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

“如果朝廷出得起價碼,未嘗不可?”羅汝才冷笑說道。

羅汝才雖然如此說,但是也知道,這不過是一句氣話了。

麾下的將士都在等着從龍之功,等着江南的一塊畫餅。大勢如此,下面的人都懷着這個心思,即便羅汝纔想投降,下面的人未必答應。而且羅汝才也知道他最大的威望,其實在義軍之中混了幾十年的資歷,幾乎不管到了什麼地方,任何一個義軍頭領,見了羅汝才,都要規規矩矩的叫一聲:“老大哥。”今日在李自成與官軍交戰的時候,背後插上一手。數十年積累的賊不殺賊的名頭都壞了。

到時候是得是失,還真說不清楚。

所謂盛名所累,就是如此。

“朝廷決計開不出價碼的,朝廷從來沒有異性封王的前例。”張質說道。

羅汝才聽出來,張質也是在委婉的規勸他。他冷哼一聲,不在說話。

“那麼我們現在怎麼辦?”羅玉龍問道。

“不怎麼辦?”羅汝才臉上帶着幾分放鬆說道:“而今着急的人,不是我,是李闖,等着便是了,我想李闖的人馬上就到了。”

“報,闖營的使者來了,是顧君恩。”忽然有人親兵過來通報。

“老熟人。”羅汝才微微一笑,說道:“你們都下去吧,對了玉龍記住去看看你妹妹,張長史,汝何上的船隊都準備好了沒有,你代我去看一遍。”

“是。”兩人齊聲答應道。隨即兩人退了出來。

退出大殿之後,彼此相對一眼,都看出雙方眼睛之中一絲波動。

汝河上的船隊,不就是張軒準備好的水師,由周輔臣統領的。羅汝才既然問到這個,張軒沿着淮水一路東進的計劃,被羅汝才採納了。已經修整近兩月的曹營大軍,養精蓄銳,兵精糧足的曹營大軍終於要動了。

兩人去辦自己的事情,不用去提。

顧君恩與羅汝纔再次相見的時候,卻有一絲尷尬。

“老吉就是被你坑死的吧。”寒暄兩句之後,羅汝才話音一轉,言語之中帶着幾分殺意。

“東王所言差矣,其實吉珪是自尋死路。”顧君恩說道:“其實當日之事,如果沒有吉珪在,事情未必鬧到這個地步。”

“真是好口舌,將事情往死人身上推,果然是死無對證。”羅汝才說道。

“過去的事情,何必再提,顧某今日所來,東王應該知道原因吧。”顧君恩說道。

羅汝才與顧君恩也算是老相識了,李自成的班底,與羅汝才的班底,很多老人都是王嘉胤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彼此之間雖然談不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正如羅汝才與李自成有關係,顧君恩與吉珪也有交情,否則吉珪也不會那麼相信顧君恩。

即便是羅汝才本人與曹營一些老人,也是關係不錯的,就比如着顧君恩,當初也算得上過命的交情,只是現在連話都不能好好說了。

“說說,我該知道什麼?”羅汝才說道。

“孫傳庭蠢蠢欲動,陝西方面傳來消息,大抵不在本月,就在下月,最遲不過七月間,孫傳庭必然大舉出關,征伐襄京,朝廷大軍本月之內,就要大舉北上,佈防秦豫交接之處,陛下想讓我問您一句,您準備何去何從?”顧君恩說道。

吉珪的死對曹營最大的影響是什麼?是情報系統的缺失,這個時代情報系統其實並不正規,大多是靠私人關係,吉珪在義軍之中資歷老,再加上是羅汝才的謀主,故而在四方義軍之中也吃得開,如此一來各地的義軍也都給面子,因此吉珪才能及時得到各地的消息。

只是吉珪一死,代替吉珪的是張質。張質固然是進士出身。但是進士這個名頭在義軍之中卻是吃不開的。

此刻曹營的情報就很明顯的比闖營慢上一拍,闖營得知情報之後,已經派出使者到汝寧了,而張質卻纔剛剛得到情報。這就是其中區別。

羅汝才心中微微一嘆, 此刻他心中轉了一個彎,才明白,這個朝廷大軍,不是大明朝廷的大軍,而是大順朝廷的大軍。

“我在汝寧待着怎麼樣?”羅汝才說道:“給你們做後勁,如果戰事不利,也要上前支援一二?如何?”

