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勝利天平

從去年五月朱元璋駕崩時至今年四月,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天下安定再無洪武朝時期的累累風雲突變,就好像老天都格外厚愛仁義的建文皇帝,雨水充足各地幾乎沒有出現災荒,偌大的邊境線很是安靜。

江南稅賦被減輕,百姓們爲此感恩戴德,朝廷陸續向天下派出十二道尋訪使,罷黜貪官污吏贏得了很多讚譽,各地舉薦賢才進京做官,又迎來了許多佳話,民心安定一切都顯得欣欣向榮,預示着寬和勤勉的建文盛世即將來臨。

面對此情此景,就連燕王朱棣都爲之忌憚,原本一向瞧不起的文弱侄兒做了皇帝后,迅速聚集人心推廣德政,加上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文臣齊心協力,一掃洪武朝的暴戾,勝負天平越來越向着年紀輕輕的帝王傾斜了。

大多數人身處逆境之中都會心懷畏懼而裹足退縮,少數人則會不畏艱難逆行而上,毫無疑問朱棣是少數人裡的佼佼者。

面對軍功昭著的朱棣表面上的示弱和臣服,朱允炆心滿意足給予了王叔該有的尊敬,當燕王剛剛離京,接下來這一個月裡,躊躇滿志的建文皇帝和心腹大臣有些得意忘形,竟拋開了對諸王的畏懼心理,上演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削藩大戲。

首先是朝廷收到湘王府官員告發湘王朱柏私印寶鈔有謀反之意,朝廷派出使臣前去抓捕湘王進京,文武百官皆以爲湘王會和周王一樣乖乖束手就擒,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湘王朱柏召集王府官吏,冷笑道:“本王曾親眼目睹先帝朝很多大臣寧願自盡也不願受辱,身爲高祖的兒子,本王豈能爲了祈求一條活路而被獄吏侮辱?”

然後在所有人的驚駭注視下,朱柏把嬪妃子女全部召集起來,關閉宮門,火光沖天煙霧滾滾。竟然自焚而亡。

走到半路的朱棣大怒之下馬上上書朝廷,質問爲何逼死湘王?要求誅殺造謠官員並處置建議此事的相關大臣。

沉不住氣的朱允炆立即被激怒了,下旨捉拿被告發又是有謀反之意的齊王朱榑,素有軍功的朱榑隨即束手就擒,被朝廷押送進京幽禁。

當時燕王就停留在山東德州府,距離青州齊王府不過短短几天路程,眼見近在咫尺的弟弟毫無抵抗之力。顯然朝廷是早有預謀,朱棣大喜過望,連夜帶人趕回北平。

很快齊王朱榑被廢爲庶民,十日後就藩大同府的代王朱桂因性格暴躁多行不法被貶爲了庶民,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三位親王或死或廢。很快使得天下爲之震驚,剩餘諸王則無不爲之驚慌失措。

原本對帝王忠心耿耿的秦王朱尚炳和晉王朱濟熺深怕步了後塵,爲求自保急忙修書北平向皇叔示好,其他藩王或多或少都對朝廷不滿的同時,紛紛向燕王府暗通款曲,希望燕王能出頭爲皇族對朝廷據理力爭,這一次勝利的天平開始緩緩朝着朱棣傾斜了。

朱棣果然沒有令他們失望。幾次上書朝廷表達了不滿,前面的語句都極爲示弱恭順,但每次結尾都會綿裡藏針的搬出皇明祖訓來,隱隱間對朝廷發出警告。

得到消息的徐灝微微搖頭,朱棣走了昏招收買貪財嘴風不嚴的陳瑛等人,這對燕王府的打擊很大,洪武朝貪污六十兩銀子就得被處死,堂堂親王賄賂官員。假如操作輿論得當的話,燕王府馬上會顏面掃地絕對會淪爲滿天下之笑柄。

沒想到的是朱允炆竟然憑白讓天大良機溜走了不說,也使出了大大的昏招,當時朱棣人就在京城,爲何就不堅持洪武朝的刑罰,對一干官員嚴刑處置,製造聲勢後勒令燕王留京閉門思過。變相的進行軟禁呢?

只能說天意如此,朱允炆並非是書呆子,齊泰黃子澄甚至方孝孺非但不是蠢人,個頂個都是人精。遺憾的是他們精於小算盤而不具備大眼光,借用後世軍事用語,就是都缺乏戰略思維。

倒是徐輝祖等勳貴武官都不缺乏,可惜文人當道,各有各的顧慮和打算,使得人人緘口不言。

其中徐輝祖眼下絕對不敢建議朱允炆向親姐夫下手,出賣親人的罪名他擔不起,而朱允炆也不想對名望甚大沒有找出確切謀反罪證的四叔動手,不然後世該如何評價他?必須得有人先揭發才行,就算做錯了那也是受奸人蠱惑。

徐灝是這麼猜測的,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沒事人似的回來了。齊王代王確實是罪有應得,貶爲庶民沒人會說什麼,但是時間趕在一塊就未免令人嘆息了,尤其是不該先對素有賢名的湘王動手,發行寶鈔算是罪嘛?就算罪該受到處罰,也不至於逼人於死地,恐怕你建文皇帝纔是濫發寶鈔的罪魁禍首吧?

