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名聲鵲起

寒冬日短,雪花飛舞,兩軍從午時一直打到了黃昏,傷亡慘重的官軍漸漸不支,不時有成羣的士卒跪地投降。

而善戰的燕軍也因一路奔波勞累無力戰下去了,喊殺聲和刀槍相互碰撞的金鐵聲音逐漸變得稀稀落落,就連胯下的戰馬都跑不動了,朱棣遂下令鳴金收軍。

心急如焚唯恐全軍潰敗的李景隆正求之不得,趕緊同時傳令收兵。

夜晚到處傳來兵士痛苦掙扎的救命呼喚,聞者心碎,兩軍陣前很有默契的相互救治傷兵,豎立營帳點燃起篝火抱團取暖,相互之間僅僅隔着三裡地。

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正在聽取戰報的朱棣就見十幾個官軍不自覺的圍了過來,親衛紛紛抽出兵器上前大聲呵斥,不許任何人靠近。

朱棣忙起身說道:“這都是不畏生死的壯士,不許阻攔。飢寒交迫乃最難忍者,本王身穿重裘尚覺得寒,怎能不許他人前來烤火?你等就忍心?”

短短几句話令劫後餘生的降卒無不爲之感動流淚,對比不管下面死活的朝廷將領,都說燕王纔是真正仁義之人,很快全軍都在傳頌着這件事,一夜之間燕王收服了無數人心。

第二天一早,有斥候跑來稟報道:“官軍趁夜拔營逃走了,留下了滿營傷兵。”

朱棣精神一振,當即下令道:“派出三千營去摸清虛實。”

很快傳來確切消息,李景隆竟然撤軍轉道南下。大喜的朱棣沒有追趕,吩咐收容受傷者送往各地救治。命一萬騎兵防備官軍回頭,得到大批遺棄的馬匹兵器糧草。

兩日後,燕軍這才直接開赴到了北平城外。

鼓聲如雷,號角陣陣,張玉督促着燕軍列陣持戈緩緩朝官軍大營前進,遮天蔽日的利箭一輪輪的盡情傾泄。

每仗必身先士卒的朱棣依然率領着騎兵在兩翼往來遊走,伺機而動。張輔指揮神機營將士整齊排列,位於中軍帥旗下。身後百門轟隆隆的火炮朝着敵軍開火。

此刻茫然不知李景隆已經南下的圍城官軍在瞿能父子的指揮下,仍然拼死抵抗,城頭上的守軍歡呼鼓譟,所有百姓不分男女全都擠在城牆上觀戰。

重重鬆了口氣的徐灝下令大開城門,率領剩餘的千餘人騎馬殺了出來,打城外斜刺裡鑽出朱高煦的三千騎兵。

朱棣眼見己方士氣沖天多路出擊,知道此戰已然是勝券在握了。他不想兵力死傷太重,是以命軍士高呼李景隆逃了。

耳聽着敵軍的呼喊,官軍忍不住紛紛朝着中軍大營望去,只有稀稀落落的數百軍士,有經驗的校尉士卒都知道被主帥給無情拋棄了,如此內外夾攻下的官軍漸漸崩潰。有人丟下兵器轉身南奔,身邊人見狀也跟着扔下一切逃走,很快就像瘟疫一樣傳染了全軍。

圍攻北平的官軍幾乎都是南方人,因此很少有人就地投降,無數的王鵬等士卒心裡唯一的願望就是儘快跑回家裡和親人團聚。哪怕隔着刀山火海,千山萬水。

就這樣燕軍再一次毫不費力的大獲全勝。俘虜了數萬人和近乎全部的輜重馬匹,面對前所未有的大勝,所有將領皆齊聲稱讚燕王神機妙算,高瞻遠矚,唯有朱高熾徐灝等北平守將低着頭沉默不語。

滿懷喜悅的朱棣沒有理會兒子和侄子等人,策馬昂然第一個進了城裡,立時被眼前的一切給驚呆了,即使早有預料慘狀,也沒想到會是這般悽慘。

除了內城大體上還算保持的完整外,整個外城幾乎徹底淪爲了廢墟,不是被落石砸毀就是拆了以抵禦敵人,隨處可見蓋着白布的屍體,人口最少銳減了足足三成,男丁更是幾乎傷亡殆盡。

總算是倖存下來的軍人百姓人人臉上帶着笑容,不像以往所見的那樣死氣沉沉,只因有心細如髮的燕王妃等女眷們齊心協力,拿出無數錢糧衣物出來,把自家的房子空出來收容百姓,使得孤兒寡母都被妥善安置,受傷者無不受到精心治療,被困以來城內三餐無有一頓短缺,沒有一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者,將士仍然保持着不惜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決死之心。

