聽到這句話後,曹叡立即朝着內殿走去,只是在走之前,他還是用銳利的眼神看了幾位御醫一眼。

通過與御醫的交談,他知道曹丕的病體有多嚴重,爲了將曹丕從鬼門關救回來,不通醫術的曹叡也只能採用這種辦法了。

因爲心中的焦急,曹叡在朝內殿走去的路上,直接小跑起來。

幸虧近一年來曹丕時刻將曹叡招至寢殿教導,讓曹叡對曹丕寢殿的構造十分熟悉,故而哪怕殿內燭光微弱,曹叡的腳步也一刻未慢下來。

一路小跑之下,曹叡很快來至內殿中,看到了躺在了榻上的曹丕。

見曹丕面如金紙,而他的母親甄氏坐在榻旁掩面抽泣,曹叡內心中的悲楚一下子也被勾了起來。

由於糜暘的存在,讓今世的曹叡並未受到曹丕的冷遇,他的母親也並未死於殘酷的宮鬥中,故而今世曹叡與曹丕的感情是很好的。

紅了眼睛的曹叡,一下子奔至曹丕的榻前,想着說些什麼的他,卻什麼話也沒說話,只是哽咽着對着榻上的曹丕一拜道:

“父皇!”

聽到曹叡聲音的曹丕,緩緩將眼睛睜開,然後便看到了滿頭細汗及雙眼通紅的曹叡。

從曹叡的表現可以看出,他這一刻心中是有多焦急與悲傷。

而在察覺到曹叡的內心後,曹丕蒼白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容。

他雖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亦是一位父親。

在自己病重的時候,能見到傾心培養的長子如此對他,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大的寬慰。

曹丕張開口,用嘶啞的嗓音說道:“當年在鄴城的王宮之中,朕亦是如你一般跪在先帝的榻前。

而到了今日,朕才終於體會到,當年先帝心中的想法了。”

曹丕的語氣中有着惆悵與懷念。

曹丕的話讓曹叡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從眼眶中緩緩流下。

曹叡知道曹丕口中說的當年,指的是大父病逝的那一年。

很明顯,就算曹叡有意隱瞞曹丕真實的身體情況,但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曹丕又豈會不瞭解呢?

見曹叡的眼淚佈滿臉龐,身爲父親的曹丕,想伸出手爲曹叡擦拭臉上的淚水。

可是如當年的曹操一般,就是這一簡單的舉動,在這一刻曹丕也很難做到了。

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更深認識的曹丕,也停止了想表達父愛的想法,他的聲音變得嚴厲了起來:

“夫爲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強敵降臨,齊王何得跪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

曹丕的訓斥讓曹叡心有所感,他連忙自己擦乾了臉上的淚水,而後勉強擠出一副從容的神情看向曹丕。

見到曹叡的的表現,曹丕心中越發寬慰,可正如他所說,當今強敵即將來臨,他兩父子都不應該“肆匹夫之情”。

在思緒越發清晰後,曹丕先問曹叡道:“今日朕昏倒後,諸大臣必定混亂,你是如何處置的?”

曹叡雖當下未被明確立於太子,可在曹叡被封爲齊王的那刻起,朝中重臣就都知道了曹丕的心意。

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知道他昏倒之後,有太子之實的曹叡肯定會被諸位大臣當做臨時的主事者。

就是不知道,曹叡的處置是否妥當了。

面對曹丕的詢問,曹叡當即答道:“兒臣第一時間命禁軍封鎖皇城八門,並下令將每位大臣皆帶至不同的的偏殿稍事休息。

務必使父皇暈厥的消息不致外露,也不讓諸位大臣有私下串聯的機會。”

聽到曹叡的回答後,經驗老到的曹丕卻發現了曹叡處置措施的一個不足之處。

“諸位大臣皆名門之後,而宮中郎官又大多從名門選拔。

若你單單只是將大臣分別安置而未控制宮中郎官的話,那麼依然還是會有人將消息外露的。”

說這句話的時候,曹丕不免發出了嘆息。

在他暈厥之際,曹叡年紀輕輕卻能第一時間保持鎮定想到要封鎖消息,這是曹叡的過人之處。

但可惜曹叡還是經驗不足,以至於留下了這個疏漏。

不料在曹丕嘆息的時候,曹叡卻對着曹丕一拜道:“兒臣有一事要向父皇請罪。”

見曹叡突然這麼說,曹丕不禁感覺到有些疑惑,他脫口問道:“何事?”

