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

昨夜之戰,到了最後周輔臣也失去了控制權。

畢竟黑夜之中彼此聯絡指揮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周輔臣所部的船隻本來就不高,再被高大的官船遮擋了視線,更是看不到彼此了,如此一兩不分散纔是怪事。

一分散更是誰也找不到誰了。

到了最後周輔能指揮到的也只有他船上那十幾個人而已。

其他自然各自爲戰,有的人見機不妙,就跑了,但還有人感覺不妙的時候,已經跑不了了,這些跑不了之中,自然有一些倒黴蛋被官軍抓住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周輔臣不在這些俘虜之中。

一落到官軍手中,這些義軍戰士也不是個個都是堅貞死士,在官軍的手段之下,一個個老老實實的投降了,什麼也不敢隱瞞。

“昨夜是誰帶隊的,總共來了多少人?”路振飛說道。

“是周輔臣周將軍,周將軍挑選了八百將士。”一個義軍士卒說道。

“周輔臣,八百人。”路振飛勃然大怒,看着王心粹,王心粹頓時臉色一白,暗道:“完了。”跪在地面之上,什麼也不敢說,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來人。”路振飛說道:“將他們拉出去斬了。”

“大人饒命。”

“狗官,不是說了投降不殺嗎?”

“早知道都不該信你們。”

甚至有人想暴起發難,但是頓時被路振飛的親兵控制住了。

一會功夫,這些是士卒全部人頭落地。

“王心粹,還愣着幹什麼?”路振飛說道:“還不快想辦法,讓剩下的船隊出去,立即將賊人的浮橋給我截斷,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要怪我兩罪並罰了。”

對路振飛來說,他其實很想將王心粹給殺了,但是他知道,這個時候臨陣換將,恐怕剛換的人,還不如王心粹。只能給他一個機會。戰事要緊。

當然瞭如果王心粹連這個機會都抓不住的話,那就不要怪他心狠。

王心粹只覺得峰迴路轉,大喜過望,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一定今日之內,截斷賊人的浮橋。”

“還不快滾。”路振飛說道。

王心粹連滾帶爬的出去了。

出去之後,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之極。

現在這個局面,一天之內,真得能收拾了殘局嗎?

王心粹本人也不知道。

就在路振飛所在不遠處的淮水之中,有十幾個人在水中游動,並不是別人正是周輔臣一行人。

周輔臣知道如果還在船上,一定會被發現的,於是就跳進水中。

只是跳進水中也不保險,天亮之中,這裡船隻來往,誰如果看見了,他們也沒有命在。

“諸位兄弟,我們分頭往北面遊,出了碼頭這一段,就可以上岸了,去找大隊人馬了,但是這一段水程只能各安天命了。”周輔臣看過所有人說道:“保重。”

隨即猛地扎進水中,整個人就好像是一條魚一樣,在水下游動。好了好幾米,才猛地露一下頭,然後再扎進水中。

周輔臣是南陽人,南陽人水系並不是很少,他本身就會游泳,在汝寧接受船隊之後,更是勤練游泳,此刻顯露出來了。

只是不知道他們十幾個人之中,能回到大軍之中的,能有幾個人。

浮橋南岸

太陽逃離束縛,跳到天空之中,一時間光芒四射。

“什麼?”劉良佐幾乎跳腳說道:“你說,水師出動不了?爲什麼不早點說啊。”

此刻劉良佐剛剛接到了鳳陽方面的消息,臨淮縣的水師遭到襲擊,今天出動不了。

對劉良佐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消息。

如果劉良佐早就知道這一個消息的話,他昨夜就打起來了。

他知道張軒所部的扎手,故而纔想辦法用最小的代價對付張軒所部,以減少自己的損失。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出現了這樣的變故,讓他錯過最好的機會,給了張軒喘息之極。

“擂鼓進軍。”劉良佐當機立斷,什麼也不等了。

在隆隆的鼓聲之上,劉良佐所部緩緩的逼了上來了。旗幟招展,甲冑林立,看上去還真有一點好賣相。

不過,這些東西都不被張軒看在眼裡。

張軒此刻正在爲周輔臣擔心,此刻已經有船隻來報信了,張軒得到的消息,是喜憂相伴,喜的是官軍水師挫折非小,一時半會兒,恐怕動彈不了了,對張軒來說實在是一個大好消息。

畢竟他只需一兩日而已,只有一兩日之內渡河淮河,官軍水師再厲害還能上岸不成嗎?

