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

在孫禮離開後,今日魏軍大營中的議會很快就不歡而散。

等到楊阜回到己方的營帳中後,憂心於當前局勢的楊阜坐立難安。

見楊阜如此,他一旁的親信言道:“若郎君心有不安,不如等晚些時候再去尋找驃騎將軍。

我觀方纔議事之時,驃騎將軍似是有些難言之隱。”

見親信這麼說,楊阜也不自覺想起方纔曹洪的臉色,細細思量之下,倒的確發現了一些異常之處。

不過楊阜也未往別的地方想。

目前整個大營中,壓力最大的可能就是曹洪了。

關於糜暘的漢水之誓,早就在陽平關內外傳開,在捕獲一些漢軍斥候的情況下,曹洪自然也得知了這件事。

或許在之前,糜暘的漢水之誓在曹洪看來更像一個笑話。

但隨着糜暘大敗曹真,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之後,這漢水之誓就猶如一條繩索一般,勒的曹洪透不過氣來。

以漢水盟誓,在當世是極爲神聖的,楊阜不覺得天下間會有哪個不要臉的士人,會拿盟誓一事開玩笑。

故而方纔曹洪會拒絕孫禮的提議,也在楊阜的預料之中。

守着營壘至少能有暫時的安全。

一旦貿然突圍失敗的話,孫禮等魏將糜暘也許還會招降,曹洪這個曹氏宗親,那是必然會被糜暘扔進漢水中洗淨前罪的。

覺得親信說的有道理的楊阜,心中暗自定下了今夜再去拜會曹洪的打算。

現在他與曹洪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必須要好好溝通。

天色暗的很快,沒一會兒漆黑的天色便瀰漫在魏軍大營的上空。

見時間差不多了,楊阜便在幾位隨從的陪伴下,朝着曹洪的大帳走去。

隨着離曹洪大帳越發接近,楊阜很快發現一些異常。

一路上他遇見不少生面孔。

按照常理,在離大帳越近的道路上,主將一般越會安排自身的親衛守衛。

而以往楊阜找過曹洪多次,曹洪守衛大帳的親衛,楊阜大多是認識的。

但今夜,楊阜所認識的那些親衛,卻大多都不在。

這點異常讓楊阜的心中起了警惕。

沒用多久時間,楊阜就走到曹洪的大帳外。

楊阜見曹洪的大帳中漆黑一片,心中更是泛起了狐疑。

在魏軍岌岌可危的當下,曹洪有許多日都未曾好好休息過,現在不過剛入夜,曹洪爲何會這麼早睡下?

由於心中的狐疑,楊阜並未離去,他直接招來附近的一位魏軍,讓他入內稟報曹洪,說是他到來有要事稟報。

哪怕曹洪真的休息了,但以楊阜的身份,他不懼將曹洪吵醒。

可是這名魏軍在聽到楊阜的命令,嘴上卻答道:

“驃騎將軍下午就離開大帳,說是出去探查敵情。”

聽到這名魏軍的稟報後,楊阜心中一個咯噔。

他擡頭望了望漆黑的天空,誰家大將出去探查軍情,夜間還不返回的?

心中隱隱有個猜測浮現的楊阜,臉上卻不動聲色。

他帶着幾名隨從朝着原路返回,只是在走到一處隱蔽之處後,楊阜立即對幾位隨從言道:

“爾等速速去曹定、曹麟、曹續等幾位將領的帳外查探!”

見楊阜臉露凝重之色,幾名隨從當下領命離去。

獨自一人回到帳內的楊阜,因爲心中的猜測,更加坐立不安起來。

只是還未等到隨從回來的他,也只能不斷的在帳內左右踱步。

不久之後,幾名隨從分別探查歸來。

在幾名隨從歸來後,楊阜立馬問他們探查到的情況。

等幾名隨從將探查到的情況告知後,楊阜直接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

據幾名隨從所說,那幾位曹氏將領的大帳也是一片漆黑,而據守衛的魏軍說,那幾位曹氏將領今日都攜帶不少乾糧出外探查軍情了。

在得知這一點後,楊阜哪裡還不知道曹洪哪裡是去探查敵情了,分明是扔下大軍獨自跑路了。

不然爲何一日之間,曹洪與幾名曹氏將領,竟然會不約而同的共同外出探查軍情?

探查軍情又不是家族郊遊,帶這些紈絝子弟作甚?

而且哪裡有外出探查軍情,攜帶乾糧且還深夜未歸的!