“兒臣預料到宮中郎官因門戶私利會與部分大臣暗中款曲,因此兒臣特地對某些大臣放鬆看管,從而讓一些郎官有機會聯繫到那些大臣。

在此事發生後,兒臣安排在暗處的禁軍及時出現,將那些膽敢違背兒臣命令的大臣與郎官通通拿下。

犯事郎官被兒臣處以極刑,犯事的大臣則被兒臣褫奪衣冠關入大牢。

後來此事爲其他大臣得知後,宮中爲之一肅,再無敢有陽奉陰違者。

可兒臣無職分在身,卻動用刑罰處罰郎官及大臣,此乃僭越之罪,還望父皇恕罪。”

曹叡的聲音清朗有力,落在曹丕的耳中,讓曹丕的臉上浮現驚詫的神情。

原來曹叡並未因爲經驗不足而有疏漏,相反的他還提前預料到這件事,並極爲聰慧的通過這件事來做局樹立他的權威。

這.

曹丕看着眼前的曹叡,他的腦海中回憶起曹操的那句話:“我基於爾三世矣。”

曹叡今日展現出來的權謀手段,與當年的先帝是何等相似?

曹丕又不禁想起先帝去世時他自己的表現。

那一日他是在賈逵、曹休、等重臣的協助下才初步掌握大局。

今日曹叡卻完全是通過自己個人的手腕初步穩定住大局,二者之間完全沒可比性。

寢殿內因爲曹叡的“請罪”頓時陷入了一片寧靜之中,可在不久之後,一陣夾雜着咳嗽聲的笑聲在曹丕的榻上響起。

請罪?

曹叡何罪之有!

就不說實爲太子的曹叡是否有這番權力,就說在當下的危局及自己即將油盡燈枯之時,繼承人能展現出這番優異的手腕,曹丕只會感覺到開心纔是。

在發出一陣欣慰的笑聲之後,曹丕心中似是下了某個決定。

“無須再陪在朕身邊,好好去做伱的事吧!

放開手去做!”

在曹丕期盼目光的注視下,曹叡臉帶不捨的從曹丕的榻前離開。

等曹叡離開之後,曹丕強忍身體的疼痛,讓一旁的甄氏將他從榻上扶起。

然後他對着甄氏言道:“取空白詔書來,朕要擬招。”

見曹丕身體不適還要擬招,甄氏不由開口勸阻。

可面對甄氏的勸阻,曹丕卻堅定地說道:

“朕,時日無多了。”

這一刻的曹丕,竟比往日多了不少坦然。

人固有一死,但爲君者,爲父者,在死前要將大事安排好。

如他當年的君父一般。

曹丕如遺言般的話語讓甄氏更是淚流不止,但她還是很快爲曹丕取來了一份空白詔書。

看着眼前的空白詔書,曹丕心中暗暗想道:

論戰略戰術,他的確不是糜暘的對手,但要取天下,單單靠兵馬就可以嗎?

有九品中正制在,大魏不會亡的!

江東,建業。

不久之前,爲漢軍護送的孫桓與虞翻順利返回到建業城中。

面對離開一年多卻突然迴歸的孫桓與虞翻,在他們歸來後,建業城中的許多人都暗自鬆了一口氣。

建業城內,不少重臣都知道當年孫桓與虞翻出使交州的原因。

而隨着諸葛亮平定南中的訊息傳來,孫桓與虞翻的下落也一直爲建業城中諸位達官貴人所擔心着。

畢竟孫桓與虞翻二人的身份不簡單,一人是當今孫氏宗親的代表人物,一人是當今江東士族的代表人物。

若他二人有了差錯,那對江東的政治格局來說,無疑是一場不小的地震。

只是諸位江東重臣也頗爲好奇,這二人不是去交州與士徽大軍協同作戰的嗎?

