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

在孫禮離開後,今日魏軍大營中的議會很快就不歡而散。

等到楊阜回到己方的營帳中後,憂心於當前局勢的楊阜坐立難安。

見楊阜如此,他一旁的親信言道:“若郎君心有不安,不如等晚些時候再去尋找驃騎將軍。

我觀方纔議事之時,驃騎將軍似是有些難言之隱。”

見親信這麼說,楊阜也不自覺想起方纔曹洪的臉色,細細思量之下,倒的確發現了一些異常之處。

不過楊阜也未往別的地方想。

目前整個大營中,壓力最大的可能就是曹洪了。

關於糜暘的漢水之誓,早就在陽平關內外傳開,在捕獲一些漢軍斥候的情況下,曹洪自然也得知了這件事。

或許在之前,糜暘的漢水之誓在曹洪看來更像一個笑話。

但隨着糜暘大敗曹真,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之後,這漢水之誓就猶如一條繩索一般,勒的曹洪透不過氣來。

以漢水盟誓,在當世是極爲神聖的,楊阜不覺得天下間會有哪個不要臉的士人,會拿盟誓一事開玩笑。

故而方纔曹洪會拒絕孫禮的提議,也在楊阜的預料之中。

守着營壘至少能有暫時的安全。

一旦貿然突圍失敗的話,孫禮等魏將糜暘也許還會招降,曹洪這個曹氏宗親,那是必然會被糜暘扔進漢水中洗淨前罪的。

覺得親信說的有道理的楊阜,心中暗自定下了今夜再去拜會曹洪的打算。

現在他與曹洪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必須要好好溝通。

天色暗的很快,沒一會兒漆黑的天色便瀰漫在魏軍大營的上空。

見時間差不多了,楊阜便在幾位隨從的陪伴下,朝着曹洪的大帳走去。

隨着離曹洪大帳越發接近,楊阜很快發現一些異常。

一路上他遇見不少生面孔。

按照常理,在離大帳越近的道路上,主將一般越會安排自身的親衛守衛。

而以往楊阜找過曹洪多次,曹洪守衛大帳的親衛,楊阜大多是認識的。

但今夜,楊阜所認識的那些親衛,卻大多都不在。

這點異常讓楊阜的心中起了警惕。

沒用多久時間,楊阜就走到曹洪的大帳外。

楊阜見曹洪的大帳中漆黑一片,心中更是泛起了狐疑。

在魏軍岌岌可危的當下,曹洪有許多日都未曾好好休息過,現在不過剛入夜,曹洪爲何會這麼早睡下?

由於心中的狐疑,楊阜並未離去,他直接招來附近的一位魏軍,讓他入內稟報曹洪,說是他到來有要事稟報。

哪怕曹洪真的休息了,但以楊阜的身份,他不懼將曹洪吵醒。

可是這名魏軍在聽到楊阜的命令,嘴上卻答道:

“驃騎將軍下午就離開大帳,說是出去探查敵情。”

聽到這名魏軍的稟報後,楊阜心中一個咯噔。

他擡頭望了望漆黑的天空,誰家大將出去探查軍情,夜間還不返回的?

心中隱隱有個猜測浮現的楊阜,臉上卻不動聲色。

他帶着幾名隨從朝着原路返回,只是在走到一處隱蔽之處後,楊阜立即對幾位隨從言道:

“爾等速速去曹定、曹麟、曹續等幾位將領的帳外查探!”

見楊阜臉露凝重之色,幾名隨從當下領命離去。

獨自一人回到帳內的楊阜,因爲心中的猜測,更加坐立不安起來。

只是還未等到隨從回來的他,也只能不斷的在帳內左右踱步。

不久之後,幾名隨從分別探查歸來。

在幾名隨從歸來後,楊阜立馬問他們探查到的情況。

等幾名隨從將探查到的情況告知後,楊阜直接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

據幾名隨從所說,那幾位曹氏將領的大帳也是一片漆黑,而據守衛的魏軍說,那幾位曹氏將領今日都攜帶不少乾糧出外探查軍情了。

在得知這一點後,楊阜哪裡還不知道曹洪哪裡是去探查敵情了,分明是扔下大軍獨自跑路了。

不然爲何一日之間,曹洪與幾名曹氏將領,竟然會不約而同的共同外出探查軍情?

探查軍情又不是家族郊遊,帶這些紈絝子弟作甚?

而且哪裡有外出探查軍情,攜帶乾糧且還深夜未歸的!