只是周輔臣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老人,當初從南陽出來的老人,已經不多了,現在周輔臣也要折在這裡不成嗎?

“大人,周將軍吉人自有天相。”張素說道。

“我知道。”張軒說道:“此刻擔心也沒有用。”他將注意力收攏到眼前,此刻他身邊只有,汝寧軍三個營,秦猛一個千騎,徐州軍,南陽營一個營,兵力與劉良佐相比稍稍欠缺一點。

不過,張軒並不是多在意。

劉良佐所部,還是老一套,花馬劉嗎?

而且這一次,張軒渡河比較急,故而沒有攜帶多少火炮,劉良佐從鳳陽城中緊急出發,也沒有攜帶火炮。張軒從來是忌憚官軍的火力,此刻雙方的火力半斤八兩,幾乎上都沒有,純粹的肉搏戰,張軒豈能怕劉良佐?

而且在地勢之上,還是張軒佔優。

因爲張軒所部是在河堤之上,背靠河堤立陣。

淮河河堤,故然不如黃河河堤,是地上懸河,但河堤也要比平地高出一些,張軒所部談不上居高臨下,但也高出劉良佐所部一兩米。

這樣的戰事,張軒豈有不敢打的道理。

“既然主人迎客了,兄弟們也擺開陣勢,讓花馬劉,看看我汝寧軍的風采。”張軒說道。

“是。”衆人答應一聲,按照張軒的命令列戰。

這四個營都是張軒所部的老營頭,即便是西平營經過毀滅與重建之後,也有相當的戰力了,故而張軒將臨潁營抓在手中,當預備隊,以南陽營爲中軍,西平營與保定營爲兩翼,將秦猛千餘騎兵分開,各五百騎護住側翼。

張軒沒有指望騎兵在這一戰之中有什麼出彩之處,只需能在敵人側擊的時候,給兩翼爭取反應時間就行了。

這是張軒管用的陣勢。

沒有什麼花俏,不過是堂堂正正之陣而已。

“咚咚咚。”張軒面前數十口大鼓一字排開,百餘名士卒相對敲響大鼓,鼓聲先是有固定的節奏,大隊士卒一步一步踩着鼓點,順着坡度向下面走去了。

雙方的戰士緩緩的接近。

當雙方相隔不過百步的時候,張軒猛地下令,張軒身後的大旗猛地一搖,正在敲鼓的鼓手,猛地向後退去,另有一批人衝上去代替前一批鼓手,不過這個時候,鼓聲就沒有節奏了。

或者說所有節奏都表現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幾乎所有的鼓點都疊加在一起一樣。

這是衝鋒的命令。

“殺。”所有義軍士卒同時大喝,一時間喊殺之聲將鼓聲壓了下去,鼓聲幾乎聽不見了,但是又隨時隨地的挑動着所有人的血脈,似乎成爲背景音。

面對汝寧軍的攻勢,劉良佐居然沒有選擇對攻,反而下令防守。

無數張盾牌出現在陣前,一時間無數箭矢從劉良佐後陣射了出來,還有噼裡啪啦的火銃之聲,都成爲夾雜在喊殺之聲中的雜音,似乎劉良佐覺得先挫動一下張軒所部的士氣,然後打一波反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章 平城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七章 下蕭縣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九十章 拼死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章 王度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一章 夜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五章 死士
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章 平城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七章 下蕭縣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九十章 拼死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章 王度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一章 夜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五章 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