推斷出這一點後,楊阜不知道在心中暗罵了多少句曹洪。

身爲一軍主將,竟然丟下數萬大軍於不顧逃跑,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處於震驚中的楊阜不禁想起當年下辯之戰時,曹洪帶領優勢兵力,亦差點被張飛的數百疑兵嚇跑,要不是曹休力勸,恐怕武都郡早已經是劉備的了。

想起往事的楊阜,又聯想到當下攸關自己生死的事,他心中的氣憤不由得又多上了幾分。

可在極度的氣憤之後,楊阜又很快恢復了冷靜。

這一刻他的心中,也起了逃離的心思。

本來魏軍就處於絕境之中,現在身爲主將的曹洪又私下逃離,一旦這件事在魏軍大營中流傳開,魏軍還有救嗎?

定然是沒有的。

既然沒救了,那自己又留下幹嘛?

反正也是曹洪先跑的!

在想到這一點後,楊阜當下吩咐幾位隨從,收拾定量的乾糧。

等幾位隨從收拾好一切,楊阜取出一份地圖放在懷中,然後便趁着夜色帶着幾位隨從朝着大營外走去。

今夜,他亦要外出“探查敵情”。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等日上三竿之後,諸將見曹洪今日竟反常的未召集他們議事,這讓他們心中奇怪不已。

再加上自今日開始,大營中已有不少逃兵出現,許多魏將覺得應該將此事上報給曹洪。

於是幾名魏將很快一同來到曹洪的大帳外求見他。

可是這幾名魏將卻得到回稟,說是曹洪昨日外出探查敵情後至今未歸。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這幾名魏將也不是傻子,當然很快就意識到不對勁。

不管曹洪是否真的是逃跑了,但現在無疑的是,他的下落是不明的。

而很快的這個消息在整片魏軍大營,開始以極快的速度瘋狂傳播起來。

魏軍本就處在人心惶惶的狀態中,當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態直接崩了。

一時間,大量的逃兵出現,他們紛紛朝着周圍的山林中逃去。

一時間,大量的惡兵出現,他們紛紛搶奪着營內的輜重物資。

整片魏軍大軍頃刻間陷入崩潰的境地中。

孫禮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開始他還會率領親衛,試圖穩定大營的亂象。

可在這種情況下,憑他及親衛的力量,又如何能做到這點呢?

最後在砍殺一名惡兵後,孫禮不由得仰天長嘆道:“想武帝何等英雄,彼之兄弟,卻爲犢也!

今日之後,吾等皆要被遺笑千秋也!”

在仰天長嘆之後,孫禮見事不可爲,也只能帶領着親衛逃入山林中。

陽平關之內,糜暘正在細細觀看着關中的地圖。

日前他已經得到劉備會親征的消息,他現在要做的便是,在劉備到來之前,爲他想出一條上佳的進兵方略。

一旁的吳懿見糜暘不關心當下,反而開始思慮起以後的事情,他不禁疑惑道:

“大將軍不擔心曹洪率軍突圍乎?”

聽到吳懿的疑問,糜暘暫時收回目光看向吳懿反問道:

“若是南鄭一戰我爲曹真所敗,而曹真率軍來至陽平關下與曹洪前後夾擊你,你會選擇突圍嗎?”

糜暘的反問,直接讓吳懿愣在當場。

要是糜暘被曹真打敗,單單這個消息就足夠讓己方軍心大喪,再加上己方被前後夾擊,那當然不會選擇貿然突圍了。

見吳懿沒再有疑問,糜暘便笑着說道:

“對於曹洪來說,往日他選擇避而不戰,那今日他便失去了戰的資格。”

糜暘的話語讓吳懿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吳懿會有顧慮倒不是說不信糜暘的判斷,只是心中的功名心在作祟而已。

坐等敵軍自敗,哪有他率軍突進魏軍大營,生擒曹洪來的功勞大。

而糜暘不擔心曹洪突圍,除去以上的原因之外,還因爲他早已對這個可能做出安排。

三萬大軍依託險峻的山道,層層堵截魏軍的後路,只要曹洪頭腦正常,就不會選擇從他這方突破。

至於選擇從丞相那方突圍?