一年來辛苦建立起來的優勢瞬間化爲了烏有,暴露了朝廷對待藩王刻薄寡恩的一面,先帝屍骨未寒呢,就迫不及待的對沒什麼大罪的親叔叔們下手,無論如何都會遭到百姓的負面看法。

當然大字不識的百姓看法並不重要,很容易會被有學問之人改變想法,有天下讀書人懂得朝廷爲何急衝衝的削藩就行了。

北平城除了少數人之外,大多數人並未受到朝廷削藩所影響,在軍民心裡燕王府依然代表着朝廷,朝廷就是燕王府。

轉眼間到了五月初五端陽節,當日清晨,家家戶戶門上插了香艾,人人胸前帶着墜虎。學堂關門,閨閣停黹,家裡女孩們互相贈送由自己親手包的糉子、紅棗、糖塊等物,內宅極爲熱鬧。

天氣也變得清涼宜人,早茶後,姑娘丫鬟們都出來在花園裡遊逛玩耍,只見處處丹若紅花,萱草綠葉,隨着從南方吹來的溫暖微風,說不出的舒服清爽。

午飯後,全家人隨老太君或乘馬車或坐着轎子,浩浩蕩蕩去了北邊的小湯山王族別院泡溫泉。

大大的荷花池一側是天然的溫泉池子。經過徐灝的修改,中間有一處混合冷熱水的游泳池,自家女人缺乏鍛鍊缺少被陽光照射,沒有比游泳更好的運動了。

老太君等長輩都不習慣與人一起沐浴,幾乎都躲在房裡或幽靜的小池子裡泡澡,而家裡的女孩們大多受到徐灝多年來孜孜不倦的傳染,不大在乎多人一起沐浴了。

當然針對羞澀靦腆的女孩子。徐灝發明的泳衣橫空出世,無非就是肚兜版的用各色綢緞料子縫製的泳衣而已。

房間裡,衆人都一眨不眨的盯着挺胸擡頭走出來的紅葉和綠竹,就見她倆胸前罩着令人臉紅的兩塊薄薄緞子,臀部穿着三角形的緋紅色褥褲,加上一雙玉足套在樣式漂亮的高跟鞋上。顯得雙腿修長圓潤,顯得那麼的妖豔撩人,顯得那麼的氣質挺拔。

沐凝雪則穿着一件略顯保守的連身泳衣,不用徐灝指點,自己在腰部縫了一圈百褶裙邊,將將蓋住完美沒有任何瑕疵的膝蓋。

高跟鞋在徐家已經風行了幾年,但毫無疑問。唯有不穿着深到腳邊的裙裝時,方能顯現出高跟鞋那賦予女性特有的優雅魅力。

紅葉驕傲的轉了一圈,得意的道:“今後看誰家女孩還裹腳?又臭又酸又長又痛又噁心,哼!”

朱巧巧冷笑道:“三寸金蓮都是那起子窮酸文人吹捧出來的,這文人一肚子壞水沒安好心,可憐那些小姐自小就被父母親人逼得纏足把骨頭生生勒斷,想想都令人慎得慌,最無知的是還自以爲高人一等呢。纏足就成了大家閨秀?可悲可笑。”

當下衆人都發起牢騷來,話說徐家女孩自小堅持不纏足,這幾年就連裹足的風氣都近乎絕跡,好處是走路輕快不必天天纏那長長的裹腳布,壞處是時常受到外人的抨擊和嘲笑,有時串門時被那些走路都顫顫巍巍的夫人小姐們,笑話徐家女人是大腳是鄉下人出身。鬧得人人都爲之不滿已久。

沐凝雪說道:“灝兒說得好,咱們要爲自己而活着,不是爲了逢迎丈夫或世人眼光。咱們祖上本就出身草莽,從來沒有逼女兒纏足的陋俗。因此誰願說就由着她人去說,總之其中甘苦個人自知。”

對於徐家小姐們來說,纏足與否不影響什麼,權貴家的女兒會愁嫁?時下所謂大腳也是相對而言,丫鬟們本就沒有纏足的講究,就和民間要幹活的婦人一樣,走路都成問題還怎麼去伺候人?