“東王何必相戲?”顧君恩臉上的笑容也變冷了,說道:“如果東王真的如此想,陛下北上的第一站,必然是汝寧無疑。”

攘外必先安內,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

“你可以試一試?”羅汝才端起茶碗,學着文人雅士的樣子,吹了兩下,居然一飲而盡。

顧君恩也知道,這是下下之策,就李自成本身來說,他不想打着一仗,如果想到的話,當初在襄陽就打起來了。

“羅當家的,給句明白話吧。”顧君恩說道:“也不用繞圈子了。你要怎麼樣,才肯進攻南直隸?”

“好。”羅汝才說道:“我別無他求,只是我救過李自成幾次,你自己數,我說李自成欠我一條命,不爲過吧,他當日做的事情,可是不厚道之極,他容不下我曹操,一拍兩散即可,何必做得如此絕。我要李自成三個字。”

“那三個字?”顧君恩說道。

“‘對不起。’”羅汝才冷冷的說道。

羅汝纔此刻爭得是一個面子而已。

李自成不想兵戎相見,羅汝才也不想,他確定秦軍出兵在即的時候。李自成即便心中再不滿,也知道輕重之分。他絕對不會在幹掉孫傳庭之前,先與羅汝纔打一仗。

其餘的東西,羅汝才也不需要。

不得不說,張軒經營的汝寧府相當不錯,故而比不上闖營經營的南陽盆地,湖北數府,但是足以給曹營相當大的補從了,近兩月的修整,曹營早就憋着一口氣想打仗了。

糧食不缺,兵器也不差。至於東王還是別的什麼王,不過是虛名而已。羅汝才根本不在乎。

他在乎的就是胸中的一口氣。

羅汝才縱橫天下這麼多年,還沒有被人用刀擱在脖子上說話的,襄陽那一夜是第一次。也是羅汝才最狼狽的一次,這一口氣不出來,羅汝才他心頭都不順。

顧君恩大吃一驚,他來之前,與闖營很多人商議過,揣測羅汝才的條件。甚至還給顧君恩談判的低線,其中開出很多條件,很是優惠。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羅汝纔要得是這個?

這卻不是顧君恩所能做出的決斷。

“茲事體大,我須稟報陛下。” 顧君恩說道。

“無所謂。”羅汝才說道:“着急的人並不是我。”

其實羅汝才雖然說不着急,其實心中也有一些不耐煩了,畢竟汝寧支撐不了曹營數萬大軍,除非羅汝才準備在汝寧屯駐,而且他總不能真讓張軒死在夏邑吧。

顧君恩也不敢耽擱,立即派出快馬向襄陽而去。

送出消息之後,顧君恩心中卻有幾分忐忑,暗道:“陛下會答應下來嗎?”

不得不作爲李自成身邊的老人,顧君恩心中沒有底,如果在之前,顧君恩敢打包票李自成一口就答應下來了,不就是低個頭嗎?李自成固然性格堅韌,但也不是傻子,只需低個頭就能解決的事情,李自成從不在乎自己的面子。

但是現在闖營的事業越來越大,李自成的威勢也就越來越重,之前還是能在一起喝酒的李大哥,現在已經是君臣之別的陛下了。

作爲大順朝永昌皇帝,他會怎麼做,顧君恩的確不猜不出來。

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章 猛鎮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八章 局面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章 萬石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章 汝寧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八章 象兵
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章 猛鎮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八章 局面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章 萬石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章 汝寧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八章 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