沉默的軍民百姓紛紛涌上來迎接燕王,突然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隨即人人放聲痛哭,這令進城的全體將士都爲之震撼。

燕王府正殿內,朱高熾完整講訴完整個守城經過,說到最後聲音哽咽眼眶紅了。

就連見慣生死的朱棣也不禁爲之深深動容,與有榮焉的感慨道:“辛苦大家了,這一戰守城軍民當記首功,人人重賞。”

衆將心生慘然,當日誰都不敢接下留守北平的重任,唯有徐灝當即表示願意,果然真的太慘烈了,很多大寧將領看向徐灝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欽佩和尊敬。

徐灝平靜的道:“因我指揮不當害得軍民死傷慘重,還請王爺降罪。”

朱棣欣慰的道:“你有功無功,徐灝即刻升爲北平府留守大將軍,協助世子經營後方。”

“恭喜大將軍。”所有將領心悅誠服的齊聲恭賀。

自從九月下旬燕王率師救援永平,北上大寧府後班師大破李景隆軍,前後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期間從十月二十五日起李景隆圍困北平城到今日十二月十二日解圍,以朱高熾徐灝爲首的全體軍民堅持戰鬥了長達一個半月之久,遠比歷史上的二十三天多了一倍有餘,傷亡數字倒是相差無幾,徐灝的翅膀不經意間給自己造成了莫大傷害。

燕軍乘勝追擊,重新佔領白河溝以北的所有城池,燕王府下令停止前進的腳步。準備着修整犒賞全軍將士。

李景隆一路南逃跑到了德州,徐凱等人各自率本部殘餘迴歸原地。戰敗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京師引起文武百官一片譁然。

這令本想隱瞞的李景隆慌忙上表請罪,沒想到黃子澄一力爲他辯解,併爲他隱匿敗績,連夜派心腹密告李景隆改寫奏疏。

其實紫禁城內的朱允炆焉能不知實情?齊泰等心腹早就揭發了,相比誤國誤民,沒有識人之明的黃子澄等大臣,這一次年輕帝王展現了極大的寬容和耐心。推誠任人繼續重用李景隆招兵買馬待來年再戰。

因擔心受到挫折的李景隆權輕勢弱,威望大跌不足以指揮將領,建文皇帝欽賜太子太師官銜,賞璽書金印、珍醞、貂裘等物,來年正月再派天使賜以黃鉞弓矢,許以專斷征伐之權。

徐灝得知後長嘆道:“該堅定不移的時候不堅定,不該堅定的時候反倒是用人不疑了。早晚自食苦果。”

眼看就要過年了,徐家卻人人悲痛沒有什麼心思過節,劫後餘生的徐家戰死了二十多人,沒人不帶着傷,其中傷勢最嚴重的是三叔徐增福,被流矢貫穿了前胸。至今昏迷不醒。

徐灝老爹徐慶堂也受了傷,拼殺時被一刀砍中了肩膀,幸運的是傷勢不重,靜養些日子就行了。徐灝早有先見之明的把弟弟徐淞和一半男丁留在張輔身邊,幾個庶出弟弟一併都送走了。此刻大多平安歸來,給徐家保留了元氣。不然險些和楊家將一樣留下滿門寡婦。

城內家家戶戶都有親人逝去,就和徐家一樣傷感之餘也有着活下來的欣慰,是以哭泣着埋葬了親人屍骨入土爲安後,活着的人總得努力繼續活下去,因此很快都因大勝而全城洋溢着喜慶氣氛。

燕王府下令全城張燈結綵歡度佳節,戰勝將近五十萬大軍的事實,令燕王朱棣的威望如日中天,而此次公認多虧了北平軍民的拼死效力。而徐灝經此一役聲名鵲起,許多謀劃的事蹟被廣爲流傳,公認爲燕王身邊最重要的軍師

徐灝做了北平最高留守將軍,第一件事就是着手修建烈士陵寢,準備來年開春時破土動工,把所有戰死將士的遺骸遷過來,供後世子孫世代憑弔。

儘管有很多文官對此頗有微詞,認爲有些過了,但有絕大多數的將領齊心支持,朱棣點頭贊成沒有遇到什麼阻力,算是首開祭奠默默無聞的士卒之先河,對後世影響異常深遠。

距離數千裡之遙的朝中大臣很是疑惑不解,各地官吏也迷惑不解,建文皇帝更是不能理解,燕王于軍民到底有何仁義?爲何能令這麼多人不惜反叛帝王而誓死效命?