推斷出這一點後,楊阜不知道在心中暗罵了多少句曹洪。

身爲一軍主將,竟然丟下數萬大軍於不顧逃跑,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處於震驚中的楊阜不禁想起當年下辯之戰時,曹洪帶領優勢兵力,亦差點被張飛的數百疑兵嚇跑,要不是曹休力勸,恐怕武都郡早已經是劉備的了。

想起往事的楊阜,又聯想到當下攸關自己生死的事,他心中的氣憤不由得又多上了幾分。

可在極度的氣憤之後,楊阜又很快恢復了冷靜。

這一刻他的心中,也起了逃離的心思。

本來魏軍就處於絕境之中,現在身爲主將的曹洪又私下逃離,一旦這件事在魏軍大營中流傳開,魏軍還有救嗎?

定然是沒有的。

既然沒救了,那自己又留下幹嘛?

反正也是曹洪先跑的!

在想到這一點後,楊阜當下吩咐幾位隨從,收拾定量的乾糧。

等幾位隨從收拾好一切,楊阜取出一份地圖放在懷中,然後便趁着夜色帶着幾位隨從朝着大營外走去。

今夜,他亦要外出“探查敵情”。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等日上三竿之後,諸將見曹洪今日竟反常的未召集他們議事,這讓他們心中奇怪不已。

再加上自今日開始,大營中已有不少逃兵出現,許多魏將覺得應該將此事上報給曹洪。

於是幾名魏將很快一同來到曹洪的大帳外求見他。

可是這幾名魏將卻得到回稟,說是曹洪昨日外出探查敵情後至今未歸。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這幾名魏將也不是傻子,當然很快就意識到不對勁。

不管曹洪是否真的是逃跑了,但現在無疑的是,他的下落是不明的。

而很快的這個消息在整片魏軍大營,開始以極快的速度瘋狂傳播起來。

魏軍本就處在人心惶惶的狀態中,當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態直接崩了。

一時間,大量的逃兵出現,他們紛紛朝着周圍的山林中逃去。

一時間,大量的惡兵出現,他們紛紛搶奪着營內的輜重物資。

整片魏軍大軍頃刻間陷入崩潰的境地中。

孫禮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開始他還會率領親衛,試圖穩定大營的亂象。

可在這種情況下,憑他及親衛的力量,又如何能做到這點呢?

最後在砍殺一名惡兵後,孫禮不由得仰天長嘆道:“想武帝何等英雄,彼之兄弟,卻爲犢也!

今日之後,吾等皆要被遺笑千秋也!”

在仰天長嘆之後,孫禮見事不可爲,也只能帶領着親衛逃入山林中。

陽平關之內,糜暘正在細細觀看着關中的地圖。

日前他已經得到劉備會親征的消息,他現在要做的便是,在劉備到來之前,爲他想出一條上佳的進兵方略。

一旁的吳懿見糜暘不關心當下,反而開始思慮起以後的事情,他不禁疑惑道:

“大將軍不擔心曹洪率軍突圍乎?”

聽到吳懿的疑問,糜暘暫時收回目光看向吳懿反問道:

“若是南鄭一戰我爲曹真所敗,而曹真率軍來至陽平關下與曹洪前後夾擊你,你會選擇突圍嗎?”

糜暘的反問,直接讓吳懿愣在當場。

要是糜暘被曹真打敗,單單這個消息就足夠讓己方軍心大喪,再加上己方被前後夾擊,那當然不會選擇貿然突圍了。

見吳懿沒再有疑問,糜暘便笑着說道:

“對於曹洪來說,往日他選擇避而不戰,那今日他便失去了戰的資格。”

糜暘的話語讓吳懿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吳懿會有顧慮倒不是說不信糜暘的判斷,只是心中的功名心在作祟而已。

坐等敵軍自敗,哪有他率軍突進魏軍大營,生擒曹洪來的功勞大。

而糜暘不擔心曹洪突圍,除去以上的原因之外,還因爲他早已對這個可能做出安排。

三萬大軍依託險峻的山道,層層堵截魏軍的後路,只要曹洪頭腦正常,就不會選擇從他這方突破。

至於選擇從丞相那方突圍?