哪怕丞相當下手中的兵力不多,可在有着營壘的阻擋下,哪怕是糜暘自身都沒把握突破諸葛亮的封鎖。

要是兵多有用的話,歷史上的司馬懿,早就突突漢軍大營了。

就在糜暘想重新觀看關中地圖的時候,魏延急匆匆的從外進來,對着糜暘稟報道:

“大將軍,曹洪棄營而逃,賊軍軍心潰散,大營亂成一團。

臣已趁機奪取魏軍大營,取得輜重及降軍無數。”

聽到魏延的這個稟報後,吳懿正在撫須的手陡然停住,就連糜暘也驚訝的轉過身看向魏延。

曹操要是活過來知道這件事的話,會氣的把棺材板摳碎吧。

但糜暘很快從驚訝中反應過來,他馬上下令道:“文長,你帶一萬大軍通過賊軍大營,而後迅速朝陰平進發。”

下達這道命令的時候,糜暘已快速取出腰間的一塊虎符交至魏延的手中。

這塊虎符能讓魏延指揮他本部兵馬之外的部分漢軍。

在將虎符交至魏延手中的時候,糜暘又不放心得囑咐一遍道:

“記住,一定要快。”

糜暘的急切讓魏延與吳懿驚訝。

從常理來說,在曹洪的大軍潰散後,漢軍通往陰平的道路已經打通,這時候派援軍前往陰平自是正常。

可同樣按照常理推斷,郭淮或許前幾日就得到了曹真大敗的消息。

畢竟郭淮的背後是武都郡的官道,消息傳遞給他不像曹洪這般艱難。

而郭淮在得知曹真大敗的消息後,知道奪取陰平已經無用的他,爲了自身的安全肯定是會退兵的。

這些推斷大將軍當然也不難得出,所以大將軍是在急切什麼呢?

魏延沒有多理會這個心中的疑惑,他在接過糜暘手中的虎符之後,很快就離開了大堂之中。

而等魏延走之後,吳懿倒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之前曹洪爲困獸,大將軍卻猶如視而不見。

當下郭淮大軍後路無礙,又可能在得知曹真戰敗消息後,會快速領兵退去,是爲走獸。

困獸易擒,而走獸難追,今大將軍卻先緩後急,何也?”

吳懿的話,透露出他深深的求知慾。

他知道糜暘所爲必有緣由,現在他就想知道那個緣由。

看着吳懿充滿求知慾的臉龐,糜暘再次笑着解釋道:

“欲得天下者,必先得天下英才。”

“曹洪雖號稱當今名將,往年亦有不少不俗戰績,然其性格狹隘,又久未領兵,早已不復當年之才。

況且曹洪既爲困獸,當不可逼之過甚,否則我軍會多出不少死傷,於來日北伐大計不利。”

“而與曹洪相比,郭淮既出身名門,又深得羌氐異族之心,觀過往事例,彼實乃一方面之才。

對於此等英才,我自是應當能擒則擒。

若能擒得郭淮,既可斷逆魏一臂,又可令我軍多一大將,這乃是長久之計,不可不急。”

聽完糜暘的解釋後,吳懿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見吳懿表示出理解的神態,糜暘卻在心中暗暗思量道:

郭淮你跑就跑,可千萬要把我的姜維留下。

相比曹洪一惡狼,郭淮一功犬而言,姜維這頭幼麟纔是糜暘真正的目標!

在糜暘的特地囑咐之下,魏延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

他本就善於率軍奔襲,在他的帶領之下,上萬漢軍不久之後就趕到了橋頭。

橋頭是位於陰平與劍閣之間的一個要塞。

因爲橋頭的地理位置,早在魏軍南征之前,糜暘便在這處要塞中安排了近兩千的守軍。

可是魏延在率軍抵達橋頭後,他卻發現橋頭內只剩下一些老弱士卒,精銳的漢軍都不見蹤影。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魏延很快就意識到,橋頭中的漢軍很可能被馬超調走了。

去年馬超在武都城外兩戰兩勝,讓糜暘大喜,大喜之後糜暘讓呂乂前往馬超的軍中,授予他全權負責漢中西面戰事的權力。

有了這一權力在手,馬超是有權力調動橋頭的守軍的。

不過馬超的這個舉動亦證明了,陰平的局勢定然很不樂觀。

由於曹洪的大軍阻隔,馬超很久未向糜暘彙報過軍情。

當下糜暘推測陰平尚未陷落,是出於郭淮的大軍尚未出現在劍閣外這個事實。

可畢竟許久未收到來自陰平的戰報,連糜暘都無法百分百確定陰平是否陷落了。

這一點隱憂,加上橋頭守軍被調離的事實,讓魏延的心中有些不安。

不安之後,魏延又加快了幾分行軍的速度。

終於在不久之後,魏延終於領軍到達陰平城外。

可眼前看到的一幕,去讓魏延的心神久久不能平靜。

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4章 屠殺?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章推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0章 夜襲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
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4章 屠殺?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章推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0章 夜襲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