怎麼弄到最後,他們二人反而是在漢軍的護送下返回建業的?

內中情由,孫桓與虞翻二人自然是諱莫如深。

但很快建業城內江東重臣的目光,就被孫桓與虞翻二人迴歸後聯名的一道奏表給吸引了。

這封奏表也直接在建業城內引發了一場大地震。

奏表的內容很簡單,孫桓與虞翻二人建議江東之主孫權趁曹魏南征漢中之際,起兵攻取合肥。

當這封奏表的內容在建業城內傳開後,瞬間引起了一片譁然。

還要打合肥?

對於大部分江東重臣來說,合肥無疑是他們除去公安之外的另一個夢魘。

自赤壁之戰後孫權曾數次親自領兵攻打合肥,可每次的結果都是以暗淡收場。

甚至在建安二十年的攻打合肥戰役時,吳軍大敗,就連孫權都差點被張遼生擒。

那一戰造就了張遼在江東巨大的威名,也直接將江東諸臣北進的信心打崩。

江東諸臣承認在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江東的元氣恢復了八九成。

另外當下漢魏雙方正在梁州鏖戰,的確是江東出兵擴大版圖的大好機會,只是天下那麼大,又何必非要攻打合肥呢?

那荊州看起來也不錯嘛。

畢竟從目前收到的情報可知,梁州糜暘正處於被魏軍的包圍之中。

可能不久之後,梁州被魏軍攻陷的消息就會傳到建業。

在這種情況下,對江東來說最好的方略無疑是坐山觀虎鬥。

不止很多江東重臣這麼想,就連孫權也是這麼想的。

在太尉府內的寢室中,孫權正在與心腹重臣是儀對弈,只是想到最近在城內流傳的爭論,孫權就覺得心煩至極。

儘管當下許多江東重臣不同意出兵攻打合肥,但還是有一些重臣是支持孫桓與虞翻的建議的。

這些重臣以江北臣子爲主。

合肥是淮南重鎮,一旦江東能拿下合肥,那麼整片淮南廣袤的疆域,都可能被江東得到。

到那時候,有了家鄉的支持,江北臣子在江東的話語權勢必會大大提高。

當然孫權也不是看不到這時出兵攻打合肥的好處,但孫權更傾向於坐山觀虎鬥。

最令孫權感到心煩的是,孫桓與虞翻提出的這個方略,成功引起了江東內部江北系與江東系大臣之間的爭吵。

這對喜歡平衡的孫權來說,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每每想到如今建業城內的亂局,孫權一方面憤怒糜暘與諸葛亮的險惡用心,另一方面也不禁變得猶疑起來。

孫桓與虞翻曾私下會見過孫權,將糜暘的兩個毒計,原原本本的告知給了孫權。

對於糜暘的那兩個毒計,孫權心中是有忌憚的。

只是孫權是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個性,若單單因爲心中的忌憚,讓他傾盡江東之兵去攻打合肥,這不是不可能,只是估計會讓孫權猶疑許久。

是儀瞧出了孫權的煩躁,身爲近臣的他本想出言建議,可想到自己的籍貫,他又將話嚥進了肚子裡。

近年來,孫權是越來越多疑了。

孫權見是儀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這讓他更加失去了弈棋的興趣。

煩躁的心情讓孫權一把掀翻眼前的棋盤,然後恨恨地說道:

“糜賊真欺人太甚,他真以爲他之所令,孤必聽從乎?

江東已今非昔比也!”

是儀看着散落滿地的棋子,他回憶起很不美好的一件往事。

就在是儀心有所感之際,門外的侍衛稟報,說是益州探子帶來了梁州大戰的最新消息。

這時是儀眼皮狂跳,他心中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
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