答案其實很簡單,徐灝並未發揮太多作用,本身燕王是太祖皇帝的第四子,擁有着無可爭議的帝王血統,多年來鎮守北平功勞赫赫,對於大多數北方人來說,燕王能夠擊敗異族保證人人安居樂業,是值得報效的當然之選。

燕王就代表着皇帝代表着正義,朱棣說一聲朝廷裡出了奸臣,那麼軍民就會認爲此次靖難之役乃是義戰,有時候百姓就是這麼可愛這麼盲目。

向來賞罰分明的朱棣面對輝煌勝利,不可能不對北平府所有軍民充滿着感激之情,也爲了日後繼續讓軍民追隨他去征戰天下,所有繳獲的戰利品無所吝嗇,全部賞賜下去。

徐家受到的獎賞自然最爲豐厚,徐灝出去政治上的考慮沒有分給北平百姓,有樣學樣全部賞給了全家人,又添加自己的銀子,死去親人的下人家分得摺合白銀一千兩,殘疾者白銀八百兩,受傷者白銀從八百兩到三百兩不等。

除夕之日祭拜祖先,戰死者的靈牌首次和徐家先人一起擺在了祠堂裡,接受全家人的跪拜,感動的徐家下人無不熱淚盈眶。

徐灝慨然承諾所有參戰之人及其親屬世代和徐家榮辱與共,共享富貴。()

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156章 南歸第189章 守夜第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08章 送禮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64章 嫂子第5章 問安第538章 也是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1081章 愁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968章 苦肉計第33章 三爺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458章 大度第1261章 雙蘭第1274章 湊趣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933章 人走茶涼第36章 來訪第1104章 鬥毆第552章 燈節第1043章 制衡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778章 勘察第950章 開學典禮第730章 牛和豬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817章 奶牛與蝴蝶第22章 青梅竹馬第837章 求職第254章 南北榜案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25章 膽小鬼第40章 文青是種病第346章 猛哥帖木兒第914章 百年之戰第506章 姐妹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282章 只管殺人不管救火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385章 美醜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494章 概不接待第945章 紫酥肉第720章 假舉人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738章 承擔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855章 望月樓第450章 守財奴第946章 不丟人第30章 逆轉第964章 厚意第609章 科學第1064章 內部矛盾第782章 煜哥兒第985章 衙門軼事第908章 捉妖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31章 再逆轉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418章 他是誰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621章 金秋八月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596章 飛仙洞第507章 咔擦第851章 兄弟會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707章 事急賣妻第294章 媒婆爭親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1288章 悶第268章 鳳舞第74章 心跡第914章 百年之戰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97章 鬼才信呢第447章 火燒第427章 審案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884章 範老二第786章 失和第463章 人證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758章 震撼教育第687章 背背第25章 膽小鬼第27章 兒戲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1278章 心結不淺
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156章 南歸第189章 守夜第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08章 送禮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64章 嫂子第5章 問安第538章 也是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1081章 愁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968章 苦肉計第33章 三爺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458章 大度第1261章 雙蘭第1274章 湊趣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933章 人走茶涼第36章 來訪第1104章 鬥毆第552章 燈節第1043章 制衡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778章 勘察第950章 開學典禮第730章 牛和豬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817章 奶牛與蝴蝶第22章 青梅竹馬第837章 求職第254章 南北榜案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25章 膽小鬼第40章 文青是種病第346章 猛哥帖木兒第914章 百年之戰第506章 姐妹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282章 只管殺人不管救火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385章 美醜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494章 概不接待第945章 紫酥肉第720章 假舉人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738章 承擔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855章 望月樓第450章 守財奴第946章 不丟人第30章 逆轉第964章 厚意第609章 科學第1064章 內部矛盾第782章 煜哥兒第985章 衙門軼事第908章 捉妖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31章 再逆轉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418章 他是誰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621章 金秋八月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596章 飛仙洞第507章 咔擦第851章 兄弟會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707章 事急賣妻第294章 媒婆爭親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1288章 悶第268章 鳳舞第74章 心跡第914章 百年之戰第233章 和公主有個秘密第97章 鬼才信呢第447章 火燒第427章 審案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884章 範老二第786章 失和第463章 人證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758章 震撼教育第687章 背背第25章 膽小鬼第27章 兒戲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1278章 心結不淺