哪怕丞相當下手中的兵力不多,可在有着營壘的阻擋下,哪怕是糜暘自身都沒把握突破諸葛亮的封鎖。

要是兵多有用的話,歷史上的司馬懿,早就突突漢軍大營了。

就在糜暘想重新觀看關中地圖的時候,魏延急匆匆的從外進來,對着糜暘稟報道:

“大將軍,曹洪棄營而逃,賊軍軍心潰散,大營亂成一團。

臣已趁機奪取魏軍大營,取得輜重及降軍無數。”

聽到魏延的這個稟報後,吳懿正在撫須的手陡然停住,就連糜暘也驚訝的轉過身看向魏延。

曹操要是活過來知道這件事的話,會氣的把棺材板摳碎吧。

但糜暘很快從驚訝中反應過來,他馬上下令道:“文長,你帶一萬大軍通過賊軍大營,而後迅速朝陰平進發。”

下達這道命令的時候,糜暘已快速取出腰間的一塊虎符交至魏延的手中。

這塊虎符能讓魏延指揮他本部兵馬之外的部分漢軍。

在將虎符交至魏延手中的時候,糜暘又不放心得囑咐一遍道:

“記住,一定要快。”

糜暘的急切讓魏延與吳懿驚訝。

從常理來說,在曹洪的大軍潰散後,漢軍通往陰平的道路已經打通,這時候派援軍前往陰平自是正常。

可同樣按照常理推斷,郭淮或許前幾日就得到了曹真大敗的消息。

畢竟郭淮的背後是武都郡的官道,消息傳遞給他不像曹洪這般艱難。

而郭淮在得知曹真大敗的消息後,知道奪取陰平已經無用的他,爲了自身的安全肯定是會退兵的。

這些推斷大將軍當然也不難得出,所以大將軍是在急切什麼呢?

魏延沒有多理會這個心中的疑惑,他在接過糜暘手中的虎符之後,很快就離開了大堂之中。

而等魏延走之後,吳懿倒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之前曹洪爲困獸,大將軍卻猶如視而不見。

當下郭淮大軍後路無礙,又可能在得知曹真戰敗消息後,會快速領兵退去,是爲走獸。

困獸易擒,而走獸難追,今大將軍卻先緩後急,何也?”

吳懿的話,透露出他深深的求知慾。

他知道糜暘所爲必有緣由,現在他就想知道那個緣由。

看着吳懿充滿求知慾的臉龐,糜暘再次笑着解釋道:

“欲得天下者,必先得天下英才。”

“曹洪雖號稱當今名將,往年亦有不少不俗戰績,然其性格狹隘,又久未領兵,早已不復當年之才。

況且曹洪既爲困獸,當不可逼之過甚,否則我軍會多出不少死傷,於來日北伐大計不利。”

“而與曹洪相比,郭淮既出身名門,又深得羌氐異族之心,觀過往事例,彼實乃一方面之才。

對於此等英才,我自是應當能擒則擒。

若能擒得郭淮,既可斷逆魏一臂,又可令我軍多一大將,這乃是長久之計,不可不急。”

聽完糜暘的解釋後,吳懿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見吳懿表示出理解的神態,糜暘卻在心中暗暗思量道:

郭淮你跑就跑,可千萬要把我的姜維留下。

相比曹洪一惡狼,郭淮一功犬而言,姜維這頭幼麟纔是糜暘真正的目標!

在糜暘的特地囑咐之下,魏延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

他本就善於率軍奔襲,在他的帶領之下,上萬漢軍不久之後就趕到了橋頭。

橋頭是位於陰平與劍閣之間的一個要塞。

因爲橋頭的地理位置,早在魏軍南征之前,糜暘便在這處要塞中安排了近兩千的守軍。

可是魏延在率軍抵達橋頭後,他卻發現橋頭內只剩下一些老弱士卒,精銳的漢軍都不見蹤影。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魏延很快就意識到,橋頭中的漢軍很可能被馬超調走了。

去年馬超在武都城外兩戰兩勝,讓糜暘大喜,大喜之後糜暘讓呂乂前往馬超的軍中,授予他全權負責漢中西面戰事的權力。

有了這一權力在手,馬超是有權力調動橋頭的守軍的。

不過馬超的這個舉動亦證明了,陰平的局勢定然很不樂觀。

由於曹洪的大軍阻隔,馬超很久未向糜暘彙報過軍情。

當下糜暘推測陰平尚未陷落,是出於郭淮的大軍尚未出現在劍閣外這個事實。

可畢竟許久未收到來自陰平的戰報,連糜暘都無法百分百確定陰平是否陷落了。

這一點隱憂,加上橋頭守軍被調離的事實,讓魏延的心中有些不安。

不安之後,魏延又加快了幾分行軍的速度。

終於在不久之後,魏延終於領軍到達陰平城外。

可眼前看到的一幕,去讓魏延的心神久久不能平靜。

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2章 出獄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訂婚啦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8章 關羽之憂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
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2章 出獄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訂婚啦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8章 關羽之憂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