宋朝以來纏足是指要把腳裹得纖細而不是彎曲畸形,當然會影響女孩身體發育,爲了保證腳小便不敢走路太勤,長此以往身體虛弱變得消瘦,這可憐模樣反倒是越發受到文人喜愛,正所謂弱風扶柳也,揚州瘦馬或許就是由此而來。

最可怕的是隨着南唐李後主等歷代名人對小腳的頻頻詩詞讚頌,士林文人的大力推崇,風俗漸漸走向了極端,元朝時裹足的風氣漸漸傳開,從江浙嶺南一代漸漸往全國擴展,三寸金蓮的傳說更使得裹足變成了纏足,所幸明初時只流傳於一些書香門第。

真正裹足登峰造極的時候,一個是明朝後期,有記載明末時張獻忠進四川,喪心病狂的下令砍斷女人的小腳,堆積如山,謂之金蓮峰。

一個是滿清時代,到了那時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以娶小腳爲榮,以大腳爲恥,最可怕的是連女人自己都這麼認爲。所謂爲了發泄對滿清剃髮易俗的不滿,男人竟爲了保持民族氣節讓女人堅持纏足的說法,實在是令人無語。

誰也不知道高跟鞋的出現會不會改變整個民族陋習,大概只能說是個美好願望,不過肯定會影響到一些人。如果所有文人都那麼愚昧頑固的話,明末到近代的數百年浩劫,就是對儒家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了。

徐灝基本已經放棄了說服他人的想法,費心勞力的有用嗎?沒有皇帝會爲了小小的纏足而去對抗整個士林,對於封建王朝的種種無可救藥的弊端,徐灝已然是死心了,只要他有生之年不讓家裡女人纏足就行。

他現在要做的是經營家族以及相關的利益集團,就像是後世操縱世界走向的幕後財閥家族,憑藉他一生心血和留下來的預言,使得後代子孫能夠超然於世。

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978章 悔恨不及第814章 噹噹第837章 求職第95章 考試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454章 中年三大喜第744章 鬼雄第858章 新師爺第626章 坎上愁帽第1048章 國喪第269章 怒第407章 打搶第274章 逼宮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899章 濁酒第1145章 失寵第851章 兄弟會第684章 囂張第338章 忠君忠國第697章 尿第992章 美夢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414章 韭菜第546章 天經地義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829章 取締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47章 大聘第1088章 皇帝要休妻第622章 彎腰第919章 天上也要打點第175章 遊園第890章 籃子第836章 八格牙路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712章 宗族第1121章 日有所思第786章 失和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930章 徐三爺的私生子第229章 微服私訪第1042章 望月之肉第1107章 病了第855章 望月樓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323章 名聲鵲起第174章 蝴蝶的翅膀第815章 名士第871章 出事了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112章 真,兄弟倆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436章 三佛齊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874章 一上一上又一上第531章 桂大爺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96章 科舉第90章 男人的德性第308章 香菱姐妹第140章 沐春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955章 哲學第141章 安撫第1208章 常在河邊走的下場第556章 官了私了第404章 厭客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127章 庶出兄弟第939章 不可嬉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66章 意外中獎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858章 新師爺第144章 雷霆第981章 選秀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347章 談判第736章 得意事第417章 逛院子第1118章 蠢娘們第1082章 芳容自分無三月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621章 金秋八月第1182章 月華天第450章 守財奴第775章 祝心想事成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1074章 刷聲望第220章 女人和男人的故事第766章 涼水河第490章 安王妃第843章 大觀園第1099章 討人嫌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877章 報案第1025章 傻二
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978章 悔恨不及第814章 噹噹第837章 求職第95章 考試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454章 中年三大喜第744章 鬼雄第858章 新師爺第626章 坎上愁帽第1048章 國喪第269章 怒第407章 打搶第274章 逼宮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899章 濁酒第1145章 失寵第851章 兄弟會第684章 囂張第338章 忠君忠國第697章 尿第992章 美夢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414章 韭菜第546章 天經地義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829章 取締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47章 大聘第1088章 皇帝要休妻第622章 彎腰第919章 天上也要打點第175章 遊園第890章 籃子第836章 八格牙路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712章 宗族第1121章 日有所思第786章 失和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930章 徐三爺的私生子第229章 微服私訪第1042章 望月之肉第1107章 病了第855章 望月樓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323章 名聲鵲起第174章 蝴蝶的翅膀第815章 名士第871章 出事了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112章 真,兄弟倆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436章 三佛齊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874章 一上一上又一上第531章 桂大爺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96章 科舉第90章 男人的德性第308章 香菱姐妹第140章 沐春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955章 哲學第141章 安撫第1208章 常在河邊走的下場第556章 官了私了第404章 厭客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127章 庶出兄弟第939章 不可嬉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66章 意外中獎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858章 新師爺第144章 雷霆第981章 選秀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347章 談判第736章 得意事第417章 逛院子第1118章 蠢娘們第1082章 芳容自分無三月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621章 金秋八月第1182章 月華天第450章 守財奴第775章 祝心想事成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241章 經營威海第1074章 刷聲望第220章 女人和男人的故事第766章 涼水河第490章 安王妃第843章 大觀園第1099章 討人嫌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877章 報案第1025章 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